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试验选用768只1日龄肉公鸡,随机将其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依据理想赖氨酸:蛋氨酸比例及赖氨酸需要量回归方程,研究每周赖氨酸需要量分别增加5%、10%以及降低5%、10%、15%后,日粮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肉鸡生产性能、胴体组成及氮排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氨基酸-蛋白质水平提高后可显著降低0~7周龄肉鸡腹脂含量(P0.05),对生产性能及胸肉、腿肉产量无显著影响;②降低氨基酸-蛋白质水平能显著降低粪氮排出(P0.05),当氨基酸水平降低10%~15%后,肉鸡腹脂量显著增加(P0.05),对0~7周龄肉鸡平均体重、体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及胸肉、腿肉产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③0~1周龄肉公鸡日粮中赖氨酸水平降低5%(蛋白水平降为21.47%)时,对其生产性能和胴体组成无任何不良影响,同时可最大程度地减少氮排出。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探讨饲粮蛋氨酸添加水平对断奶至3月龄獭兔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0日龄断奶生长獭兔2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0、0.15%、0.30%、0.45%、0.60%)蛋氨酸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3 d。结果表明:1)饲粮蛋氨酸添加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影响不显著(P>0.05);对平均日增重影响显著(P<0.05),在0.45%添加组时达到最大值16.76 g/d;对料重比影响极显著(P<0.01),在0.45%添加组时达到最小值3.55。2)饲粮蛋氨酸添加水平对摄入氮、粪氮、尿氮、可消化氮、沉积氮、氮表观消化率、氮利用率和氮生物利用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蛋氨酸添加水平对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蛋氨酸添加水平对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极显著影响血清尿素氮含量(P<0.01),其中0.30%和0.45%添加组极显著低于0和0.15%添加组(P<0.01),在0.45%添加组时达到最小值5.70 mmol/L。综合考虑本试验所测指标,断奶至3月龄獭兔的蛋氨酸适宜添加水平为0.45%(饲粮总蛋氨酸水平为0.68%)。  相似文献   

3.
北京肉仔鸭蛋氨酸和赖氨酸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蛋氨酸和赖氨酸试验各4个处理 ,各设4个重复 ,每重复试验鸭14只。0~2周龄饲粮处理水平分别为 :蛋氨酸0.35 %、0.40 %、0.45 %和0.50 % ;赖氨酸0.80 %、0.90 %、1.00 %和1.10 %。2~5周龄饲粮处理水平为 :蛋氨酸0.25 %、0.30 %、0.35 %和0.40 %;赖氨酸0.55 %0.65 %、0.75 %和0.85 %。测定14日龄和35日龄试验鸭血清尿素氮和尿酸氮含量。结果表明 :(1)蛋氨酸0.35 %处理组的活重和增重显著低于其它各处理组 (P<0.05) ,0.40 %处理组显著低于0.45 %和0.50 %处理组(P<0.05)。饲料报酬0.35 %组显著低于0.50 %处理组。(2)蛋氨酸0.25 %组5周龄体重显著低于其它处理 (P<0.05) ;2~5周龄体增重0.25 %组显著低于0.35 %和0.40 %组(P<0.05)。2~5周龄饲料报酬检验差异不显著 (P>0.05)。0~2周龄和2~5周龄各蛋氨酸水平饲料采食量差异不显著 (P>0.05)。 (3)2周龄体重和0~2周龄体增重以饲粮0.80 %赖氨酸水平组显著低于其它处理 (P<0.05) ,饲料报酬差异不显著 (P>0.05)。 (4)5周龄体重和2~5周龄增重0.55 %处理组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P<0.05) ;2~5周龄饲料报酬0.55 %与0.65 %、0.75 %、0.85 %处理间差异显著 (P<0.05) ,采食量无显著差异 (P>0.05)。 (5)0~2周龄饲粮蛋氨酸各处理对14日龄试验鸭血清尿素氮和尿酸氮无显著影  相似文献   

4.
不同硒源与硒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胴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胴体特性的影响。试验选用良凤花公母混合雏鸡340只,随机分为5组,1组为对照组,饲以基础日粮,其它4组分别喂以添加了0.15、0.30mg/kg无机硒(来源于亚硒酸钠)和添加了0.15、0.30mg/kg有机硒(来源于蛋氨酸硒)的基础日粮。结果表明,日粮添加硒对良凤花肉鸡的日增重、饲料转化效率和屠宰特性无显著影响(P>0.05)。两种硒源添加剂的日粮饲喂的肉鸡其生产性能也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日粮蛋氨酸及赖氨酸水平对雌性肉仔鸡胴体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蛋氨酸和赖氨酸水平对 3~ 6周龄艾维茵母鸡胴体组成及脂肪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 3× 5双因子试验设计 ,蛋氨酸设 3个水平 ( 0 32 % ,0 4 4% ,0 56 % ) ,赖氨酸设 5个水平( 0 7% ,0 85% ,1 0 % ,1 1 5% ,1 30 % ) ,一共形成 1 5个处理组。基础日粮由玉米、豆粕、花生粕、玉米蛋白粉等组成。含代谢能 1 2 73MJ/Kg ,粗蛋白 1 8 8% ,赖氨酸 0 7% ,蛋氨酸 0 32 %。试验末分别检测生产性能 ,屠宰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 :日粮赖氨酸和蛋氨酸显著影响了肉仔鸡的胴体组成和脂肪代谢 (P <0 0 1 )。赖氨酸和蛋氨酸缺乏或过量 ,血浆尿酸、甘油三脂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均呈上升趋势。日粮赖氨酸 ( 0 70 % )和蛋氨酸 ( 0 32 % )缺乏显著降低了肉仔鸡的体增重、胸肉率及全净膛率 (P<0 0 5) ,而腹脂沉积偏高。适度提高日粮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可以提高全净膛率 ,胸肌率 ,降低腹脂沉积 ,从而改善胴体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沙棘叶黄酮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公雏360只,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基础饲粮+0.025%沙棘叶黄酮)、试验Ⅱ组(基础饲粮+0.050%沙棘叶黄酮)、试验Ⅲ组(基础饲粮+0.100%沙棘叶黄酮),进行7周的饲养试验。于试验第29、50天早晨以重复为单位记录每组肉鸡的体重、采食量,计算整个试验期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于试验第50天屠宰采样,测定肉鸡的屠宰性能,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肌肉中肌苷酸含量,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肌内脂肪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降低了3.92%、4.06%和4.27%(P<0.05),但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组肉鸡宰前体重、全净膛率、半净膛率和腹脂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Ⅲ组肉鸡屠宰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88%(P<0.05);试验Ⅲ组肉鸡腿肌肌内脂肪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46.70%(P<0.05),其胸肌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但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肉鸡生长全期饲粮中添加0.100%沙棘叶黄酮后,在不影响其生长性能的情况下降低了平均日采食量,在不影响其腹脂率的情况下增加了腿肌肌内脂肪的含量,并提高了屠宰率,从而改善了胴体品质及风味。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研究低蛋白低豆粕日粮添加限制性氨基酸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一,将160只22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试验Ⅰ、Ⅱ、Ⅲ组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0%、19%、18%和17%,各试验组添加不同比例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试验二,将144只22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9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将粗蛋白质为17%的日粮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添加量在原有基础上分别提高10%、20%和30%,做正交试验,试验为期21 d。结果表明:试验I、Ⅱ组42日龄终重、平均日采食量及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的终重、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Ⅲ组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试验Ⅰ、Ⅱ组差异显著(P<0.05)。把粗蛋白质为17%的肉鸡日粮中赖氨酸、DL-蛋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的添加量分别提高30%、30%、10%和20%,肉鸡生长性能能达到粗蛋白质为20%的日粮水平。由此可见,在肉鸡低蛋白低豆粕减量替代日粮中添加限制性氨基酸能降低日粮粗蛋白质水平;22~42...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选用42日龄健康五龙鹅,研究了饲粮中不同蛋氨酸和赖氨酸水平对其育成期生产性能及血浆尿酸和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试验采用3×3二因子有重复设计,饲粮中蛋氨酸水平为0.33%、0.43%和0.53%,赖氨酸水平为0.7%、0.8%和0.9%。结果表明:①不同蛋氨酸水平对体增重和料重比影响显著(P<0.05),以0.33%水平时的体增重最大,料重比最低;不同赖氨酸水平对体增重和料重比影响不显著(P>0.05),但以0.7%水平体增重较高,料重比较低;不同蛋氨酸和赖氨酸水平对饲料消耗影响均不显著(P>0.05)。蛋氨酸与赖氨酸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体增重和料重比影响显著(P<0.05)。②不同蛋氨酸水平对血浆尿酸含量影响显著(P<0.05),蛋氨酸水平为0.53%时血浆尿酸含量最高,为0.33%时含量最低;不同蛋氨酸水平对血浆蛋氨酸、赖氨酸、总必需氨基酸和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对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不同赖氨酸水平对血浆尿酸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当赖氨酸水平为0.7%时血浆尿酸含量最低;不同赖氨酸水平对血浆蛋氨酸、赖氨酸和总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对总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蛋氨酸与赖氨酸间的交互作用对血浆尿酸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总游离氨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水貂适宜氨基酸组成、降低饲料成本,试验选取成年健康公母水貂各60只,随机分成6组,采用2×3因子试验设计,即赖氨酸2个水平,分别为1.85%和1.7%,蛋氨酸3个水平分别为0.81%、0.99%和1.24%,对采食正常试验组水貂进行了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①日粮赖氨酸水平的变化对公母貂干物质摄入、排出及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蛋氨酸水平的变化对母貂干物质摄入、排出及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公貂粪干物质排出量蛋氨酸水平为0.99%组显著低于蛋氨酸水平为1.24%组(P<0.05),公貂干物质消化率蛋氨酸水平为0.99%组极显著地高于蛋氨酸水平为0.81%组和1.24%组(P<0.01)。②日粮赖氨酸水平的变化对公母貂有机物摄入、排出及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蛋氨酸水平的变化对公母貂有机物摄入、排出及母貂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公貂蛋氨酸水平为0.99%组有机物消化率显著高于蛋氨酸水平为0.81%组(P<0.05),与蛋氨酸水平为1.24%组差异不显著(P>0.05)。③公母貂蛋白质消化代谢受赖氨酸水平变化的影响不显著(P>0.05);公母貂蛋白质摄入及粪蛋白的排出受蛋氨酸水平变化影响不显著(P>0.05),蛋氨酸为1.24%时公貂尿蛋白排出显著高于0.99%水平组(P<0.05),与0.81%水平组尿蛋白排出差异不显著(P>0.05);公貂蛋白存留0.99%水平组极显著高于1.24%水平组(P<0.01);公貂蛋白质消化率0.99%水平组显著高于1.24%水平组(P<0.05),与0.81%水平组差异不显著(P>0.05);母貂蛋氨酸水平变化对各消化代谢率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④1.85%赖氨酸水平组公貂赖氨酸摄入、尿排出及消化代谢率均显著高于1.7%赖氨酸水平组(P<0.05),母貂间差异不显著(P>0.05),赖氨酸水平对公母貂蛋氨酸摄入、粪尿排出及消化代谢率无显著影响(P>0.05);蛋氨酸水平对公母貂赖氨酸摄入、粪尿排出无显著影响(P>0.05),蛋氨酸0.99%水平公貂赖氨酸消化代谢率均极显著高于蛋氨酸1.24%水平和0.81%水平公貂(P<0.01),蛋氨酸水平对母貂间赖氨酸消化代谢率无显著影响(P>0.05);蛋氨酸水平对公母貂蛋氨酸摄入、粪尿排出及消化代谢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蛋氨酸水平的降低,蛋氨酸的摄入逐渐降低,而尿排出蛋氨酸1.24%组显著高于0.99%和0.81%水平组(P<0.05);蛋氨酸0.99%和1.24%水平组公母貂蛋氨酸的消化代谢率均极显著高于0.81%水平组(P<0.01),蛋氨酸0.99%和1.24%水平组公母貂蛋氨酸的消化代谢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1~21日龄爱拔益加(AA)×罗曼肉杂鸡饲粮代谢能、粗蛋白质、蛋氨酸和赖氨酸的适宜水平。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70、12.12、12.54 M J/kg;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9.00%、20.00%、21.00%;蛋氨酸水平分别为0.45%、0.50%、0.55%;赖氨酸水平分别为1.00%、1.10%、1.20%。选取1日龄AA×罗曼肉杂鸡864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试验期21 d。通过饲养试验、屠宰试验等方法检测不同营养水平饲粮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1)饲粮粗蛋白质、蛋氨酸和赖氨酸水平对试验鸡平均日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21.00%粗蛋白质水平组显著高于20.00%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0.50%蛋氨酸水平组显著高于0.55%蛋氨酸水平组(P0.05),1.20%赖氨酸水平组显著高于1.10%赖氨酸水平组(P0.05)。2)饲粮代谢能水平对21日龄试验鸡活体总能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12.12 MJ/kg代谢能水平组显著高于12.54 MJ/kg代谢能水平组(P0.05);饲粮蛋氨酸水平对试验鸡活体粗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0.50%和0.55%蛋氨酸水平组显著高于0.45%蛋氨酸水平组(P0.05)。3)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21日龄试验鸡活体能量沉积率有显著影响(P0.05),11.70和12.12 MJ/kg代谢能水平组显著高于12.54 MJ/kg代谢能水平组(P0.05),21.00%粗蛋白质水平组显著高于20.00%和19.00%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1.10%赖氨酸水平组的试验鸡活体赖氨酸沉积率显著高于1.20%赖氨酸水平组(P0.05)。4)饲粮赖氨酸水平对试验鸡血清葡萄糖、尿酸、尿素氮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1.00%赖氨酸水平组血清葡萄糖水平最高,显著高于1.20%赖氨酸水平组(P0.05),1.10%赖氨酸水平组血清尿酸水平最高,显著高于1.20%赖氨酸水平组(P0.05),1.20%赖氨酸水平组血清尿素氮水平最高,显著高于1.10%赖氨酸水平组(P0.05)。5)由回归分析得出1~21日龄AA×罗曼肉杂鸡饲粮代谢能、粗蛋白质、蛋氨酸和赖氨酸适宜水平的计算公式分别为ME=45.33W~(0.75)+183.84△W,CP=19.77 W~(0.75)+626.47△W,Met=1.44 W~(0.75)+10.31△W,Lys=3.01 W~(0.75)+21.28△W(M E为代谢能,W~(0.75)为代谢体重,△W为平均日增重,CP为粗蛋白质,Met为蛋氨酸,Lys为赖氨酸),根据公式计算得出饲粮代谢能、粗蛋白质、蛋氨酸和赖氨酸的适宜水平分别为11.90 MJ/kg、21.08%、0.51%和1.05%。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日粮不同代谢能和赖氨酸水平对AA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60只1日龄AA公雏,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32个重复,每重复1只鸡,实行单笼饲养。试验采用2因子(代谢能和赖氨酸)×2水平(低于和高于对照组)随机区组设计,设1个对照组(代谢能参照NRC,1994),2个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97、13.81MJ/kg;2个赖氨酸水平0~3周龄分别为1.0%、1.2%,4~6周龄分别为0.9%、1.1%,对照组代谢能水平0~6周龄为13.39MJ/kg,赖氨酸水平0~3周龄为1.1%,4~6周龄为1.0%。42日龄屠宰,试验结果表明:①日粮代谢能水平从12.97MJ/kg提高到13.81MJ/kg,肉鸡平均体重增加12.67%,饲料转化率升高7%(P<0.01);日粮赖氨酸水平提高20%,体重显著增加12.38%(P<0.05),饲料转化率升高3.84%(P<0.01);日粮代谢能和赖氨酸对饲料转化率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②随着代谢能水平的提高,屠体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腹脂重和腹脂率相应提高,高能组显著高于中、低能组(P<0.05),赖氨酸水平对屠体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和胸肌率产生极显著的影响(P<0.01),与低赖氨酸组相比,高赖氨酸日粮组肉鸡屠体重增加12.33%、全净膛重增加12.62%、胸肌重增加28.53%、胸肌率提高3.11%,代谢能和赖氨酸水平对肉鸡腹脂重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③日粮代谢能水平为13.81MJ/kg,赖氨酸水平0~3周龄为1.2%、4~6周龄为1.1%时AA肉鸡获得最佳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与实际生产中应用的NRC(1994)代谢能和赖氨酸水平相比,AA肉鸡多赢利1.44元/只。  相似文献   

12.
生长抑素抑制剂——半胱胺促进肉用仔鸡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本研究室的工作已经证明,半胱胺(Cysteamine,CS)能加速大鼠、幼兔的生长。本试验进一步观察CS对红布罗肉用仔鸡生长的作用。21日龄仔鸡30只分为对照和CS实验两组,CS每周口服一次(剂量:100mg/kg体重)。40日后,CS组仔鸡增重比对照组提高5.3%(1299克对1368克)(P<0.05)。CS口服不改变仔鸡的采食量,但料肉比降低了5.7%;血清生长抑素水平明显降低(102.3对43.5pg/ml)(P<0.01),血脉氮含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2日龄52只仔鸡进行重复试验,CS实验组每5天给药一次(80mg/kg体重)。58日龄时CS组仔鸡增重比对照组提高7.9%(913.7克对985.5克)(P<0.025),胴体重超过5.5%(P<0.05),腹脂/胴体重比值降低了20.5%。上述结果表明,CS能够抑制SS水平,促进仔鸡生长,并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体内脂肪含量,改善胴体品质,这些作用均具有一定的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13.
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对肉用仔鸡体重及腹脂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商品代印地安河(INDIAN RIVER)肉用仔鸡1800只为试验动物。依据能量浓度和蛋白质水平不同,试验设3种日粮处理,同期各处理间代谢能相差0.42兆焦耳/公斤,粗蛋白相差1%。试验结果表明:第1组(低水平),第2组(中水平)和第3组(高水平)试鸡体重在0—3周龄时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后者高于前者,并且后者料重比小于前者。8周龄末时,第2、3组鸡体重极显著高于第1组(P<0.01),第2、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日粮能量浓度对腹脂率影响极大,第3组仔鸡腹脂率显著高于第1、2组(P<0.05),分别高35.34%和22.18%。第1、2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日粮能量浓度和蛋白质水平提高,肉用仔鸡成活率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饲粮苏氨酸水平对22~42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确定其苏氨酸需要量。【方法】试验选用22日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鸡1 600只,根据体重相同的原则分为5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肉鸡(公母各半)。采用玉米-花生粕型基础饲粮,5个处理组试验鸡分别饲喂含0.60%(基础饲粮)、0.67%、0.74%、0.81%和0.88%苏氨酸饲粮,试验期为21 d。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取2只鸡屠宰采样,测定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饲粮苏氨酸水平显著影响黄羽肉公鸡、母鸡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P<0.05)。对于母鸡,0.88%苏氨酸水平组平均日增重最高;0.81%苏氨酸水平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对于公鸡,0.81%苏氨酸水平组平均日增重最高;0.81%苏氨酸水平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饲粮苏氨酸水平与黄羽肉公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以及公、母鸡料重比呈显著的二次线性相关(P<0.05);根据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回归方程得出黄羽肉公鸡饲粮苏氨酸最适水平分别为0.81%和0.83%;根据料重比回归方程得出黄羽肉母鸡和公鸡饲粮苏氨酸最适水平分别为0.83%和0.86%。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黄羽肉公鸡、母鸡的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黄羽肉公鸡全净膛率和腹脂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0.81%苏氨酸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0.60%和0.74%苏氨酸组,0.88%苏氨酸组腹脂率显著低于0.60%和0.67%苏氨酸组(P<0.05)。饲粮苏氨酸水平显著影响黄羽肉母鸡法氏囊指数和胸腺指数,其中0.60%苏氨酸组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0.81%苏氨酸组,0.81%和0.88%苏氨酸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0.60%苏氨酸组(P<0.05);对肝脏指数、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黄羽肉母鸡血清中甘油三酯、胰岛素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0.60%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胰岛素含量最低,0.88%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最低,显著低于0.60%苏氨酸组(P<0.05);苏氨酸水平对黄羽肉公鸡甘油三酯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0.88%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最低,显著低于0.60%和0.67%苏氨酸组(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适量苏氨酸可以提高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促进免疫器官发育。以生长性能为主要判定指标,确定22~42日龄黄羽肉母鸡饲粮最适苏氨酸水平为0.83%,黄羽肉公鸡最适苏氨酸水平为0.81%。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研究肉仔鸡生长早期 (2~ 3周龄 )不同代谢能、蛋白质限饲水平对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影响。结果表明 :(1 )早期低代谢能和低蛋白的限饲处理均可明显降低肉仔鸡生长速度 (P <0 .0 5) ,并在恢复阶段表现出完全补偿生长。 (2 )早期不同代谢能、蛋白限饲水平对饲料转化率没有影响 (P >0 .0 5)。 (3)早期不同代谢能、蛋白限饲水平均有提高胴体产量、胸肉和腿肉比例的趋势 (P >0 .0 5)。 (4)早期低代谢能限饲明显降低 42日龄腹脂重 (P <0 .0 5) ,低蛋白质限饲增加腹脂重 (P >0 .0 5)。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氨酸螯合锌替代硫酸锌对肉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体重接近的健康爱拔益加(AA)肉公鸡200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各处理组肉鸡均饲喂基础日粮且将Zn的添加水平定为40 mg/kg,其中处理1组以硫酸锌形式添加锌,处理2组以蛋氨酸螯合锌形式添加锌。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①与硫酸锌相比,蛋氨酸螯合锌显著降低了22~42 d和1~42 d肉鸡的料重比(P < 0.05),但对各阶段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以及21和42 d肉鸡体重均无显著影响(P > 0.05)。②蛋氨酸螯合锌替代硫酸锌对42 d肉鸡宰前体重、屠体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均无显著影响(P > 0.05),但显著降低了42 d肉鸡全净膛率(P < 0.05),增加了42 d肉鸡胸肌重、腹脂重和腹脂率(P < 0.05)。③蛋氨酸螯合锌替代硫酸锌对42 d肉鸡胸肌肉色、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均无显著影响(P > 0.05)。④与硫酸锌相比,蛋氨酸螯合锌显著提高了21和42 d肉鸡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力以及42 d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P < 0.05),降低了21 d肉鸡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 < 0.05),但对21和42 d肉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无显著影响。由此可见,蛋氨酸螯合锌替代硫酸锌具有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和抗氧化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对肉仔鸡肉品质和相关酶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 d健康AA肉仔鸡288只,研究不同水平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t-10,-c12 CLA)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肉品质、相关激素和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将试验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分别饲喂0、0.20%、0.40%、0.60%、0.80%和1.00%t-10,-c12 CLA的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饲粮CLA对肉鸡全期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极显著降低了腹脂率(P〈0.01),对采食量、胸肌率、腿肌率、胸肌和全净膛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CLA对肉鸡肉色b*值、剪切力和胸肌的品尝评价有显著影响(P〈0.05),对pH、肉色L*、a*值和腿肌品尝评价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CLA对肉鸡血清胰岛素l、eptin(P〈0.05)和组织中苹果酸脱氢酶(P〈0.01)有显著影响。饲粮t-10,c-12 CLA可提高肉仔鸡的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对肉品质剪切力和品尝有改善作用;CLA降低腹脂率,增加了肌内脂肪的含量,可能与leptin浓度和苹果酸脱氢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低胆碱、低蛋氨酸饲粮为基础饲粮,通过两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21~42日龄肉仔鸡胆碱和蛋氨酸需要量进行研究.试验选用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480只,随机分为12个组,其中1~8组为试验组,9~12组为中心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占1/2.分别以胆碱和蛋氨酸为自变量,以反映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各项指标为因变量拟合回归方程,估计21 ~ 42日龄肉仔鸡胆碱和蛋氨酸的需要量.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胆碱和蛋氨酸水平对21~42日龄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腹脂率和肝脂率有显著影响(P<0.05).当胆碱水平在860~1 120mg/kg时,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随着蛋氨酸水平的增加而升高,蛋氨酸水平增至0.40%后,继续增加对平均日采食量的改善作用不明显;蛋氨酸水平在0.35%~0.42%,胆碱水平在860 ~1 120mg/kg时,肉仔鸡的料重比达到最低值;蛋氨酸水平在0.30%~0.47%时,随着胆碱水平的增加肉仔鸡腹脂率呈下降趋势;当蛋氨酸水平在0.30% ~0.40%,胆碱水平在1 000 ~1 400mg/kg时,肉仔鸡肝脂率随着胆碱水平的增加和蛋氨酸水平的降低呈下降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当胆碱水平为990 ~1 030mg/kg,蛋氨酸水平为0.40% ~0.43%时,肉仔鸡可达到最佳生长性能;当胆碱水平为1 780~1 880 mg/kg,蛋氨酸水平为0.37% ~0.38%时,肉仔鸡可达到最佳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lysine/protein ratio and fat levels on the growth,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and meat quality of finishing pigs fed feed made from food waste, including noodles and chocolate. Four dietary treatments, 2 levels of lysine/protein ratio (0.035 and 0.046) and 2 levels of fat (3.3% and 6.0%), were adapted to a 2 × 2 factorial arrangement. Each diet for the finishing pigs contained the same levels of adequate crude protein (16%) and lysine (0.58–0.75%), and similar levels of high total digestible nutrients (90.2–92.6%). In total, 32 LWD pigs with an average body weight of 57.2 kg were assigned to 4 dietary groups. The pigs were slaughtered at about 115 kg. Growth performance was not influenced by the dietary treatments.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were slightly influenced by the dietary fat level. As the dietary lysine/protein ratio decreased, the marbling score of Longissimus dorsi muscle increased and the intramuscular fat (IMF) increased from 6.82% to 9.46%. Marbling score was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dietary fat level.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MF increased without adverse effects on growth,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and meat quality, when pigs were fed a diet with low lysine/protein ratio.  相似文献   

20.
DL-羟基蛋氨酸钙相对于DL-蛋氨酸的生物学效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采用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指标结合回归模型比较了DL-羟基蛋氨酸钙(DL-MHA-Ca)相对于DL-蛋氨酸(DLM)的生物学效价。选取792只体重相近且健康的AA肉仔鸡,随机分为11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DLM或DL-MHA-Ca按照等摩尔水平(0.03%、0.06%、0.10%、0.15%和0.21%)添加到仅缺乏蛋氨酸的基础日粮中。试验期35 d,分为7~21 d和22~42 d 2个阶段。结果表明:7~21 d和7~42 d,添加蛋氨酸源显著改善了肉仔鸡的体增重、饲料/增重、屠体重、胸肉重、胸肉率、腿肉重和全净膛重(P0.05);在等摩尔基础上,DL-MHA-Ca相对于DLM的生物学效价,7~21 d分别是71%(增重)和66%(饲料/增重);7~42 d则分别为63%(增重)、58%(饲料/增重)、74%(屠体重)、60%(胸肉重)、49%(胸肉率)、71%(腿肉重)和72%(全净膛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