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杨有红  魏东 《四川蚕业》2000,28(2):41-43
<正> 凉山州是四川省优质茧丝基地之一,1999年产茧16.6万担,在全省排名第三。近两年收购蚕茧基本普及了仪评,对体现公平评茧,认真执行国家的茧价政策,引导蚕农树立质量意识,提高蚕茧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受到蚕农和茧站的欢迎。 1 仪评工作的概况 1996年,在西昌、冕宁、德昌、普格县(市)进行仪评收茧试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茧丝绸行情好转,蚕茧价格稳定,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有所恢复.自上世纪90年代末始,浙江蚕区结合以农桑系列桑品种为代表的桑树新品种推广,在蚕桑低迷期进行大面积的桑园园区改造,现在已进入盛产期,对稳定当地蚕桑生产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面对当前良好的茧丝环境,业务部门除了引导农户种好桑、改好桑,应多指导蚕农做好秋冬明春的桑园管理工作,并通过提高地力进而提高桑园单产,使来年蚕茧生产能力有所提高.笔者认为,秋冬期桑园管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3.
杨学东 《四川蚕业》2011,39(4):7-7,23
2011年以来,面对国际茧丝价格波动导致蚕茧收购价格的下滑和50a不遇的干旱天气,珙县高度重视蚕桑产业发展,始终坚持政策上给力,科学上助力,干群上聚力,力促蚕桑产业科学发展,高位奋进。截至目前,全县发种129710张,产茧4728.6t,蚕农售茧收入达到1.47亿元,加上桑园套种、小蚕共育、桑枝食用菌、蚕沙等收入,蚕农...  相似文献   

4.
养好大蚕是夺取蚕茧优质高产的关键。近几年来,江苏东台地区不断总结和推广适合蚕农省力养蚕的实用技术,蚕茧产量和质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市桑园面积10万亩,年发蚕种29万张,产茧24万担,平均张产40公斤,上茧率达93%,解舒率73%,茧丝净度93.7分,现将其大蚕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8年,由于罕见的冰雪灾害和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茧丝产业遭受了十年来最严峻的挑战。面对蚕业增效、蚕农增收、产业发展十分困难的严峻形势,凉山州始终把稳定产业基础、增加蚕农收入放在首位,坚定蚕业发展信心不动摇,狠抓各项措施落实不松懈,克服了冰冻暴雪、持续低温等灾害性气候和茧丝市场疲软、茧价低迷等诸多困难,取得了蚕茧增产、蚕农增收、基础稳定、产业发展的好成绩。2008年,全州养蚕44万张,产茧371138担,比2007年净增26108担,增长7.5%。蚕农售茧收入3.13亿元,比2007年增加2500万元,增长8.6%,  相似文献   

6.
近年我国丝绸出口和内销形势都很好,但农村蚕茧生产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新情况.主要表现是,一些重点产区蚕农挖桑、弃管、不愿养蚕的倾向渐趋严重;桑园树龄逐年老化,面积减少,更新停滞,蚕茧产量除江苏、安徽两省略增外,大部分省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个别省区如广东、辽宁等则急剧下降.1986年全国桑蚕茧总产量(预计)比1985年减少近30万担,柞蚕茧产量连年下跌,减幅更大.前几年一度盛传的“茧丝库  相似文献   

7.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9,46(2):59-59
今年我区上半年蚕茧收购价格有所回升,贵港、上林等地早上市的蚕茧收购价格已回升到17~18元/公斤,但由于去年秋茧价格大幅下跌,低至9~12元/公斤,不少蚕农种桑养蚕积极性受挫,桑园弃管现象严重,失管的桑园长势不好,桑枝条细,叶片小而薄,桑树病虫害多,产叶量不高,面对新一轮的蚕桑行情反弹,有可能错失良机。笔者建议广大蚕农应尽快抓紧开展桑园田间管理,抓紧给桑园施肥,  相似文献   

8.
谭鸿 《四川蚕业》2013,41(2):49-51
<正>米易县蚕茧在上世纪80-90年代初曾因茧丝长、解舒率高、上车率高等诸多优点深受省内外客商的喜爱,并一度成为攀枝花市生产"出口茧"的原料基地之一。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蚕茧质量急剧下滑,蚕农养蚕效益下降,严重打击我县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也是影响我县蚕桑业竟争力的主要原因。因此,笔者就影响我县蚕茧质量的因素进行剖析,对如何提高蚕茧质量问题谈谈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9.
冬闲桑园间作榨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营  仝斌 《四川蚕业》2009,37(1):41-42
2006年茧丝市场大幅波动以来,茧丝价格逐步走低,茧丝市场进入低谷期。尤其是2008年9月份以来,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厂丝、干茧市场价格急剧下跌,鲜茧收购价格接近10年来最低水平,蚕农经济收入受到很大影响,一些地区出现毁桑和桑园弃管现象,蚕桑产业发展面l临严峻挑战。为保持我县蚕桑生产稳定发展,睢宁县一方面积极引导蚕农理性对待茧丝市场波动,积极宣传“毁桑容易栽桑难”;另一方面加强桑园综合利用,组织桑园合理间作、复合经营和蚕桑、茧丝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提高蚕桑综合生产力,促进蚕农增收。  相似文献   

10.
2005年茧丝价格一路飙升,淳安县蚕茧收购价晚中秋茧每1kg平均高达28.50元,农户最高已达32.00元。由于利益的驱动,全县蚕农种桑热情高涨,目前又掀起了新一轮发展高潮,2005年冬种桑2000hm2以上。面对如此迅猛发展势头,淳安县要打造中国蚕桑之乡,构建茧丝绸强县,提升产业层次,必须突破产业制约因素瓶颈。1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1.1蚕桑生产因素1.1.1桑、蚕品种推广应用缺少灵活性。一是桑园很大一部分是山坡地,没有100%的实现良田种植。由于桑园连片种植范围广,如品种单一容易误导蚕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给桑病虫防治带来了隐患。二是蚕品种延用…  相似文献   

11.
孟春燕 《江苏蚕业》2000,22(2):38-39
在收烘政策的引导下,提高茧质的关键在茧站,基层茧站严格按照国家的收购政策及标准去执行,真正做到优茧优价,蚕农就会自觉地重视提高蚕茧品质。如何抓好茧站管理,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三方面的措施。1与蚕农组成共同体稳定蚕桑生产蚕桑生产是行业的基础,影响蚕茧质量的因素生产占70%,茧处理与烘茧占30%,所以提高蚕茧质量的第一车间在农村。为强化农民的质量意识,必须使蚕茧质量与蚕农的经济效益挂钩,较好的办法是由茧站与蚕桑重点专业村组建蚕业生产合作社,围绕“保桑园、上质量、争效益、脱困境”的指导思想,制定合作社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的技术支撑下,河池市的蚕桑产业得到了持续稳定发展.到"十三五"末的2020年底,全市桑园面积发展到6.21万hm2,蚕茧年产量达到14.13万t,同比"十二五"末的2015年桑园5.38万hm2,蚕茧产量11.12万t,分别增长15.40%、27.07%,分别占广西桑园总面积和总产茧量的31.23%、37.53%,占全国桑园总面积和总产茧量的7.69%、19.44%.河池市的桑园规模、茧丝加工能力连续16年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是广西最大的桑蚕茧丝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蚕茧生产地.  相似文献   

13.
《北方蚕业》2016,(1):62-62
2016年4月15日,商务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2016年度全国桑蚕种、茧、丝生产引导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2015年,全国桑园面积82.13 hm2(1232万亩),比上年(下同)减少0.8%;桑蚕茧发种量1578万张,减少3%;桑蚕茧产量63万吨,减少2.1%;桑蚕茧收购均价1698元/50kg,下降5.8%,蚕农实现收入199亿元人民币,减少6.6%;桑蚕丝产量16.9万吨,增长3.9%;真丝绸商品出口额31亿美元,下降0.4%;丝绸内销出现恢复性增长。鉴于2015年桑蚕种减产、丝绸出口低迷、国内原料库存较大,2016年若无重大气候变化或自然灾害,预计桑蚕种繁制发放1500~1600万张,桑蚕茧产量60.5~63.5万吨,桑蚕丝产量16.2~16.8万吨。为加强我国茧丝绸行业宏观引导,保持茧丝供需基本平衡,维护农工贸三方利益,加快推进茧丝绸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知》要求各地要参考产量预测,结合本地实际,切实做好2016年桑蚕种、茧、丝生产的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4.
1茧质下降的原因分析近年来,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县的蚕茧质量呈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茧形变小、茧层变薄、茧丝长变短和生产上茧率下降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树龄老化我县现有桑园树龄大都接近或超过10年,已过了3~8年的最佳旺盛生长期,随着树龄增长,桑园生长  相似文献   

15.
陈伟 《四川蚕业》2010,38(3):5-6
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2009年,四川省宁南县蚕茧产量达到15.98万担,占凉山州蚕茧总产量的42%,蚕农售茧收入达1.4亿元,蚕农户均养蚕收入5668元。茧丝行业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实现税利5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6.
<正> 茧丝绸是中江县财政增收、农民致富的骨干产业。1995年全县有桑树2.5亿株,小桑园4.5万亩,制合格蚕种19万张,养蚕农户28万户,发蚕种35万张,产茧15.6万担,收购鲜茧14.2万担,年产干茧2750余吨,蚕农茧款收入5700余万元。全县目前有蚕茧收烘站五十个。其中:国营茧站40个,乡办代收烘蚕茧站10个。全县从事蚕茧生产收  相似文献   

17.
从茧丝大起大落的缘由论丝绸行业改革发展的思路桐乡市供销社桐乡市蚕茧公司沈金荣,沈根兴小小一颗茧,细细一根丝。看来似乎细小的茧丝,却牵动着全省110万多户蚕农,全省的国营和乡村所有丝绸企业及其广大职工的心。尤其是主产区的市、县,茧丝大起大落,还影响到出...  相似文献   

18.
马益国 《江苏蚕业》2003,25(2):37-38
<正> 历史悠久的蚕桑生产,对祖国的社会发展,国际贸易,经济繁荣等都起到积极作用。近些年来,不少地方政府,看好茧丝绸的行情,把蚕桑作为骨干副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好项目,“要想富,栽桑树”,确使不少蚕农走上了致富路,率先步入了小康。但是在茧市行情低迷,茧丝绸的出口量减少,蚕茧的收购价格下跌,确实影响到蚕农的经济利益。不过“在国际市场上,目前是低档茧丝供大于求,而对4A级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 千金公社是浙江省湖州市蚕桑生产的重点产区,有专业桑园(不间作其他作物的桑园)9348亩。近两年来,该社蚕茧连续获得丰收,平均每年增产蚕茧1188担,83年总产茧15190担,亩产茧162.5斤。三年来的蚕茧生产情况如下表:  相似文献   

20.
1 实行科技养蚕的重要性随着蚕桑生产蓬勃发展,蚕茧质量、单产逐年提高.但这两年由于蚕茧收购价格下降,严重影响了蚕农生产积极,蚕农不愿养蚕,更不愿加大科技投入,科学养蚕技术不能应用推广,蚕茧质量、单产随之大大下降.以我县为例,去年蚕茧单产由1994年的21公斤减到13公斤.春茧试缫鲜茧上车率仅65%,茧丝长850米,公斤茧700粒.夏秋茧差距更大.如此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