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玉米生长中后期常规施药机械难以适应,高地隙喷雾机的研制问题亟待解决。自走式高地隙底盘技术是玉米高地隙喷雾机研制的核心问题。为此,根据玉米生长中后期植保作业要求,制定了喷雾机总体设计方案;结合自走式底盘技术原理,应用solidworks对喷雾机底盘系统相关的行走系、转向系、制动系、轮距调整系及喷杆系等关键系统进行了三维设计,为底盘系统动力学建模、性能仿真分析及自走式玉米高地隙喷雾机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液压后驱式轻型农机水田自走底盘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快农村水田播种机、插秧机和园艺机械的发展,设计研发了一种液压后轮驱动式轻型农机水田自走底盘.底盘采用125摩托车发动机与液压传动系统相结合实现动力匹配,底盘的液压系统实现了一泵同时驱动两轮马达差速行走、同步动力输出和液压油缸升降的功能,底盘的大部分部件为标准生产件,为底盘的单件小批量、快速、低成本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试验证明,底盘可用于水田作业,亦可用于旱地作业.  相似文献   

3.
针对篱架型作物施药环节存在雾滴飘失、农药利用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履带自走式双隧道喷雾机。分析机具工作原理并设计履带行走底盘,底盘最小离地间隙289 mm。设计风送系统可增加篱架型作物雾滴沉积量及减少雾滴飘失作用;设计隧道幅宽伸缩装置,能够满足不同作物施药宽度,幅宽伸缩范围为600~1 200 mm。对喷头数量及布局进行设计,基于EDEM-Fluent耦合仿真研究不同幅宽下雾滴颗粒状态,在不同幅宽作业下,有风情况下相较于无风情况下雾滴密集程度高、颗粒运动速度快,更利于雾滴沉积。研制样机并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有风情况下雾滴均匀度DR值提升8.45%;有风情况下900 mm幅宽DR平均值为0.85,更接近1,最终,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该研究为隧道喷雾机设计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农通用机械厂在参照国内外机型的基础上,研制出3WGZ-2000型高架自走式喷雾机。该机主要由机架、发动机、驾驶室、行走系统、转向系统、传动系统、喷药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发动机通过传动系统将动力传到行走系统,驱动喷雾机行走,由变速箱通过动力输出皮带轮带动水泵吸水加压,通过管路喷头实施喷雾作业,喷杆的高低可调,后轮距可调,另设水泵完成加水作业。1主要参数工作幅宽(m)16轮距调节范围(m)1.8~2.25离地间隙(mm)1050喷药架离地间隙(mm)500~1080药箱容积(L)2000配套动力(kW)38…  相似文献   

5.
汽车能源的消耗不仅与发动机和底盘的制造水平有关,还与汽车传动系的动力匹配有关.本文以长途运输车辆为研究对象,探索通过对变速器速比与后桥主减速比的匹配选优,以提高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的方法.并以欧曼BJ4141半挂牵引车动力传动系的优化匹配为例,对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匹配方法进行了分析.动力传动系匹配合理的车辆不但动力性、经济性好,而且操纵舒适.车辆动力传动系匹配应考虑车辆运输的特点、公路发展的状况、发动机底盘制造情况等.  相似文献   

6.
自走式果园风送喷雾机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果园施药生产现状,研制一种自走式果园风送喷雾机。该机包括底盘、传动系统、液压系统和作业组件;传动系统采用分路传动,并实现各传动装置独立工作;作业组件包括雾化装置、风送装置及控制系统等;同时完成果园喷雾机底盘的抗侧翻设计。试验考核和示范应用结果表明:该机性能稳定、作业顺畅,在喷雾压力1.0MPa、风机转速1 450r/min、行驶速度1.13m/s作业条件下,树冠内部枝叶正、反面平均有61.22%、20.9%的药液附着率,树冠外部枝叶正、反面平均有77.22%、37.17%的药液附着率。  相似文献   

7.
静液压传动系统(Hydrostatic Static Transmission,HST)是农用拖拉机动力与传动的重要组成部分,HST与发动机系统联合工作特性直接影响整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为了分析发动机与HST的传动效率并优化,利用发动机结合HST液压动力试验台对发动机全工况下的联合系统动力及经济性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油门及转速工况下的发动机输出特性以及HST液压传动特性,对不同工况下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的经济性和效率进行研究。根据静液压传动特性、发动机特性和最佳工作曲线,确定了系统功率匹配及控制,运用Simulink建立动力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计算出不同负载下的HST传动效率。通过发动机及HST传动系统的合理匹配可以实现农用拖拉机总体动力性和经济性目标。  相似文献   

8.
针对贵州山区田块小而分散,提出设计稻麦割晒机时应采用适应多种田间作业需要的通用底盘。小型多功能底盘主要由多功能底盘、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操作手柄及前后连接支架组成,多功能底盘上安装前后连接支架,根据田间农作物作业需要,与通用底盘快速挂接,可完成旋耕整地、开沟起垄、播种施肥、灌水施药及稻麦割晒等作业。该底盘可构建多功能作业机组,扩大机具使用范围和利用率,解决丘陵山地小田块机械化收割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喷杆喷雾机升降底盘,包括升降机构与行驶机构。通过建立此种设备升降底盘升降机构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的基本数学模型,研究基本参数对应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应用三维设计软件Pro/E对该底盘进行模型建立和组装,并键入ADAMS软件中对其运动学与动力学分别进行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设计的喷杆喷雾机升降底盘升降装置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以及液压缸的受力和所建立的对应理论数学模型的计算分析相一致,且此底盘最大距地的距离达到了约775.0mm,可进行调节的高度达到了约500.0mm,升降迅速可靠平稳,可以适应于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喷雾作业,有效地提高了农用底盘的适应性、整体的喷雾效率与施药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大田蔬菜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缺乏大田蔬菜地高效施药机具的现状,研制出一种小型、高效、安全的防治大田蔬菜与水稻病虫草害的轻便型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该机具集成高地隙自走式底盘、喷雾系统、机电液中央控制系统,自走式底盘主要由机架、动力系统、行走转向系统以及液压系统几个方面组成。该机具四轮驱动、四轮转向、行驶稳定、转向灵活、适应性强,喷杆前置、药箱后置,保证了整机重心平衡,采用电动推杆实现喷杆的折叠,减轻了喷杆质量,作业效率高,不仅满足大田蔬菜施药农艺要求,还可应用于水田施药作业。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田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需求,利用高地隙四轮转向液压底盘,设计一种遥控喷杆喷雾机。采用PID控制算法设计液压驱动系统和变量施药系统。液压驱动系统通过对比实时采集的实际车速和轮速计算各轮滑转率,以理想滑转率为控制目标进行实时动力分配;变量施药系统根据实时采集的实际车速和预设的目标单位面积施药量换算目标流量,以目标流量为控制目标进行实时喷雾流量调节。在韭菜田进行不同车速下的性能考核试验,结果表明:滑转率最大的车轮为左前轮,滑转率均值为6.14%,能稳定在理想滑转率范围内;滑转率最小的左后轮是轮上载荷最大的车轮,滑转率均值为0.76%,显著小于其他车轮;喷雾作业雾滴沉积率均值为93.4%,变异系数为21.6%,变量施药系统随速调节功能良好,但作业质量随着车速增加而略有下降。该喷雾机可为大田蔬菜种植智能化植保机械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恒峰  许晓波  郭辉 《农业工程》2022,12(7):101-107
高地隙轮式喷雾机在西北与东北有广泛的农业经济市场,结合高地隙轮式喷雾机的工作特点与闭式液压系统的优势,制定合理的工作参数,设计符合要求的液压系统。运用AMESim软件模型创建闭式液压传动系统,并根据设计选型的液压元器件数据进行仿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样机进行优化升级,并进行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闭式液压传动系统满足高地隙轮式喷雾机实际工况的使用要求,为农业机械智能化控制改造提供可靠的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13.
适应泥脚变化的可调式深泥田耕作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统船形耕作机进行了改进设计,在变速箱输出端增加可摆动的臂式传动箱,由臂式传动箱将动力传递给驱动轮,并由液压装置无级控制其摆动角度,改变驱动轮的位置,以适应泥脚深度的变化。驱动轮为具有可折叠楔形轮齿的铁轮和橡胶轮的组合,保证稳定的驱动力。采用四轮配置,设计快速拆装前导向轮机构,使耕作机适用于泥田与运输作业,提高综合利用效能。田间试验表明,耕作机适应的最大泥脚深度达75cm。  相似文献   

14.
针对“精准农业”的作业需求,为提高植保机械的作业精度,降低驾驶人员的工作强度,设计了一种四轮转向液压底盘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车载电脑、行车控制器、RTK-DGPS采集装置、电控液压转向装置及行车状态采集装置等组成。行车状态采集装置采集行车参数信息并基于i CAN通信协议进行系统通信。车载电脑根据导航控制模型和各传感器实时参数生成控制指令,行车控制器根据车载电脑指令根据四轮车运动模型生成电控信号,并通过各电磁阀控制液压马达和转向油缸实现对底盘4个轮的转向。试验结果表明:当底盘前进速度为2m/s时,平均跟踪误差不超过0.04m。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三轮高地隙喷药机田间运行稳定性差和后轮轮距调整不方便等问题,设计了万向节动力转向机构、可伸缩车架及后轮转向机构等部件组成的微型高地隙喷药机。对机架进行了仿真模型建立、有限元应力-应变分析和响应曲面拟合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后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机架在满足性能和强度要求前提下实现了轻量化,整机各个机构匹配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且车体运行平稳,后轮轮距调整方便,有利于三轮高地隙喷药机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高地隙轮式喷雾机在中国的西北与东北有广泛的农业经济市场;对此结合高地隙轮式喷雾机的工作特点与闭式液压系统的优势;制定合理的工作参数,设计符合要求的液压系统;运用AMESim软件模型创建闭式液压传动系统,并根据设计选型的液压元器件数据进行仿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样机进行优化升级,进行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闭式液压传动系统满足高地隙轮式喷雾机实际工况的使用要求;为农业机械智能化控制改造提供一个稳定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7.
韩明兴  徐琨  廖宜涛  李淼  余锴 《农业机械学报》2024,55(1):396-408,418
针对传统以液压驱动或纯电驱动的履带式农机装备功耗大、系统响应慢、电池续航短、功率扭矩输出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液电混动履带式行走底盘,集成了液压驱动和电驱动两套独立动力系统,双液压马达及双伺服电机的四轮驱动结构,可实现整机大扭矩输出,利于整机轻量化设计;通过伺服电机速度及力闭环控制,适应匹配底盘外负载的变化,可显著改善闭式液压驱动系统的动态输出特性,提高整机动态控制性能并降低工作能耗。基于AMESim与Matlab建立了电液混动系统的联合仿真模型,对比分析整机在平地直线行驶、山地爬坡、原地转向等不同工况的行驶动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液电混合驱动履带底盘最大行驶速度可达1.1m/s,原地转弯时间最快为2.4s,最小转弯直径为150cm,可实现丘陵山地复杂地形转弯及调头;履带底盘直线行驶偏移率不大于3.3%;在相同工况下与液压驱动相比,液电混合动模式下整机能耗可减少9.3%,提高了整机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我国拖拉机主要以手动操作为主,为提高拖拉机的作业强度、精度和效率,替代人工操作,为无线远距离控制、高精度自主导航、机械视觉导航和物联网等相关作业技术提供拖拉机运动控制接口,提出了在柴油发动机驱动履带式拖拉机底盘上搭载电子油门控制装置和电控液压转向装置的设计方案,可实现远程无线遥控固定角度转向、车速控制和实时返回状态数据等功能。试验表明:电子油门控制装置对油门拉杆控制响应速度快、控制准确,固定角度转向误差在±3°范围内,调试遥控器稳定控制距离350m,上位机无线接收稳定数据距离200 m。研究成果可为拖拉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丘陵山地拖拉机田间地头转向困难及已作业地块易被压紧压实的难题,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式丘陵山地拖拉机底盘。其采用机械传动方式,发动机横向布置于车架上,动力由发动机一端经过皮带输送到变速器等传动部件用于底盘驱动行驶,另一端输出用于田间收割等作业。转向系统为断开式梯形结构设计,采用前轮偏转和四轮偏转两种转向方式,可实现全液压四轮异相位转向。结果表明:底盘最高及最低行驶速度分别为10.98 Km/h及0.91 Km/h,最大传动比为370.37,最小传动比为61.38,底盘前轮偏转时的最小转弯半径为2003mm,四轮偏转时的最小转弯半径为1494mm。该丘陵山地拖拉机具有良好的小地块作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植保机械作业精度、降低驾驶员操作难度,设计了一种高地隙全液压四轮驱动四轮转向自动驾驶底盘。本文介绍了底盘的整体结构,重点阐述了电控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该电控系统以EPCS-8980为上位机、DSP56F805信号控制器为核心、基于CAN总线进行通讯,行车状态参数采集器接收各传感器采集的行车参数信息,并通过CAN总线发送到车载电脑和行车控制器,行车控制器根据车载电脑指令和各传感器参数,按照行车控制模型生成控制指令,并通过各电磁阀独立控制4个液压马达和4个转向油缸,实现底盘的行车控制。同时,对电控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控系统实现了对液压元器件的控制,保证了其运行的可靠性,可满足实际作业要求,同时该电控系统也可用于通用自主移动平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