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樱桃番茄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樱桃番茄为喜温蔬菜,其生长发育所需温度比普通番茄高,比一般大番茄耐热。种子发芽最适温为25~30℃,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31℃,结果期生长最适温度为15~  相似文献   

2.
1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玉米是喜温作物,对温度反应敏感,玉米种子在10℃温度条件下能正常发芽,以24℃发芽最快;植株拔节最低温度为18℃,最适温度为20℃,最高温度为25℃;开花期最适温度为25~28℃.在贵州,夏秋反季节栽培菜用糯玉米,可选择在海拔1000~1800 m的地区.  相似文献   

3.
毛茛科三种野生观赏植物种子发芽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桂芳  李兰  樊趁英 《种子》2006,25(4):62-63
大火草、耧斗菜和白头翁3种植物种子均为喜光种子.大火草种子发芽最适温度在20℃左右,并有种皮障碍,用98%浓硫酸处理后发芽率提高;耧斗菜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5~20℃.白头翁最适发芽温度为15~25℃.  相似文献   

4.
菜豆为喜温性蔬菜,不耐霜冻,生长适温为18-20℃,开花结荚最适温度为18~25℃。早春大棚栽培,投资少、产量高,效益好。一般666.7m^2产量可达5000kg以上。现将春大棚菜豆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孔雀草在华南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雀草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一又名杨梅菊、小万寿菊,原产墨西哥,喜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温度10℃-38℃,最适温度为15℃-30℃。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忌pH值小于6的酸性土。孔雀草对温度和日照长度较为敏感,因此,在不同地区的栽培技术也不尽相同。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将华南沿海地区孔雀草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向日葵原产拉丁美洲、墨西哥一带为菊科向日葵属植物。切花向日葵在欧美和日本市场占有率很高,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城市也开始流行。"富阳"系列是切花向日葵中的优秀品种,其株高90~150cm,花色有黄色黑芯、金黄色绿芯和橙色黑芯,F代无花粉,花瓣排列整齐、重叠性好,表现稳定,生产周期短且易栽培。播种育苗切花向日葵"富阳"系列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5℃~30℃。喜温暖、强光照的生长环境。江浙沪地区5~9月可  相似文献   

7.
<正>墨西哥玉米草优12,为禾本科大刍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拉丁美洲北部墨西哥。该品种叶片宽长肥厚、脆嫩光洁、味甜多汁,营养丰富,消化率高;生长期长,产量高;耐酸、耐肥、耐热,是饲养牛、羊、兔、鱼、猪的上佳青饲料。上杭县2008年引进种植墨西哥玉米草优12,表现喜温耐肥,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分蘖(枝)和再  相似文献   

8.
超干小麦种子抗脂质过氧化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含水量小麦种子在50℃、35℃、20℃和5℃密闭贮藏,其最适含水量分别为4%~5%,5%~6%,7%~8%,5℃贮藏种子的适宜含水量范围较宽;最适含水量随贮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种子萌动初期的脱氢酶活性与贮藏结果相一致;最适含水量种子抗脂质过氧化酶系统(POD,CAT,SOD)活性强于高含水量种子,并且减少脂质过氧化毒物丙二醛的积累。由此表明:适度干燥处理能使小麦种子保持高活力水平。  相似文献   

9.
避免黄瓜白粉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害特点黄瓜白粉病是一种主要侵害植株叶片 ,其次侵害植株茎和叶柄的真菌性病害 ,一般不直接危害果实 ,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是保护地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靠气流进行传播 ,喜温湿、耐干燥。温度 10~ 30℃ ,相对湿度 2 5 %~ 85 % ,其孢子均可萌发。发病最适温度 16~ 2 4℃ ,最适相对湿度为 75 %。温度高于 30℃ ,湿度超过 95 % ,则病情受到抑制。病害先出现在下部叶片正面或背面 ,表现为白色小粉点 ,后扩大为粉状圆形斑。在条件适宜时 ,白色粉状斑点继续扩展 ,连接成片 ,成为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 ,直至布满整个叶片 ,看上去又…  相似文献   

10.
绥化地区玉米青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发病原因玉米青枯病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主要由腐霉菌和镰刀菌侵染引起。其中腐霉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4~26℃,镰刀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6~27℃,在土壤中腐霉菌生长要求湿度条件较镰刀菌高。因此,不同生态区病原菌分离频率不同,同一生态区内病原菌分离频率在年度间、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多雨地区以腐霉菌型茎基腐为主,而在干旱地区以镰刀菌型茎基腐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