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对虾养殖池进行扇贝苗种的中间育成,是近年来被许多育苗单位采用的提高扇贝保苗率的有效方法,它克服了在自然海区保苗受风浪、潮流、海水混浊度等海况因素影响,保苗率低的缺点。具有操作管理方便,水环境稳定,浮泥杂藻少,保苗率高(最高可达30%以上)等优点,尤适合于海湾扇贝和栉孔扇贝升温育苗的保苗。笔者根据生产经验,认为在虾池中进行扇贝保苗须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供生产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虾与海湾扇贝混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湾扇贝自1982年引进我国后,发展迅速,效益明显,但由于目前主要采用的浅海筏式养殖方式投资大,成本高,从而限制了其大面积发展。在虾池内混养海湾扇贝,成本低,效益大,风险小,易于管理,并能充分利用虾池水体及水中饵料生物,起到净化水质、促进对虾生长的作用。虾贝混养可分为虾池保苗和虾池养成两个过程。一、虾池内保苗凡是计划在虾池内保苗的单位,须在春节前清淤  相似文献   

3.
<正> 海湾扇贝中间暂养是一门综合性科学,要根据稚贝的生长特性,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才能做到高产、稳产。利用虾池暂养海湾扇贝保苗率一般在10%~40%之间。本人根据生产和试验情况,对提高虾池内海湾扇贝保苗率应注意的几项技术做一下总结,供生产单位  相似文献   

4.
根据近年来海湾扇贝虾池保苗生产实践,提出在保苗生产中应科学肥水。选择适宜的网袋,控制稚贝在网袋和虾池内的密度,及时分苗利用虾池生态条件,调节池水环境等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稚贝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海湾扇贝苗种大量死亡,是目前海湾扇贝养殖中主要问题之一,对莱州市海湾扇贝苗种死亡现象进行调查后,对其在虾池保苗和海上暂养两个阶段大量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对虾育苗室培育海湾扇贝苗高产技术和亲贝暂养、幼体培育、虾池中间育成等有关技术环节,并提出海湾扇贝人工育苗高产稳产的主要技术是:种贝暂养饵料品种要多样化;要保证幼体生活环境的稳定性,老化和原生动物污染严重的单胞藻不能投喂幼体,幼体培育过程氯霉素和青霉素混合使用;虾池中间育成稚贝时,暂养网箱网目大小要适度。  相似文献   

7.
根据近年来的生产实践,对海湾扇贝虾池保苗中的肥水培饵,筏架设置,出池装袋,分苗换水等实用技术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8.
海湾扇贝虾池保苗的成功与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受气候变化因素的影响以外,主要原因是技术操作方面.其保苗率一般在10%以上,高者甚至可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9.
根据近年来海湾扇贝虾轩生产实践,提出在保苗生产中应科学肥水。选择适宜的网袋,控制稚贝在网袋和虾池内的密度,及时分苗利用虾池生态条件,调节池水环境等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稚贝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海湾扇贝的海上保苗率一般不足10%,而在虾池内保苗,其保苗率一般在10%以上,高者甚至可达40%以上,由于管理及方法上的不同,其保苗率相差十分悬殊。根据近几年的生产和试验情况,对海湾扇贝虾池保苗应注意的几项技术要点阐述如下。1.池塘条件池塘以沙底质为好,岩礁底次之,泥沙底质差,泥底质最差,应能保持池底平台1.0m左右的水位。北方虾池四周均有环沟,环沟水位可保持13m以上。年前收虾后,最好翻晒地底,每亩匀酒生石灰50~100kg,以改良底质;进水口安装50~60目的尼龙筛网。2.肥水在稚贝出地前,虾苗早已放养,一般单靠虾…  相似文献   

11.
提高海湾扇贝虾池保苗成活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65亩虾池进行提高海湾扇贝保苗成活率技术研究,入池稚贝2.1亿粒,经43天暂养,出池商品苗9720万粒,成活率达46.3%,纯益35.84万元。而海上保苗成活率仅为10%左右。1994年2月,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居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2.
1992年莱州湾畔利用虾池暂养出池 海湾扇贝稚贝11.15亿粒,出商品苗2.4亿粒,保苗率为21.5%,出苗规格3~5mm,比到外地购飞商品苗提前15~天下海养殖。  相似文献   

13.
一、虾池混养的好处 1.提高虾池综合养殖效益 在适宜的虾池内混养一定数量,一定规格的海湾扇贝有利于对虾生长,且增加商品扇贝产量,混养虾池比单养效益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海湾扇贝在室内培育成功的基础上,如何提高稚贝保苗率是养殖生产中关键的一个环节。近年来海湾扇贝保苗技术日趋成熟,保苗率大幅度提高,但在保苗过程中出现死苗、劣质苗现象时有发生,笔者多年从事池塘海湾扇贝保苗,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广大保苗业主及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虾夷扇贝人工育苗的稚贝主要采取海区保苗法,因其受外界各种因素影响较大,保苗的成活率较低,仅在10%左右,给广大渔民造成不少的损失。2006-2008年我们在莱州市仓北虾池中进行虾夷扇贝保苗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间育成率最高达到21.3%,现将试验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虾夷扇贝是一种大型冷水性贝类,营养价值高,养成效益好,自1980年引进我国后已在辽宁、山东开展大规模的育苗及养成。由于近年来海湾扇贝、栉孔扇贝、牡蛎等浅海贝类养殖效益极不稳定,虾夷扇贝的育苗与养成越来越引起重视。现将近几年从事虾夷扇贝稚贝海上保苗和商品苗运输的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扇贝是我国北方贝类养殖的第一大品种。我国的扇贝养殖已有近30年的历史。1979年栉孔扇贝人工育苗及其养成获得成功,从此栉孔扇贝人工养殖开始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80年代初又从日本引进了虾夷扇贝,从美国引进了海湾扇贝,在栉孔扇贝人工育苗技术的基础上,分别获得育苗和养殖成功。尤其是海湾扇贝采用控温育苗技术,当年育苗当年即可养成成品贝,更加速了扇贝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海湾扇贝(图见彩中插2)在室内培育成功的基础上,如何提高稚贝保苗率是养殖生产中关键的一个环节。近年来海湾扇贝保苗技术日趋成熟,保苗率大幅度提高,但在保苗过程中出现死苗、劣质苗现象时有发生,笔者多年从事池塘海湾扇贝保苗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广大保苗业主及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莱州市金城浅海开发总公司,坚持服务生产。去年,该公司在海湾扇贝育苗,保苗和销售商品苗种过程中,以有利于浅海开发生产,扩大海湾扇贝养殖规模为根本出发点,依靠科学技术,育大苗,保壮苗,卖好苗,有力地保证和保护了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在海湾扇贝育种销售环节上,该公司的经营决策部门的领导坚持半价让利,把公司通过科学措施保养  相似文献   

20.
海湾扇贝亲贝高密度暂养育肥性腺促熟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湾扇贝人工控温育苗技术经过20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生产技术,但由于在海湾扇贝育苗中对亲贝高密度暂养育肥性腺促熟的关键技术尚未被育苗生产单位普遍掌握,造成每年仍有许多育苗生产单位因亲贝培育不理想而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亲贝产卵量低、产卵不集中、孵化率低,严重影响了海湾扇贝的育苗生产,甚至直接导致育苗生产的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