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解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 SelmaVogt)在中国的引种研究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和推广莲草直胸跳甲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在莲草直胸跳甲引种过程中,分别从不同生长态对环境温湿度的要求、繁殖技术、控制喜旱莲子草的效果3个方面综述中国引种莲草直胸跳甲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现状为国内利用莲草直胸跳甲控制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toxeroides)提出相关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芒果树害虫天敌昆虫复合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录了海南岛芒果树害虫的天敌昆虫25种。它们是捕食性天敌广腹螳螂、中华螳螂、叉角厉蝽、锥盾菱猎蝽、黄带犀猎蝽、南盲猎蝽、细缘唇瓢虫、六斑月瓢虫、丽草蛉、中华草蛉、亚非草蛉;寄生性天敌黄足大腿蜂、刺蛾广肩小蜂、粘虫广肩小蜂、黑褐金小蜂、夜蛾啮小蜂、尾夜蛾跳小蜂、叶蝉柄翅小蜂、刺蛾隆缘姬蜂、食蚜蝇姬蜂、刺蛾绒茧蜂、毒蛾绒茧蜂、黑斑茧蜂、善飞狭颊寄蝇及印度栉(虫扇)。对这些天敌的捕食或寄生对象、采集地及3种发生数量较多的寄生性天敌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亦作了记述。  相似文献   

3.
采用室内自由选择法和发育测定法研究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成虫对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叶位的产卵选择性及后代发育与不同叶位叶片的适合度.结果表明:(1)莲草直胸跳甲成虫嗜好在中部叶片的叶背产卵,以在第2对叶上的选择系数最高,选择率为35.18%,与第1对叶上的28.03%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对其他叶位的选择系数;(2)相对于在叶表进行取食,初孵幼虫显著趋向在叶背,且这样取食的1龄幼虫存活率高、发育历期显著缩短,这与雌虫选择在叶背产卵的习性相符,说明其选择有一定生物学意义,即有利于后代发育;(3)叶龄对莲草直胸跳甲各龄幼虫发育有显著影响,叶位越低,各龄幼虫的发育历期越长,但存活率上以取食第1叶位的为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生物杀虫剂对花生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以及对瓢虫、草蛉、食蚜蝇、蜘蛛和土蜂5种天敌的安全性,通过田间试验对3×10~(10) PIB/g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和对照药剂25g/L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对甜菜夜蛾的种群控制作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3×10~(10) PIB/g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对花生甜菜夜蛾表现出了较好的防治作用。施药后7d和10d,2500倍和1250倍两个处理药剂的防效均达到85%以上,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g/L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上述两处理药剂对花生田瓢虫、草蛉蜘蛛、食蚜蝇、和土蜂5种主要天敌昆虫无不良影响,对花生生长安全,可在花生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阐明辽宁西部风沙地区花生田的昆虫种级群落,剖析花生害虫与益虫发生动态,2015年5-10月,采用马来氏网收集结合形态学鉴定、解剖鉴定、DNA条形码三种鉴定方法,对辽宁西部重要花生产区阜新花生试验田开展了昆虫系统调查,并对其主要害虫与天敌益害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昆虫标本15725头,鉴定为7目65科206种。其中膜翅目的茧蜂科、姬蜂科、隧蜂科、金小蜂科,半翅目的叶蝉科、蚜科,鞘翅目的叶甲科、瓢虫科为科级优势类群;优势种有膜翅目的卷叶虫绒茧蜂(11.10%)、铜色隧蜂(9.80%)、粘虫绒茧蜂(7.52%)、食蚜蝇姬蜂(7.14%)、喜马拉雅聚瘤姬蜂(7.01%)、燕蚜茧蜂(6.15%);半翅目的小绿叶蝉(44.88%)、花生蚜(14.63%)和小长蝽(11.79%);鞘翅目的双斑萤叶甲(71.68%)、龟纹瓢虫(8.90%)、异色瓢虫(8.26%);鳞翅目的小菜蛾(23.88%)、草小卷蛾(22.55%)、玉米螟(9.12%);双翅目的粘虫缺须寄蝇(30.63%)、大灰优食蚜蝇(21.77%)和夜蛾土蓝寄蝇(19.19%)等。斜纹夜蛾、花生须峭麦蛾的天敌种类分别为11种和3种;益害比分别为244.80、33.26,显示出较好的天敌控制作用;花生蚜天敌种类24种,益害比为2.39,西花蓟马天敌种类为4种,益害比为3.29,花生蚜和西花蓟马的天敌控制力较差。  相似文献   

6.
花生是辽宁省主要油料作物,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花生田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昆虫群落结构。为阐明辽宁阜新花生田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于2014年6月-2015年9月采用马来氏网对阜新地区花生田昆虫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全年共获得昆虫样本30958头,分属于14目、129科。其中膜翅目以姬蜂科为主,鞘翅目以叶甲科为主,半翅目以叶蝉科为主,双翅目以潜蝇科为主,鳞翅目以菜蛾科为主,缨翅目以蓟马科为主。危害花生的主要有蚜科、叶蝉科、潜蝇科、夜蛾科。从多样性分析结果来看,该地区花生田昆虫群落结构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基本保持稳定,丰富度和丰盛度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阜新花生田昆虫群落具有较高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茶园建设固定遮阳网可助力干旱时节抗旱和冬季防冻,但茶园病虫害也常发。目前,有关固定遮阳网茶园昆虫群落缺乏研究。以浙江松阳县建有的固定遮阳网茶园为对象,冬季采用13种颜色的诱虫色板每隔10 d依次对5块遮阳网茶园内昆虫进行诱捕,统计24 h内捕获的种数和个体数。结果共捕获6个目37个科的2940个昆虫(蜘蛛);诱捕量最多的为双翅目,种数、个体数分别占总物种数、总个体数的29.7%和69.5%;聚类分析将13种色板中的荧光绿、芽绿、米黄、土黄、橘黄、草绿、荧光黄和素馨黄色板聚为一类,每种色彩的每块板平均诱捕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分别是(19.4±2.4)种和(286.9±55.4)个;墨绿、大红、天蓝、土褐和纯白5种色板聚为一类,每种色彩的每块板平均诱捕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分别是(11.8±3.3)种和(129.0±36.4)个;主要害虫有茶小绿叶蝉、茶蚜和黑刺粉虱等,主要天敌是尺蠖原绒茧蜂和单白绵副绒茧蜂。研究认为遮阳网茶园成为主要害虫和重要天敌的越冬庇护场所;芽绿、素馨黄、荧光绿和荧光黄等色板可作为监测茶园虫情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百香果是海南省的新兴产业,也是我国多个省区扶贫攻坚的重要产业。病虫害是影响百香果产业的重要因素,随着海南百香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病虫害对百香果产业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凸显。由于缺乏百香果病虫害种类调查鉴定的基础性研究,许多种植户对田间发生的病虫害种类识别不足,从而影响了百香果病虫害的防控效果。为了摸清海南百香果种植区的病虫害种类,于2019—2021年对海南省儋州市、乐东县、屯昌县、文昌市、三亚市、东方市、保亭县、白沙县、海口市等百香果种植区的病虫害进行了系统调查与鉴定,并对其发生危害特点进行了研究。鉴定发现海南百香果种植区的病害有11种,分别是病毒病、茎基腐病、炭疽病、疮痂病、疫病、灰霉病、果腐病、褐斑病、烟煤病、藻斑病和缺镁。重要病害为病毒病和茎基腐病,危害程度分别为4级和3级,炭疽病和疮痂病危害也较重,危害程度均为2级,其他病害危害较轻。害虫有28种,分别是黄胸蓟马、茶黄蓟马、红带蓟马、美洲棘蓟马、普通大蓟马、咖啡木蠹蛾、美洲斑潜蝇、橘小实蝇、斜纹夜蛾、双线盗毒蛾、绿丽刺蛾、白带锯蛱蝶、烟粉虱、温室白粉虱、柑橘粉蚧、木槿曼粉蚧、藤壶蜡蚧、茶角盲蝽、樟颈曼盲蝽、稻绿蝽、中稻缘蝽、茶小绿叶蝉、丽球瓢蜡蝉、绿鳞象甲、眼斑芫菁、白条豆芫菁、甘薯梳龟甲和朱砂叶螨。重要害虫为黄胸蓟马和咖啡木蠹蛾,危害程度均为3级,茶黄蓟马和美洲斑潜蝇的危害也较重,危害程度均为2级,其他害虫危害较轻。软体动物3种,分别是灰巴蜗牛、同型巴蜗牛和一种尚未鉴定的蛞蝓。本研究明确了海南百香果种植区病虫害具体种类,新发现百香果病害1种和害虫24种,为海南百香果病虫害的精准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花蝽是一类捕食性半翅目昆虫。花蝽科目前约包含70个属,其中小花蝽属(Orius Wolff, 1811)是最大的属,全世界包含约80种,中国目前有15种。小花蝽属的种类在蓟马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是生物防治领域研究和利用的热门天敌类群。目前在我国针对蓟马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及绿色防控项目中,能够应用的仅东亚小花蝽(O. sauteri)及南方小花蝽(O. strigicollis)。最近在海南发现的海岛小花蝽(Orius maxidentex Ghauri)为中国新记录种,国外分布于泰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苏丹、塞内加尔。本研究对海岛小花蝽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描述,拍摄了海岛小花蝽各虫态及生殖器特征图,并对其发育历期、捕食、交配、产卵、孵化、蜕皮、羽化及同类相食的现象进行了简单描述和研究。此外,本研究获得了海岛小花蝽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序列,并提交到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GenBank登录号:OL798096)进行序列比对,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与塞内加尔的海岛小花蝽序列高度一致。海岛小花蝽常见于青葙(Celosia argentea)、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等杂草,及芒果(Mangifera indica)、豇豆(Vigna unguiculata)和茄子(Solanum melongena)等作物的花及幼叶上。卵产于植物组织中,若虫阶段有5个龄期,成虫和若虫均以蓟马为食,可捕食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棕榈蓟马(T. palmi)、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及美洲棘蓟马(Echinothrips americanus)等。海岛小花蝽在海南岛全年可见,且具有明显的种群优势,是海南蓟马害虫的重要天敌。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美洲棘蓟马(E. americanus)和大豆幼苗进行室内饲养和观察,发现海岛小花蝽在温度(25±2)℃及相对湿度75%±5%条件下,可以取食美洲棘蓟马完成世代发育,卵期(3.66±0.67)d,1龄若虫(1.72±0.65)d,2龄若虫(2.21±0.82)d,3龄若虫(2.62±0.62)d,4龄若虫(2.45±0.74)d,5龄若虫(3.21± 0.82)d。本研究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芒果树半翅目昆虫初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海南岛为害芒果树的15种半翅目昆虫形态作了描述,并记录了其分布及为害部位。  相似文献   

11.
海南桉树林地受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La Salle)为害较重,为了有效防治桉树枝瘿姬小蜂,于2014年12月~2015年7月在海南三亚、东方、儋州、临高等地开展了桉树枝瘿姬小蜂寄生性天敌资源的调查。在为期8个月的调查期间,收集到了大量桉树枝瘿姬小蜂及其寄生蜂,并对其生物学进行了观察。其中一种寄生蜂,孟氏胯姬小蜂(Quadrastichus mendeli KimLa Salle),为国内首次报道,确定为中国新纪录种。本研究对孟氏胯姬小蜂进行了描述,同时对其生物学进行了补充。  相似文献   

12.
海南属热带岛屿省份,其光、热、水自然资源充沛,生物多样性丰富,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外来植物都极易在海南岛安家落户。基于海南岛植物入侵防控及外来物种管理的需求,通过全岛集中拉网式调查与分散调查相结合,对海南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分布现状和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海南岛外来植物共约158种,隶属于39科117属。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Gramineae)、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苋科(Amaranthaceae)、大戟科(Euphorbaiceae)等5个科的外来植物数量较多。国  相似文献   

13.
王桂芹  王玉良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11):2085-2090
采用悬空气培养法研究了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Griseb)不同器官水浸提液对苏丹草根尖生长、根缘细胞活性和根冠果胶甲基酯酶(PME)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水溶性化感物质对苏丹草根尖的发育有明显的抑制及伤害作用,且随着处理浓度增加抑制作用显著增强;苏丹草根缘细胞存活率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下降;苏丹草根冠果胶甲基酯酶(PME)活性与水浸提液处理浓度具有密切相关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茎例外),经茎的水浸提液处理的苏丹草根冠PME活性则表现出与空心莲子草根、根状茎和叶相反的趋势;空心莲子草不同器官化感作用差异显著,其综合化感效应表现为:叶>根和根状茎>茎。化感作用是空心莲子草实现干扰性竞争的基础,也是排挤和绞杀土著物种迅速占领生态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对海南岛椰园捕食性瓢虫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瓢虫种类共有6亚科15属25种。阐述了这些天敌的猎食对象、地理分布及优势种类的生物学习性,并编制了检索表。   相似文献   

15.
海南岛香料植物名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海南岛香料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采用哈钦松系统编制“海南岛香料植物名录”。该名录共包括香料植物329种,隶属64科,其中海南野生种191种,栽培种138种,基本囊括了分布于海南的香料植物。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兰科植物区系的组成及其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南岛是我国兰科植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目前已发现有78属214种。其中,中国特有种31种(包括海南特有种14种),非中国特有种但在中国仅见于海南岛的有20种。种数在10种以上的属有羊耳蒜属(Liparis)、石斛属(Dendrobium)、毛兰属(Eria)、石豆兰属(Bulbophyllum)和兰属(Cymbidium)。海南岛兰科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2个分布型和变型,其中热带亚洲成分占总属数的51.3%,热带分布属有71属,占绝对优势。海南岛兰科植物的生活型多样,附生兰有43属,地生兰有32属,腐生兰5属(其中羊耳蒜属和兰属中存在附生和地生2种生活型)。多个种在叶型和花色上变异较大,可作为优良育种材料。与邻近地区相比,海南岛兰科植物与西双版纳共有属最多(为56属),其次依序为台湾、广东、广西和福建。虽然海南岛与台湾和西双版纳同处热带北缘,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但其兰科植物在属、物种和特有种的数量上比后两者要少。总的说来,海南岛的兰科植物区系较为多样,与亚洲热带兰科植物区系亲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海南岛兰花种质资源考察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海南岛15个县(市)不同生态类型区兰花种质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共搜集了野生兰57属161种(变种、型),栽培兰14属(剔除与野生种重复)50余个品种,其中海南特有种21个,东亚特有属8个,海南新记录属6个,海南新记录种13个,保存活种质180余种(品种、型),10多种野生兰有观赏价值。通过实地考察,基本摸清了海南岛兰花种质的分布(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生态环境、多度、花果期及形态特征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