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应祝  杨斌 《农技服务》2011,28(7):1096-1097
针对盘县粳稻发展现状,阐述了盘县粳稻的生产发展前景及制约因素,并从提高粳稻种植比例、提高全县稻米的优质率,加强杂交粳稻的推广利用步伐、提高单产和总产等4个方面提出了盘县粳稻生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针对孝感市粳稻生产现状和优势,阐述了孝感市粳稻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从加强组织领导、重视品种选育和引进筛选、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狠抓宣传和技术培训、加快产业发展等5个方面提出了孝感市粳稻生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发展粳稻生产,是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调动半山区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一项重要措施.但从粳稻生产在怒江州的发展现状来看,无论是种植规模,还是产量都处于较低水平.分析怒江州杂交粳稻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充分挖掘杂交粳稻发展的潜力,使之成为实现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4.
金湖县粳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了金湖县粳稻生产现状和发展缓慢的制约因素,分析了金湖县发展粳稻生产的优势,提出了加快发展粳稻的生产对策,以期为粳稻生产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加快粳稻发展,进一步做强湖北省水稻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家水稻产业发展趋势和湖北省水稻产业发展的高度分析了湖北省粳稻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根据湖北省水稻生产的现状,提出了湖北省发展粳稻的目标、重点种植区域及促进粳稻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易靖 《吉林农业》2011,(5):178-178
文章通过分析山区水稻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发展粳稻有利条件以及目前粳稻生产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山区部分低产早熟籼稻改为优质常规粳稻,作为当前水稻生产的有益补充。对促进山区粳稻生产发展,打造山区高标准粳稻生产基地等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山东省杂交粳稻推广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限制性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从育种、栽培、生产和推广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山东省杂交粳稻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发展粳稻生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国内外粳稻生产现状和市场趋势,重点阐述了福建省发展粳稻生产的可行性和优势,并提出了福建省粳稻育种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9.
对国内外杂交粳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综述,根据杂交粳稻的科研和生产实际,明确制约杂交粳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为促进我国杂交粳稻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自湖北省实施水稻"籼改粳"工程以来,粳稻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实质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从粳稻产业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湖北粳稻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1.
粳稻具有口感好,经济效益高,适应性广等优势,粳稻推广一直是我国稻作生产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该文主要结合陕南地区水稻生产现状,重点分析在陕南地区推广粳稻的可行性,并对在陕南地区发展粳稻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促进陕南地区粳稻顺利推广,提高水稻品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简要回顾了辽宁省杂交粳稻育种研究和生产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杂交粳稻育种研究和生产实践中主要存在产量优势不明显、生态适应性不强、品质不优、制种产量较低和栽培技术措施不配套等方面的问题。为促进杂交粳稻的发展,需要加强对杂交粳稻产量和品质的改良,选配熟期适宜的组合,提高制种产量和纯度,建立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和加强新技术在育种上的研究与利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安徽扩大粳稻生产面临难得机遇,从安徽粳稻生产情况和育种状况,分析安徽粳稻生产存在的问题。根据安徽省粳稻发展规划,建议建立稳定的粳稻育种队伍,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粳稻新品种选育和主导品种筛选及应用;强化优质高效技术集成创新,推进技术成果应用;合理规划,推进产销区对接,实施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理念,树立品牌效应,促进安徽粳稻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加快江苏粳稻优质化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是全国粳稻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加快发展江苏优质粳稻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江苏发展优质粳稻具有地理区位优势、育种科研优势、生产加工优势和消费市场优势。新形势下江苏粳稻优质化生产面临的问题包括耕作方式的改变影响优质粳稻品种的更新,土地流转与优质品种地区不平衡现象影响优质粳稻布局,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不配套影响粳稻的产量和品质,土地环境变化影响稻米的食用安全,品种多、品牌杂、生产乱影响江苏粳稻品牌形象,生产与市场对接难影响粳稻产业化等。发展江苏粳稻优质化生产建议加强优质粳稻品种的育种攻关,进一步优化优质粳稻生产布局,推进优质粳稻安全优质生产,加强品种管理,促进优质粳稻主导品种推广,加强宣传,树立优质粳稻品牌形象,建立现代企业运行机制,推动优质粳稻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籼粳杂交选育亚种间杂交粳稻,是粳稻种植区域大幅提高水稻单产的主要技术途径。目前,亚种间杂交粳稻在生产上已应用十余年,主要表现出穗数适中、穗大粒多、粒小质优、茎秆粗壮等特点,产量优势非常显著,但也存在制种产量低、落粒性强、不耐贮藏等问题。现对亚种间杂交粳稻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建议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进一步促进亚种间杂交粳稻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潜江市粳稻生产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2011年湖北省政府《关于加快湖北省"籼改粳"工作的建议》的要求,潜江市利用历史、地理、自然优势,从粮食安全生产出发,分析了潜江市发展粳稻生产的优势及必要性、可行性,提出了潜江市发展粳稻生产的目标、技术路线和工作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辽宁省水稻生产发展的概况,分析了辽宁省水稻生产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其总体趋势是面积显著增加,单产成倍增长,总产量不断提高。同时,从籼粳稻杂交、理想株型育种、超高产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理论研究方面介绍了水稻育种概况。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湖南洞庭湖区粳稻生产现状,对洞庭湖区发展"早籼晚粳"的前景进行展望,提出了双季晚稻"籼改粳"在品种搭配、育秧方式、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完熟收割等方面的关键技术,为洞庭湖区双季稻发展"早籼晚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尹业华 《湖北农业科学》2014,(12):2733-2735
根据江苏省粳稻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湖北省粳稻发展的潜力及优势,并提出了湖北省粳稻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粳稻国内竞争力研究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粳稻国内竞争力指标体系,选择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安徽等粳稻主产省作为参照,从粳稻的生产、加工和流通3方面入手,对江苏粳稻的国内竞争力进行了综合测定。发现江苏粳稻在生产技术、运输与贮藏、加工规模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竞争力;而在品质、加工技术、生产成本、营销能力、流通规模和流通地域等方面竞争力还不强。要提高江苏粳稻国内竞争力,不仅要提高粳稻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提高精加工技术,而且还需要加强市场组织、树立品牌、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