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营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志远  赵红霞  高祥斌  程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105-5109,5130
随着城市发展及和谐社会时代的到来,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营造对整个城市环境质量和形象树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概念的阐述与类型的归纳,选择适合滨水区生长的景观植物;在滨水区植物景观营造原则的指导下,对滨水区植物景观营造的群落组合、色彩搭配、外形轮廓勾勒、景观空间布局等方面提出了有关建议,以期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滨水区生态景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生态园林理论的指导下,城市滨水区成为新兴开敞空间的绿化用地。基于城市滨水区绿地景观与植物造景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城市滨水区园林植物要素要求和植物配置方式的分析,探讨当代城市滨水区植物配置的基本方法,提出植物配置中植物选择的建议,以期对我国城市滨水区的绿化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浅谈城市滨水区植物造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滨水区的开发与建设,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与土地开发中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植物造景在城市滨水景观中扮演着重要的社会和生态角色,运用己有的关于滨水区植物景观要素、植物造景形式分析的研究成果,研究城市滨水区植物造景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谭辉霞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7):148-149
随着城市的发展,滨水区绿地在城市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市民提供游览、休息场所;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小气候;为生物提供了适宜的自然生态环境,维护了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该文主要就南充市滨江大道从生态和观赏角度评价其植物配置效果。  相似文献   

5.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绿色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提供水源、绿地、改善环境的同时,还具有开放旅游娱乐、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众多生态功能,对城市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城市滨水区盲目地、不科学地建设引发了一系列关系到滨水生态破坏的严重问题。在环境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现今,这一切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从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不合理、防洪工程存隐患、污染物排放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方面分析了滨水区的生态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植物修复、重构系统食物链、重建缓冲带及滨水绿化、实施生态护岸、增加物种重建群落等一些恢复滨水生态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安增强  刘静霞  吴怀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520-10522
探讨了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与研究现状,分析了植物与河流生态修复的关系。以郑州市城区的骨干河道贾鲁河为例,介绍了工程概况、场地现状、河流水质及土壤调查检测情况。通过梳理贾鲁河治理段及河滩区域的水系,指出贾鲁河生态修复工程最终形成"一廊、一核、五区"的生态空间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解析了滨水区的植物配置方式,强调将水生植物与城市滨水区相结合,建设自然生态型河道,将成为现代城市滨水区生态改造的新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探讨,使社会各界能够重新审视目前滨水地区开发的现状和问题并认识到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的意义.[方法]结合成阳市渭河滨水区景观建设的概况,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滨水区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亲水空间的设计、历史文脉的延续、滨水空间的开放性及植物的合理配植等方面提出了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的建议和对策.[结论]滨水区的景观规划应该尊重"生态优先"的原则,重视河流、景观与人文的结合,从而创造环境更优,更有特色的城市滨水地带.  相似文献   

8.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探析——以咸阳渭河滨水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探讨,使社会各界能够重新审视目前滨水地区开发的现状和问题并认识到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的意义。【方法】结合咸阳市渭河滨水区景观建设的概况,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滨水区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亲水空间的设计、历史文脉的延续、滨水空间的开放性及植物的合理配植等方面提出了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的建议和对策。【结论】滨水区的景观规划应该尊重“生态优先”的原则,重视河流、景观与人文的结合,从而创造环境更优,更有特色的城市滨水地带。  相似文献   

9.
李淑玲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2):2478-2480
滨水区是城市生活的中心地带,衬托出繁荣与文明的现代城市。以城市滨水区的合理规划为研究重点,论述了目前城市滨水区规划存在的问题,从滨水区水岸规划、滨水环境生态保护与绿化建设、亲水平台建造、城市建筑布局等方面对滨水区的合理规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城市滨水区是指一个城市中的水与土地交界处的区域,在该区域的整体环境是由水和土地2个环境要素组成,使滨水区出现丰富的生态演变,这样特有的条件使滨水区于一座城市有着水利、交通、游憩、城市形象和维持生态等功能,是一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和分析滨水区绿化的成功经验,融汇多样化的环境和地域特点,为滨水城市绿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城市滨水区开发与建设、滨水植物群落的类型与影响、滨水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3个方面简述了国外城市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历史与进展;从城市滨水区的价值导向、滨水植物的种类划分、滨水植物群落的构成与特点、滨水植物群落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滨水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与评价5个方面简述了国内城市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历史与进展。总结了我国滨水植物群落景观在近10年间的发展特点,指出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大框架下,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不足,旨在为城市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滨水区、滨水植物、滨水植物景观等基本概念,阐述了滨水区植物景观历史发展、规划设计和景观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滨水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主要从滨水植物种类调查、群落结构分析、植物配置方式、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等方面进行,其设计理念包括生态理念、低碳理念和水墨画理念。目前我国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研究存在着对地域性植物景观历史发展研究较少,对滨水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应用研究深度不够,尚未建立真正实用的滨水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南京市滨水区旅游意象进行了测量,明确了滨水旅游意象的构成,提出了认知意象、情感意象与总体意象评价的方法,为同类城市滨水区旅游意象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滨水区是人类文化的发源地,是园林中富有活力的生态景观区,具有丰富的园林景观和历史文脉价值。在充分认识现代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探讨在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中可应用的生态学原理,包括主导因子原理、群落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竞争原理和生态演替原理。并提出了生态驳岸、构建人工植物群落两种滨水区植物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滨水区空间是多层次、多要素的组成,不同的人对滨水区有不同的认知,本文从城市意象五要素入手,对滨水区宏观层次、中观层次的相关要素进行倾向性的选择,通过公众的偏好性去发现滨水空间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滨水区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志超  李鹏宇  李毅 《农技服务》2014,(11):183-185
近年来,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中极具活力的经济社会载体和独具吸引力的环境载体正成为全世界规划设计和城市建设的热点。其开发建设不仅为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而且也为城市特色风貌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契机。本文在了解城市滨水区景观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滨水空间规划方法和滨水特色景观要素的设计,结合案例,发现我国滨水区景观规划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适合我国滨水开放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人们逐渐加快的生活脚步拉大了人们接近真山真水的距离,对于北方缺水城市来说更是如此,城市滨水区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的平台,建设符合地方特点的城市滨水区景观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要和谐的融入城市环境,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使城市整体空间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8.
张涵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478-3479
以对上海、北京、哈尔滨3座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滨水区绿地进行实地调查为依托,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总结出城市滨水区绿地生态空间的构建模式,包括竖向模式和护岸模式。  相似文献   

19.
滨水景观植物的选择与种植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水景观是城乡重要的绿带和生态走廊。为了有效利用滨水区的空间资源,提升其生态和游憩价值,对适合滨水区生境的景观植物种类进行了选择,并提出了滨水植物种植原则和模式。  相似文献   

20.
陈雅轩  谭欣  袁犁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7):191-194
以重庆市万州区密溪沟滨水区生态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护岸工程的生态化处理以及河床和溢流堰的生态化处理技术的应用,打造生态化的滨水岸线;并通过密溪沟湿地公园的微地形、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微生物等的共同作用,塑造生态化的城市滨水区。该研究在带动密溪沟区域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对万州区今后滨水区的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