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5,(12):200-202
[目的]为加强秸秆的利用效率,拓宽秸秆的利用空间,从根本上探究玉米秸秆的发酵过程。[方法]试验以3种不同处理腐熟秸秆,研究不同发酵时间对玉米秸秆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添加一定量的鸡粪或酵母作为发酵辅料,可显著增加玉米秸秆的容重,改变秸秆的孔隙度。处理2和处理3在物理性质和EC、p H及缓冲容量上差异不显著。添加发酵辅料后N、P、K、C的成分比例发生变化,但处理2和处理3在发酵到第35天,表现出相同的效果。[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加入酵母和鸡粪对玉米秸秆发酵具有相同理化性质,酵母有利于玉米秸秆的发酵腐熟。  相似文献   

2.
通过探索鸡粪与玉米秸秆不同配混比例对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以期提高鸡粪发酵的产气效率。采用自行设计的1 L厌氧发生器,在中温((35±1)℃)条件下,将鸡粪与玉米秸秆按照不同挥发性固体质量比9∶1、8∶2、7∶3、6∶4、5∶5进行配混,以单一鸡粪发酵为对照,分析不同处理厌氧发酵的产气特性和料液特性。结果表明,鸡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产气效率优于单一鸡粪发酵;当鸡粪与玉米秸秆配混比例为6∶4时,日产气量、累积产气量、甲烷总产量、容积产气率及挥发性固体产气量均较高,分别为802.54、12 933.23、7 757.06 m L及0.350 L/(L·d)和0.474 L/g,分别较对照高44.93%、159.62%、191.33%、159.26%和160.44%,且发酵料液pH值变化相对平缓,说明发酵周期内系统相对稳定。以单一鸡粪为主的厌氧发酵生产沼气过程中,适当添加玉米秸秆可提高发酵效率和产气量,二者配混比例为6∶4为玉米秸秆推荐添加量。不同原料混合厌氧发酵,可提升发酵效率和养殖场粪污处理速率,对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山西省养殖业、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玉米秸秆与鸡粪袋装堆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玉米秸秆与鸡粪袋装堆肥发酵的最佳技术参数,选用玉米秸秆与鸡粪为材料,以C/N、发酵菌剂和含水量3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优组合是C/N为(25~35)∶1,添加VT-1000发酵菌剂,含水量为40%~55%;在该组合下,玉米秸秆与鸡粪袋装进行堆肥发酵的效果最佳.虽然堆肥发酵结束后的有机质含量略有下降,但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有所增加,堆肥毒性降低,且达到了堆肥腐熟度的要求.采用袋装堆肥技术能有效地对玉米秸秆与鸡粪等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可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4.
羊粪-玉米秸秆高温堆肥优化配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玉米秸秆添加量对羊粪好氧高温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寻求羊粪高温堆肥时与玉米秸秆的最佳配比。【方法】将羊粪和玉米秸秆按体积比10∶0、8∶2、6∶4、4∶6和2∶8设置5个堆肥处理,通过测定不同配比有机物料堆肥过程中温度、pH、养分含量和发芽指数的变化情况,判断各处理堆肥的腐熟速度及预期肥效。【结果】相比纯羊粪,添加玉米秸秆的处理缩短了堆肥进入高温发酵期的时间,延长了高温期的持续时间。堆肥结束时,体积比6∶4的羊粪和玉米秸秆混合堆肥有机质含量较堆肥初期下降33.47%,速效N含量较初期下降14.15%,在所有处理中降幅均为最小;相反,全N含量较初期提升19.97%,全P含量提升8.07%,速效P含量提升31.16%,全K含量提升24.81%,速效K含量提升25.44%,在所有处理中升幅均为最大。将种子发芽指数80%作为堆肥腐熟的评价标准,羊粪和玉米秸秆体积比为6∶4堆肥的发芽指数最先达到80%,腐熟时间为27 d,比纯羊粪堆肥腐熟时间减少1/2。【结论】添加玉米秸秆可以加快羊粪进入高温发酵期的速度,加快堆肥腐熟的进程。实际应用中,建议羊粪与玉米秸秆按体积比6∶4进行堆肥。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磷矿粉在作物秸秆及酵母浆堆肥中的作用及效果,以不加入磷矿粉为对照,以不同比例加入磷矿粉为试验组进行堆肥试验。结果表明:磷矿粉加入量为10%、20%、30%、40%时对各处理堆肥发酵及腐熟性能、有机质含量依次降低,全磷、有效磷、速效磷及总养分依次显著或不同程度上升,氮素及钾素养分不同程度下降且低于对照处理;其中磷矿粉10%及20%处理的发酵及腐熟性能、氮素及钾素养分与对照处理较为接近,且磷素及总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磷矿粉40%处理的发酵及腐熟性能较弱,有效磷、速效磷含量与磷矿粉30%处理较为接近。说明在作物秸秆及酵母浆堆肥中可加入10%~30%磷矿粉,以10%~20%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温度、原料配比对鸡粪与水稻秸秆混合原料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为提高厌氧发酵的产气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可控性恒温沼气发酵装置,以不同配比(0.5∶1,1∶1,2∶1,3∶1)的鸡粪与水稻秸秆为发酵原料,在总固体(TS)质量分数为8%的情况下,研究各配比鸡粪与水稻秸秆在25,30,35,40℃下的厌氧发酵情况,并用SAS软件对温度、鸡粪与水稻秸秆配比和累积产气量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25~40℃条件下,各配比鸡粪与水稻秸秆均能正常发酵产生沼气,发酵时间随温度上升而下降,鸡粪与水稻秸秆各配比对发酵时间无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除鸡粪与水稻秸秆配比为1∶1时的累积产气量升高外,其余配比处理的累积产气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通过模型分析,可知在发酵温度为35.5℃,鸡粪与水稻秸秆的配比为1.86∶1时,累积产气量最大可达9 290.9 mL。【结论】确定了鸡粪水稻秸秆沼气发酵的最佳温度和最适配比,为提高厌氧发酵的产气速率提供了依据,也为秸秆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小麦、玉米秸秆与不同比例牛、羊粪堆置腐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麦、玉米秸秆分别与牛、羊粪按不同比例进行高温堆肥,通过测定堆体温度、pH值、发芽指数等理化指标,研究不同物料配比对高温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秸秆进行堆肥发酵的效果好于添加小麦秸秆,其高温持续时间较小麦秸秆处理长15~24d,腐熟时间短3d左右。添加羊粪处理腐熟效果优于牛粪处理。综合分析可知,以玉米秸秆和羊粪质量1∶1配比效果最佳,堆肥升温快,第3天即达50℃以上,高温持续时间为22d,反应结束时pH值为8.35,发酵第30天种子发芽指数即可达80%以上,达到了快速腐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山东农业科学》2019,(6):113-116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以不加助腐物料为对照,研究秸秆还田配施鸡粪有机肥(1 125 kg/hm~2鸡粪有机肥、2 250 kg/hm~2鸡粪有机肥)和HM秸秆腐熟剂(30 kg/hm~2 HM秸秆腐熟剂+75 kg/hm~2尿素、60 kg/hm~2 HM秸秆腐熟剂+150 kg/hm~2尿素)两种助腐物料添加量对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分布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腐熟剂和有机肥的施入均不同程度地提高玉米小口期、大口期、吐丝期0~20、20~40 cm土层碱解氮含量,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上也高于对照;20~40 cm土层含量整体低于0~20 cm土层。玉米吐丝后20天及成熟期土壤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低于对照,速效钾含量则高于对照。玉米整个生育期内助腐物料添加量较高处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高于添加量较低处理,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牛粪与玉米秸秆不同配比混合厌氧发酵的产气性能,为提高厌氧发酵产气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1 L厌氧反应器,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为发酵原料,设置牛粪与玉米秸秆干物质质量比分别为10∶0(对照), 8∶2,6∶4,4∶6,2∶8和0∶10共6个处理,在物料总干物质质量分数8%、发酵温度(35±1)℃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产气试验,分析不同产气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在产气方面,牛粪与玉米秸秆按不同比例混合厌氧发酵的4个处理日产气量变化趋势为先快速升高后平稳下降,发酵第2~3天达到产气峰值,较对照提前2~3 d;当牛粪与玉米秸秆的干物质质量比为2∶8时,累积产气量、甲烷总产量及挥发性固体产甲烷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达13 061.7 mL、6 911.4 mL和0.170 L/g,较单一牛粪发酵处理(对照)分别提高52.47%,41.48%和34.92%。在发酵系统稳定性方面,牛粪与玉米秸秆不同比例混合厌氧发酵的4个处理均在发酵第5天pH值达到最低,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达到最高,较对照提前2 d达到极值;发酵5 d时,牛粪与玉米秸秆干物质质量比为2∶8的处理pH值低于其他处理,为5.75,较对照降低了7.70%;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高于其他处理,为1 675.6 mg/L,较对照提高了59.04%。【结论】牛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产气效果优于单一原料发酵,且二者干物质质量比为2∶8时厌氧发酵具有较好的产气特性和发酵潜力。  相似文献   

10.
王佳  李嫱  崔虎亮  侯建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1991-11992,12016
[目的]用腐熟玉米秸秆改良的土壤栽培早熟禾(Poa annua L.),研究其对早熟禾生长的影响。[方法]试验共设3个处理和1个对照(CK),T1为腐熟玉米秸秆∶园土1∶2,T2为腐熟玉米秸秆∶园土1∶3,T3为腐熟玉米秸秆∶园土1∶4,CK为草炭:园土1∶3。生长量指标包括株高、叶片宽度及日均生长量,生理指标包括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总糖含量及蛋白质含量。[结果]秸秆型基质上种植的早熟禾的植株质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POD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这说明腐熟玉米秸秆对其生长有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处理T2处理T1处理T3。[结论]腐熟玉米秸秆与园土以1∶4进行配比最为合理,其植株的质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POD活性均与对照接近,且略优于对照,草坪质量更佳,且能减少建坪成本,又不会增加后期草坪管理工作的负担,符合大量生产的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1.
稻秆与鸡粪制作堆肥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40-641
[目的]为稻秆的科学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将稻秆切成2、4、6、8、10cm长的段,浸泡10、30、60、120、180、240min,然后与鸡粪按1∶1、1∶1.5和1∶2进行堆肥,测定堆肥的温度、pH值、含水率和成分。[结果]切割长度6cm,浸泡时间180min时,稻秆含水量接近饱和。3种配比堆肥的温度55℃以上的天数达10d以上。随着堆肥天数的增加,含水率呈下降趋势,但一直在适宜范围内,不需要加水。3种配比的物料pH值在堆肥初期迅速升高,然后回落,最后稳定在7左右。鸡粪的比例越高,堆肥中N、P含量越高,堆肥的品质越好。3种配比的堆肥均腐熟,N、P含量均达到堆肥的品质要求。[结论]稻秆是堆肥的好材料。综合考虑,稻秆与鸡粪按1∶1.5进行堆肥最好。  相似文献   

12.
鸡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沼气产量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物料配比、发酵温度、初始发酵浓度与产气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因素的重要性,通过自行研究设计的可控性恒温发酵装置,以玉米秸秆和鸡粪混合物为原料,在20、25、30、35、40℃下按不同干物质配比及初始发酵浓度分别进行厌氧发酵,分析不同物料配比、发酵温度、初始发酵浓度对发酵过程中pH值、累积产气量和TS产气量的影响,并对影响沼气发酵的各因子进行重要性排序。结果表明,物料配比、初始发酵浓度和发酵温度是影响产气量的重要因子,鸡粪与玉米秸秆2∶1、初始发酵浓度为20%时沼气产量最大;发酵温度在35℃左右时,各处理均能达到最优发酵效果;各因子对沼气产量影响的重要性依次为温度>初始发酵浓度>配比。因此,适当调整发酵温度以及初始发酵浓度将会有效提高沼气发酵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使用多年的设施栽培(温室和大棚)内土壤发生不同程度的次生盐渍化等土壤性质恶化问题,以田园土、粉碎的玉米秸秆和干鸡粪作为试验的主要材料,分析不同配比堆制人工营养土对温室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试验共设4个处理:T1,玉米秸秆∶园土=3∶1;T2,玉米秸秆∶园土=2∶1;T3,玉米秸秆∶园土=1∶1;CK,100%园土作对照。其中各处理及对照均加鸡粪20 kg/m3,混合均匀后,加水使肥堆的含水率保持在70%左右。[结果]T1处理(秸秆比例最高)的番茄糖酸比最高为7.15±0.02,T1、T2、T3处理分别比不加秸秆的CK高出72.7%、21.2%、30.2%。番茄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T1处理最高,T1、T2处理分别比CK高出45.0%和22.1%。T1、T2和T3处理的产量分别比CK高出了32.7%、20.0%和12.8%。[结论]建议采用T1处理(干玉米秸秆∶园土=3∶1+干鸡粪20 kg/m3)作为设施栽培内番茄人工营养土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牛粪与水稻秸秆资源化利用,采用批式试验,分别研究了预处理剂种类(H2O2、H2SO4、NaOH)、预处理剂浓度(2%、4%、6%)及牛粪与水稻秸秆物料比 (1∶1、2∶1、4∶1)对牛粪与水稻秸秆混合厌氧发酵产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 H2O2预处理剂,物料配比控制在1∶1,系统平均原料产气率为3980 mL·g-1,发酵效果最佳。动力学研究发现,一级动力学模型与Modified Gompertz方程均可较为准确地对牛粪与水稻秸秆混合厌氧发酵产气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其中,Modified Gompertz方程的模拟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5.
以甜菜渣和玉米秸秆为青贮原料,按照不同质量比(鲜样)混合青贮,分析添加玉米秸秆对甜菜渣青贮饲料化学成分、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渣直接青贮其乳酸含量较低(0.67%),乙酸含量较高,为乙酸发酵类型;添加玉米秸秆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P0.05),显著提高了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P0.05),9∶1和8∶2处理组显著降低了氨态氮的生成量(P0.05),其发酵类型均为乳酸发酵型。通过flieg评分体系对不同组合进行评价,其等级均为良好。添加玉米秸秆后除9∶1处理组以外,其他处理均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粗蛋白含量,提高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表明添加玉米秸秆降低了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添加玉米秸秆后其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均显著低于ck(P0.05),除9∶1处理组以外其体外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蛋白消化率均显著低于ck(P0.05)。综合各项指标,认为甜菜渣和玉米秸秆的最佳混合青贮比例为90%甜菜渣+10%玉米秸秆(9∶1)。  相似文献   

16.
猪粪添加稻草对高温堆肥腐熟进程及物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猪粪和水稻秸秆为材料,采用发酵槽内堆置,分别设置低量秸秆、高量秸秆和纯猪粪三个处理,分析堆肥33天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和纤维素类等指标的变化,探讨堆肥过程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水稻秸秆对堆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高量秸秆堆肥处理的升温速率最佳,纯猪粪处理的水分散失率大于其他两个处理。堆肥结束时,各处理的p H值为8.46-8.66,电导率稳定在1.4-2.4 ms/cm,E4/E6降至3.12-3.37,堆肥达到了腐熟;高量秸秆处理的(终点C/N)/(初始C/N)介于0.53-0.72,其堆肥效果较好、腐熟程度较高。各处理堆肥产品的全磷含量均有提高;纯猪粪处理的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总降解率均高于其他两个处理。整体来说,添加高量秸秆处理腐熟速度较快,且效果较好,这可为猪粪快速资源化利用和猪粪堆肥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研制一种新型奶牛饲料添加剂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用一定比例的不同碳氮源配制成不同碳氮比的固态发酵培养基,以活化好的福邦饲用高活性干酵母稀释液为试材,通过发酵培养和测定酵母细胞数确定其最适碳、氮源及碳氮比。[结果]在6种不同碳氮比的固态发酵培养基中,以秸秆为碳源的发酵培养基中的酵母细胞数普遍高于以玉米淀粉为碳源的。以秸秆为碳源,花生粕为氮源,碳氮比为1∶1时,发酵培养基的每克干物质中含酵母细胞1.283×109个。秸秆、玉米淀粉(2∶1)混合作碳源时,固态发酵培养基的每克干物质中含酵母细胞1.315×109个。[结论]福邦饲用高活性干酵母固态发酵的最适碳源为秸秆、玉米淀粉(2∶1)的混合物,最适氮源为花生粕,最佳碳氮比为1∶1。  相似文献   

18.
秸秆垫料的猪粪异位发酵床微生物群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秸秆垫料对生猪异位发酵床发酵过程的影响,明确不同垫料的微生物群落演替,分别以油菜秸秆+木屑+砻糠为Y组、水稻秸秆+木屑+砻糠为S组及木屑+砻糠为CK组,以对不同垫料组合进行异位发酵床试验,收集不同发酵阶段的垫料样品,进行理化指标的测定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CK组的微生物多样性要明显低于S组和Y组。发酵进程中不同垫料的微生物演替趋势相似,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都呈下降趋势,但CK组降低了75%,S组和Y组则分别降低了38.0%和23.2%。不同处理发酵床嗜温期主要微生物有芽孢杆菌属、乳杆菌属、鞘铵醇杆菌属、假单胞菌属等,但微生物的丰度存在差异。同时,功能基因预测显示脂类、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基因拷贝数Y组最高。不同处理在发酵进程中的理化指标变化相似,但Y组垫料的升温速率更快且整体温度更高,同时可溶性氮的含量更高。研究表明,秸秆垫料组的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都要高于对照组,同时油菜秸秆组的微生物有机质相关代谢更加活跃,更有利于发酵床的高温运行和有机肥形成。  相似文献   

19.
基于吉林省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薯类、大豆、油料作物的产量,本文利用草谷比系数和可收集系数分区域估算不同种类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以未被利用的秸秆资源量为原料,计算秸秆资源的沼气利用潜力。结果表明,2020年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6 522.51万t,可收集资源量为5 393.73万t,中部地区秸秆资源较多,东南地区较少,其中长春市秸秆资源最多。吉林省未被利用的玉米、水稻秸秆资源为1 291.29万t,折合标煤667.30万t,通过沼气工程处置,产沼气潜力为40.16亿~58.67亿m3,折合标煤343.52万~502.00万t,可以减排二氧化碳913.76万~1 335.32万t,能源转化率可达51.48%~75.24%;如果全部用于发电,发电潜力为72.27亿~129.08亿kW·h。产沼气潜力最大的地区是松原市,为8.83亿~12.96亿m3,发电潜力为15.89亿~28.51亿kW·h。通过分析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空间特征,估算不同地区农作物秸秆的沼气潜力,对吉林省农作物秸秆的合理利用及沼气工程建设发展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旱作水稻营养吸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覆盖物、施氮量、施氮配比对旱作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覆膜旱作可通过增加施氮量、提高穗肥比例来增加齐穗后叶片、根系中氮素和磷素的含量及茎鞘中钾的含量,并提高产量;水稻盖草旱作可通过提高分蘖肥比例来增加齐穗后根中氮、磷、钾的含量,并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