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人均1亩经济林、1亩竹林的全国经济林先进县宁国县,近年来又加快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经济林步伐。现全县经济林面积已发展到5.3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38.1%,经济林产品产量达3.4万吨,是“五八”规划前的四倍;经济林产品产值达1.4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52%。全县农村人均经济林收入220元,依靠经济林致富达小康农户占70%以上。  相似文献   

2.
溆浦县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条件适宜经济林生产。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把经济林生产作为振兴县域经济的主要产业来抓,突出在“五一化”上做文章,经济林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富山富民富县的重要支柱。1994年,被林业部授予“经济林生产先进县”。到1996年,经济林总面积达到5.73万多公顷,全县农村人.均O.08公顷;经济林产品年总产值达到2亿元,人均经济林收入300元。涌现出一批人均经济林收入500元的乡、千元村、万元户。一、布局科学化。科学、合理的布局是市场经济对经济林生产提出的要求。在发展经济林生产时,对…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栖霞县充分发挥山区优势,大力发展经济林,走科技兴果之路,促进果品生产不断地上档次、上规模,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到1993年底,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113万亩,其中经济林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5%。1993年全县果品产量3.5亿多公斤,总收入7亿多元,人均果业收入1千多元。果业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科学规划,向荒山、荒滩要果园 这个县在发展经济林的规划方面,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保持严谨的  相似文献   

4.
日前,云南省禄劝县发布了《关于加快以核桃为主的干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到2015年全县人均拥有干果经济林面积达到3亩以上,使核桃、板栗真正成为全县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5.
昔日荒山秃岭今朝林果飘香──经济林成为平陆富县富民大产业地处中条山区的平陆县,近年来大力发展以苹果、红枣、柿子、桃为主的经济林。截至93年底,全县有经济林42万亩,干鲜果品年产量1.21亿公斤,总收入1.1亿元。占到农业总收入的59.3%,全县人均收...  相似文献   

6.
桑植县位于湘西北部,全县总面积34.76万公顷,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边远山区。发展高效林业的基本思路应是:一、抓好开发项目。全县已有用材林6.87万公顷。但这些用材林质量差,大部分是中幼林、“小老头”、疏林。从现在起除全面搞好抚育外,要选择立地条件较好,有培养前途的重点进行集约管理,即采取小块整地、进行补植、清除杂草、追肥促长等措施,逐步建成速生商品材基地。到本世纪末全县人平达到2亩,总面积达到5.33万公顷。开发林果药经济林、满足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全县现有各类经济林3.73万公顷,其中“三木药材…  相似文献   

7.
陕县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原川相间。全县总面积1776平方公里,山地900平方公里,丘陵440平方公里,原川240.8平方公里,大体是六山三岭一分平。可利用土地180万亩,其中耕地56万亩,农业人口人均2亩。93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5.78亿元,农业总产值301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8元。 一、陕县近年来经济林发展状况 陕县现有果树28.5万亩,全县农业人口人平一亩,其中苹果24.5万亩。柿、核桃、梨等果树  相似文献   

8.
孟津县委、县政府为了引导农民种植经济林致富奔小康,总结推广本县上院、牛步河、白鹿三村群众兴林致富的经验,在全县五十个乡镇企业薄弱的行政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发展经济林专业村。从去冬开始搞规划设计,抽槽整地,植树造林,准备用三年时间新栽苹果、梨、桃、杜仲、杏等经济林4.5万亩,达到5.8万亩,实现一户二亩园,人均半亩果,收入超千元。今春新发展经济林1.9万亩,成活率都在90%以上,长  相似文献   

9.
1991年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宁城县林业建设的重点也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转移。依托山区气候资源优势、土地资源优势、技术和劳力资源优势,截止到现在,全县各类经济林面积发展到60万亩,占全县有林面积的22%,其中,山杏51万亩,宁丰系列苹果2.6万亩,大扁杏2.8万亩,大枣1.9万亩,其它果树1.7万亩。经济林产品总产量7万吨,总产值1.68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61%,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2.4%,经济林收入在农民人均收入中所占比重达到20.5%,在山杏主产乡每年人均增收500元,个别地方达到1000元。仅此一项使山头、五化、石佛、布日…  相似文献   

10.
迁西县位于燕山南麓,总面积1439平方公里,人口39万。林地面积达到13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2%。是"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和著名的"中国板栗之乡"。全县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面积83万亩,林果专业村200多个,年果品总产量6000多万公斤,总产值9.5亿元,农民人均林果业收入2000多元,林果业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迁西县通过大力发展林下旅游观光、绿色食品种植、林下产品采集和特色养殖等林下经济,走出一条经济林产业和林下经济循环相生,"树上生‘金’、树下增‘银’"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2012年全县林下经济总产值4.1亿元,相当于果  相似文献   

11.
闻名遐迩的将军县──河南新县五任领导班子,历经13年时间,同唱一本“山字经”,带领全县人民开山造林,发展经济,不但提前3年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还使全县经济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坦途。199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亿元,财政收入53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38元,贫困人口的比例由1983年的82%下降到3.7%。位于大别山腹地,曾经出过许世友、李德生等43位将军的河南新县,是革命老区。全县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七分耕地七亩山。1984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不到1亿元,财政收入不足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满100元,是一…  相似文献   

12.
秦安县是我省重要的“花牛苹果”和各种鲜桃外销基地。经过10多年的发展,瓜果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以苹果为主,桃、梨、杏、李、花椒、葡萄、草莓、设施油桃等多果并举的经济林面积已达到47.2万亩,农民人均达1亩。年产果品9600万公斤,花椒总产量176万公斤,果椒年收入1.2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213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2.4%,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干旱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发展之路。1997年,秦安县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林果支柱产业建设十强县,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桃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2002年被国家林…  相似文献   

13.
<正> 经济林是林业“星火计划”中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随着林业现代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发展经济林的劲头越来越大。为了总结经验,克服盲目性,本文仅从搜集到的部分资料中对谷城县经济林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战略决策意见。一、现有经济林概况: 全县有经济林面积276,774亩,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17.8%。初步统计经济林有18个树种,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油料:面积32,748  相似文献   

14.
廖三腊 《林业科技开发》2002,16(Z1):115-1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林业经济结构的矛盾日益凸现出来。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 ,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调整优化林业结构 ,促进整个林业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江西省新干县在经济林建设中注重发展传统特产 ,突出地方特色 ,做大优势产业 ,取得了显著成效 ,并呈现出以下 4个明显特点 :一是产业规模大。 1990年以来 ,全县经济林造林面积累计 3314hm2 ,其中“九五”计划以来新增经济林 195 4hm2 。到 2 0 0 0年 ,经济林总面积近 1 8万hm2 ,占林业用地面积的 2 4 5 %。全县农民人均拥有经济林 0 0 7hm2 ,户均 0 2 6hm2 。二是区…  相似文献   

15.
盱眙县以加快实施“九五”国土绿化规划为目标,以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以转换生产经营机制为核心,下大力气抓好绿化造林工作。农村绿化突出生态林和经济林建设,林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城镇以园林建设为重点,扩大公共绿地,兴建观光休闲点,提高小城镇绿化水平和质量。到1999年,全县农村绿化面积达266666公顷,建成农田林网533333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9%。全县林业总产值达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农民人均林业收入250元。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达10平方米。1…  相似文献   

16.
林果业在山西扶贫攻坚中挑大梁近年来,我省林业部门实施扶贫攻坚战略,大搞综合开发,加快经济林基地建设,在山区、丘陵区大力发展经济林。据统计,目前全省经济林面积已发展到400万亩,总产值实现39亿元,已有68个县人均半亩经济林,540个乡人均1亩经济林。...  相似文献   

17.
<正>合阳县针对生态脆弱的实际和林业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提出今后必须加快林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争取到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0%,林业产业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提高7个百分点。经济林规模达到15万亩,速生木材丰产林达到10万亩,森林旅游业年收入10万元。到203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5%,全面建成林业生态县,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平陆县实现人均二亩经济林平陆县委、县政府在今春植树造林中,狠抓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经济林,提出倒“三、七”的战略目标,要求人均二亩经济林今春一步到位。现在县、乡二级主干道路两侧普遍建成“马路果园”,坡岭地不留空档,都种上经济林。通过今春背水一战,全...  相似文献   

19.
灵石县紧紧抓住国家大搞生态环境建设的机遇 ,制定了《灵石县绿色产业发展战略纲要》,并已经县人大会议讨论通过。《纲要》结合灵石的实际 ,提出了以核桃经济林为突破口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全县用 6年时间建设优种核桃基地 1.6 0万 hm2 ,优质红枣基地 0 .33万 hm2 ,良种仁用杏基地 0 .2 7万 hm2 ,生态防护林基地1.53万 hm2 ,把绿色产业培育成继煤炭之后县域经济的新产业 ;实现荒山沟道全部绿化 ,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 4 0 %以上 ,人均 0 .13hm2 经济林 ,林业迈向产业化的目标。在组织领导上 ,县里成立了绿色产业开发领导组 ,县长任组长 ,分…  相似文献   

20.
永春县位于福建省中南部,全县土地总面积1468平方公里,林业用地154.4万亩,有林地143.1万亩,森林覆盖率66.8%,经济林面积占有林地的19.6%。全县22个乡镇,总人口55万人。长期以来,永春县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经济林产业,形成以芦柑为龙头,茶叶、荔枝、龙眼、枇杷、油柿、油茶等全面发展的经济林产业格局。全县共有经济林28.1万亩,其中芦柑面积15.3万亩。经济林年产量22.1万吨,年产值4.2亿元,其中芦柑年产量19.7万吨,年产值3.2亿元。农民年均收入增加708元,占人均年收入的19.9%。芦柑年出口3.73万吨,创汇1460万美元,出口量多年位居全国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