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单轴卧式全混合日粮混合机,阐述了其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为了优化其运动参数,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对3个试验因素进行了以混合均匀度为评价指标的试验研究,得出运动参数的合理组合,即转子转速宜取50~60 r/min,混合时间宜取9 min,充满系数大于0.5.  相似文献   

2.
双壁犁式物料连续混合机用于固体颗粒与液体之间的混合,由于采用了双壁犁式搅拌转子,物料在机内产生圆周间歇,轴向往复等多种复合运动,提高了物料的混合均匀性,减小了设备的体积,并能满足物料连续混合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混合机是饲料加工工业的主要设备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混合机的生产率、混合功耗和混合质量,混合均匀度是饲料加工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为此,以转子转速、混合时间和充满系数为试验因素,对小型卧式混合机混合均匀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转子转速、充满系数与混合时间对混合均匀度的影响程度,并获得了小型卧式混合机各参数之间的较佳匹配关系为:转子转速40r/min,混合时间4.5min,充满系数0.55。  相似文献   

4.
基于Solid Works Motion软件对螺旋面土肥混合装置进行了运动仿真研究。采用不考虑颗粒相互作用的单颗粒与螺旋面接触的简化模型通过运动仿真分析颗粒运动轨迹和运动速度与螺旋搅拌轴转速、螺距及颗粒位置之间的关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颗粒运动轨迹受螺旋搅拌轴转速影响较大,颗粒x/y方向速度随搅拌轴转速基本成线性增大关系,受位置和螺距影响相对较小;颗粒z方向速度主要受螺距的影响,随着螺距增大,z方向最大速度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全混合日粮(简称日粮)饲喂技术的推广应用,设计了一种桨叶式日粮混合机,并对该混合机进行了性能试验与参数优化。利用桨叶式日粮混合试验装置,对混合室内日粮的混合过程进行分析,将混合室内日粮分布区域划分为积料区、提料区、滑落区和塌落区,各区域混合方式为:积料区与提料区主要发生剪切混合与对流混合,滑落区与塌落区以较强剪切混合与扩散混合为主;以混合时间、转子转速和桨叶安装角为试验因素,以变异系数与净功耗为评价指标,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获得了该机试验因素对混合均匀度及净功耗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填充率为65%时,最优参数组合为:混合时间5. 3 min、转子转速8. 6 r/min、桨叶安装角34°,对应的变异系数为7. 01%、净功耗为51. 02 k J。该日粮混合机满足日粮的混合要求,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6.
叶板式饲料混合机混合机理分析与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饲料混合机的发展需要及其混合机理的研究现状,对叶板式饲料混合机进行了机理分析与参数优化。通过理论分析和高速摄像研究,按物料运动特征将混合室内物料分布区域划分为蠕动区、滑动区、抛落区,其中蠕动区以剪切混合为主,滑动区以较强的剪切混合为主,抛落区以较强的剪切混合与扩散混合为主、伴随较弱的对流混合,且各个区域的位置、大小、形状受结构和运行参数的影响很大。在物料充满系数为65%的条件下(通过预试验确定),以影响混合过程的主要因素——叶板宽度、转子转速、混合时间作为试验因素,以变异系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变异系数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转子转速、混合时间、叶板宽度;当试验参数组合为叶板宽度138 mm、混合时间4.7 min、转子转速32.5 r/min时,变异系数为3.11%。  相似文献   

7.
单卧轴全混日粮混合机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单卧轴全混日粮混合机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对转子转速、混合时间和日粮含水率3个试验因素进行了以混合均匀度、日粮细粉率及单位质量功耗为评价指标的试验研究.得出了其参数的合理组合,即转子转速为55~65 r/min,混合时间为6~10min,日粮含水率为35%左右,充满系数大于0.4.在全混合日粮混合试验中,混合均匀度以变异系数进行评价,并以绿豆为示踪物进行了变异系数分析.试验结果证明该法可行.  相似文献   

8.
张飞  高艳强  张加丽 《农机化研究》2008,(2):113-115,118
饲料混合机作为饲料加工过程中的主要设备,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饲料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传统的饲料混合机不仅效率不高,而且配料精度低,能耗比较大,已经不能满足饲料业的发展要求.翻转式双轴浆叶式混合机具有混合周期短、混合效果好、能耗低、出料干净和对不同物料混合的适应性强等优点,它把入料口和出料口合二为一,卸料速度快,残留量小,可使物料进行多方位的复合运动和在失重区域内的自由运动,避免了比重和颗粒度差异较大的物料组分在混合中产生偏析与再度分级现象,确保了混合均匀度.  相似文献   

9.
转轮式全混合日粮混合机试验设计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设计的转轮式全混合日粮混合机的混合机理,将其混合室在空间上平均划分为4个区,并结合高速摄像(1 200帧/s,4G)技术对其混合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了其混合过程主要是剪切混合、对流混合和扩散混合交替进行的过程,且在混合过程中伴有物料的滑移运动、瀑布运动和涡流运动,并得出转子转速、混合叶板角度、混合时间和充满系数4个因素对混合质量影响较大,依据变异系数评价指标对上述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其参数取值范围为:转子转速29~31 r/min,混合叶板角度16°~26°,混合时间10~12 min,充满系数48%~53%,在此范围内变异系数小于10%。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影响混合机混合质量的因素,以市场上现有的单搅龙立式混合机的优缺点为基础,以提高立式混合机的混合均匀度、缩短混合时间为前提,设计了新型双搅龙立式混合机。改进后的机具具有以对流混合为主,以剪切、抛撒和扩散为辅的混合形式,与混合均匀度较高的卧式混合机具有相似的混合机理,大大提高了其混合均匀度;相比之下,既满足了提高混合均匀度、减少残留量、降低混合时间的要求,又在成本上较卧式混合机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对番茄秸秆碎料的本征参数和接触参数进行测定,以物料自然休止角为判断依据,通过正交试验法标定离散元仿真参数组合,并分别进行仿真试验和样机试验,分析发现:桶内物料颗粒宏观上为对流混合过程;物料颗粒与叶片表面法向方向形成一定角度做发散运动,距离叶片越远,颗粒速度越小;上下叶片之间存在很多湍流区域,无明显直径方向上扩散运动过程;叶片转速提高、螺距增大、填充高度降低都有利于物料混合均匀,揭示的高效混合机理为后期设备的开发与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槽轮式补饲机颗粒动力学数值模拟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槽轮式补饲机颗粒饲料的排料特性,采用Hertz-Mindlin 无滑动接触模型,分析颗粒的碰撞接触力和阻尼力,建立颗粒饲料的平动运动和滚动运动方程,并采用离散元方法,数值模拟槽轮转动时颗粒群的速度分布、运动规律及单个颗粒与槽轮中心轴的距离,定性描述槽轮转速对颗粒速度分布、带动层厚度、槽轮充满系数的影响。采用临沂永澳700和永澳997颗粒饲料对四槽轮式补饲机的排料特性进行试验,得到槽轮充满系数随着槽轮转速的增加而减小,并且槽轮转速对充满系数有显著影响。同时,进行四槽轮补饲机的定比例和定量投料试验,经检测,投料计量误差最大值为1.13%,最小值为0.56%,平均计量误差为0.83%,颗粒饲料的掺混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茶叶抖筛机的误筛率,从颗粒动力学角度研究了筛面倾角、振动幅度、振动频率对茶叶颗粒在抖筛机筛网上运动特性的影响。结合离散元方法对茶叶颗粒在筛面的运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茶叶颗粒的筛分过程,明晰了抖筛过程中筛上茶叶颗粒的运移机理。结果表明:茶叶颗粒主要集中在筛网中间,频率太大或者太小都会造成茶叶颗粒在筛网上的横向偏析;茶叶颗粒在筛网上的平均速度、旋转动能与振幅、频率呈正相关,筛面倾角对茶叶颗粒在筛网上的平均速度、旋转动能影响较小,茶叶颗粒沿X轴方向和Z轴方向速度对茶叶颗粒在筛网上的平均速度贡献最大;迁移系数的变化幅度随着筛面倾角、振动幅度、振动频率的增加而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对茶叶抖筛过程颗粒迁移能力影响由大到小为:振动幅度、振动频率、筛面倾角;当振动幅度为22.5mm、筛面倾角为3°、振动频率为4.166Hz时,茶叶抖筛试验误筛率最小,茶叶抖筛试验误筛率结果与仿真试验结果相差在5个百分点以内,表明DEM模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对气吸振动盘式精密排种装置吸、排种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携种过程中种子颗粒受力,建立了受力模型,推导出带动吸种盘运动的机械手动力学特性要求:随着负压值的增大,机械手临界加速度增加;长度方向吸附的种子最容易发生掉落,机械手设计时应满足长度方向不发生掉落的条件。同时,建立了种子颗粒与吸种盘的碰撞运动数学模型,得出种子颗粒不被碰离吸种盘面板的弹回临界速度与负压值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负压值增大,种子颗粒弹回临界速度增加;长度方向碰撞的种子最容易发生弹回掉落,当碰撞弹回速度大于临界弹回速度时,种子将脱离气流场约束并弹离吸孔。  相似文献   

15.
Delta并联机器人弹性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限元理论建立Delta并联机器人柔性构件的运动微分方程,结合机构的运动特点,规定了结点位移的方向,得到机构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将机构的真实运动看作名义运动与弹性振动的叠加,同时将动平台的位置和方向误差看作名义运动的摄动,得出动平台位形误差与结点位移的关系方程.在实例中,综合考虑重力、惯性力及阻尼共同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得到机构模态频率在工作空间的特性,对动平台的6维误差进行了全面评估.  相似文献   

16.
基于霍夫变换的液力变矩器泵轮内部流速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力变矩器传递能量的特性受其内部流场结构的影响,而内部流动特性决定其外部性能.为实现液力变矩器内部流动可视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其内部流动速度的定量测量,提供详细且准确的流场试验测量结果,进一步完善对液力变矩器内部流动机理的研究.基于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液力变矩器泵轮内部流场进行试验研究,在单次曝光下CCD相机采集泵轮径向切面流动图像,记录流场中示踪粒子的运动信息.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识别流场中粒子运动轨迹的图像特征,以霍夫变换直线检测理论为指导,自动提取泵轮径向切面示踪粒子运动轨迹.由此实现了泵轮内部流动可视化,提高了流速矢量识别与量化计算效率.PIV试验测量结果能够揭示泵轮内部真实的物理流动现象和流场瞬态变化情况,为液力变矩器的性能预测及合理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椭球变形的植物果实造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陆玲  王蕾 《农业机械学报》2007,38(4):114-117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植物果实的造型方法。利用椭球曲面参数方程,根据植物果实的特征,对椭球面进行变形,以达到与实物相近的真实效果。重点分析了植物果实与椭球的关系,研究了对椭球面方程进行变形的数学模型。该方法简单直观,生成的图形真实感强,适用于虚拟植物果实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耕作土壤表面不平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激光式不平度测试仪测定犁耕耕地地面、圆盘耙耙地地面和驱动耙耙地地面的不平度,测定地面不平度沿着3个方向进行,即平行、倾斜和垂直于耕作方向。对每一种地面不平度的RMS高度、自相关长度和自相关函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短的地块,可用单一尺度来表征地表不平度的特征,地表不平度特征属于指数相关函数,RMS高度和自相关长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对于长的地块,平整的农业地表不平度具有分形性或多尺度性,其自相关函数是一种分形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利用PIV技术对陶瓷球颗粒在竖直管内的流动进行测量,为下降管中流动混合过程热交换规律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实验结果表明:在所采用的下料方式下,陶瓷球的运动是一种匀加速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陶瓷球之间有相互的碰撞,但次数很少;陶瓷球与管壁也有相互碰撞,而且比陶瓷球之间的碰撞几率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20.
针对非球形的真实形体微粒在光散射区内运动的随机性对微粒粒度测量结果产生的影响,比如对真实粒子的非对称性因子、散射截面等产生的实际影响,对流场中形体微粒建立了特征模型,基于流场中的动力学理论,应用数值计算技术,研究了不同形体,不同入射角和不同特征流场下微粒的取向特征,得到了取向时间和微粒形体特征以及流场之间的关系,为微粒粒度测量技术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