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药用植物内生菌抑菌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内生菌是指在其全部或部分生活史中存活于健康植物组织内部,而不引发宿主植物表现出明显感染症状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及放线菌。药用植物内生菌不仅可以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类似的产物,还能产生大量结构新颖的活性代谢产物。目前,从药用植物中分离筛选具有生防作用的内生菌并研发生物农药,成为植物抗病虫研究的新热点。本文综述了药用植物内生细菌、内生真菌以及内生放线菌的分离及其抑菌作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药用植物内生菌在农业和医药业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及潜在应用价值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些年来,植物内生真菌由于能够产生丰富多样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学作用,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极大进展。本文主要从生物活性角度综述了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主要类型,包括植物生长调节(赤霉素等)、杀虫(黑麦草碱)、抑菌(环已烷类等)、抗肿瘤活性物质(紫杉醇等),侧重介绍了一些产活性物质的植物(如红豆杉、长春花、雷公藤、苦皮藤等)内生真菌,并就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生成的机理"内生共生理论"进行了分析。最后,还对他们在新医药和新农药等药物开发应用中的潜在价值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鱼藤属Derris植物的内生真菌中筛选代谢物具有杀虫活性的内生真菌,并验证其代谢产物的杀蚜活性.[方法]以毛鱼藤D.elliptica、白花鱼藤D.alborubra、蜜花鱼藤D.thyrisiflora和肇庆鱼藤D.hacei等鱼藤属植物的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形态学方法鉴定所分离内生真菌,对其代谢产物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筛选出目的菌株.利用不同提取方法和提取溶剂优化目的菌株代谢产物的提取,采用浸虫法研究其代谢产物的杀蚜活性.[结果]从毛鱼藤根部筛选到1株代谢产物具有杀虫活性的内生青霉菌,其菌丝体的提取试验和发酵液的萃取试验表明,三氯甲烷是最好的提取溶剂和萃取溶剂,超声波法能够有效提取内生青霉菌丝体中的杀虫活性物质,提取率达4.156%.三氯甲烷提物对萝卜蚜成蚜活性最高,24和48 h的LC50分别为1.570和0.953mg· mL-1.[结论]确定了鱼藤属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提取方法,并证实了代谢产物具有类似鱼藤酮的杀虫活性,其具体化学结构仍待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4.
鱼藤属植物内生青霉菌代谢产物的提取及杀蚜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鱼藤属Derris植物的内生真菌中筛选代谢物具有杀虫活性的内生真菌,并验证其代谢产物的杀蚜活性。【方法】以毛鱼藤D.elliptica、白花鱼藤D.alborubra、蜜花鱼藤D.thyrisiflora和肇庆鱼藤D.hacei等鱼藤属植物的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形态学方法鉴定所分离内生真菌,对其代谢产物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筛选出目的菌株。利用不同提取方法和提取溶剂优化目的菌株代谢产物的提取,采用浸虫法研究其代谢产物的杀蚜活性。【结果】从毛鱼藤根部筛选到1株代谢产物具有杀虫活性的内生青霉菌,其菌丝体的提取试验和发酵液的萃取试验表明,三氯甲烷是最好的提取溶剂和萃取溶剂,超声波法能够有效提取内生青霉菌丝体中的杀虫活性物质,提取率达4.156%。三氯甲烷提物对萝卜蚜成蚜活性最高,24和48 h的LC50分别为1.570和0.953mg·m L-1。【结论】确定了鱼藤属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提取方法,并证实了代谢产物具有类似鱼藤酮的杀虫活性,其具体化学结构仍待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5.
黄槿植物的叶、树皮和花是中药黄槿的入药部位,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的药用价值。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在基因层面存在信息传递,会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代谢产物,因此黄槿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可能成为新型天然活性产物。从不同地点采集的半红树林植物黄槿中分离纯化出64株内生真菌并鉴定,通过固体发酵得到其次生代谢产物,采用牛津杯法检测内生真菌的粗提物对5种常见致病细菌的抑菌活性,后根据分离部位的不同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筛选确定3株具有强抑菌活性的菌株,用于后续次生代谢产物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放线菌是一类具有分支状菌丝形态的细胞,革兰氏呈阳性,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被医药行业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其中70%都是从放线菌的代谢产物中获得。近年来,从新分离环境中获得稀有放线菌,并研究其活性代谢产物逐渐成为热点。本试验以从农业生境中采集的昆虫为研究对象,对其稀有放线菌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分离得到一株活性较好的内生放线菌PC-F1,并对其活性成分进行鉴定,初步判断是一种巴弗洛霉素系列化合物-巴弗洛霉素B1。  相似文献   

7.
徐红艳  王卫  王彬  袁丽杰 《西北农业学报》2016,25(11):1742-1748
初步探究刺五加内生放线菌对马铃薯疮痂病菌的拮抗作用,采用平板纸片法检测265株刺五加内生放线菌发酵产物对马铃薯疮痂病菌的拮抗活性;运用PCR技术检测活性菌株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相关基因PKSⅠ、PKSⅡ、NRPS、Halo、CYP;利用BOX-PCR检测活性菌株,选取谱带差异较大菌株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56株(21.13%)内生放线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性,抑菌活性较好的菌株大部分都能检测到至少一种功能基因,活性菌株分布于3个亚目、4个科、4个属。可见,刺五加内生来源放线菌是筛选马铃薯疮痂病拮抗菌的重要来源,筛选所获得活性菌株为马铃薯疮痂病生防菌剂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白骨壤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红树植物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并检测其抗菌活性,为红树植物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北部湾北仑河口红树植物白骨壤为试验材料,通过传统稀释涂布法和16S rRNA序列鉴定分析其内生细菌的多样性;通过发酵得到内生细菌中的次级代谢产物,并采用牛津杯法测试内生细菌次生代谢产物对5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从白骨壤的果实、花、根、叶和皮等部位共分离到61株内生细菌,隶属于3门4纲12目16科20属36种,其中有8株潜在新种,放线菌是白骨壤内生细菌的优势类群。各部位的内生细菌数量排序为果实花皮根=叶,果实的内生细菌共10个属,占总属数的50.00%。36株细菌至少对1种指示菌株具有抑菌活性,有4株细菌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其中文昌小单胞菌YA350对枯草芽孢杆菌和扩展青霉的抑菌活性最强。【结论】从白骨壤的果实、花、皮、根和叶部位分离得到的内生细菌多样性较丰富,且部分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可作为开发新型生物活性化合物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臭椿中分离内生放线菌,测试其代谢产物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4种培养基分离臭椿组织中的内生放线菌,采用琼脂移块法和平板对峙法研究臭椿内生放线菌的抑菌活性,通过形态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高活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结果】4种培养基中以HV培养基分离效果最为理想;从臭椿组织中共分离纯化获得45株内生放线菌,有26株菌株对指示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57.78%;其中,菌株AAA19对6种供试菌株均有抑制能力,拮抗作用最强,菌种鉴定结果表明该内生放线菌为抗生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结论】臭椿内生放线菌具有抗菌作用,菌株AAA19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郜玉钢  莫琪琪  赵岩  臧埔 《南方农业学报》2019,50(10):2234-2240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长期与生态环境适应的结果,具有多种药理、生理和生态学功能,已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化妆品、食品和农药等行业.文章重点介绍了病原菌、诱导子和内生菌介导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累积的概况,指出利用病原菌介导植物次生代谢累积作用不持久和不安全,诱导子介导虽安全但更不持久,内生菌介导远比生物侵害因子更安全、更可控和更持久,且经济可靠效率高,应用前景更理想;同时总结了内生菌介导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累积的主要途径,归纳了内生菌与宿主植物次生代谢的互作机制,并指出内生菌在药用植物药效成分累积中的作用机制.今后应借助高通量测序、SSH、HPLC、TLC、IR、MS和NMR等手段确定内生菌介导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累积的途径、种类及其差异基因,再结合药用植物次生代谢单体和差异基因表达量相关分析、Unigene注释、差异基因结构分析筛选候选基因并验证其功能,综合Unigene蛋白互作网络等分析和关键酶基因作用信号通路,确定内生菌介导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累积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1.
银杏内生真菌抗真菌活性菌株的分离和筛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银杏(Ginkgo biloba L.)的根、茎、叶和果实中分离获得522株内生真菌,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 了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302株具有抗菌活性,占总数的57.85%,其中12株抗菌效果非 常明显。银杏组织中存在丰富的内生菌,不同组织内生真菌的数量存在一定差异;对病原真菌具有活性的内 生真菌比例较高;对大多数供试病原菌都可以筛选到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银杏内生真菌可以产生丰富的具 有抑菌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可以作为对多种病原物具有抑菌活性物质筛选的资源。  相似文献   

12.
Lj20和St24发酵液粗提物对番茄体内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植物内生放线菌对植物体内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以植物内生放线菌Lj20和St24发酵液粗提物处理番茄植株,测定其根、茎、叶中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测定结果表明,用Lj20和St24粗提物处理番茄植株后,除SOD处理和对照没有明显差异外,CAT、PPO和POD酶的活性都有所增强,但酶活性随时间变化规律各不相同。其中Lj20粗提物处理的番茄茎和叶中PPO的活性增加最明显,在测定时间内呈直线上升趋势。这表明Lj20和St24的代谢物不仅对病原菌具有直接抑制作用,而且可通过提高植物体内防御性酶活性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3.
杜仲内生真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杜仲内生真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以苹果腐烂病菌(Cytospora sp.)、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trea)、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 f.sp.cucumerinum)、玉米大斑病菌(Helminthos porium turcicum)和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为供试菌种,对49株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物进行了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有22株内生菌至少对3种测试菌有抑制作用,9株内生菌对6种测试菌都有抑制作用;11株内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至少对3种测试菌有抑制作用,4株内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对6种测试菌都有抑制作用。说明从杜仲内生真菌中可以选择出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菌种。  相似文献   

14.
6株野生植物内生放线菌防病促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寻找具有内生习性的植病生防放线菌,从采自秦岭的14种野生植物中分离得到29株内生放线菌,对其进行了皿内拮抗试验、发酵液抑菌试验和温室防病促生试验。结果发现,有6株菌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活性,其中菌株SF1对粉红聚端孢、SF4对苹果炭疽菌、SF20对灰葡萄孢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菌株SG2的代谢产物具有很高的抑菌活性,其发酵滤液对茄链格孢的抑菌圈直径达到35 mm;菌株SG2对温室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9.72%,菌株SF4对黄瓜白粉病的温室防效达到89.61%,菌株SF20对番茄和黄瓜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可见,从野生植物中分离具有内生习性和抑菌作用的放线菌,直接用于生物防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现有研究表明植物内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是一种潜在的药物开发的新型资源库。该综述针对近年来有关内生菌分离纯化方法及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概括,以期为植物内生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杜仲内生细菌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活性,利用稀释涂布法对杜仲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并以小麦赤霉病菌为指示菌,对杜仲内生细菌进行了对峙培养和盆栽防效等研究;通过分子鉴定确定拮抗菌株的分类地位,深入探讨拮抗菌株的抑菌机制。结果显示:杜仲中共分离获得104株内生细菌,其中内生细菌DZSG09、DZSJ16、DZSG23对小麦赤霉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DZSG23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达到69.04%;小麦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ZSG23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接种小麦赤霉病菌第10天,DZSG23处理组的防治效果达到40.89%;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DZSG23为芽孢杆菌属微生物,显微观察发现其可引起小麦赤霉病菌菌丝膨大、畸形;且DZSG23菌株的菌悬液、次级代谢产物对小麦赤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较低,但致畸作用较明显,DZSG23菌悬液(1×106 CFU·mL-1)和次级代谢产物(10 mg·mL-1)处理36 h,小麦赤霉病菌分生孢子的畸形率分别达到57.70%和36.67%,均能造成小麦赤霉病菌分生孢子膨大、畸形,导致芽管肿胀、扭曲。本研究结果为拮抗菌株DZSG23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确定25株植物内生放线菌的种属关系。[方法]采用改进的FRED法从小麦、大葱、油菜等植物中分离出的25株内生放线菌中提取基因组DNA,对其16S rDNA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25株植物内生放线菌可分为5个属,其中1株糖霉菌属,2株拟诺卡氏菌属,7株诺卡氏菌属,10株小单孢菌属和5株链霉菌属。[结论]25株供试菌株中,小单孢菌属所占比例最高。供试内生放线菌与相应菌属中已知菌株之间的进化距离集中在97.39%~99.92%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近5年来对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对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在抑菌、杀虫、抗肿瘤活性、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及其他活性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就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以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应用,植物内生真菌资源丰富,其次生代谢产物种类繁多,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逆性、抑制病原菌、抗癌、降解环境污染物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农业和环保方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