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地域文化的关注显著增强,城市需要从地域文化中获得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地域文化景观成为塑造城市特色、促进旅游及城市发展的必然需要.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域文化景观的分析,以陕西省吴起县城区景观为例,阐述了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法.首先要挖掘和理解地域文化,结合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景观系统要素,使地域文化根植于景观中,达到保护和发展地域文化,塑造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地域文化的关注显著增强,城市需要从地域文化中获得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地域文化景观成为塑造城市特色、促进旅游及城市发展的必然需要。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域文化景观的分析,以陕西省吴起县城区景观为例,阐述了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法。首先要挖掘和理解地域文化,结合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景观系统要素,使地域文化根植于景观中,达到保护和发展地域文化,塑造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城市建设中地域文化景观特色衰退的问题,以城市公园景观为研究对象,根据地域文化设计表达上的常用手法对地域文化进行分类,参照植物多样性研究方法对山西省晋东南地区长治、晋城市的城市公园中地域文化景观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整体上地域文化的丰富度不高,地域文化中缺少地域历史遗迹的保留。在5类地域文化中,艺术再创造类景观占有绝对优势,生活场景再现类景观的数量、多样性及文化表达等各项指标值都最小。地域文化艺术再创造和历史题材的借鉴类景观在设计与表达方面效果很好,表现形式主要为雕塑及景墙,文化题材丰富,但地域文化的表达在景观要素上种类单一,缺乏对地域文化表现形式的创新,地域文化内在含义挖掘不够深刻,多为表面形式展示,而缺少对文化的深层挖掘与传达。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2):142-143
地域文化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地域文化作为作为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现代城市建设中保留浓郁的民族特色,以衡阳市地域文化为例,对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中应用进行分析,推进我国城乡建设与发展特色的保留。  相似文献   

5.
周玫 《吉林农业》2011,(12):270-270,269
地域文化与新文化元素有机结合,将对吉林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产生重大影响。把传统历史地理学、文化学中的地域文化理论与新兴文化意识中新文化元素结合起来研究,希望对建设吉林市地域文化起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赵紫瑾 《乡村科技》2022,(1):99-101
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也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地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很多具有标志性的地域文化逐渐走向消亡.因此,在当前新农村景观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应将传承与发扬地域文化置于首位.对此,首先对地域文化视域下的新农村景观规划与设计进行概述,其次对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7.
陈大鹏  高娟妮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72-10475,10525
分析了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以及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地域文化性的含义。从城市所面临的缺乏本土地域文化特征的危机出发,通过对白水县杜康东路景观设计实例的分析研究,解析了白水县的城市文化背景、项目概况和设计定位、设计指导思想以及总体构思与节点布局,以探讨如何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本土地域文化,并且以地域文化为重要的创作源泉,吸收其有益的"基因",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观,从而更好地展现城市的鲜明个性与特色。  相似文献   

8.
苏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233-235
针对全球化背景下对地域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结合理查德.罗杰斯的典型建筑和城市设计作品,从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整体平衡、建筑功能与细部的处理以及适宜技术与新型材料的使用3方面,分析探讨了他在利用地域自然资源方面的设计理念,提出了将地域自然资源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以创造更适宜城市生活环境的现代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9.
地域文化在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将地域文化在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中进行生动、形象的表达与表现,是避免城市景观设计"千城一面"、因地制宜地建设特色化城市绿地景观的必由之路.地域文化在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中以整体性、独特性、可持续发展为表达原则,又通过表达载体和一系列的表达方法,使不同的地域文化得以不断传承、发展与创新,展现出城市独特的魅力与活力.  相似文献   

10.
陶世红  黄汉莉  叶明琴  陈刚  罗兆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751-1753,1784
研究以谢鲁山庄为例,探讨了广西古典园林的地域特色,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谢鲁山庄的山水格局、建筑形式、植物种类、排水系统、地方材料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地域特色方面的调查分析,总结该园地域特色形成的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  相似文献   

11.
蒋理  许健  刘东胜  李俊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464-16465,16469
研究在对高校校园文化与植物景观的关系及校园文化在植物景观营造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校园文化在植物景观营造中的具体表达方式,以期为美化、丰富高校校园环境,进一步提升高校文化品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雪  陈东田  赵鹏程  刘月 《安徽农业科学》2011,(5):2991-2992,2995
在充分认识高校乡土景观基础上,分析了乡土景观在高校景观营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对山东交通学院长清校区景观设计的解析,探讨了在高校景观设计中,如何分析利用基地条件和提取、传承景观资源,塑造具有乡土特色的校园环境。最后从实践层面总结了乡土景观在高校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期为今后的校园景观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校园景观与师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影响了校园的学术氛围与文化传承。在校园景观更新的热潮下,其景观评价模式值得研究。笔者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16项评价指标,结合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对昆明理工大学的校园景观进行评价。通过研究发现,昆明理工大学校园景观空间尺度较大,缺乏地域特色,植物层次性有待加强。通过量化的评价方法,旨在为今后理工大学的校园景观升级提供一些数据和思路,乃至为同类大学的校园景观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常俊丽  王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394-18396,18402
以郑州华信学院新校区绿地景观设计为案例,论述了文化景观在大学校园绿地中的传承,认为大学校园绿地规划应该立足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其所处地域的环境文化特色进行校园绿地文化景观建设。  相似文献   

15.
唐勇钢  任丽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61-6663
分析了大学校园景观的构成,指出了目前我国大学校园存在的问题,认为高等学校校园景观设计应遵循统一延续性原则、生态性原则、人本化原则、人文性原则,并以沈阳建筑大学的校园景观设计为典型案例加以分析。强调渗透校园精神的景观设计方法应该要结合本土生态创建环境风格,注重历史环境的保护与纪念性环境的创造,并与此同时融入现代精神。  相似文献   

16.
以河南科技学院新东区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分析了校园总体规划和规划设计理念,具体探讨了以水景设计为中心的一心点缀、两轴贯穿、多园环绕、各区融合的景观空间格局。从集水、渗水、净水方面探讨了校园景观规划的生态设计问题。认为设计中突出水景的流动,空间的连续以及功能的多变,形成了教学与生活相衔接、人文与自然相融合的大学校园景观。  相似文献   

17.
关于高校校园雕塑建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校园雕塑建设意义和原则基础上,通过分析武汉大学雕塑建设实例,提出校园雕塑具有主题突出、内涵独特,造景手法多样化,人、雕塑、环境的互动。同时,校园在雕塑建设中需要慎重从事。  相似文献   

18.
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冰  孙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029-6031
基于大学园区特定的人本性、场所性和文化特质,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应具备生态可持续与独特文化品质,在构筑开放式绿色空间的同时,塑造户外交流与活动的人性化空间,保障大学园区景观与文化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大多是近10年新开办的学校,校园新,校园绿化不完善是目前高职院校校园的共同特点。本文通过对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绿化景观生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创造出符合自身的校园绿化生态景观方法,为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生态的规划建设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高校新校区景观总体规划的设计理念,提出了高校新校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