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建湖县农科所良种开发公司在大麦产业化方面成功的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利用自身技术、资金、设备的优势,建立生产基地,与农民联合生产,实行订单生产与收购,提供生产技术、产品标准和购销服务,实行公司、农户、基地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带动了周边农户参与优质大麦的产业化开发,延伸了农业产业链,使企业和农民效益在产业化经营中增收增效。提出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麦产业化思路应在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强化质量管理,实行栽培标准化,实施农户、企业双赢战略,龙头企业带动,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相似文献   

2.
包头甜菜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建设的实施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包头甜菜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建设的实践证明,实施产业化是振兴内蒙古甜菜生产的必由之路。其做法是以优势企业为依托,实行农、科、教、企相结合为一体的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甜菜产业化联合体,促进科技进步、实行规模式种植、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机械化作业,从而提高单产,保证含糖,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建湖县大麦生产的发展优势以及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提出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麦生产及产业化开发应围绕市场做文章 ,在调优区域和品种布局、建立生产基地、促进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上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4.
李成 《大麦科学》2005,(1):9-11
分析了建湖县大麦生产的发展优势以及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麦生产及产业化开发应围绕市场做文章,在调优区域和品种布局、建立生产基地、促进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上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5.
江西苎麻产业化建设的初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占钧 《中国麻业》2002,24(1):46-50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两个转变”、解决农业、工业流通领域中诸多矛盾、提高经济效益的组织水平、实现增产、增收、增效的一条广阔路子。江西苎麻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产、供、销、贸、工、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经营体系。江西苎麻产业化是以江麻集团公司为龙头企业,以江西麻类科学研究所培育出的优质、高产、低胶“赣苎三号”为主要品种、通过建设优质原料基地、基地组织农户种植生产、实行品种区域化布局、企业与基地签订产、销合同、利用基地优…  相似文献   

6.
"十五"是南通市棉花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重要时期,生产、加工、纺织三者间的距离逐步缩小,原来利益独享、风险各担的格局发生了变化,生产者不再孤军应变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和生产风险,加工和纺织企业也有了较为稳固的生产基地.近年来,本市棉花产业化经营遍地开花,龙头企业带动了基地,基地带动了农户,农民植棉积极性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尚涛  齐卫  黄晓伟 《花生学报》2003,32(Z1):111-113
结合项目实施,对花生良种产业化经营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采取了"公司联基地"、"基地联农户"和"市场+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以种子公司、油脂加工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抓好产前、产后经营,以专业批发市场为主拉动花生产业化经营,实行了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促进了全市花生产业化经营步伐.  相似文献   

8.
山东鑫秋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转基因抗虫棉良种育、繁、推一体化的科技型种业企业。公司在棉花良种生产经营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闯出了一条以选择品种为关键、以提高种子质量为核心、以技术服务为保证、推广销售和售后服务紧密结合、推进抗虫棉新品种产业化的路子,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近10年来,公司累计推广抗虫棉新品种面积133.3万hm^2,棉农平均667m^2增收150元以上。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有效耕地不断减少、粮棉争地矛盾日趋突出的新形势下 ,如何把居住分散、文化素质较低的千家万户农民组织起来 ,努力发展棉花生产 ,其根本途径是依靠科技进步 ,增加科技投入 ,强化科技服务 ,不断促进棉花优质、高产、高效 ,把企业的发展同农民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 ,尽快建立农民增收与企业增效同步提高、紧密结合的良性循环发展新机制。然而 ,依靠科技进步的核心在于不断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建立新的紧密型贸科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公司加农户棉花产业化生产经营体系更…  相似文献   

10.
驻马店市具有悠久的大麦种植历史 ,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 6 7万hm2 左右 ,不论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全省首位 ,但由于旧有的当家品种退化严重 ,抗倒性差 ,抗病性降低 ,影响了大麦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农民种植水平低下 ,科技含量低 ,管理粗放 ,啤酒大麦种植生产面积分散 ,缺乏优良品种和统一的栽培管理技术规范 ,生产出的啤麦品质参差不齐 ,商品率低 ,经济效益差。我市大麦生产发展对策是建立啤酒大麦和饲料大麦生产基地 ,以科技为依托 ,以市场为导向 ,走小农户 ,大产业 ,区域化布局 ,规模化生产的道路。形成以加工、收贮企业为龙头 ,以农户为基础的联合体 ,带动种植区的生产和销售 ,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增强农户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