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明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在江西西北部山区作再生稻种植的表现,2019年在修水县进行百亩甬优4949再生稻丰产增效技术示范。通过机械化轻简化生产方式,实现高产高效目的,为粳稻再生稻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2019-2020年平江县进行了甬优4949再生稻的栽培示范和推广,在种植过程中,科技人员总结了甬优4949再生稻栽培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甬优4949再生稻栽培的病虫害主要是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会引起前季倒伏,减少有效穗,降低千粒重及再生季再生能力,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2014年宜昌市夷陵区粳稻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新粳优1号、甬优4149、甬优4949可在平丘和低山示范种植,徐稻7号、中稻1号可在平丘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粮食安全,合理利用农村劳动力,帮助大户调整种植结构以取得较好的种粮效益,以甬优4949、Y两优911为试验品种开展不同栽培方式试验,探讨品种与栽培方式相结合并取得高产高效的模式。栽培方式为软盘育秧抛栽和种肥药一体机直播,每个品种同一栽培方式面积16.67 hm2。结果表明,甬优4949、Y两优911作再生稻种植,采用软盘育秧抛栽和机直播均可获得比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Y两优911头季产量略低于甬优4949,再生季产量相当,生育期比甬优4949要短,考虑到再生季的安全齐穗问题,建议桃源县推广再生稻品种以Y两优911为主;栽培方式上软盘育秧抛栽和机直播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因地制宜推行一季中稻"籼改粳"模式,探索中粳水稻新品种在湖北省的种植表现,为科学推广中粳新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综合植株性状、丰产性、抗逆性等特性,甬优4149、甬优4949两个品种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6.
对三系籼粳杂交中稻甬优4949进行品种、播期与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甬优4949高产稳产、品质好、抗性强、生育期早,适宜在钟祥大面积推广种植;其播期以5月10日之前为宜,栽插密度在每公顷15.0万~22.5万穴较好.  相似文献   

7.
甬优4949籼粳杂交新品种于2014年作一季中稻从江苏引进宜昌市试种,2015年在夷陵区分乡镇插旗村连片种植5.33hm2平均产750kg/667m2,最高单产达820kg。通过2a试种,该品种表现为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农艺性状优,抗性强,结实率高,米质优的特点。2016年宜昌市农技中心利用水稻"籼改粳"工程项目继续加大了对该品种示范推广力度,在夷陵区鸦鹊岭镇长湖村进行甬优4949千亩连片高产示范展示。  相似文献   

8.
为了考察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的丰产性、抗逆性、商品性、再生力等基本性状,进行了甬优4949再生稻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甬优4949作再生稻进行机械化栽培,头季产量10.67 t/hm~2,再生稻产量4.34 t/hm~2,具有产量高、米质优良、再生力强、灌浆结实可靠等品种优势。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甬优籼粳杂交稻作再生稻种植时的再生特性及产量形成特点,以生产上应用广泛的甬优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1540和甬优4949为试验材料、籼型杂交稻品种隆两优534为对照材料作再生稻种植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显示:籼粳杂交稻和籼型杂交稻2个类型品种的再生特性存在显著差异;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和甬优4949的优势再生节位为低节位的倒5节和倒4节,2个节位的再生苗有效穗占比之和分别为81.9%和68.9%,产量贡献率之和分别为89.6%和72.5%;2个节位再生稻的穗长、每穗粒数显著高于倒3节和倒2节,并呈现出从下往上节位逐步变小的趋势;而籼型杂交稻品种隆两优534的优势再生节位则是高节位的倒2节和倒3节,2个节位的有效穗占比和产量贡献率之和分别为71.5%和72.5%;甬优4949头季稻收割后1~7 d内的再生苗的成穗率、有效穗占比和产量贡献率分别为89.4%、74.6%和79.2%,均显著高于收割后8~12 d和12 d以上的再生苗;甬优1540和甬优4949再生稻的穗长、每穗粒数均要显著大于隆两优534,产量分别增产21.6%和17.3%。结果表明甬优籼粳杂交稻的低节位强再生力和再生苗穗大粒多的再生特性是其作再生稻种植时易获得高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杂交中粳甬优4949(Oryza sativa L.subsp japonica Kato cv.Yongyou 4949)高产栽培技术,在举办甬优4949高产示范时设立了肥料和密度试验,采用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的方式,选取密度、氮、磷、钾4个因素为决策变量,以稻谷产量为主要目标函数,通过田间试验获得的数据建立回归方程,对数学模型进行解析,综合评价后获得杂交中粳甬优4949最优的栽培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推动谷城县籼改粳水稻项目的发展,对引进的4个优质粳稻品种南粳45、南粳9108、甬优4949、甬优1540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个品种在谷城县地区种植表现较适宜,其实收产量、结实率、实率数等性状稳定,推荐进一步扩大试种范围.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筛选适宜于鄂南地区推广种植的再生稻专用品种,2017年在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向阳湖试验基地以丰两优香1号为对照(CK),开展了19个品种的再生稻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天两优616、甬优4949、深两优865三个品种比较适宜于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适合福建省福清市作早稻种植的高产优质杂交稻新品种,于2021年在当地开展了5个新品种早稻种植比较试验,调查各品种的农艺性状、抗性、产量表现等。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以荃优822、甬优4949的综合表现较好,可在福清市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再生稻栽培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再生稻栽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适宜再生栽培的高产优质品种有甬优4949、甬优4953、甬优1540、甬优4149等,同时总结了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引进的15HF01、15HF02、15HF04、15HF06、15HF10、15HF16、甬优4949、甬优1540、南粳9108共9个粳稻新品种(系)在麦茬稻田机械插秧栽培条件下与Y两优143(CK)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4HF06、14HF04、14HF01、14HF02的综合性状好,优质高产,适宜机械化插秧种植.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选用12个品种参试,比较了各品种的农艺性状、生育期、抗逆性以及经济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对照品种扬两优6号平均亩产650.70 kg,居第5位;比扬两优6号增产的有甬优4149、春优11、甬优4949、JY12,甬优4949比扬两优6号(对照)增产4.45%;其余参试品种均比扬两优6号减产,其中粳两优5057、武运1152、扬粳306(常)、盐稻12号(常)、南粳9108(常)相比扬两优6号减产极显著,常优12-11相比扬两优6号减产显著,甬优4351比扬两优6号减产不显著。参试品种甬优4949表现为熟期早、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  相似文献   

17.
杂交粳稻甬优4949在大别山区英山县机插示范中表现出高产、米质优、耐高温、广适性好等特点,是一个在大别山区具有全面实施籼改粳、稳定提高水稻种植面积与单产、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推品种,并提出了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在鄂西北地区的种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45份收集品种(系)中,初步筛选出了20个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研究和分析了它们在鄂西北地区种植的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外观米质和综合抗性。结果表明,甬优6763、甬优4949、甬优7053、甬优1526、甬优6760和南繁1605产量潜力大,综合表现好,可在鄂西北地区推广种植;扬育粳2号、宁5718、南繁1610、徐32646、盐粳16号、扬粳1612、皖垦粳3722产量表现相对较好,且无明显缺陷,需进一步考察这几个品种在鄂西北地区常年种植表现;华粳295和武运5020丰产性较好,但生育期较长,应适当提前播种;泗稻14-211和徐农33202产量较高,外观品质好,但纹枯病发生较重,抗倒伏能力一般,不宜在纹枯病发生较重地区种植;圣稻20、华粳8号和甬优2640具有一定的产量潜力,生育期适宜,但后期遭遇极端恶劣天气,出现少部分的倒伏现象,有待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9.
于2021年选择15个审定品种在桃源县进行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宜当地种植的再生稻品种为甬优4949、Y两优911。这2个品种两季合计每667m2产量分别为975kg、963kg;均表现为群体生长整齐,再生结实率较高,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米质优;可在当地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甬优4949(Oryza sativa subsp.japonica Kato cv.Yongyou 4949)是湖北省近年来审定的第一个中粳品种,具有熟期早、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示范应用面积逐年扩大.该文阐述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并初步规范了其在生产上的关键栽培技术,供大面积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