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多数马铃薯品种的花粉不育,自身缺乏遗传亲和力,甚至不开花,排除了经过繁殖系统从自花授粉结的浆果获得种子材料的可能性,因此栽培马铃薯基本上是经块茎无性繁  相似文献   

2.
李淼 《杂粮作物》1993,(3):56-56
马铃薯在对种子繁殖的适应过程中生命周期会缩短(1983)。这就是说,马铃薯用种子繁殖时比用营养体繁殖时要求更经常地更换品种。但是含有多数种的杂种能保持较长的生命周期(1983)。本试验是这些研究的继续,并且研究了实生苗并包括若干个  相似文献   

3.
凉山州马铃薯杂交育种的障碍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的有性杂交育种一般分为品种间杂交及种间杂交,目前凉山州马铃薯育种主要采用品种间杂交。据统计,一个新品种的育出机率是二十万分之一,一个重要品种的育出机率是百万分之一[1]。因此需要种植大量的实生苗,即必须获得大量的实生种子。马铃薯由于长期进行无性繁殖,使开花和结实特性发生很大的变化,不仅容易落蕾落花,而且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致使杂交成功率结实率低,浆果内种籽形成数量少。近年来,凉山州种植的亲本材料开花少,有些品种(系)甚至不开花,杂交困难,座果率低,这种现象日趋严重。再加上历史的原因,马铃薯遗传基础狭窄,难以创…  相似文献   

4.
<正> 1 前言马铃薯实生种子应用于农业生产始于我国60年代,80年代开始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马铃薯实生种子后代??一直被认为是影响马铃薯实生种子利用的主要障碍之一.马铃薯实生苗分离主要受遗传基因控制,分离的性状主要指成熟期、薯形、皮色、肉色、抗病性等.目前国内制定马铃薯实生种子选育目标时.所谓"实生群体主要经济性状基  相似文献   

5.
1 品种来源鄂马铃薯4号系湖北恩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1994年以“克6717 36”(从黑龙江克山引进)作母本,“鄂马铃薯1号”(674 5×22 2)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马铃薯品种。原代号:94P9 5。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薯2004001。2 产量表现在湖北省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产量1798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26 66%。2001~2002年在马铃薯与玉米套种大面积生产示范中,经恩施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有关专家测产验收,该品种平均产量1158kg/667m2,比对照增产34 5%,其丰产性及综合性状均明显优于…  相似文献   

6.
培育早熟高产马铃薯品种对俄罗斯共和国非黑土地区具有重大意义。由于高产和早熟性这两个重要经济性状之间存在负相关,把它们结合在杂种基因型中极为罕见。对于马铃薯来说,在它的杂交中引入早熟品种×晚熟品种组合的方法扩大杂交计划,很有意义。这是因为,在杂种类型中已将丰产性和早熟性结合的情况下,如果作物有性繁殖可使后代中这些性状的表现逐步消除的话,那么马铃薯的营养繁  相似文献   

7.
李明福 《中国马铃薯》2006,20(3):156-159
通过对马铃薯品种性状、种植密度、种植方式进行同田对比试验。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新品种中甸红每667m2种植6665株、13330块茎(25cm×40cm)的产量和质量最高,显著优于当地主栽品种米拉。为本地区马铃薯品种升级换代和完善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西藏马铃薯种质资源丰富,但主栽品种较少,专用品种匮乏。利用西藏当地马铃薯品种做亲本配置组合,进行马铃薯杂种后代无性系性状评价,为选育适合西藏当地生态环境的马铃薯专用品种提供参考。被测无性系17个,以当地品种‘艾玛土豆’和油炸品种‘大西洋’为对照,进行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炸条级别的评价。试验结果表明,‘XZ07-1’产量与商品薯重均达最高,适合鲜薯食用;‘XZ25-1’淀粉含量最高18.59%,薯肉为白色,适合淀粉加工;‘XZ14-1’产量与商品薯率高,还原糖含量低于对照‘大西洋’,炸条级别为1级,适合油炸或全粉加工。另有9个无性系部分性状表现较好,可进一步评价,并对其优良特性在育种中加以利用。因此,利用西藏当地马铃薯品种资源可选育适合西藏当地生态环境的马铃薯专用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昆薯5号’是由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提供的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Achirana’בTPS-67’)中经无性世代选育而成,该品种2012年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编号为滇审马铃薯2012003号。在2009~2010年云南省马铃薯品种冬作区域试验中,‘昆薯5号’平均产量2 148 kg/667m2,比对照品种‘中甸红’增产31.61%;在2010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 511 kg/667m2,比对照品种‘中甸红’增产7.80%。‘昆薯5号’中抗晚疫病,高感轻花叶病毒病,重感花叶病毒。蛋白质含量2.33%,维生素C含量32.7 mg/100g,干物质含量20.0%,淀粉含量13.36%,还原糖含量0.08%。该品种适宜在云南省马铃薯早春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河北省二季作区优势产区秦皇岛市昌黎县马铃薯两膜种植高效发展,于2020和2021年在昌黎县进行了两膜种植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中薯5号’为对照,对9个马铃薯品种的物候期、块茎性状、主要生物学性状以及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希森6号’为适宜昌黎县两膜覆盖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其生育期符合当地栽培周期,薯块性状、生长情况及产量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较抗早疫病和疮痂病,产量优于对照品种‘中薯5号’,两年产量分别为57 456和56 952 kg/hm~2,增产率分别为30.66%和15.47%。该品种可作为适宜两膜种植品种在昌黎县进行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11.
西番莲的繁殖方法大体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在有性繁殖方面,一些种类常表现出自交不亲和性或异交不亲和性.亲和性的反应主要在于绒毛组织的识别作用;它决定了花粉管的生长与否.不亲和性反应的花粉管生长缓慢、顶端膨大、中止于绒毛内.种子的萌发与种子贮藏时间及贮藏条件有关,甚至同产地也有联系.无性繁殖方法可以保持品种、特别是杂交品种的优良性状.就西番莲而言,无性繁殖包括了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等.目前西番莲的茎、叶和花药组织培养已获成功.在大量繁殖杂交优良无性系的种苗,预防种苗带毒等方面,组织培养方法的应用将有着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术语摘录     
《中国棉花》2005,32(4)
种子真实性 genuineness of seed:供检品种与文件记录 (如标签等 )是否相符。品种纯度 varietal purity:品种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 ,用本品种的种子数占供检本作物样品种子数的百分率表示。变异株 off- type:一个或多个性状 (特征特性 )与原品种育成者所描述的性状明显不同的植株。育种家种子 breeder seed: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或亲本种子的最初一批种子 ,用于进一步繁殖原种种子。原种 basic seed: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 ,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用于大田生产。良种 certified …  相似文献   

13.
<正> 用营养体繁殖的马铃薯是以块茎代替种子进行繁殖的。而近年来,开发了用实生种子繁殖的栽培法、以茎叶为繁殖源的组织培养法,以及扦插繁殖等快速繁殖技术,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尽快达到实用化。一直延用到现在的块茎繁殖法,优点是种薯大、生长快,缺点是繁殖率低,每10英亩土地需  相似文献   

14.
嗪草酮及其混剂对马铃薯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嗪草酮(metribuzine)是近年来开发的均三氮苯类除草剂,它能有效的防除大豆田及马铃薯田的一年生杂草和种子繁殖的多年生阔叶杂草[1]。嗪草酮的用量和土壤条件决定其除草效果,同时影响它对作物安全性。嗪草酮对大豆个别品种敏感,而且往往在低洼地多雨潮湿条件药害加重[2,3]。在我省低温、冷凉条件下,马铃薯品种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种质资源脱毒后特性鉴定及亲本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中国马铃薯》2007,21(5):261-265
选用几个名优品种,经多年鉴定。结果表明:脱毒马铃薯不同地区、品种、年份均表现增产,增产幅度为14.95% ̄91.61%。马铃薯脱毒后干物质含量、抗病性则无明显变化。脱毒薯比非脱毒薯地上部生长旺盛,后期干物质积累优势突出。脱毒苗作杂交亲本比对照结实率略高,植株开花性状、实生苗后代表现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国外马铃薯资源的引进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马铃薯育种一直以高产为育种目标 ,而忽视了品种加工和品质性状的选择 ,特别是缺乏特殊用途的品种类型[1] 。为了扩大遗传基础 ,丰富品种资源 ,对国外引进的 14份马铃薯材料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与鉴定 ,试图筛选综合性状好的作为马铃薯育种的亲本材料或直接利用。经过试验比较 ,其中有 4份材料综合性状比较好。  相似文献   

17.
保纯良繁法即种子贮藏法 ,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良种繁育方法。其具体做法是新品种育成后 ,由育种者或在育种者指导下 ,生产出一批最原始最具代表该品种的育种家种子。预测品种的推广年限 ,将该种子分成若干份 ,通过一定的贮藏手段进行贮存 ,每年拿出一份种子繁殖 1~ 3年所得的种子 ,即为原种。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原种 ,从新品种推广至该品种淘汰 ,其纯度和品种的各种优良性状和新品种育成时一样。在良繁过程中没有增加世代的连续选择 ,能有效地防止天然杂交、机械混杂、选择偏差 ,使种性保持不变。1 保纯良繁法的可行性1 .1 国内外动态。…  相似文献   

18.
种子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和新育成品种的性状分离。 提纯复壮主要是保持(纯)恢复品种的原有性状不变,运用人工选择的手段把纯种选出来。  相似文献   

19.
试验对华亚2号、华亚3号、华亚4号、华亚5号、Amine(荷兰)和Vesta(荷兰)6个亚麻品种在2018—2021年内5个关键农艺性状和4个产量性状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亚麻品种蒴果数和种子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大,稳定性相对较弱,其余农艺性状均表现出较好的变异性。其中华亚2号、华亚5号、Amine和Vesta干茎制成率的变异系数均小于3%,变异幅度小,稳定性较强。6个亚麻品种的种子产量、纤维产量、原茎产量和全麻率的变化趋势不同:华亚2号、Amine和Vesta亚麻品种种子产量均呈上升趋势;华亚2号、华亚4号、华亚5号和Amine的原茎产量呈上升趋势,其余两种呈略下降趋势;华亚3号纤维产量略下降,其余品种整体呈上升趋势;6个亚麻品种的全麻率变化趋势稳定。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株高、工艺长是影响亚麻原茎产量和纤维产量的最主要因素,与原茎产量和纤维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株高和工艺长是影响亚麻产量的重要性状,提高亚麻品种的株高和工艺长是提高纤维产量和原茎产量的有效途径。上述研究为亚麻育种规划、开发高产改良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花生种子是比较容易丧失生活力的,往往因夏季高温、高湿,种子呼吸旺盛,养分过度消耗,种子内所含脂肪酸败致种子生活力衰弱而丧失发芽力。尤其是品种资源,失去一份材料便给育种减少一份优良性状源泉。如连年种植不仅工作繁重,也易产生混杂丢失现象。为保持品种资源的优良性状,又不断进行研究,给育种提供必需的材料,我所自1963年开始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