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过对小麦收获后麦茬的不同处理和不同的播种机械使用,探讨其对麦后直播夏棉的出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秸秆还田机切秆灭茬、旋耕机整地后,用玉米播种机播种光籽棉种或用非标准棉花毛籽播种机,采用先播后浇的栽培技术,简约、省时、省工,棉花出苗好,为棉花增加了1周的有效生长时间,为麦后直播棉稳产、高产、优质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对麦后直播棉花种植密度设置不同处理,分析不同处理间棉花生育进度和产量,探索麦后直播棉合理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麦后直播棉花种植150000株/hm2能够取得较高的产量,与其他处理相比能够取得较好的收益,而且不影响后茬作物的种植,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麦后棉品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皮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麦后棉品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皮棉产量的影响,2008~2009年在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农场开展了麦后棉不同种植方式(直播和育苗移栽)、品种和密度试验,以中熟育苗移栽棉为对照,研究分析了麦后直播棉生育性状、结铃动态、产量和"四桃"比例与移栽棉的差异.结果表明:麦后直播棉在品种选择恰当的前提下,可获得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花相当的产量.适合麦后直播的棉花品种是早熟棉,生育期为100~105 d,试验品种中棉所50、中棉所68是理想的麦后直播棉品种,其中中棉所68增产潜力更大.生育期在125 d以上的中熟品种因霜前吐絮率低,不宜作麦后直播棉使用.江苏沿海地区麦后直播棉中棉所50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 hm267 500株左右,中棉所68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 hm260 000株左右.  相似文献   

4.
为了推广与发展麦后移栽棉种植模式,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机械化移栽棉花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特点.结果表明:营养钵育苗麦后移栽春棉、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移栽春棉和夏棉的子棉产量和霜前子棉产量相当.与麦套移栽春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的生育进程有所推迟,子棉产量降低4.2%~4.7%,霜前花率降低0.9~1.3个百分点;但与麦后直播夏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显著增产57.3%~58.2%,霜前花率提高约19个百分点;与麦后直播春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显著增产62.1%~63.0%,霜前花率提高约20个百分点.此外,棉花麦后移栽,有利于小麦全幅播种和机械收获,且小麦产量比套种田小麦增产25%以上(P<0.05),同时,棉花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实现了专业化、商业化和规模化育苗,有利于棉花机械移栽.可见,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机械化移栽春棉和夏棉可以取代传统营养钵育苗麦后移栽.  相似文献   

5.
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湖北省主产棉县(市)之一,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旱地大面积冬作改为满幅小麦。为使小麦收获后实现下茬棉花种植轻简化,近几年来,笔者进行了麦后直播棉种植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麦后直播棉种植简单易行,既减工节本又降低劳动强度,且结铃期避开高温影响,成铃率高,大面积亩产籽棉260 kg左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种植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麦后直播棉花的产量和质量。笔者根据实地调研及查阅有关资料,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麦后直播棉种植密度与皮棉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后直播棉能显著提高棉田复种指数和植棉劳动效率,因而,近几年来受到本省沿江地区棉农的广泛关注。但由于除了品种因素外栽培技术尚不完善,皮棉产量不尽理想。利,植密度是栽培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探讨棉花在麦后直播条件下种植密度与皮棉产量的关系,对发展我省棉花生产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宜鲁西南棉区麦后直播的棉花品种,选用4个棉花品种进行麦后直播试验,分析不同品种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产量构成要素、产量、品质性状等。结果表明,鲁棉研241早熟性好,结铃性强、集中、铃大,产量和品质表现好;德棉15生育期短、早熟性最好,结铃性强,产量和品质表现较好,霜前花率最高;石早2早熟性一般,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均最低;石早1的品质较好,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均表现较好,但表现晚熟。综合来看,鲁棉241、德棉15适合在鲁西南开展麦后直播,石早2、石早1不宜在鲁西南开展麦后直播。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麦后直播棉花熟期迟的问题,现通过喷用不同药剂对其脱叶催熟,使其提早成熟,便于采收。结果表明:试验的4种脱叶催熟剂均有脱叶催熟效果,其中乙烯催熟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豫南地区麦后直播稻田间杂草化除的有效技术方法,通过对豫南地区麦后直播稻田的杂草种类、数量进行调查分析,开展了不同除草剂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直播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豫南地区麦后直播稻田杂草草相复杂,优势杂草种类多;麦后直播稻田杂草的有效防除可显著提高直播稻产量。重点做好直播稻田芽前土壤封闭处理,芽后田间杂草防除要根据田间草相有针对性地选择除草剂。  相似文献   

10.
2016—2018年开展了鄂北棉区机械采收棉花品种试验示范,通过夏直播品种筛选、麦后直播高效栽培试验、化学脱叶催熟等试验筛选出的3个棉花品种鄂杂棉30、华棉3109、晶华116基本符合机械采收棉花要求,初步总结了机械采收棉花品种应具有的优良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黄淮地区麦棉连作直播种植模式,规定了适于麦棉连作直播模式的小麦种植技术规范,包括规程范围、品种选择、产量目标、播种方式、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棉花接茬播种等技术要素,为黄淮棉区小麦—麦后直播棉花连作种植模式下的小麦栽培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产量的影响,以豫花9326为供试品种,采用麦套、麦后直播起垄喷施液态膜、麦后直播起垄覆膜三种种植模式。试验结果表明,麦后直播起垄覆膜、麦后直播起垄喷施液态膜种植均较麦套种植增产,麦后直播起垄覆膜增产最多。  相似文献   

13.
密度对麦后直播棉生育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无限果枝类型棉花品种CN01为材料,研究了密度对麦后直播棉生育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麦后直播棉生育进程无明显影响,果节形成高峰期为7月26日至8月5日,成铃高峰期为8月16-25日,高峰期内群体果节日增量和成铃强度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麦后直播棉产量由伏桃、秋桃和晚秋桃构成,秋桃占53.57%~56.07%,成铃率随着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67 500和60 000株/hm2处理产量优势明显,纤维品质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14.
麦后直播稻不易夺高产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苏泰兴地区群众习惯于麦后直播,实践证明并不科学。分析了麦后直播稻不能夺高产的原因,认为在正常年景下应坚决杜绝推广麦后直播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不同密度麦后直播棉生育特性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麦后直播棉不同密度试验及其与麦套棉经济效益的对比分析,初步探明麦后直播棉的生长发育规律,筛选出麦后直播棉适宜的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此密度下产量可达3 738.0 kg/hm2;麦后直播棉经济效益优于传统麦套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耕地占有率越来越低,我国棉花生产,有一熟棉田向粮棉两熟乃至多熟发展,又从麦行套载向麦后移栽乃至直播棉花发展,由低  相似文献   

17.
徐淮地区农作物种植采取一年两熟,通过多年多地对麦茬水稻直播种植成功案例的总结及麦后直播水稻的筛选经验,提出了徐淮地区“徐稻4号”直播旱种水管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即选好早熟茬口,及早整地,及早播种;把好播种出苗关种杂草防除关;掌握播量、合理密植,科学用肥、合理施肥,科学灌水、合理排灌水;‘预防雀害,预防病害,预防虫害,预防后期低温冷害;适时收割。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豫南麦后直播稻田间杂草化除的有效技术方法,本研究对豫南地区麦后直播稻田的杂草种类、数量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除草剂施用对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直播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豫南麦后直播稻田杂草草相复杂,优势杂草种类多;麦后直播稻田杂草的有效防除可显著提高直播稻产量。重点做好直播稻田芽前土壤封闭处理,芽后田间杂草防除要根据田间草相针对性选则除草剂。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农业机械化要求,我组于1974年进行了小麦收后直播棉花试验,面积1亩,品种华棉4号。5月27日播种,10月29日拔杆,全生育期155天。亩产皮棉136斤。就以下几个方面谈一点体会。一、麦后花的生长发育特点(一)生育期缩短。麦后花全生育期缩短,这是对丰产不利的因素,但麦后茬也具备许多优点。主要是麦后花早期气温高,避开了苗期的寒害,苗病也较轻,容易全苗。本试验几  相似文献   

20.
麦后直播植棉方式以其易于实现机械化,提高生产率的突出优势而具有潜在的生命力.本研究以皮棉亩产65~75kg为目标,以优化棉田农艺措施为着眼点,探讨在麦后直播条件下,棉花丰产的主要栽培技术,进而为我省棉田种植制度的发展提供技术贮备.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于1990年和1991年在靖江县农科所内进行,含两组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