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渍蘑菇取鲜菇10千克,植物油3千克-5千克,精盐400克。先将油入锅烧至八成熟,然后把洗净沥干的鲜菇放入锅内煸透,加食盐,再用文火烧10分钟,趁热把油和菇倒入洁净的容器内,使菇浸没在油中。冷却后分装入瓶密封,置阴凉水贮藏。油渍蘑菇可贮存一年左右,食用时的烹调法与鲜蘑菇相同。  相似文献   

2.
蘑菇精的制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蘑菇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富含包括必需氨基酸在内的优良蛋白质和维生素类,是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食品。然而,其菌柄、等外子实体等可食用部分的大约20%因商品价值低而被废弃。这些蘑菇废弃物不经加工难以食用。但如能将其组织充分破坏,提取其所含成分制  相似文献   

3.
4.
5.
伊春市地处高寒山区,气候干燥寒冷,无霜期短,采用大棚生料地栽蘑菇,出菇早、产量高,春秋两次栽培都在蔬菜淡季出菇,可调节市场蔬菜供应,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大棚栽培蘑菇工艺简单,容易控制,一般农户均可栽培,一个劳动力4~9月,可管理150平方米,产值可达6000元,纯利润3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7.
8.
毒蘑菇     
  相似文献   

9.
北方农村种植玉米的面积很大。但据笔者深入农村采访得知种一亩玉米的纯收入仅在200元左右。如果你学会在玉米地里种蘑菇,每亩地能产蘑菇900~1000公斤,每公斤按2元钱出售,其经济效益超过单种玉米的10倍多,可谓是一条致富的新路。其实在玉米地里种蘑菇的技术也好学,只要你按下面介绍的方法去做,是很容易成功的。 1.选择好蘑菇的种类。可供人食用的蘑菇种类很多,而目前适合在玉米地里种的蘑菇是平菇。它的菌丝生长温度为5~35℃之间,适宜温度为24~28℃;培养基含  相似文献   

10.
11.
江农 《技术与市场》2002,(12):37-37
要使蘑菇高产,必须适当追施肥料。根据实践经验,现将蘑菇追施肥液的几种配制及使用方法,介绍于下: 1.菇根汤。将蘑菇在采收、加工时切下的菇脚和碎菇等废弃料,经集中洗净,切成薄片,每公斤料加水1公斤~1.5公斤,煮沸15分钟,取滤汁加水稀释到10公斤~15公斤,喷蘑菇菌床30平方米~40平方米。在出菇高峰期使用,可使子实体肥厚和延长出菇高峰期。  相似文献   

12.
对密环菌浸膏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密环菌浸膏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为开发速溶调味品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记述巴西蘑菇的发现﹑定名和它在分类学中的地位,突出介绍已被研究人员确定的药用价值和神奇保健功能,以及广谱的药效,栽培要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蘑菇露地栽培可简化工序,减少用工,产量较高,省工省本效益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栽培新方法。 1.畦床制作。选地势高、排水条件好、水源近、病虫杂菌少的早稻田。畦床南北向。床面宽100厘米,中间筑15厘米宽土埂,宽、高各10厘米,但小埂不能敲实,床土须松、碎,以利于菌丝萌发生长出菇。  相似文献   

15.
蘑菇生产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生理性病害时有发生,如果不及时查出原因并采取防治措施,则会造成生产的大量减产,同时也会给科研带来困难。对此,针对蘑菇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及防治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1菌丝生长弱1.1症状:菌丝生长稀、少,菌袋软、无弹性。1.2原因:①灭菌前培养料已经霉变,致使其pH发生变化;营养损失严重;②木屑不完全是阔叶树木屑,而是掺有针叶树木屑,且因其过量使用,其所含的脂类、芳香类化学物质抑制蘑菇菌丝生长;③培养料配方不合理,导致营养缺乏。1.3防治:①贮存培养料防止霉变;②采用…  相似文献   

16.
1 绪言 关于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S.Ito&Imai)孢子的发芽,最早从三村(1909年 )开始试验研究,后来西门和山内(1936年)、浜田(1950年)、富永(1958年)、广本(1960),松口蘑研究座谈会(1983年)、森永(1985年)、太田(1986年)小川、伊藤(1989年)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有关发芽率试验研究结果总结于表1。  相似文献   

17.
元蘑袋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磨Hohenbuehelia serotina serotina (Schrad:Fr.)Sing学名亚侧耳,又名冻蘑、黄蘑。为侧耳科的1种食用菌。元蘑为木腐菌,发生季节在秋季,是侧耳属中低温型品种。呈覆瓦状叠生在榆树、椴树、桦树等阔叶腐木上。分布在河北、黑龙江、吉林、山西、广西、陕西、四川、云南等地。元蘑为人们喜食的食用菌之一,其质地滑嫩,味道鲜美。但由于近年来森林资源逐渐减少,野生元蘑也随之减少。因此,对元蘑菌袋栽培进行了探索、研究。现将结果汇总如下:1 形态特征 元蘑子实体中等至梢大,菌盖粘,扁半球形至平展,直径3~12cm,黄绿色,靠近基部有短绒毛,边缘平滑;菌肉厚,白色;菌褶稍密,白色至浅黄色,宽,近延生;菌柄侧生很短或几无;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光滑,腊肠形,囊状体梭形,中部膨大。  相似文献   

18.
河西走廊双孢蘑菇生产以日光温室秋季畦栽为主,近5年每年以30%左右的面积迅速递增,2005年栽培面积接近40万m2,年产鲜菇300~350万kg,由于发展迅速,菇农经验不足,技术指导滞后,在生产中经常出现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保护     
《国际木业》2004,34(9):63-63
  相似文献   

20.
从备料、场地选择、菇棚搭建、建堆发酵、播种、覆土、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在寒地利用当地丰富的稻草和畜禽粪资源,采用二次发酵方法处理培养料栽培双孢菇技术,供栽培者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