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规模小蚕共育是桑蚕发展的必然趋势。柳州市场蚕种场经过多年推广实践,开展大规模小蚕共育,建立健全的合作经营模式、小蚕共育设施、小蚕共育操作技术和小蚕共育管理机制,促进小蚕共育高速发展,实现桑蚕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广西桂蚕一号蚕茧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广西桑蚕品种质量情况,找出制约广西桑蚕产业发展的瓶颈,为做大做强广西桑蚕产业提出建设性意见.研究方法:采用对比法研究广西桑蚕质量,主要对比对象为浙江桑蚕品种.研究数据为缫丝企业全年的生产测试数据,采取干壳量检验法和缫丝检验法确定.测试过程依据桑蚕干茧国家检验标准(GB/T 9176-2006)、生丝国家检验标准(GB 1797-2001).研究结果:广西桂蚕一号桑蚕品种茧丝长、生丝品质等技术指标低于浙江蚕茧;上车茧率、解舒率等技术指标优于浙江蚕茧;清洁、洁净等技术指标接近浙江蚕茧;生丝质量低1~2个等级.研究结论:推广优质高产"桂蚕系列"品种,加大标准化小蚕共育技术的推广力度,推进"三高"蚕业示范基地建设,用发展工业的思路谋划广西蚕业和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广西桑蚕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冯斌 《吉林农业》2010,(9):135-136
利用桑枝蚕粪在小蚕共育基地及桑蚕养殖基地种植黑木耳不仅延伸了桑蚕产业链,综合利用桑枝蚕粪等蚕桑业的主要副产品,构成了生态农业循环的新型农业模式,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其成功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桑蚕小蚕共育把五关:即小蚕共育桑叶质量关、共育室消毒防病关、补催青收蚁关、蚕儿良桑饱食关、蚕儿日眠关。  相似文献   

5.
我国小蚕共育的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蚕桑生产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着劳动力资源短缺、价高、环境污染、蚕茧价格相对较低、不稳定等诸多不利因素,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因此,探索轻简化的蚕桑生产形式,稳定蚕桑产业势在必行。本文从小蚕省力化饲养的角度入手,综述了小蚕共育的组织形式、发展演变及用人工饲料共育小蚕的应用概况,并分析了小蚕共育的前景,以期为实现蚕业生产的高效化提供参考,推动蚕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广西小蚕共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广西小蚕共育发展现状,指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广西蚕业当前现状,提出小蚕共育持续健康发展对策,以推动广西小蚕共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分析广西小蚕共育发展现状,指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广西蚕业当前现状,提出小蚕共育持续健康发展对策,以推动广西小蚕共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洛南县发展蚕桑产业历史悠久,历经几起几落。"养好小蚕一半收",小蚕饲养技术作为桑蚕饲养的关键环节,一直是我们不断引进新技术进行反复试验的重点。多年来,结合洛南县本土实际情况,经过不断摸索试验,总结出了一套目前最适合我县桑蚕饲养的技术措施,其中的小蚕共育技术的应用实施,对保障蚕茧品质、提高养蚕质量、提升蚕农收入,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深受广大蚕农欢迎。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现代蚕业生产创新机制,阐述了依靠技术创新促进现代蚕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积极发展桑蚕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现代蚕业农业的软科学研究、完善现代蚕业科研与服务体系、提供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支持、探索蚕业标准化生产等对策,以期有效解决蚕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全面提升现代桑蚕产业化水平,推动蚕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广西桑蚕技术推广体系比较健全,推广渠道畅通,但也受生产规模扩张速度过快,新增蚕农多及推广基础薄弱,技术力量不足等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广西桑蚕技术推广的现状,结合推广工作实践经验,将蚕桑技术推广工作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技术培训、建设示范基地、推广小蚕共育以及参与式推广等进行总结分析,形成系列,供广西不同区域不同环境蚕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