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线损率是评价油田电网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线损不仅包括电网传输中线路本身损耗等合理线损部分,但也有许多不正常的成份,如偷、漏、错、误等摊入线损,而且所占比重较大。因此,降损必须从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两方面进行,技术降损是基础,管理降损是关键。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就如何加强油田用电降损节能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了合理改良和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研究耐盐微生物对盐碱降解的作用,试验采用纯化分离法、菌株耐盐碱度和降盐降碱率测定法对青海湖水样中的菌种进行耐盐微生物的分离及降盐降碱特性研究,最后对菌株RM3与RM25 16S r DNA序列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纯化分离后获得43株菌,其中细菌31株、真菌7株、放线菌5株;菌株RM1、RM2'、RM3、RM8、RM14、RM25、RM40可在氯化钠浓度为100 g/L的培养基中生长,属于中度嗜盐微生物,分离到4株嗜碱菌RM3、RM8、RM14、RM25;菌株RM3的降盐率和RM25的降碱率最高,降盐率达到17.30%,降碱率达到7.60%;对菌株RM3与RM25 16S r DNA序列进行测定显示,RM3属于芽孢杆菌属,RM25属于嗜盐单胞菌属。说明青海湖部分耐盐菌具有降盐、降碱特性。  相似文献   

3.
市场扫描     
猪肉价格微降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9月下旬,猪肉价格出现微降,水产品价格以降为主;牛羊肉、奶类价格基本稳定。相关人士预测,猪肉上涨的态势已基本结束,后  相似文献   

4.
赵亚永 《山东饲料》2013,(20):54+95
渗透破坏对堤防工程危害很大,形式主要有管涌和流土。影响土体发生渗透破坏的因素有其颗粒级配、密实度、渗透系数、土体结构等。发生渗透破坏的必要条件是土体的水力坡降大于其临界水力坡降,临界坡降的大小反应了土体发生渗透破坏的难易程度。本文基于文献中渗透破坏实验数据,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模型建立了临界水力坡降与土体各物理性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简化复杂系统控制器或观测器的设计,本文提出一种Hankel范数降阶与平衡截断降阶相结合的联合降阶法,得到了复杂系统的降阶模型;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在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今天,酸马奶独特的风味及特殊的食疗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富含具有降胆固醇效用的不饱和脂肪酸、钙、乳酸菌及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清酸等物质。主要从酸马奶所含营养成分的降胆固醇作用及酸马奶中乳酸菌的降胆固醇机理2个角度阐述酸马奶对胆固醇的降解作用,并分析了现有的研究乳酸菌降胆固醇机理所得到的成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旨在研究在两种能量水平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溶血卵磷脂(lysolecithin, LPL)对良凤花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消化道酶活性以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良凤花鸡1 08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1)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对照+500LPL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500 mg·kg-1的LPL;3)降能组:饲喂降能饲粮(在基础饲粮水平上降低251 kJ·kg-1的代谢能);4)降能+500LPL组:在降能饲粮基础上添加500 mg·kg-1的LPL;5)降能+750LPL组:在降能饲粮基础上添加750 mg·kg-1的LPL;6)降能+1000LPL组:在降能饲粮基础上添加1 000 mg·kg-1的LPL,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试验期52 d,分为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52日龄)。试验结束后,屠宰取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降能饲粮组良凤花鸡料重比高于对照组,在添加750 mg·kg-1 LPL...  相似文献   

8.
夏季高温、高湿气候对肉鸡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往往会引起食欲下降、抗病力差、死亡率高、出栏率低。要维持夏季肉鸡的正常生理机能,促其快长速肥,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应抓好“三降”、“三保”和“三防”工作。 1 “三降”——降温、降能、降密度 1.1 降温即降低鸡舍温度 鸡没有汗腺,体内产生的热量只能靠呼吸散失,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很  相似文献   

9.
降膜式蒸发器尤其是大型多效降膜式蒸发器利用末效二次蒸汽进行预热节能效果显著,其主要意义在于节省能源、减少冷凝器的换热面积及冷却水耗量、蒸发系统真空度稳定。本文仅以RNJM03-8000型三效降膜式蒸发器在奶粉生产中的应用为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朝阳地区冰雹主要特征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辽宁省朝阳市是冰雹多发地区,雹灾是朝阳地区仅次于旱灾的自然气候灾害.从影响降雹的天气系统、降雹回波特征、地形条件对降雹的影响、冰雹的移动路径及冰雹的时空分布等方面总结了朝阳地区冰雹的主要特征,为认识和掌握冰雹灾害发生规律、加强防御对策、振兴朝阳经济提供科学的决策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