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秋期5龄蚕立体条桑育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5龄立体条桑1日2回育饲养技术在春蚕期已试验成功,为探索夏、秋蚕5龄立体条桑1日2回育技术,于2000年夏期、中秋、晚秋期在海盐县进行了试验,该试验的主要方法是改5龄平面片叶1日3~4回育为立体条桑1日2回育,主要目的是提高单位蚕室面积的饲养量,减少养蚕投入,改善养蚕环境,延长桑叶的保鲜时间,提高桑叶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汇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陈敏  昝明财 《四川蚕业》2007,35(3):16-17
近两年来,家蚕瀛系品种872健康性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呈普遍趋势,影响到蚕种生产,引起了蚕种生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更进一步了解872品种对环境、叶质的适应性,我们用不同成熟度桑叶饲养872品种,发现叶质对872品种饲育成绩影响较大。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872A、872B1.2试验时间地点2005年4月21日至5月27日,四川省三台蚕种场选种组。1.3试验方法取同一母号的卵圈同时收蚁、同室饲养,1~3龄三回育,4~5龄四回育,饲育温湿度1~3龄平均26.8℃差3,4~5龄平均24.9℃差3。分A组嫩叶区,B组老叶区,C组适龄叶区,每区重复3次,每小区4龄定400头蚕饲养,…  相似文献   

3.
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是目前养蚕生产上用于调节桑叶余缺,增产蚕丝的两种激素.5龄后期当桑叶生产量超过饲养蚕种的需求量而出现余叶时,使用保幼激素可以延长蚕的食桑时间,多吃桑叶增产蚕丝.相反,5龄后期当桑叶生产量不能满足饲养蚕种的需求量而出现缺叶时,使用蜕皮激素可以缩短蚕的龄期经过,少吃桑叶,提前上簇,避免  相似文献   

4.
大蚕期不同叶质对原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现行原种大蚕期(4~5龄)的用桑量约占全期用桑量的94%左右。在这段时期内,用桑的质量对体质、茧质、产卵量有很大影响。又据一些试验报导,蚕卵的造成,主要是以4龄及5龄初中期所吃的桑叶为材料,亦说明这段时期用桑质量与造卵数有密切关系。为进一步了解大蚕期叶质对原蚕的影响,我们将大蚕期分作前期(4龄~5龄初期),后期(5龄初期~上簇)进行了试验。试验经过和成绩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以一定数量的桑叶生产出更多的茧丝,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蚕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生产中,常常会发生由于发种量过大或者其它原因,使五龄蚕缺叶现象,怎样利用有限的桑叶才能使蚕儿顺利地上簇结茧,而不明显地影响养蚕成绩?本试验通过适当控制五龄给桑量,采用不同的饲育回数,调查对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担桑产茧量及担桑  相似文献   

6.
一、方法:1~2龄上盖下垫蚕用型塑料薄膜,3龄只盖不垫,4~5龄覆盖有孔薄膜,孔距4厘米,孔径0.4厘米。每天上下午采叶后约8时左右给桑,不必贮桑。 二、好处:经试验调查,采用该项饲养方法,具有以下好处: 1.提高工效。普通育全龄给桑72回左右,薄膜覆盖两回育只给桑46~48回,节省给桑用工1/3左右。由于一天仅在早晚各给桑一次,夜里不起床喂蚕,安心休息,白天有较长时间从事其它作业。 2.不要贮桑。两回育的桑叶采回后即可饲喂,不必贮藏,可节约贮桑中所花的劳动。 3.桑叶新鲜。由于覆盖薄膜有利桑叶保持新鲜,特别是大蚕期能做到桑叶基本吃光,提高了桑叶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潘志新 《广西蚕业》2002,39(3):48-48
一头蚕一生要吃 1 5~ 1 7.5克桑叶 ,每生产 1公斤蚕茧需要桑叶 1 2~ 1 3公斤 ,饲养一张蚕种 ( 2 .5~ 3万头 )需桑叶 375~ 52 5公斤。其中 1~ 3龄期所需桑叶占 5% ,四龄期占 1 0 % ,五龄期食量最大 ,约占 85%左右。小蚕期 1~ 3龄用叶应采适熟、有光泽、叶肉厚、含蛋白质较高的新鲜桑叶。一般根据龄期不同选采叶的标准也不同 ,一龄可采选自顶芽向下数第 3~ 4片叶 ,叶色呈淡黄绿色 ;2龄可采选第 4~ 5张叶子 ;叶色嫩绿色 ;3龄采选深绿色的成熟叶。大蚕期 ( 4~5龄 )除嫩叶、枯黄叶、泥叶和虫害叶外 ,其余均可采用。若采用条桑育 ,最好提…  相似文献   

8.
果桑是我市引进培育繁殖的新经济林作物 ,既可采果又可采叶养蚕 ,为了进一步调查果桑对养蚕成绩的影响 ,特进行与本市当家桑品种团头荷叶白对比试验。1 供试材料供试桑品种为 :团头荷叶白、果桑十大。供试蚕品种为 :春晓×浙蕾。试验地点 :蚕桑站实验室。2 试验方法2 .1 设区  设团头荷叶白品种、果桑十大品种饲养各 3个重复小区 ,每区 2 0 0头。2 .2 处理方法   4龄眠蚕前同一环境 ,同一处理方法 ,至眠大开始分区 ,同一环境分区饲养 ,直至上簇采茧 ,调查各桑品种间养蚕实绩。3 试验结果春晓×浙蕾品种于 4月 2 4日收蚁 ,眠大前均喂…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秋期饲养苏12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五眠蚕发生。为了研究用桑质量和五眠蚕发生的关系,我场于1979年秋期,进行了探索性试验。 1.试验方法用桑品种荷叶白,分设成熟叶区和偏嫩叶区,蚁量各4克。从收蚁至三龄分别用桑,四龄以后用桑质量标准一致。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蚕业生产迅速发展,桑叶的需要量猛增,为了添补其不足,各地进行苗叶养蚕,初步看来效果良好。为了进一步探明苗叶质量,饲养价值特进行本试验。一、试验设计和方法中秋蚕,9月1日收蚁,10月7日采茧调查,小蚕采用塑料膜覆盖育法,1~4龄全部用苗叶,按各龄标准采叶,标准温、湿度饲育。五龄起蚕分成两组,1组100条为一区,用苗叶饲育。另一组100条为一对照区,用乔木桑叶饲育。蚕期一月,上簇七天左右,簇具用昊蚣簇,全过程三十七天。  相似文献   

11.
<正> 丁继梅同志从1979—1984年,对桑的三眼叶、新梢叶的产量和盒种逐日用桑量,进行了详细记载,得出“春期桑叶余缺简明观察法”,此法在磐安县被广大蚕农应用后,基本上掌握叶、蚕的平衡。其方法是: 春蚕用叶先采枝条中、下部的三眼叶,后采枝条新梢叶。三眼叶的产量占40%。蚕从5龄第4天至上簇占全龄用叶量的60%。当蚕儿发育到5龄第3天,三眼叶则好采  相似文献   

12.
<正> 近两年外地的一些单位宜传以所谓“蚕桑草”代替桑叶养蚕,推销“蚕桑草”种子。我们本着科学的态度于1990年春从四川剑阁县购进“蚕桑草”种子种植,于夏蚕与秋蚕期进行了二期各三次重复的养蚕比较试验,蚕品种为苏_5×苏_6,以全龄喂饲桑叶为对照,每区供试蚕数为200头,结果:对照区的产茧量为358.4克,1~3龄喂草,4~5龄喂桑叶  相似文献   

13.
适时的决定春蚕催青日期是养蚕生产上极其重要的问题,催青日期的决定意味着养蚕生产的开始。我们知这有机体和它的生活条件是统一的,外界环境条件对有机体特性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蚕儿的生理作用和行为决定于外界环境条件,而桑叶是外界生活条件的主要因素。所以催青日期的决定主要是桑阡发育和蚕儿发育的统一问题。适时的催青使桑叶和蚕儿配合得好,从收蚁到上簇各龄蚕儿能吃到各龄须要的优良桑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关于上簇环境与蚕茧质量的关系,议论较多。而簇室的通气与密闭对茧质影响的差异,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为了更好的了解簇室的通气条件与茧质的关系程度,故进行了本试验。一、试验方法 1.试验日期:1982年春蚕期。 2.供试品种:苏5×苏6。 3.设区: (1)上簇室:密闭区:在炕床上簇並保护至采茧,保护温度为25.5℃,湿度为93.5%。通气区:在蚕室上簇並保护至采  相似文献   

15.
桑尺蠖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桑尺蠖是杭嘉湖蚕区主要桑树害虫.一年发生4代,以第四代3~4龄幼虫越冬,翌年早春桑芽开始萌动时,食害桑芽;开叶后为害桑叶,随着龄期增长,食叶量逐渐增加.为害严重时,造成树势衰弱,桑叶大幅度减产.近年来,我们对桑尺蠖的为害损失进行了室内养虫试验、田间小区接虫测产及笼罩接虫调查桑树不同生育期受桑尺蠖为害的状况及对产量损失率等试验并对防治适期与防治指标作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家蚕是一种具有高效率利用饲料(主要是桑叶)蛋白质生成丝蛋白的昆虫,它消化吸收桑叶蛋白质后,将其近于1/2用来生成丝物质.从5龄第2日到上簇第二日,是丝腺内大量生成丝物质的期间.为了丝蛋白的生产,要动用全身的代谢系,准备各种必需的工具,遵从一定的程序来进行.所以,一进入5龄期(特别是5龄2日到5日),绢丝腺就急速肥大,核内DNA大量复制,但不伴随细胞分裂,核的分枝状态达到顶点,  相似文献   

17.
<正> 本文研究了堆蜡粉蚧的特征、习性,对桑的危害和防治措施。该虫分布具有热带性特点,海南各蚕区分布较广。主要以吸食汁液危害桑的梢端和幼芽、嫩叶。每年5至10月危害最盛。受害桑树顶端停止生长,桑叶卷缩,叶质变劣,严重减产或无收,对养蚕生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五龄定量育     
蚕的生长发育依靠桑叶为其物质基础,因此,桑叶的质与量对蚕的生长速度,体质健康与否,绢丝腺形成多少,生产费用高低,关系极大。现行蚕品种,一般五龄用桑量占全龄期用桑量的85%左右。一条蚁蚕到五令盛食期体重约增一万倍,到终熟上簇前体内丝腺重量为蚁蚕当时的十六万倍。所以普及推广养蚕定量育,从生产实用观点来看,应当抓五龄期的用桑。为此目的,作者曾于1976年中秋蚕在城北公社明星大队蚕桑队,用四龄蚕各二千头,进行定量定时给桑对比试验,并通过丝厂缫丝证明,丝质毫量无影响。实验结果,试验区比对照区斤茧用桑量降低22%,担桑产茧量提高21.33%,产值增加21.38%(见《农业科技通讯》1977年第一期报道)。79年春蚕开始,我们由点  相似文献   

19.
养好小蚕才能确保蚕种丰产优质,小蚕用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保证叶质,建立小蚕专用桑园: 种茧育用桑叶质,不仅影响当代蚕儿强健度,直接影响蚕种品质,还影响到下一代的生命率。试验证明:1~5龄全部给予良桑,发病率为16.2%;1~5龄全部不良桑,发病率88.2%;1龄良桑,2~5龄不  相似文献   

20.
桑树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综合桑品种、桑树生长季节、桑树不同药用部位以及桑叶的不同发育阶段等因素探讨桑树(Morus L.)体内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1-DNJ)的积累规律,期望发掘富含1-DNJ的生物资源。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8个代表性桑品种的摘芯芽和2个桑品种全年不同季节、不同发育时期的桑叶以及不同季节桑枝皮中1-DNJ的含量,并测定了与桑树亲缘关系相近的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等7种植物中的1-DNJ含量。在18个供试桑品种的摘芯芽中,1-DNJ含量以秋雨和沙2×伦教109最高,质量分数均达0.328 0%左右,黄鲁的1-DNJ含量最低。农桑14号和陕桑305两个桑品种冬、春季不同发育时期桑叶中的1-DNJ含量以冬芽最高,质量分数分别达到0.345 3%、0.255 7%,在开叶期和叶片成熟期较高,在缓慢生长期较低;不同季节桑叶中1-DNJ的含量均是嫩芽>嫩叶>成熟叶>老叶,其中嫩芽和嫩叶中1-DNJ含量以晚秋最高,成熟叶中以夏季最高,而老叶中的1-DNJ含量以春季最高;桑枝皮中1-DNJ的含量以中秋和晚秋期较高,夏季最低。测定的7种非桑属植物均不含1-DNJ。结果说明桑树是富含1-DNJ的主要植物资源,其中在桑园管理过程可以大量获得的桑树摘芯芽以及桑树伐条剪下的桑枝(桑皮)中均富含1-DNJ,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