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选择目的:近年来,由于各场站繁育新九原种及新九×8301的交杂种,大量产生再出卵,原种及其反交的杂交种发生不受精卵也很多,给蚕种生产繁育带来很大的困难,影响蚕种质量及蚕种生产计划的完成.据有关调查、影响新九品种的化性(再出卵)及不受精卵的因素很多,除了与催青、原蚕繁育、上簇制种的环境因素有关外,还与品种遗传因素有关,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新九与其他二化性品种在同一条件催青,同一环境饲养,同一时间制种,其他二化品种就基本没有发生生种及再出卵,而新九虽然发生生种极少,但产卵后10天到15天之间大量发生再出卵(看色生种),这是化性滞育不完全之故.因此,我们在研究产生再出卵环境因素,制定合理技术措施外还必须在化性遗传方面进行试验调查研究.为此,根据生产上的需要,并向我场退休老技师李嘉霭同志请教,于79年秋开始这项工作.主要目的是选除再出卵因素,稳定新九品种滞育卵的化性,同时减少不受精卵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蚕种保护方法是通过实践经验和长年的研究,不断补充完善而确立的综合技术.这里就越年蚕种二次保护及不越年蚕种处理中的问题和措施叙述于下,供参考.越年蚕种的高温初期保护温度越年卵从产卵后27—28小时左右开始着色,约一周后呈蚕品种的固有色,这是因为在蚕卵的浆液膜细胞集积了色素粒.蚕卵由于色素粒的集积而进入滞育.产卵约一个月后大致完成滞育.  相似文献   

3.
<正>4蚕种人工孵化技术要点为打破春制越年种进入滞育状态,以解决当年夏秋用种需要,在产卵后适当时间给予蚕种物理或化学刺激,并结合冷藏低温处理打破卵的滞育状态,恢复发育机能,直至正常孵化,这就是人工孵化。人工孵化法种类很多,目前生产上推广使用的是盐酸孵化,依处理时期不同可分为即时浸酸、冷藏浸酸、随时冷藏浸酸孵化等,前两种用得较多。4.1即时浸酸4.1.1加温即时浸酸  相似文献   

4.
25.秋冬期的蚕种保护为什么要特别重视一般越年性蚕种产卵,一周后卵色转成固有色,胚子进入滞育期。在滞育期中胚子对外界环境条件反应很迟钝,即使处在夏季那样的高温下,也不会向前发育。然而这种滞育中的蚕卵,一般接触15℃以下的低温后,则会逐渐解除滞育,这就是所谓活性化。凡是活性化的蚕卵,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胚子便能开始发育,甚至孵化。秋末冬  相似文献   

5.
潘茂华 《北方蚕业》2000,21(2):33-33
不越年卵包括生种和再出卵两种.它们对制种成绩,制种效益都有明显的影响,给生产造成许多损失.因此蚕种生产必须防止不越年卵的发生.下面结合蚕种生产的实际,谈几点主要的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6.
滞育卵冷藏浸酸是解决秋用蚕种供应不足的一项应急措施,但由于可能产生孵化不齐、孵化率低等问题,在生产上很少采用。1998年,我县秋期蚕种供应,由于种种原因,缺口较大,一时外地又无法调到很多蚕种,为了保证全县蚕种的供应,我们将产卵后经过20d左右的春制越...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在蚕种供应上,广泛使用即时浸酸孵化法,使产卵后的越年性蚕种在24~25℃经20~22小时,给予越年卵以盐酸浸渍处理,从而停止滞育过程,使越年卵发育而孵化,或再冷藏,根据生产需要而出库。但是,我省过去对即浸后的冷藏期没有明确规定,现行的推广品种也缺乏这方面的资料。因此,我们对本省现行推广的杂交种进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品种:1989年试验品种有新九×7532、7532×新九,由省蚕种所提供,并在该所进行饲养观察;1991年试验  相似文献   

8.
广东的春制秋用种、秋制春用种都是滞育卵冷藏浸酸种。即产卵后将蚕种置于23~25℃温度保护,待其变为固有色后才入库5℃冷藏,蚕卵一旦变为固有色,就必须给予一定时间的低温保护,满足其生理需要后才能打破其滞育成为活性卵,出库后再加以盐酸刺激才能孵化齐一,如果低温保护时间不足,尽管出库浸酸,也难以使之孵化齐一,这样用种计划难以改变,用种就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如果能使滞育冷藏卵随时出库处  相似文献   

9.
杨仁奎 《蚕学通讯》2008,28(3):29-31
近年来,在为数不少的现行生产用品种中屡屡发生大量生种,个别季节个别品种甚至相当严重,如在秋蚕期繁育932、871等品种的各级蚕种,生种发生率可达70%以上,一般情况下也在10%以上,由此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我们通常把蚕蛾所产的卵分成滞育卵和不滞育卵两种,其中,滞育卵又称黑种,而生种是不滞育卵的一种。蚕卵的滞育特性,既受遗传基因的控制,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人为控制环境条件,创造有利于蚕种生产的环境,向着有利于蚕种生产的方向变化,为生产滞育特性稳定的优质蚕种服务。下面拟就生种的发生机理及相关条件以及防止措施,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0.
冬季收蚁的滞育蚕卵孵化法实验徐厚镕(安徽农业大学轻工学院蚕桑系230036)春制滞育蚕种,需要在夏秋季使用时,生产上一般采用冷藏浸酸法,即:滞育卵从母蛾产下后在,25℃温度中保护3天左右,卵色变为赤豆色,入库冷藏。根据生产需要,可用卵色深浅不同、冷藏...  相似文献   

11.
在蚕种生产实践中,由于发生计划变化或有毒蚕种淘汰等原因,造成秋用种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利用滞育卵冷藏浸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滞育卵冷藏浸酸由于滞育日数的不同、冷藏时间的长短等原因,往往造成蚕种孵化不齐。目前,生产上蚕种滞育日数不到20天,冷藏日数超过55天,按常规浸  相似文献   

12.
生种是不越年卵的一种,其产卵后卵色不变,在正常温度保护下,约经10日左右就孵化。生种发生的原因与蚕卵的滞育性和营养状况密切相关,现行家蚕多丝量品种其生种发生率较高。据青州冷库统计:2003年中秋共计浸酸装盒91批、其中有生种的批次25个,占27.47%。晚秋浸酸装盒148批、有生种的批次12个,占8.1%;2004年中秋共计浸酸装盒67批、有生种的批次33个,占49%。晚秋浸酸装盒192批、有生种的批次40个,占20.8%;2005年中秋浸酸装盒103批,有生种的批次33个,占32.04%,晚秋浸酸装盒126批,有生种的批次48个,占38.10%。由此可见,生种的发生对蚕种的数量和…  相似文献   

13.
<正>春制秋用蚕种入库冷藏后,生产上有时因秋蚕饲养计划的改变,需种量减少,这时需要将已经入库冷藏的一部分蚕种中止冷藏,由库内取出改为越年春、夏用种。中止冷藏的期限是有限度的。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冷藏时间已经超过15d,有可能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在当年秋冬蚕种保护过程中再出卵发生增加;二是蚕种耐冷藏能力下降,来年春、夏季用种时催青死卵增多。中止冷藏的安全期限因品种而异,凡是越年性稳定,解除滞育速度缓慢的  相似文献   

14.
邱习平 《江苏蚕业》1998,20(3):38-39
<正>越年蚕种在越冬保护期间,为了清洁卵面,除去附着在蚕卵面上的鳞毛、蛾尿、尘埃等不洁物,并彻底消灭卵面上可能附着的病原体,防止蚁蚕孵化后受到感染,必须进行蚕种的浴洗和卵面消毒.越年蚕种的浴消整理是关系到蚕种质量的好坏和孵化量的多少、蚕种规格化的重要操作过程,必须认真对待,精细操作,安全、合理、严肃地执行各项技术规格和技术要求,减少对蚕种的理化刺激,防止再出卵.在蚕种冷藏入库适期之前必须将蚕种整理结束,统计出各批的净种数量.  相似文献   

15.
张桂玲  黄嫔 《广东蚕业》2009,43(4):15-17
化性是家蚕的一个重要性状。在蚕种生产过程中,了解家蚕化性和掌握化性的调控措施,对减少和避免非滞育卵(包括生种和再出卵)、促进产滞育卵(俗称黑种)至关重要。本文在总结前人有关家蚕化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作一些论述,以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青志勇 《四川蚕业》2010,38(1):40-40
<正>即时浸酸蚕种是指蚕蛾产卵后在正常温度(24~25℃)保护下,经20个小时左右,给越年蚕卵以盐酸浸渍处理,使其停止滞育的过程,从而使越年蚕卵继续发育至孵化。在生产中,采用此法主要是为调节夏季用种的供应。但由于运输关系,各生产单位根据各自的用种计划,自行进行蚕种即浸,然后入库作短期冷藏、以备出库,然即浸蚕种由于各种因素,易造成蚕卵孵化不齐,给生产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7.
周卫阳 《江苏蚕业》2006,28(2):19-21
<正>春制蚕种冷藏浸酸主要供应秋用蚕种,实际生产中冷藏浸酸蚕种容易出现孵化不良、死卵多等问题,提高冷藏浸酸蚕种的孵化率,确保秋用蚕种质量,是蚕种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1 蚕种冷藏浸酸的生物学原理分析冷藏浸酸蚕种在产卵后25℃左右保护约2d后开始冷藏,冷藏过程中蚕卵的滞育进程虽然迟缓下来,但不停止,至少在冷藏开始后20-30d内蚕卵没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利于蚕业生产上及时、有序地供应无毒蚕种,探究了春制越年一代杂交种在冬季浴消之前将滞育卵进行冷藏浸酸处理,对孵化蚁蚕进行家蚕微粒子病检疫的可行性。采用该方法从抽样107个批次越年蚕种样本(7 g/批)冷藏浸酸孵化的蚁蚕中检出7个带毒批次,并且与同批次的母蛾及常规成品卵家蚕微粒子病检疫结果一致。依据试验结果初步认为,应用此方法可以提前数月开展春制越年蚕种成品卵家蚕微粒子病检疫。  相似文献   

19.
影响蚕种孵化的因素分析及其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绍仁  马季 《中国蚕业》2006,27(3):56-57
近年来宿豫区的蚕桑生产有所发展,但在蚕种孵化方面表现整体孵化率不高,死卵、逆出卵、蚁蚕死亡现象频繁发生,对于蚕桑业稳定和发展受到一定影响。2005年本站在充分调查基础上进行分析认为影响蚕种孵化的主要原因是蚕种在催青结束后的领种、发种操作不当,以及缺少补催青措施和收蚁技术不合理引起的,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改进办法,有效地提高了蚕种孵化率,降低了事故率,现将引起原因及方法综述如下。1影响蚕种孵化的原因分析1.1领种、发种人员责任心不强以前蚕种领种发种工作都是由乡级蚕桑站把已催青的蚕种领回再由村级技术人员到乡镇领种发至共…  相似文献   

20.
在蚕种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越年卵与不越年卵的混产,严重地影响蚕种的生产。这与蚕种化性有关,引起化性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与遗传有关外,从卵到蛾整个世代各个时期都会受温度、光线、营养等条件的影响,蛹的咽下神经节分泌滞育激素到卵巢后是否使每粒卵都受影响等一系列问题是复杂的。过去,国内外学者多进行咽下神经节的移植,摘除和催青期间受温度、光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