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低档茶中有效成分的开发与利用可大大提高茶叶的附加值,促进茶业的发展。本文将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些新技术如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双液相发酵技术、吸附树脂吸附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HPLC制备技术等在低档茶中主要有效成分(茶多酚、茶色素、咖啡碱)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的研究作了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水稻栽培技术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栽培技术是影响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简要综述了辽宁省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育秧技术、移栽技术、节水稻作技术、施肥技术和稻田综合利用技术,探讨了目前辽宁省水稻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并展望了辽宁未来稻作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南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和节本高效的要求,根据多年小区试验与大田生产实践,结合南疆地区气候、土壤、品种等因素,提出了南疆中熟陆地棉化学打顶与后期管理技术,包括:适用范围、药剂选择、喷药要求、施药技术与注意事项、后期管理技术等,以期为该技术在南疆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杂粮作物》2010,(6):F0003-F0003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食品与加工研究所是以粮油深加工技术、农产品生物发酵工程技术、天然食品添加剂制备技术、功能性食品、饮料加工技术、特色农产品资源发掘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加工利用技术为主要研究领域,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研究依据,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研究重点,集科研与开发为一体的省属农业科研单位。现任所长由博士生导师马涛教授担当。  相似文献   

5.
水稻镉污染相关农艺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米安全生产正受到农田镉污染的严重威胁,减少水稻镉污染的农艺技术发展也备受关注。本文简要阐述了水分管理技术、合理施肥技术、叶面阻控技术、原位钝化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种植制度调整以及种植镉低积累品种等农艺调控技术控制水稻镉污染的研究与应用,并对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与展望,以期为更有效调控水稻镉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由于地理、气候等原因,保山市水稻生产的产量差异极大,中低产田面积比例高。在云南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中,将中低产田水稻品种与集成技术示范作为保山市水稻综合试验站的重点工作,通过几年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介绍了保山市水稻中低产田生产现状及主要成因、中低产田品种与集成技术示范的成效及中低产田品种与技术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江苏稻作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系统调查分析了江苏省机插稻、手插稻、抛秧稻、直播稻、套播稻五种不同稻作技术方式的应用面积、成本、产量、效益等综合表现,对不同稻作技术方式理论研究与技术体系发展以及演变进程进行了综合评价。从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要求出发,提出稳定发展江苏水稻生产的稻作技术方式发展思路、措施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结合山东省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集成建立了现代植棉条件下棉花机械化生产技术,包括棉花土壤整耕技术、机械化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机械化运用技术、脱叶催熟技术以及棉花机械化采收技术;提出了与棉花机械化生产相关的各学科通力合作,促进山东省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跨越式发展原因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1年早稻开始在广西进行水稻免耕抛秧技术试验示范工作,短短几年该技术就出现了跨越式发展,从2001年的1 280hm2、2002年2.11万hm2,到2003年的23.96万hm2、2004年37.68万hm2,占全国示范推广面积的60%以上,2005年达到56.34万hm2,2006年达到87.0万hm2。就其快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认为出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技术本身的优越性、农民的积极参与、政府的正确引导以及农技人员的桥梁作用。同时,针对当前免耕抛秧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快该技术的持续发展,必须抓好免耕抛秧与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与推广生态高效养殖技术、与稻草还田和冬种绿肥还田技术、与直播稻技术、与物化技术推广、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免耕发展六结合”。  相似文献   

10.
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研究进展与前瞻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过去的30年里玉米育种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分子标记、生物技术、双单倍体等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自交系和杂交种的选育方法发生了飞跃。本文就分子育种技术、后代选择方法、转基因育种技术、双单倍体技术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并展望未来10~20年玉米育种技术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专业技术基础课《工程制图》教学所面临的问题,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将多维教学模式引入《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手段等出发,探讨了如何实现多维教学模式在《工程制图》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为在新形式下提高《工程制图》的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教材等资源选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对《土地法学》课程教学开展了研究与实践,提出了课堂讲授结合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模拟教学、网络互动教学以及规范化课程考核等具体教学手段,并进行了实践应用。结果表明,上述教学改革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教学内容的现势性、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简要分析云服务器的优势、数据库结构、如何搭建服务器数据平台,以及系统主要功能及类模块的设计,构建了一个基于云存储的实验教学平台,可通过计算机和移动设备2个终端进行实验教学的信息采集、信息发布及教学管理,实现了对实验教学的智能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流体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建设该课程教学已有多年,累积经验丰富。本文从课堂教学和当下学生接受能力入手,完善教学讲授模式、注重软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率,综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不断创新的教改中摸索出合适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比较教学法的概念、在教学实践中的价值以及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重点介绍了比较教学法在植物生理学课程中的应用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中兽医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综合性大学中普遍存在农科专业萎缩现象。分析了综合性大学中兽医学教学中教学课时量削减、课程建设投入减少、教学方法和手段传统及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对传统中兽医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实践,确定现代化农业人才培养目标、增加专业“造血功能”,旨在为综合性大学培养高素质农科人才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花卉学》教学课时少、授课方式单一、学生兴趣不浓等弊端,引入"雨课堂"等教学工具,从课前、课中、课后多环节,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花卉学当今最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思想、重视创新引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从授课内容、教学模式及课程考核方式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出发,积极探索具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特色的专业英语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积极性,及时掌握专业发展动态,并为毕业论文撰写、研究生入学考试及求职就业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农学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能加强新生对专业的认知和兴趣培养的有效措施,实施后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最后对该实践教学改革体系进行了展望,并提出系列改进建议。本文对农学类新生的兴趣培养和专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军 《茶叶》2016,(4):218-220
众所周知,茶文化最初源于中国,后传入西方国家并成为其文化特色,尤以英国为代表。本文就中西方茶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和分析,并把茶文化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推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学习,旨为国内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又传播了茶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