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次试验采用7.5 cm等行距条播(窄行匀播)、15 cm行距纵、横条播(井字型播)、15 cm行距常规播三种播种模式播种冬小麦,播量保持不变,土壤类型、施肥水平、灌溉条件等情况一致,从而对不同播种模式下小麦的增产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试验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2.
小麦常规播种模式是采用常规播种机一次性播种,播种行距为15 cm;小麦井字形播种模式是采取常规小麦播种机进行井字纵横播种,横播一遍纵播一遍,行距15 cm;小麦窄行匀播播种模式是采用小麦窄行匀播机进行一次播种,行距7.5 cm。本文对伊犁州冬小麦三种机械播种模式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了三种模式的试验情况,提出了实施小麦井字形播种模式和小麦窄行匀播播种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一、试验对比成效显著自2014年至2016年,伊犁州开展了冬春小麦窄行匀播、"井"字型播种模式与常规播种模式的对比试验。选取同一地块、土质,相同播种时间、播量和田间管理,同一收获等方式,对"井"字型播种法和窄行匀播法与常规播种法进行对比,同期监测记录试验田小麦生长全过程。累计实施对比田5000亩,引进窄行匀播种机3台,(22、30、46行),"井"字型播种机1套。  相似文献   

4.
<正>小麦是塔城市要粮食作物,小麦种植面积近5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36%左右,为加快塔城市小麦生产向高产、高效、优质、节本发展,推广新型小麦种植技术十分迫切。"窄行匀播"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发展速度较快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是改变以往小麦种植使用的15cm行距的模式,推广示范7.5cm行距的46/48行"窄行匀播"播种机,通过改变小麦植株分布的均匀性,合理地利用土地、光热、水肥资源,挖掘小麦增产潜力,提高土  相似文献   

5.
<正>为创新春小麦种植模式,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进一步推广机械化耕整地、播种、收获等关键技术,提高春小麦产量,2016年平罗县农机化中心和石嘴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头闸镇头闸村建设小麦高产示范园区115亩,核心试验区10.4亩,设置了小麦匀播、小麦"井字型"播种和常规播种三种对比试验。通过对比试验,探讨小麦匀播、小麦"井字型"播种技术在宁夏地区的适应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新型小麦高产种植技术提供依据。现  相似文献   

6.
<正>小麦"井字型"播种试点模式是对提高小麦单产的一种大胆尝试,从2013年起已在新疆多个地区进行试点。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播种模式能够提高小麦产量,但没有相应的播种机具能够一次性实现作业,试点地区普遍采用的作业方式是小麦条播机作业两遍,麻烦且成本高。目前以井字形播种原理研发的两种机型有:窄行匀播和网格式播种模式,实际上也是使小麦在单位面积内分布更加均匀,符合"井字型"播种增产机理,同时又减少了"井  相似文献   

7.
正每一次农机技术的革新总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增产效果。黑龙港廊坊小麦高产优质综合试验推广站2014至2015年度开展了农机播种新技术试验,通过安排等深匀播、密行匀播、宽苗幅匀播试验,以普通播为对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小麦品种轮选987,亩播量22.5kg。2.试验地点廊坊市文安县黄甫农场。前茬作物玉米。土质粘土,有机质17g/kg、全氮1.06g/  相似文献   

8.
文中介绍了窄行匀播小麦播种机在阿勒泰地区的推广应用情况,阐明了窄行匀播的种植模式带来的优势,及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在东北玉米产区推广的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主要是以秸秆还田且覆盖地表,免耕播种,配以药剂防治病虫草害、深松机疏松土壤的新的玉米种植技术。一、技术模式1.秸秆全覆盖还田宽窄行模式这种模式是在原均匀行距(60cm至65cm)垄作条件下,在相邻两行(垄)的内侧播种40cm至45cm行距,称为窄行;隔一个垄沟,再在另相邻两垄内侧播种同样行距,这样就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不同播种方式和播种量对春小麦耗水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裂区试验,主区为播种方式:设宽幅匀播和传统条播2种模式;副区为不同播种量:设D1:390kg/hm~2、D2:420 kg/hm~2、D3:450 kg/hm~2、D4:480 kg/hm~2和D5:510 kg/hm~2共计5个水平,研究了不同播种方式和播种量下的春小麦耗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播种量是春小麦各阶段耗水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播种方式与播种量对春小麦拔节—乳熟、乳熟—完熟阶段的耗水量具有显著交互作用。宽幅匀播春小麦耗水量在D4处理时达到最大值,而传统条播春小麦耗水量最大值出现在D3处理;宽幅匀播D2、D4、D5处理较传统条播春小麦籽粒产量分别增加5.3%、21.0%和28.3%;宽幅匀播D4处理产量最高,较传统条播最高产量D3处理增加8.8%;播种量每增加30 kg/hm~2,宽幅匀播春小麦的平均增产率为8.4%,较传统条播增大133.2%;宽幅匀播D4处理可使春小麦获得最大水分利用效率,较传统条播最大水分利用效率的D3处理提高6.6%。【结论】播种量是春小麦各阶段耗水量及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宽幅匀播可在耗水不增加的情况下提高春小麦增密的产量效益,从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宽幅匀播结合播种量480 kg/hm~2可作为试验区春小麦高产和水分高效利用的参考播种方式和播种量。  相似文献   

11.
王新生 《河北农机》2023,(9):121-123
在土地、肥料、灌溉、病虫害防治、机械化等基础上,对于适应性非常广、抗逆性比较强、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使用小麦专用宽幅播种机械进行播种,从而科学有效地扩大小麦播种宽度,增加小麦播种行距,精确控制单位面积播种量和播种均匀度,可有效解决常规播种中出现的矮苗,缺苗断垄现象。通过应用小麦宽幅匀播方式,可改善麦田通风透光条件,有助于对根系发育和根系吸收能力进行提升,让小麦更好地生长。单株生长的特别旺盛,提升了小麦的抗倒伏性和抗病性,小麦长势均匀、麦穗大、粒大、粒重、高产、高效。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山东单县小麦宽幅匀播高产种植技术优势与要点。  相似文献   

12.
一是改均匀垄作种植为宽窄行种植。在东北一般常规种植要求垄距和行距均为60cm或65cm。新的种植模式,将行距改为宽行90cm或80cm、窄行40cm,行距交替进行。二是改垄作为平作。常规种植模式整地时要起垄,播种时在垄上进行,中耕时起大垄。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持研发的小麦联合立体匀播机在河北省衡水市试播成功。该匀播机集施肥、旋耕、镇压、播种、覆土、二次镇压于一体,是小麦增产模式的技术突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联合立体匀播技术具有营养均衡,苗壮蘖多;成穗率高,确保高产;冠层合理,资源高效;覆盖充分,抑制杂草;根系发达,抗倒稳产;联合作业,省工节本等特点。据介绍,小麦联合立体匀播机的研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2BYJ-2型玉米坐水播种机是安徽农业大学和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共同研制的一种新型坐水播种机具,该机具适用于干旱缺水的玉米种植区抢时抢种,可一次完成开沟、深层穴施水、少量覆土造湿润种床、穴播玉米、覆土等工序,试验前茬作物为小麦,土壤为黄棕壤,上虚下实,土壤单位压实力为12kg/cm2。在免耕条件下进行播种。试验掖丹19号玉米种子,发芽率为95%,播种密度7.5万株/km2,宽窄行种植,宽行距:60cm,窄行距:50cm,株距:25cm,播深:8cm。实施坐水种4小时后水量增加更为明显,由于玉米种子完成吸胀作用只需3~4h,坐水种后在较短时间内,重力水还未全部…  相似文献   

15.
<正>西安市灞桥区从2014年5月开始实施万亩秸秆综合示范田建设项目,新合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根据所承担项目的任务,对玉米的精量播种和普通机播进行了产量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试验目的试验玉米在秸秆还田的条件下精量机播与普通机播的产量对比。精量机播就是用精量播种机按行距64cm、株距30cm穴播;普通机播就是用按行距64cm进行条播(播种量依据种子袋说明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7月15日,由河北省衡水市农牧局农机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自主研发的小麦匀播机用匀播器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这是今年衡水市农机技术推广站获得的第三个国家专利。2015年,衡水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经过市场调研和反复试验,研制出了小麦匀播机用匀播器,该匀播器的特点是: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将小麦种子进行均匀分散播种,区别于小麦行垄种植,其技术核心是"均匀种植",解决了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规范适宜易门县一年两作地区大春玉米种植,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进行免耕(或已耕地)播种。以下列两个示范机型为例制定本规范。1)河北农哈哈集团生产的2BYFSF—4型玉米免耕施肥精播机,播幅230cm,播行4行,行距67cm,株距可调(130mm~310mm),配套动力25马力~40马力;2)山东大华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BMYF—4型小麦/玉米旋耕施肥播种机,播幅230cm,播行4行,行距63cm,株距可调(130mm~310mm),配套动力90马力以上,两机型均采用等行条播,其它播种机型可参照实施。  相似文献   

18.
新型小麦井字型播种模式被证实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但是,由于此种播种模式缺乏与之相适应的能够一次性完成作业要求的播种机械,试验点均采用常规小麦播种机具作业两次的方式,实现小麦井字型播种模式。最终造成小麦井字型播种模式种植成本提高、播期延长、操作复杂、播深不一致及漏播等问题,对产量产生影响。阿克苏地区农牧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与阿克苏金天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开展技术合作,研制的井字型小麦播种作业机能很好的解决现有作业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该机具通过小麦条播作业和在条播行间进行小麦穴播作业的方式,仅通过一次作业便可实现小麦井字型播种模式,且操作方便,播种深度一致,下种量均匀可调。  相似文献   

19.
1995年乌盟农机推广站引进了机械覆膜穴播机和人力穴播机,分别在凉城县、丰镇市、前旗等地进行了试验种植,其中凉城县试验过程比较完整,也收到较好的效果。l试验地点及基本情况试验地点在凉城县厢黄地乡,试验地为沙壤土井有井灌条件,土地肥沃,有较高的管理种植水平。2试验处理2.1覆膜穴播选用150cm宽的超薄薄膜,采用行距165cm(大行22-23cm,小行10cm),穴距13cm的10行穴播机播种,先覆膜后播种连续作业一次完成。播前亩施二铵10kg,尿素10kg,播种面积2亩,亩播量17.5kg。2.2习惯种植(对照)采用当地常规播种方法,即不覆膜,…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2月10日,由衡水市农牧局农机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研发的"小麦精量匀播机"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衡水市农机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针对小麦均匀种植如何实现机械播种的问题,经过市场调研和反复试验,研制出了新型"小麦精量匀播机",该机具的特点是:为了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产量,将小麦种子进行均匀播种,区别于小麦行垄种植和散播,其技术核心是"均匀种植",作业时深松、旋耕、施肥、播种、镇压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