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不同藜麦品种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研究不同藜麦品种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盐性,本试验以3个藜麦品种——陇藜1号、陇藜3号及陇藜4号为材料,在水培和盆栽条件下,分别用100、200、300、400、500 mmol/L NaCl浓度模拟盐胁迫处理3个藜麦品种的种子和幼苗,通过测定种子发芽指标,幼苗生物量及生理生化特性,分析藜麦耐盐机制,对不同藜麦品种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不同藜麦种子发芽率先升高后减低,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降低;幼苗地上部分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受到抑制,而地下部分生长及生物量积累先增加后下降;幼苗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抗坏血酸酶(APX)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均在300 mmol/L NaCl浓度下达到最大值;幼苗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说明不同藜麦品种幼苗在盐胁迫初期可通过采取提高体内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强SOD、POD、CAT和APX活性,降低MDA含量等自我保护机制以适应盐胁迫,从而促进适宜盐浓度下幼苗生长。隶属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藜麦品种的耐盐阈值为300 mmol/L;陇藜1号耐盐性最强,陇藜3号次之,陇藜4号最弱。  相似文献   

2.
不同苜蓿品种耐盐性初探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王玉祥  陈爱萍  张博 《草业科学》2010,27(3):102-106
以NaCl为胁迫因子,设置质量分数0、0.3%、0.5%、0.7%和0.9%5个盐浓度梯度,对6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进行盐胁迫处理,通过测定发芽势、发芽率、株高、根长、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对供试苜蓿进行耐盐性研究。试验数据显示: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苜蓿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逐渐降低,株高和根长逐渐缩短,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综合评比表明:新牧1号耐盐性最强,敖汉苜蓿耐盐性最弱。  相似文献   

3.
以长江2号多花黑麦草种子为材料,设置5个NaCl浓度梯度(0.1%,0.2%,0.3%,0.4%,0.5%),通过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幼苗生长速度及幼苗的SOD活性、MDA含量,分析盐胁迫对长江2号多花黑麦草种子发育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幼苗的株高和生长速度均受NaCl浓度影响。浓度大于0.1%时显著降低了种子发芽势,盐浓度大于0.2%时显著降低了种子发芽率。含盐量≤0.3%时显著降低了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盐胁迫对幼苗鲜重和干重有显著影响,对幼苗含水量影响较小。0.1%NaCl处理下幼苗叶中SOD活性和CK差异显著(P0.05),NaCl浓度大于0.2%时,叶中SOD活性和MDA含量逐步上升,0.5%NaCl胁迫下幼苗全部死亡。长江2号多花黑麦草的耐盐性较差,适宜在含盐量小于0.1%的土壤上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对14种绿肥植物的种子在萌发期进行盐胁迫(NaCl浓度分别为50,100,150和200mmol/L),采用纸上发芽法,测定了发芽势、发芽率、根长和苗高等4个指标,计算了各指标的相对值,并运用加权隶属函数法评价各绿肥植物种子的耐盐性。结果表明:盐胁迫下14种绿肥植物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根长和苗高的变异系数都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而呈不同程度的增加;50mmol/L低盐胁迫对部分绿肥植物发芽势(4种)、发芽率(5种)、根长(3种)和苗高(9种)具有促进作用,150,200mmol/L高盐胁迫对14种绿肥植物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根的抑制大于苗。利用隶属函数对14种绿肥植物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强弱进行了分析,50mmol/L轻度耐盐的有画眉草、鼠茅草、紫花苜蓿等9种;100mmol/L中度耐盐的有画眉草、小黑麦、萝卜等5种;150mmol/L高耐盐植物有黑麦草、芜菁甘蓝、萝卜等6种;200mmol/L重度耐盐的有小黑麦、黑麦草、芜菁甘蓝和菊苣4种。  相似文献   

5.
盐胁迫对不同燕麦品种种子萌发和出苗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应用培养试验研究了50250 mmol/L NaCl对4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并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4个燕麦品种在盐渍土上的出苗及苗期生长情况,旨在为燕麦耐盐性研究和进行耐盐燕麦资源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50250 mmol/L NaCl浓度范围内,随着盐分浓度的升高,各燕麦品种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下降,其中活力指数对盐分胁迫最敏感;与V-2006、内散2号相比,M-2002和白燕6号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随盐分浓度升高下降较为缓慢。随NaCl浓度升高,燕麦萌发期间芽和根生长均下降,且对根的抑制作用大于芽。50100 mmol/L NaCl对燕麦根数有一定的增加作用,当NaCl浓度达150 mmol/L以上时,各燕麦品种的根数在NaCl胁迫下开始下降。在盐渍土上,4个燕麦品种出苗率和苗期干质量差异显著,其中M-2002和白燕6号出苗率和干质量显著高于V-2006和内散2号。  相似文献   

6.
寇江涛 《草业科学》2020,(5):916-925
以加燕2号和青引2号燕麦(Avena sativa)种子为材料,在100 mmol·L^-1 NaCl胁迫下,添加0.01μmol·L^-1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研究外源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s)对盐胁迫下燕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萌发过程中渗透调节能力、幼苗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活性氧水平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影响,旨在明确外源BRs调控盐胁迫下燕麦种子萌发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100 mmol·L^-1 NaCl胁迫下,加燕2号和青引2号燕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渗透调节能力和幼苗体内抗氧化酶SOD(superoxide dismutase)、APX(ascorbate peroxidase)和GPX(guaiacol peroxidase)活性显著降低,活性氧(·O2^–、·OH、H2O2)水平和MDA含量显著增加,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显著受到抑制。2)添加0.01μmol·L^-1 EBR能够显著缓解100 mmol·L^-1 NaCl胁迫对燕麦种子萌发的抑制效应。和NaCl胁迫相比较,NaCl+EBR处理下加燕2号和青引2号燕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蛋白水解酶活性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幼苗体内抗氧化酶SOD、APX、GPX和CAT(catalase)活性显著提高,活性氧(·O2^-、·OH、H2O2)水平和MDA含量显著下降,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提高,幼苗苗高、根长、干重和根系活力显著增加。说明外源BRs能够提高盐胁迫下燕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渗透调节能力和幼苗体内抗氧化系统活性,抑制活性氧和膜脂过氧化产物的积累,促进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高燕麦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7.
李珍  云岚  石子英  王俊  张晨  郭宏宇  盛誉 《草业学报》2019,28(8):119-129
为研究新麦草种子萌发期及幼苗期的耐盐性,以前期在盐碱地种植的6个不同品种的新麦草为材料,采用0.6%~2.0%的8个浓度梯度NaCl溶液分别处理6种材料,蒸馏水为对照。统计盐胁迫处理下6个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芽长等萌发指标。将经1.8%、2.0%高浓度NaCl处理下萌发的幼苗移栽到育苗钵中培育,材料生长到三叶期后,再次进行0.6%浓度NaCl中度盐胁迫,并测定叶片的生长高度,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SOD、P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通过隶属函数和主成分分析对6种新麦草萌发期与苗期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新麦草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和相对生长速度均呈下降趋势;幼苗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的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中度盐胁迫后增加;SOD、POD、CAT的变化在不同材料中表现不一致。主成分分析表明盐胁迫下发芽指标是评价新麦草耐盐性的主要成分,其次是抗氧化酶活性和膜质过氧化性。  相似文献   

8.
以NaCl为胁迫因子,设0(CK)、50、100、150、200、250 mmol·L~(–1) 6个盐分梯度,研究5个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品种种子萌发的耐盐能力,以期筛选出耐盐能力强的高羊茅品种。结果表明,在低NaCl浓度(50 mmol·L~(–1))下,各品种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苗长、根长和盐害率与对照相比几乎无变化(P 0.05)。50~250 mmol·L~(–1)的盐浓度范围内,各品种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相对苗长与相对根长均随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对盐害率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NaCl浓度达到最大(250 mmol·L~(–1))时,相对盐害率达到最高,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相对苗长、相对根长等指标降至最低。5个高羊茅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强弱依次为踏火6号警犬红宝石2号贝克超级警犬。  相似文献   

9.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花椰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玉萍  董雯  张鑫  杨茜  张峰 《草业学报》2012,21(1):213-219
以先华70和祁连白雪2个耐盐性不同的花椰菜品种为材料,在125 mmol/L NaCl胁迫处理下,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对花椰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0.5~1.5 mmol/L SA浸种预处理的花椰菜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ɑ-淀粉酶活性,其中以1.0 mmol/L的SA处理效果最好;0.5~1.5 mmol/L SA处理的花椰菜幼苗具有较高的株高、茎粗和较大的叶面积,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较高,而丙二醛(MDA)含量较低,其中以1.0 mmol/L SA处理效果最好。说明0.5~1.5 mmol/L外源SA可以通过提高ɑ-淀粉酶活性,提高花椰菜幼苗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诱导花椰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的耐盐性,减轻和缓解盐害,SA浓度超过2.0 mmol/L时对盐胁迫没有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10.
闫磊  赵彦坤  朱辉  何彩  晋敏  胡芳  刘伟 《草业科学》2023,(6):1559-1567
以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程度盐、旱胁迫下其种子萌发特性、幼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NaCl和PEG浓度的增加,霸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下降,发芽速率逐渐减小。不同浓度NaCl处理间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显著(P <0.05);5%和10%PEG溶液对霸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无显著影响(P> 0.05),在30%PEG溶液处理下,霸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显著降低(P <0.05)。2)随着NaCl和PEG浓度的增加,霸王幼苗的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随NaCl浓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NaCl浓度为60 mmol·L-1时,SOD和POD活性出现峰值。随PEG质量分数的增加,SOD活性逐渐增大,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 0.05);POD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盐、旱胁迫抑制霸王种子萌发,随胁迫程度的增加,种子萌发表现出萌发时间晚、累...  相似文献   

11.
羊柴种子抗旱抗盐萌发生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等渗透胁迫的PEG和NaCl及混合溶液处理羊柴种子,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平均根长,幼苗叶片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和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MDA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增加,种子萌发能力下降,幼苗生长指标下降;SOD、CAT活性持续增加,脯氨酸、MDA含量上升,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对3种胁迫条件下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分析表明:羊柴在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和一定的抗盐能力,萌发幼苗对盐、旱胁迫存在交互适应现象。  相似文献   

12.
NaCl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花苜蓿品种金皇后(Medicago sativa L.‘Golden Empress’)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NaCl(0,40,80,120和160mmol·L-1)对其幼苗进行胁迫处理,分别对叶片和根部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Vc)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指标进行测定,旨在揭示紫花苜蓿幼苗地上、地下部分对盐胁迫的反应及抗氧化防御机制,为苜蓿耐盐性评价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NaCl盐浓度增加,苜蓿根中O2·-和Vc先增加后减少,MDA含量和POD活性增加,SOD,CAT和T-AOC活性减少;苜蓿叶片中O2·-先增加后减少,MDA,Vc含量和SOD活性增加,POD,CAT和T-AOC活性减少。综合表明,相对于地上部分来说,盐对苜蓿幼苗根系的伤害更大。  相似文献   

13.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百日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百日草品种“芳菲1号”为试材,在100 mmol/L NaCl胁迫处理下,研究了不同浓度(0, 0.5, 1.0, 1.5和2.0 mmol/L)水杨酸浸种对百日草种子萌发以及不同浓度水杨酸(SA)注根和叶面喷施对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SA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盐胁迫对百日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其中,0.5, 1.0, 1.5 mmol/L SA处理的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株高、茎粗、根冠比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变高,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表明0.5~1.5 mmol/L的SA处理通过促进百日草叶片叶绿素合成,保护其光合作用,维持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同时,通过调节百日草抗氧化及抗渗透胁迫能力,有效缓解了盐毒害,尤其以1.0 mmol/L效果最佳,2.0 mmol/L的SA处理未见有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14.
以燕麦品种‘定莜6号’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喷施过氧化氢(H2O2)对盐胁迫下燕麦幼苗生长、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150 mmol/L NaCl胁迫显著抑制燕麦幼苗生长,提高叶片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水平,降低谷胱甘肽(GSH)和可溶性糖含量;喷施0.01 mmol/L H2O2对NaCl胁迫引起的生长抑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并提高了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降低了游离氨基酸含量。2)NaCl胁迫下,虽然燕麦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但O2·-、H2O2和丙二醛(MDA)积累;喷施H2O2进一步提高了NaCl胁迫下燕麦的上述抗氧化酶活性和GSH含量,却降低了O2·-产生速率及H2O2和MDA含量,说明外施H2O2能够增强盐胁迫燕麦的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伤害。以上结果表明,外源H2O2可通过调控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和活性氧代谢提高燕麦耐盐性。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对金盏菊生长、抗氧化能力和盐胁迫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aCl浓度为0(对照),10,50,100,200,300 mmol/L分别处理金盏菊,对不同盐浓度下金盏菊生长、抗氧化能力和盐胁迫蛋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与对照相比,金盏菊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SOD和P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MDA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Na+含量、细胞质膜透性呈上升趋势,而根系脱氢酶活性、K+含量、CAT活性则呈下降趋势。电泳结果显示,POD有8个谱带;10 mmol/L NaCl处理诱导盐胁迫蛋白产生,而其他浓度盐胁迫均无盐胁迫蛋白诱导产生。因此,10 mmol/L NaCl处理对金盏菊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而随着NaCl浓度逐渐增加,其生长受抑制程度也逐渐加重。综合分析表明,金盏菊耐盐阈值为100 mmol/L。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海滨雀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0,100,200,300,400和500 mmol/L)对海滨雀稗进行盐处理,测定了生长势、生物量、叶片相对含水量、质膜透性、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分析不同程度盐胁迫对海滨雀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并且对其耐盐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海滨雀稗的株高、叶长、叶宽和直立茎茎粗产生了抑制作用,对根、茎和叶的干物质积累产生显著影响,并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海滨雀稗叶片相对含水量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质膜透性、叶绿素(Chl)、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则呈升高趋势;海滨雀稗叶片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在300 mmol/L NaCl浓度下达到最大值,而且都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表明海滨雀稗具有较高的耐盐能力,在盐胁迫下可采取自我保护机制以适应盐逆境,其耐盐阈值为300 mmol/L NaCl浓度。以上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反映出海滨雀稗对盐逆境的适应性变化,是抵御盐胁迫的一种积极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