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开始探究,论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山之美、水之美。在未来的园林设计中,原本简单地模仿已被抛弃,而更加趋向于"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自然之美,将人工与自然之美巧妙结合,追求建筑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意境与效果。  相似文献   

2.
百泉园林是河南省最大的古园林建筑群,长期以来在中原的园林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百泉园林自然景观的勾勒,从美学的角度探讨和研究了园林山水的自然之美;建筑布局的阴阳协调之美;历史文化的人文之美。研究百泉园林之美对于今天研究中原园林的文化内涵以及审美情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境界之美是一种无形无声的美,是一种浩渺辽阔的美。境界之美的形成源自于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整体性、综合性、感情性思维“,境界之美”可净化人的心灵,愉悦人的性情,提高人的道德素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农村之美是一个整体美,它的整体美应该包括农村人文之美、农村环境之美、农村建设之美以及农村服务之美。构建农村之美就应该在这四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璀璨的明珠,《蒹葭》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不朽的名篇,也是《诗经》中被称为"最的风人深至"的佳作,以《蒹葭》为例从意境之美、距离之美、朦胧之美、悲情之美、哲理之美五个方面解析中国古典诗歌之美,对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特质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更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解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商业广告中的平面广告属于一种文化的范畴,是现代文化精神的一种特殊表现,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是美的一种特殊艺术形态。作为美的一种艺术形态就具备美的一般特性,用其独特的表述方式来传达自身的美感,即设计中的图形之美、色彩之美和格调之美。在商业广告中,艺术表现可增强其艺术美感,更有利于传递商业信息。  相似文献   

7.
“原天地之美”是庄子美学的重要原则.“原天地之美”,归根结底,就是合乎自然之美,一切合乎自然本性(或叫做天性)的都是美的.经过采用系统、分类、实例方法进行初步研讨,认为“原天地之美”的内涵既有对“自然”与“道”的强调,也有对自然天性的坚持,更有对生与死的超越.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氛围下,理解领会这一重要原则,可以促使我们审视自身的存在状态,向着回归自然,回归到自身天性的方向去努力,守护住自身的心灵家园.  相似文献   

8.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哲学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观念与其整体思想具有一致性,即力求在理性与启示之间寻求一条完美的思想道路,正是在这条“明证道路”的指导下,其美学难题得到妥善的解决。在“上帝”之爱的“光照”下,阿奎那跨越了思想的鸿沟,把神学、伦理学与美学融为一炉,解决了“事物之美”与“存在之美”的关系难题。后者是前者存在的内在逻辑根据。美的事物,不仅通过整全、和谐的比例和鲜明性来展现自己的美,而且还通过自身的美来表述上帝的至美,至善与至爱。  相似文献   

9.
《淮南子》对国家空间的想象立足于大美的视野,以"中央"为国家空间想象的核心,并承载浓厚的人文色彩,将空间的自然秩序与人文秩序相统一,以满足大汉时代大一统社会文化需要。这样的大美空间在《淮南子》中无限广大、美不胜收,呈现出大道感性之美。《淮南子》以远古大道之初为想象性的大美时间,赋予其终极意义与最高生命价值,用来帮助人从现实中超越出来,实现一种自由、纯粹的生命理想。《淮南子》通过一种超越性的时间设计来应对当下,去寻求一种社会之道的理想图景;同时又明确历史现实存在的必然,理性看待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文"事"迹。《淮南子》关于大美时间的远古想象,是一种文化理想建构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关注文学中的生命表现,用生命来充实文学,推崇生命的神性,认为文学之美就在于表现生命,由此形成“美在生命”的文学理想,在文学中追求一种真、善、美合而为一的理想人生。这种文学理想的实现需要三个方面的合力:作家对生命的静观、用生命体验来阅读“社会”、用勤奋写作来表现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11.
农户对水稻低碳生产技术的采纳意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了各界的关注,由于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高度依赖性和敏感性,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已逐步成为农业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低碳农业生产技术可以从根源上减少碳排放,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研究农户采纳水稻低碳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和干预路径,对有效推动低碳农业生产技术和中国低碳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基于湖北省水稻产地1 11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采纳水稻低碳生产技术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改进的UTAUT(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理论)模型构建农户水稻低碳生产技术采纳的概念模型,采用PLS-SEM(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方差分析法)对农户采纳水稻低碳生产技术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干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提高农户的气候变化认知有助于提高农户采纳低碳生产技术的意愿;(2)低碳农业生产技术的实施成本对农户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农户对低碳农业生产技术的采纳受周围人群的影响较为显著;(4)技术门槛和实施条件等表征便利条件对农户采纳低碳生产技术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哲学史》是一门历史较为悠久的课程,但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的选课率却有下滑的趋势,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我们的教学内容不适应学生的需求。为了提高学生的选课率,同时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的经典思想,是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更加符合时代的需要,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故为今用的对比,同时发掘中国哲学在文学、幽默等领域的潜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这门古老的课程换发新的青春。  相似文献   

13.
运用科技伦理学和科技美学的相关理论,对科技创新中的真善美价值取向、逆反真善美的危害性及科技创新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探讨和分析,以便我们在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具体科技创新活动中更加注重科学创新观。  相似文献   

14.
与花比德 以美储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系列论文将深入研究、系统阐述中华儒释道互补的赏花审美思想对于中国古代赏花审美传统所形成的深远影响及其现实意义。儒家的自然审美观主张从伦理道德(善)的角度来体验自然美,提出了"比德说",如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主导作用的儒家文化一样,儒家的与花比德、以美储善的自然审美传统已经普遍渗透于中国人赏花的自然审美意识之中,积淀很深;这一优良的中华花文化传统,可以为安顿当代中国人浮躁空虚的心灵提供丰富而深刻的智慧资源,理应继承借鉴并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霍桑的《胎记》是一部因过度崇拜与迷恋科学引发的人性悲剧,作为同时期的一名艺术批评家,罗斯金非常关注人本身与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并借助艺术尤其是美学视角表达对这些问题的不满,从而构建了独特的理论以指引人们寻求自身与社会的至善至美。本文旨在从罗斯金的美学视角即典型美和活力美来进一步分析霍桑的短篇小说《胎记》。  相似文献   

16.
对当前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认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体现科学的发展观,事关农民增收。提出了应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体系,发展优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模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作用,走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17.
吴军  李鹏波  杜程  吕晶  韦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54-7956
探究了自然审美观的渊源,阐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其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重大意义,综合了多家学派关于"天人合一"的补充和深化,指出自然审美观最终使得中国传统园林以"意境美"作为其鲜明的美学特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纵观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的变迁,分析了其在萌芽期、形成期、发展变迁期的主要内容和特色,强调了每个时期的特色都是在继承前一时期自然审美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传统园林的发展,分析了自然审美观的变迁对园林的影响,并相应地将园林发展分为园林的形成期、自然山水园的出现、写意山水园的出现3个时期,始终强调自然审美观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意义,启示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和景观设计应以中国传统的自然审美观为基础,结合现代城市居民的审美变化,将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国家教育部提出素质教育 ,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在素质教育中美育教育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特别是农林院校 ,更应重视美育与艺术教育。对未来大学生的要求除了扎扎实实地掌握专业知识以外 ,还应通过艺术和现实的美来塑造完美的人格 ,使农林院校的大学生既有专业知识 ,又有艺术情趣。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 ,美育还是一种心灵的体操 ,一种灵魂的净化剂。它能通过情感与心理的训练和培养 ,达到影响人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本文就农林院校实施美育的意义及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