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东北红豆杉幼苗光合和荧光特性对不同光照条件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以4 年生东北红豆杉为材料,研究了全光照(FL)、50% 全光照(L1)、30% 全光照(L2)和15% 全光照(L3)4 种光照条件下东北红豆杉幼苗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L2 条件下的叶绿素a、叶绿素b 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都最高,全光照使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 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都显著减少;L3 条件下的叶绿 素a/ b 值最低为2郾203,显著低于正常值。3 种遮荫条件下的东北红豆杉幼苗的光响应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随光合 有效辐射(PAR)的增加净光合速率(Pn )先快速增加后趋于平缓,L2 幼苗的Pn 最高,L3 次之,L1 最低;FL 幼苗在 PAR 1 000 滋mol/ (m2·s)时Pn出现明显下降。L2 条件下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平均净光合速率(Pa )、光饱 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气孔导度(Gs)最高,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 )相对较低;FL 条件下, LSP、AQY 最低,LCP、Rd最高。FL 条件下幼苗荧光参数与遮荫条件相比,初始荧光(F0 )显著升高,最大荧光(Fm )、 可变荧光(Fv)、PS域潜在活性(Fv / F0 )和PS域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 / Fm )显著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略 高,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电子传递速率(ETR)略低;L2 和L3 条件下幼苗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差不大,也都比L1 适宜。结果表明,全光照破坏了幼苗的光合机构,30%左右的全光照条件对幼苗更适宜。   相似文献   

2.
以大花蕙兰“红霞”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全光照、36% 光照和18% 光照)下,不同苗龄大花蕙兰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在3种光强下,一年生大花蕙兰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在36%光照和18%光照下,二年生大花蕙兰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无论何种光强和苗龄,大花蕙兰的净光合速率都较低.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研究表明:在36%光照下,一、二年生大花蕙兰光系统具有较高的活性;光强超过850 μmol·m-2·s-1 时,大花蕙兰叶片发生光抑制,但当光合有效辐射(PAR)下降时,叶片的光合能力恢复;在364~400μmol·m-2·s-1光强下,大花蕙兰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维持在较高水平,有较好的光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不同光照条件下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的生长状况和光合生理特性,探讨有利于桢楠幼苗生长发育的最佳光照条件。【方法】采用遮阴方式模拟不同光照强度(即全光照、遮阴率50%、75%和87.5%4个水平),分析桢楠幼苗形态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光合特性的响应规律。【结果】(1)随遮阴程度的增强,桢楠幼苗的株高生长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地径生长量逐渐减小;(2)遮阴造成桢楠幼苗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叶绿素a/b值降低;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_(n max)均随遮阴程度的增强而先升后降,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_d、光呼吸速率R_p均逐渐降低;(3)遮阴下PSⅡ潜在活性F_v/F_0、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_P、光化学耗散比例P均有不同程度提升,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天线热耗散比例D下降。轻度遮阴能够提高桢楠幼苗光合性能,促进其生长发育,而重度遮阴下虽然其光捕获能力、光能利用效率较高,但光能的严重缺乏限制了其生长发育。【结论】桢楠幼苗对弱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其最适遮阴率为50%。  相似文献   

4.
不同光照条件对苹婆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不同光强下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幼苗的生长特性及其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特征,为苹婆幼苗合理栽培和抚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遮荫处理模拟4种不同的生境光强:全光照(100%NS透光率)、一层遮荫(41.3%NS透光率)、二层遮荫(14.3%NS透光率)和三层遮萌(3.6%NS透光率),测定不同苹婆幼苗叶绿素含量、比叶重、叶面积、一级侧根数等生长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随着光照强度降低呈上升趋势,叶绿素a/b值随着光照强度降低呈下降趋势;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苹婆幼苗的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平均单片叶干重、主根长度、一级侧根数、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整株鲜重、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整株干重、根冠比均呈先升高再下降的变化趋势,且都在41.3%NS下达到最大;而叶柄长呈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并在3.6%NS达到最大;平均单片叶面积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在14.6%NS下达到最大值;比叶重则呈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在100%NS光照下值最大。表明全光照和3.6%透光率条件会抑制苹婆幼苗的生长,50%左右的对幼苗更适宜。  相似文献   

5.
遮光对花叶细辛光合特性和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了在遮光度为 4 3 %、70 %、95 %的 3种遮光处理条件下 ,花叶细辛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比值、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光 -光响应曲线、叶绿素a荧光参数Fv/Fm和Fv/Fo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遮光度增加 ,叶绿素a +b和叶绿素b含量增加 ,叶绿素a/b降低 ;绝对光能利用效率增加 ;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降低。 4 3 %和 70 %遮光处理条件下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 ,而 95 %遮光处理条件下呈“单峰”型 ;叶绿素a荧光参数Fv/Fm和Fv/Fo值在 4 3 %和 70 %遮光处理条件下差异不显著 ,而在 95 %遮光处理条件下却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6.
遮光对紫椴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幼苗为材料,设定4个遮光度,对处理后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光响应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等进行测量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随遮光度的增加,幼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先升高后降低,胞间CO_2浓度先降低后升高;轻度遮光下,幼苗光响应参数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显著提升,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降低;随着遮光度的增加,紫椴的光系统Ⅱ量子效率(Fv/Fo)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值逐渐升高;能量分配比例参数中吸收的光能被反应中心捕获的量子产量(φPo)、激子被反应中心捕获后促进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超过Q_A的电子受体的激子与促进Q_A还原激子的比值(Ψo)、反应中心所吸收的光能应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量(φEo)逐渐增加,而热耗散的量子产量(φDo)逐渐减少;光系统Ⅱ比活性参数中单位反应中心所吸收的能量(ABS/RC)、单位反应中心所捕获的应用到还原Q_A的能量(TRo/RC)和单位反应中心耗散掉的能量(DIo/RC)值随着遮光度的增加逐渐下降,单位反应中心所捕获的应用到电子传递的能量(ETo/RC)值逐渐增加。紫椴叶绿素总量随着遮光度的增加而升高,叶绿素a/b值降低。结合隶属函数分析,轻度遮光下,紫椴幼苗叶绿素含量增加,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和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光合能力强,说明轻度遮光下有利于提升幼苗的光合特性,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7.
旺长期遮光及光照转换对不同烟草品种光合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旺长期遮光及其光照转换后光合速率与荧光参数的动态适应性变化反映了不同烟草品种的光生态适应性,对大田品种推广、提升烟草品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方法】本文于2005年以盆栽烟草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遮荫、自然光照处理,采用测定烟草光合、荧光参数的方法研究了旺长期遮光及光照转换对两个烟草品种叶片光合速率、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遮光条件下叶片叶绿素含量,尤其是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上升,净光合速率(Pn)降低,但遮光后叶绿素/胡萝卜素值和叶绿素a/b值的下降幅度均表现为K326小于中烟101;与此相同,K326、中烟101的光合速率对旺长期遮荫的响应大体相当,K326的耐弱光能力大于中烟101;由遮光转入自然光下后两品种Pn迅速下降,2~3 d之后逐渐回升,但仍无法恢复到自然光下的水平;自然光下生长的烟草转至遮光条件下时,ΦPSⅡ、Fv/Fm、qP迅速上升,而NPQ呈下降趋势;而遮光的烟草转至自然光下时,各荧光参数变化趋势与之相反。【结论】与中烟101相比,栽培条件下K326有较强的光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不同光照强度下白及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白及叶片对不同光照强度的光合响应机制,以2 a生大田栽培白及为试验材料,通过遮阳网人工模拟4种光环境(遮光度分别为0、50%、70%和90%),在白及生长期的5—9月进行白及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指标、叶绿素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遮光50%和遮光70%可显著提高白及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但遮光90%条件则降低白及叶片的Pn;遮光50%和70%条件具有较高的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以及较低水平的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全光照条件下Fv/Fm较低,表明全光照对白及造成了一定的光抑制;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显示,遮光50%条件增加了白及叶片SOD酶活性,遮光90%条件降低了SOD酶活性;对于CAT酶活性来说,在试验前期(5—6月),遮光50%条件增加了白及叶片的CAT酶活性,但在后期(7—9月)与CK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5—8月遮光50%和70%条件下,POD酶活性显著高于CK条件。适当遮光有利于白及进行光合作用,高光环境和过度遮光都会对白及光合能力产生不利影响,栽培期间对白及进行50%~70%的遮光处理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孙志学 《新农业》2022,(5):25-26
通过研究不同季节辽东山区红松天然次生林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含量以及光合特征参数,反映红松光合生产能力和生长更新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夏季红松叶片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最高,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暗呼吸速率最低,光合生产能力最强,净光合速率可达18.81μmol·m-2·s-1.  相似文献   

10.
遮阴条件下大叶竹节树光合特性和荧光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大叶竹节树对弱光的适应性,通过盆栽实验,分析了不同程度(0%,25%,50%,75%)遮阴条件下大叶竹节树幼苗光合特性和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遮阴程度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合有效辐射(PAR)随之减小,而胞间CO2浓度(Ci)随之增大,说明非气孔制限因素是大叶竹节树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各遮阴条件下叶片总叶绿素(a+b)、叶绿素a和叶绿素b质量比均显著高于全光照,且随遮阴程度的增加叶绿素质量比逐渐上升,而叶绿素a/b值则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强而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Fv/Fo)的日变化呈单谷曲线;各遮阴条件下Fv/Fm和Fv/Fo值均高于全光照,且与遮阴程度正相关,说明大叶竹节树是一种耐荫性很强的植物.在遮阴条件下,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和叶绿素a/b值降低,而叶绿素a和b质量比、光能利用率、Fv/Fm以及Fv/Fo值提高,从而增强弱光条件下的生长能力.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化合物,名称为2,4,6-三(芴烯基)-1,3,5-均三嗪(TFT),分别运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分子荧光光谱探讨了这种化合物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在325和380 nm的紫外光激发下,此化合物在固态和溶液中均能在410~500 nm范围内发出较强的光,有望作为一种转光剂应用到农膜中。  相似文献   

12.
半根及半根交替水分胁迫对苹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模拟研究定位灌溉及分根区交替灌溉的‘嘎拉’苹果幼苗光合反应,探讨不同水分条件下叶片光合效率的气孔与非气孔限制作用。【方法】采用18% PEG 6000(w/v)模拟水分胁迫,研究了半根(HRS,模拟定位灌溉)、半根交替(AHRS,模拟分根区交替灌溉)及全根水分胁迫(WRS)下苹果光合参数、光合色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及叶绿素荧光反应特点。【结果】水分胁迫条件下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与细胞间隙CO2浓度显著降低,叶温显著升高。HRS叶片MDA含量和SOD活性及叶绿素荧光反应与对照不存在显著差异;AHRS从交替后第2天起,叶片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Fv/Fo与Fv/Fm则显著低于对照;WRS在胁迫第5或6天后,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Fv/Fo和Fv/Fm、SOD酶活性显著降低,而MDA含量则显著增加。【结论】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存在差异:HRS主要由气孔限制所引起;AHRS既存在气孔限制,也存在非气孔因素限制;而WRS前期由气孔限制引起,随着胁迫时间延长,非气孔限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杆菌介导的双价抗盐基因转化番茄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物的耐盐性是一个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将多个耐盐相关基因导入同一植物更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运用农杆菌介导法向转AtNHX1(拟南芥Na+/H+逆向运输蛋白编码基因)的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 L. Moneymaker')株系X1OEA1自交二代植株(T2)中转入山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BADH)。PCR、Southern、RT-PCR和甜菜碱含量分析结果表明,BADH已经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并在转基因植株中转录和翻译表达。叶绿素荧光(Fv/Fm)、相对电导率(Rc/Rc')、叶绿素含量(Chla+b)、叶绿素a/b比(Chla/b)、光合速率(Pn)测定结果表明,200 mmol·L-1 NaCl 胁迫下,双转化的番茄植株各项生理指标均优于单转化AtNHX1的番茄。转双基因植株TT0-2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Fv/Fm值下降幅度最小;相对电导率与非胁迫条件下相比增加了3.6倍,而单转化AtNHX1的T2增加了4.2倍;与转单基因植株T2相比,茎部干重、鲜重分别增加12.5%、19.8%;叶部干重、鲜重分别增加22.5%、14.0%,差异达显著水平。初步证明双基因转化有助于增强番茄的耐盐性。同时对番茄的转化系统进行优化的结果表明,使用抗生素特美汀的转化效率明显高于头孢霉素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外源油菜素类固醇(brassinosteroid,BR)和IAA对杨树耐旱性的影响,本文选取3种欧美杨无性系NE19、R270、107的1年生盆栽苗木,分别喷洒10 μmol/L BR和100 mg/L IAA,并同时控制土壤含水量为20%,对其进行为期15 d的干旱处理和非干旱处理,对它们的生长和生理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无激素组相比,BR与IAA均可显著提高干旱条件下3种欧美杨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Pn)、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叶绿素含量、叶片保水能力。BR处理NE19、R270、107的Pn比非干旱组分别提高19%、60%、85%,IAA处理分别高了35%、50%、80%;对Fv/Fm,BR处理的NE19、R270、107比对照组提高了7.7%、7.5%、10.9%,而IAA组提高了7.4%、8%、11.9%。以上结果说明外源施加BR与IAA提高了欧美杨无性系的耐旱性。统计经过激素处理后的欧美杨无性系气孔指数发现,BR处理NE19、R270、107的气孔指数分别下降12.28%、25.60%、20.31%,IAA处理分别下降13.00%、13.15%、14.48%,因此我们推测施加BR和IAA,会抑制植物气孔发育以降低干旱条件下的水分消耗;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与气孔发育6个相关基因EPF1、EPF2、EPFL9、ERECTA、FAMA、SDD1的表达量特征,发现BR和IAA处理导致负调节气孔发育相关基因EPF1、EPF2、ERECTA、SDD1表达量升高,正调节气孔发育基因FAMA与EPFL9表达量下降。综上所述,植物激素BR与IAA参与欧美杨气孔发育过程,在干旱条件下通过抑制气孔发育提高欧美杨抗旱性。   相似文献   

15.
以"辽园多丽"番茄品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为试材,在第1花序第1花开花当天进行昼间亚高温(35℃)胁迫处理,并喷施10 mmol/L CaCl2和0.2 mmol/L水杨酸(SA)水溶液.以25℃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保护酶活性(SOD和POD)的变化情况,探讨CaCI2和水杨酸对番茄耐哑高温特性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亚高温胁迫处理使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略有升高,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电子传递速率(ETR)降低,说明不是气孔因素导致光合速率的下降.而亚高温条件下喷施10 mmol/L的CaCI2和0.2 mrnol/L的SA可以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保护酶活性和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在处理结束时,使这些指标达到或超过对照水平.CaCI2主要是通过提高气孔的开放程度和防止光合机构的破坏来提高光合速率的,而水杨酸主要是通过改善光合机构的性能提高光合速率的.  相似文献   

16.
1,2,4-三氯苯和萘对水稻抽穗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研究了1,2,4-三氯苯(TCB)和萘(NAP)对抽穗期水稻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TCB和NAP胁迫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 Gs)、细胞间隙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原初光能转换效率( Fv/Fm) 、PSⅡ潜在活性(Fv/Fo)、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 均呈下降趋势;而且TCB对以上指标的影响明显大于NAP的影响,汕优63的敏感性要大于武运粳7号;有机污染胁迫下,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在低浓度时主要由于气孔限制引起,而在较高浓度下由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共同引起。较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使光合作用受到明显抑制,最终导致水稻产量显著降低。在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中,以PSⅡ潜在活性(Fv/Fo)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对有机污染胁迫最为敏感。建议将这两个参数作为衡量水稻发生有机污染伤害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下文冠果光合指标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文冠果在干旱胁迫下的抗旱尺度及光合生理变化,确定适宜的灌水阈值,以保证在节约有限水资源的同时文冠果生长不会受到抑制。在盆栽条件下,设置5个水分梯度,即土壤含水量分别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46.4%)的80%(T1)、60%(T2)、40%(T3)、20%(T4),以正常灌水为对照(CK)。利用Li-6400光合仪对文冠果叶片光合指标及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文冠果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和干旱梯度的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均降低,其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荧光参数PSⅡ潜在活性(Fv/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与水分利用效率(WUE)随着水分胁迫加重而下降,表现为T2T3T4,其中T1处理由于灌水充盈使光合参数Pn、Gs、胞间CO2浓度(Ci)反而降低。对不同水分处理下文冠果幼苗光合生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表现的优劣顺序为:CKT2T1T3T4。文冠果在60%田间持水量的水分灌量(T2处理)下各项光合指标均表现较好,WUE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下种方式和水分胁迫对甘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水分胁迫条件下桂糖11号和新台糖16号2个甘蔗品种不同下种方式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基础荧光(F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光化学效率(Fv/Fm)、光合作用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Yield)的表现。在反复干旱区,桂糖11号剥叶不砍种处理,新台糖16号剥叶砍种浸种消毒处理有较高的Pn、Gs和Fv/Fm;2个品种不剥叶不砍种处理都有较高的Pn、Gs、qN、Yield和较低的Fo。直接水分胁迫、反复干旱2种水分胁迫方式2个品种剥叶砍种处理具有较高的Fo和较低的qN、Fv/Fm,Pn最低,气孔限制值(L)也低。这些表现与甘蔗的抗旱性呈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低磷胁迫对不同黍稷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作物或品种吸收利用土壤磷能力的差异提高磷素营养效率,是解决磷资源短缺的重要生物学途径。选择黄土高原旱、薄地区比较稳产的抗逆度荒杂粮作物黍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法在低磷胁迫下对2个黍稷品种(榆黍1号和一点红)的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磷胁迫下,各黍稷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下降,且品种间差异显著,而胞间CO2浓度在低磷时没有发现明显的变化;初始荧光(Fo)在低磷时升高,可变荧光(Fv)、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表现为显著下降,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在低磷时表现出上升趋势。但榆黍1号的变化幅度小于一点红,表明榆黍1号植株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比一点红受低磷胁迫的影响小,较强的光合能力和较高的电子传递速率是榆黍1号适应低磷环境的重要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