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零星渍害低产田的改造措施李友如(湖南省郴县水利水电局423000)[关键词]渍害,低产田,改造郴县地处湘南丘陵山区。据普查统计,全县有各类渍害低产田5210hm’。其中零星渍害低产田有530hm’。1985年起,水利综合开发规划都把治理渍害低产田作为...  相似文献   

2.
1983年底,水电部农田水利司与中国水利学会农田水利专业委员会在广东新会县共同召开了“南方地区改造渍害低产田水利技术讨论与经验交流会议”。根据会上交流的论文资料内容,编写成本《综述》初稿。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本刊特摘要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利学会农用水利专业委员会和水电部农田水利司召开的南方地区改造渍害低产田水利技术讨论与经验交流会议于1983年12月5日至10日在广东省新会县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南方十三省、市、自治区水利部门和水利学会的代表,有科学研究、大专院校、科技情报、期刊出版等单位的代表共106  相似文献   

4.
水利电力部农田水利司和中国水利学会农田水利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12月5至10日在广东新会县联合召开了南方地区改造渍害低产田水利技术讨论与经验交流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南方十三省、市、自治区水利部门和水利学会的代表,有科学研究、大专院校、科技情报、期刊出版等单位的代表共106人。提交会议交流的学术论文、科技工作报告等共56篇。会议讨论和交流了改造渍害低产田的工作经验和试验研究成果,并对这项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和已有科技成果推广问题提出了建议。会议期间,还参观学习了新会县睦州区、大鳌区、礼乐区及大鳌、新沙水科站和江新联围的治渍改田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正> 湖北省襄樊市水利局,针对当地实际情况,于今年7月11日至24日,在宜城县举办了首届“渍害低产田改造技术”培训班,参加学习人员来自本市各县市水利局或乡镇水利站的同志,共35人。 他们根据自己编写的“渍害低产田改造技术”讲义,聘请有经验的工程师授课。学员们一直认为,这次培训班办得及时,对今后全市渍害低产田的改造工作将有很大帮助。同时,这也是提高基层水利工作者的理论水  相似文献   

6.
冲垅渍害低产田与平原渍害低产田的成因不同,改造、治理的措施也有差异。本文根据湖北省蕲春县四个典型冲垅渍害低产田治理中的观测试验及实际调查成果,论述了这类低产田的类型、特点及其水利方面的治理措施(明沟排水、暗管除渍),并对冲垅渍害低产田的治理效益进行了具体分析。根据这些典型经验,治理的投资为141元/亩,年增产效益为87元/亩,还本年限不到2年,效益显著,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南方地区改造渍害低产田技术讨论与经验交流会,经过与会全体同志几天来的紧张工作,今天就要结束了. 这次会议的任务,主要是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电力部《关于发展农村水利增强农业后劲的报告》和田纪云副总理在听取全国农村水利工作座谈会汇报时的讲话精神,交流改造渍害低产田的技术、经验,研究加快这一工作的步伐,为增强农业后劲做出新的贡献.田副总理在谈到增强农业后劲问题时说:“在这方面,水利工作是大有可为的.潜力大的是改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渍害低产田定性判别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所调查地区土壤普查有关资料的数理统计分析,提出了四条定量判别指标。可供编制改造渍害低产田规划及对其改良治理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暗管排水是改造渍害低产田,提高农业单产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渍害低产田改造过程中,如何选择管材,如何制作暗管以及对不同类型的渍害田选用何种管材较为合适等,是当前各地渍改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本文拟就蕲春县经6年的摸索试验所取得的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我国耕地面积中,从产量划分高和中产田约各占30%,低产田占40%。1987年举行的全国农村水利工作座谈会上,把改造中低产田列为农田水利建设,增强农业后劲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央领导同志在会上指出:“从现在到2000年还有13年,每年要稳定增产80多亿公斤粮食才能实现既定目标,即使达到预定目标,人均粮食也只有400公斤,还是1984年水平,解决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可谓头等大事。”“潜力大的是改造低洼、渍害、盐碱等低产田,在南方有几千万亩渍害低产田,主要是解决排水问题,排水问题解决以后,亩产增加100~150  相似文献   

11.
窑上村地处巴河北岸丘陵地带,有水田面积2034亩,其中:低产田724亩,占水田的36%;低产田中渍害田450亩,占低产田的62%.低产、渍害田两季粮食亩产不超过500公斤.70年代,这些田曾进行过大规模地挖坌埋树、挑泥还沙的改造,在改造后两三年内也有一定效果.但因没有解决好地下水的出路,年长日久,田内渍水,终年饱和,土壤的物理性状还原,产量如初.去冬今春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有稻田2000多万亩,其中山坑渍害低产田500多万亩。文章从两个方面,即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分析了广东省渍害田低产成因;根据土壤特征,对山坑渍害低产田进行了分类,找出了低产的原因。就山坑渍害低产田的特点,提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讯与信息     
水利部农水司组织编写《南方农田暗管排水工程技术规程》为抓好渍害低产田改造技术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利部农水司正组织编写《南方农田暗管排水工程技术规程》。编写组由水利部水科院水利研究所、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江苏省昆山排灌研究所、武汉市水利科学研究所五单位组成。已于1988年9月在武汉召开了第一次统稿会,预计1989年底完成。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水电厅于1985年2月1日至4日在高要县召开了全省改造渍害低产田技术经验交流座谈会。会议就如何使改造渍害低产田技术工作适应农村产业结构,如何进一步综合整治、开发渍害低产田,提高经济效益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开发山坑渍害田是建设山区,开发山区,治穷致富的好办法。根据各地成功的经验,以小流域为单元,农、林、水等有关部门协作,由上到下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优化生态环境才能取得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在治理措施上,要建立科学的排灌渠系、充分利用暗管以解决烂洴田中挖沟不易成形,排沟深度难于保证的困难。从现有试验资料进行技术经济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为摸索改造我省700多万亩渍害低产田的水利技术措施,省水电厅农水处与有关单位合作,从1981年开始,先后在新会县新沙、向东的低、中沙渍害田,三水县萃庄、高要县彭贵的低塱粘渍害田,广宁县横径、郁南县茆坡、红花的山坑渍害田进行了治理与观测试验。重点摸索暗管排水对治理渍害田的效果方面。暗管采用了波纹塑料管;管壁有梅花状渗水孔的陶管;双合式外方内圆或内  相似文献   

16.
四湖地区渍害低产田排水改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江汉平原的四湖地区有耕地面积580万亩,渍害低产田占34.5%,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一大障碍。本文在研究渍害田分布,特征和成因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稻田治渍排水标准,提出适宜的垂直渗漏量是稻田治渍的重要指标;渍害稻田麦作期的地下水位控制;以及田间工程要求和田面水分管理的措施。为平原湖区渍害低产田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水网湖区,地势低洼,渍涝严重,有中低产田75万亩,占同期耕地面积的67%,其中渍害型低产田40.2万亩,占35.9%。改造这些中低产田,不仅对发展农业生产,而且对促进全市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加速改造渍害低产田,增加农业后劲,减少灾害损失成为我市农田水利建设的主攻方向。近两年来,我们借助于第一期农业综合开发的机遇,按照钱物结合的办法,采取资金、物资、劳力、  相似文献   

18.
暗管改造渍害型低产田的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平原湖区渍害低产田产生的原因,提出埋暗管改造的治理措施,并对治理前后土壤水分,温度状况,主要作物产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英山是一个耕地少的山区县。全县18万亩水田中渍害低产田就有2.6万亩。1986年冬1987年春,我们利用粮食基地建设专项资金,进行了较大面积的改冷试点,取得较好效果。如大畈河村利用楠竹作暗管,砂石和稻草作滤料改造的142.5亩渍害低产田,早稻总产达6.409万公斤(净增2.131万公斤),平均亩产449.75公斤(净增149.55公斤),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推动全省渍害低产田工作深入展开,确保江汉平原、鄂北地区农业区域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湖北省水利厅于1989年5月7~21日在荆州再次举办了全省渍害低产田改造工程培训班。这是继1985年和1986年两次培训班之后,规模最大、水平较高的一次培训活动。参加培训的学员以立项县市为主,培训对象主要是县市级技术骨干。他们来自43个县市,沙洋、五三农场,以及省农科院土肥所共107人。这次培训班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教员阵容坚强。国内外知名的农田排水专家、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者,我省农田排水技术水平较高,有丰富生产、科研实践经验的同志亲自授课;第二,教材系统实用。在两个月的短促时间内,完成撰写、编辑、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