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科学评价刺槐基质栽培香菇的可行性,分析了刺槐基质对香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菇汀香18生长速率优于对照栎木屑培养基,而冬菇森源135生长速率略低于对照栎木屑培养基;夏菇汀香18和冬菇森源135的香菇产量均略低于对照的栎木培养基。说明刺槐资源替代传统的栎木资源进行香菇栽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黑木耳产业对栎木资源的依赖是该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突出表现,因而选取果树替代传统栎木是促进黑木耳产业绿色生态发展的潜在途径。本文选取苹果树木屑、桃树木屑、桔树木屑和核桃树木屑为黑木耳主要栽培基质,通过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密度、菌丝色泽以及锁状联合数目等指标考核最佳果木木屑袋栽基质。结果表明,黑木耳菌丝在桃树木屑袋料基质上生长最好,生长速度(5.62 mm/d)比对照组(5.24 mm/d)提高了7.25%;菌丝生长势较好,边缘整齐、浓密、色泽洁白且锁状联合数目较多;选取78%、82%、86%和90%等4个不同桃树木屑配比,通过不同袋料基质对桃树木屑黑木耳袋栽基质进行优化研究,最佳果木黑木耳袋栽基质配方为:桃树木屑78%、米糠19%、红糖1.5%、石膏粉1%、石灰粉0.5%,此时黑木耳菌丝的生长速度(10.06 mm/d)比对照组的生长速度(5.88 mm/d)提高了71.09%,且锁状联合数目最多。本研究结果表明,桃树可替代栎木进行黑木耳袋料栽培,为黑木耳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以翠冠梨树枝(屑)部分或全部替代硬杂木屑栽培香菇试验结果表明:(1)栽培香菇的基质中,翠冠梨木屑占主料50%比较适合,即杂木屑38%,翠冠梨木屑38%,麸皮20%,玉米粉2%,石膏粉1%,白糖1%;(2)该配方栽培香菇,菌丝生长快、浓密粗壮、洁白,产菇量、生物转化率与纯杂木屑无显著差异,产出的香菇蛋白质、多糖含量高,脂肪、纤维素含量低,该配方有较高的推广价值;(3)添加了翠冠梨木屑的试验组,香菇产量集中在第一、二潮,有利于缩短出菇周期,便于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金银花茎藤培养香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华舟  孙爱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188-7189
[目的]探索以金银花茎藤为主要原料栽培香菇的培养基配方及菌丝生长和出菇状况。[方法]以不同含量的金银花茎藤培养基为试验组,以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以及栎木屑培养基为对照组,对比观察香菇菌丝生长及出菇状况。[结果]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的菌丝萌动和生长最快,各组培养基的菌丝生长速度差别不明显。随着培养基中金银花茎藤的增加,出菇时间和次数增加,产量提高。金银花茎藤可作为香菇种植的培养基,其适宜配方为:金银花茎藤屑200g、麸皮20g、蔗糖20g、石膏2g、水300ml或料水比1.0∶1.3。[结论]金银花茎藤含有充足的香菇菌丝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金银花茎藤培养基可替代传统栎木屑培养基用于培养香菇。  相似文献   

5.
秸秆袋料栽培香菇培养料配方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秸秆为主料,设置不同的培养基配方栽培香菇X6,考察各培养基对香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态、产量、营养成分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培养料配方。结果表明,以玉米秸秆粉62%、木屑26%、麦麸10%、蔗糖1%、石膏1%的培养基配方培养的香菇菌丝生长最正常、转色程度好以及子实体产量与生物学效率均接近以木屑为主料的常规配方,说明该配方可代替常规木屑配方用于香菇生产。  相似文献   

6.
利用意杨木屑和棉籽壳混合物作为香菇栽培碳源基质,研究两者配比对菌丝生长状况、鲜菇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香菇栽培原料选择及意杨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以意杨木屑52%、棉籽壳24%为碳源的配方栽培香菇菌丝生长最好,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89.40%,比对照(常规阔叶木屑配方)高2.45个百分点;该配方产投比也最高,为19.16,是对照的1.31倍。从香菇产量和产投比综合来看,以意杨木屑52%、棉籽壳24%为碳源的配方栽培香菇最优。  相似文献   

7.
杨树木材加工废弃物替代硬杂木屑栽培香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杨树木屑和杨树皮屑替代硬杂木屑作为主料进行香菇栽培试验,为杨树木材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不同配方对菌袋成活率、菌丝生长、鲜菇产量的影响。[结果]用杨树木屑或杨树皮屑完全替代硬杂木屑栽培香菇,菌丝生长较慢,香菇产量低;用50%杨树皮屑和50%硬杂木屑的混合料栽培香菇,菌丝生长较快,香菇产量接近硬杂木屑的常规配方。[结论]利用杨树皮作为部分主料替代硬杂木屑栽培香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利用冬季修剪的葡萄枝条袋栽平菇的方法,以葡萄一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袋栽法研究了不同比例葡萄枝条木屑对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菌丝生长及产菇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基质中葡萄木屑含量不同显著影响平菇菌丝的生长速率、长势及产菇量.随着葡萄木屑比例的增加,平菇菌丝满袋时间延长.与对照(92%的棉籽壳)相比,62%葡萄木屑、30%棉籽壳配方下平菇菌丝长势最佳,菌丝体浓白、粗壮,且成束能力最强;67%葡萄木屑、25%棉籽壳配方下,菇体外形特征较好,产菇量最高,生物转化率达到55.05%,较对照高出15.8%.葡萄枝条木屑62%~67%可作为平菇袋栽的最佳培养基添加量.  相似文献   

9.
背景香菇是我国栽培规模最大的食用菌,随着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栽培模式也在发生转变。菌棒的工厂化生产和液体菌种技术开始广泛应用,对栽培原料、生产工艺和培养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pH是决定香菇菌丝生长和菌种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香菇虽然能在pH 3.0—7.0的范围内生长,但香菇生长的最适pH以及培养料中的缓冲系统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检测香菇菌丝生长的最适pH,并分析培养料中的缓冲系统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为香菇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PDA培养基上,利用HCL和NaOH调节pH,分析香菇生长的最适pH;利用GC-MS和HPLC检测木屑尤其是发酵酸化的木屑中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在PDA培养基上分别检测有机酸、有机酸钙及其缓冲液对香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通过测定香菇菌丝生长代谢对PDA培养基pH的调节,最终揭示pH和缓冲作用抑制香菇菌丝生长的机制。【结果】香菇能够在pH 3.0—7.0的范围内生长,但生长最适pH为4.0。当培养基pH>4.0时,香菇菌丝生长过程中通过代谢降低培养基的pH,最终降低至4.0,以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当培养基pH>4.0,并且含有缓冲系统,阻碍香菇对培养基pH的调节时,则抑制香菇菌丝的生长。当缓冲作用达到一定的阈值,可完全抑制菌丝的生长,导致菌种不萌发,如25 mmol?L -1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在pH 6.0和7.0时可完全抑制香菇菌丝的萌发。【结论】香菇生长最适pH为4.0,当pH>4.0时,香菇菌丝通过代谢调节培养基pH,缓冲液通过阻碍菌丝对环境pH的调节而抑制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0.
检测和分析了以不同比例添加的小米糠为基质,并以杂木屑、麦麸基质作为对照所栽培的香菇菌种子实体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利用小米糠作为培养基质,能够栽培出高蛋白的香菇,并且随着小米糠添加比例的提升,香菇子实体的蛋白质含量随之逐渐增加。本研究为利用小米糠取代传统的麦麸基质培养高品质香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鲜菌草五节芒和干菌草五节芒栽培香菇,比较鲜、干菌草两种培养料中,菌丝体的形态结构、子实体的生长情况及培养料的生物学效率,并测定鲜、干菌草栽培所得的香菇子实体中水分、粗脂肪、粗蛋白、氨基酸、灰分和总糖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及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鲜、干菌草培养料中,香菇菌丝体的形态差异明显,子实体生长情况相似;鲜菌草培养料的生物学效率高于干菌草;鲜菌草栽培的香菇子实体中粗脂肪、粗蛋白、灰分和氨基酸等4种营养成分的含量略低于干菌草栽培的香菇子实体,前者的总糖含量高于后者,重金属含量均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因此,使用鲜菌草五节芒栽培香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枫香天然林及人工林群落特征和生长过程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枫香人工林和天然林的调查,进行枫香天然林及人工林群落特征及生长过程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枫香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群落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枫香天然林林相不整齐,林冠层具有成层性,林下植被多;而枫香人工林林相整齐,乔木层树种单一,林分结构简单,林下植被少 枫香人工林与天然林在林分生长过程中有较大差异,枫香人工林生长迅速,进入生长速生期较早;而枫香天然林生长较缓慢,进入速生期迟,22年生时平均胸径仅为人工林的71% 因此营造枫香人工林是提高其林分生产力的有力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香菇栽培料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锌(ZnSO4.7H2O),观察香菇菌种萌发、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以及霉菌污染等情况,并检测不同处理收获的子实体中的锌含量。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锌离子能促进香菇菌丝生长,提高香菇产量,并对霉菌污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硫酸锌添加量为500~600 mg/kg干培养料,香菇菌丝体长势、子实体产量和富锌量均最佳。当硫酸锌添加量为500 mg/kg时,香菇子实体含锌量最高(172 mg/kg)。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秸秆木屑混合生料地栽香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广铎  夏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303-2304
[目的]为玉米秸秆与木屑组成的混合生料地栽香菇提供依据。[方法]用玉米秸秆粉代替部分木屑(40%)的混合生料和木屑生料地栽香菇,计算香菇产量、生物学转化率、投入产出比。[结果]混合生料的香菇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长满培养料时间、转色时间、始菇期均比木屑生料提前。生料栽培污染率均比熟料栽培高,且混合生料的比木屑生料的高。混合生料的香菇出菇数量较多,菇体较小,木屑生料的出菇数量相对较少,菇体较大。混合生料香菇的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低于木屑生料,投入产出比高于木屑生料,达1∶4.2。[结论]玉米秸秆与木屑组成的混合生料地栽香菇具有原料丰富,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栽培条件对香菇甲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的木屑种类、香菇品种、出菇管理模式等对香菇中甲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香菇的主要原料木屑中存在微量甲醛,树种不同其甲醛含量不同;不同树种木屑培养料栽培获得的子实体中甲醛含量差异不显著,且明显低于木屑中甲醛含量;香菇不同品种间子实体中甲醛含量差异不显著;栽培模式不同,香菇子实体中甲醛含量差异明显,其中大棚式栽培最低,为15.10mg/kg,层架式栽培模式为16.50mg/kg,覆土式栽培模式最高,达22.13mg/kg。  相似文献   

16.
黑荆木屑发酵处理后袋栽香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黑荆树木屑进行发酵处理,有效地降解木屑中的单宁含量,从而克服了出菇初期长“蜡烛状畸形菇”的现象,为利用黑荆木屑袋栽香菇获得优质高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研究苹果树枝屑作主料袋栽香菇的效果。[方法]于2000~2004年连续用苹果树枝屑作主料进行香菇袋料栽培,观察香菇的菌丝体生长情况,收获时统计产量及效益。[结果]用苹果树枝屑袋栽香菇,菌丝体生长速度快,平均达0.58~0.65 cm/d,污染率低,约为7.14%~9.60%,产量高,平均可采摘6~8潮,前3潮产量较高,生物转化率为122.50%~139.28%,每袋纯利润达11.40~17.20元,经济效益可观。[结论]采用苹果树枝屑袋栽香菇,菌丝体生长快,污染率较低,产量高,经济效益可观,生物转化率高达139.28%,成本较低,原料来源广泛,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试验结果表明,用玉米芯或配方中分别加入40%的豆秸、棉秆粉均可代替栎木悄栽培香菇,菌丝最大日生长量达7.7-8.6mm,与ck达极显著差异,菌丝浓密健壮洁白,满袋时间比ck提前9-12天,接种后29-34天瘤状物发生,发菌培养31-36天开始转角,鲜菇产量比对照增产9.16%-38.55%,花菇率达72.4%-80.8%,生产成本减少7.62%-11.90%,纯利润增加13.58%-55.02%,产投比达4.7-6.2:1。  相似文献   

19.
在香菇生料越夏栽培过程中,杂菌的活动对香菇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香菇品种菌丝生长速度生料比熟料平均慢13-9 d ,子实体单重的生料比熟料平均低10-98 g,产量比熟料平均低588-7 g·块-1 ,香菇菌盖和菌柄蛋白质含量分别比熟料平均提高29-5% 和68-1% - 不同香菇品种间的生物学特性比较试验证明,Cr- 02 菌株性状较好,产量较高,适合生料越夏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