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文章研究了灰化助剂与称样器皿对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总砷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灰化助剂测定总砷结果与回收率显著高于不添加灰化助剂的结果(P≤0.05);但灰化样品时使用石英坩埚和硬质瓷坩埚对测定结果与回收率无明显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
《北方牧业》2013,(13):12
6月起,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以下简称新国标)正式实施。关于肉类的砷限量有了变化,限制项目从无机砷变为总砷(旧国标要求畜禽肉类检测无机砷,限量值为0.05毫克/千克;而新国标肉和肉制品的砷限量指标则要求检测总砷,限量值为0.5毫克/千克)。专家表示,肉食品中砷限制项目的更改会加快禁用含砷饲料的趋势。饲料砷超标引发全国关注猪肉中的砷来源于饲料,而饲料中加  相似文献   

3.
鲁春刚 《饲料广角》2013,(13):26-28
2013年6月1日起,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以下简称新国标)正式实施。其中,肉类和乳中砷限量有了变化,限制项目从无机砷变为总砷(旧国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要求检测无机砷,  相似文献   

4.
鱼粉中砷消解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原子荧光法测定鱼粉中砷,分别运用干式灰化法、微波消解法和湿法消解3种前处理方法对样品进行消解并测定砷的含量。采用硝酸-高氯酸-硫酸体系进行湿法消解,检测鱼粉样品中的总砷,检测结果与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组织的鱼粉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CNAS T0508)能力验证中位值相近(相对偏差=0.42%);相对标准偏差(n=6)0.39%;加标水平20 mg/kg,平均回收率98.02%~103.05%;检出限3.6μg/kg;线性范围80~450μg/mL,R2=0.998 2。结果表明:对于鱼粉这类难消解样品,采用硝酸-高氯酸-硫酸体系进行湿法消解,消解能力强,处理效果较好,检测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且能准确测定饲料中铝的新方法,研究以猪饲料为样品,湿法消解后,用紧密内插法与国家标准方法对照测定。结果表明:选择0.1μg/m L和30.0μg/m L铝标准溶液操作,样品测定结果较为理想,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2%(n=5),加标回收率在96.0%~107.0%之间。与国标法对照测定,经F检验和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该法无需绘制标准曲线和测定空白溶液,样品用量少、快速简便且成本低廉,为饲料中铝的测定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技术,有较强的创新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对比了几种测定饲料中钙含量的方法,分析了各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结果表明:用EDTA法测鱼粉、石粉和米糠的钙含量,与国标法测定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此方法测定玉米蛋白粉、豆粕、麦麸和玉米中的钙含量,测定结果却与国标法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EDTA法不适于测定钙含量在0.1%~0.4%之间的饲料,对钙含量低于0.1%和高于0.4%的饲料较适用。均相沉淀法和双氧水法与国标法测定结果比较,发现以上7种饲料的测定结果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均相沉淀法适用于石粉类钙含量高的饲料的测定。钙色素法测定玉米蛋白粉、豆粕、麦麸和鱼粉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法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玉米、石粉和米糠钙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比较却差异显著(P<0.05),说明钙色素法适用于钙含量中等的饲料的测定,不适合测定石粉、玉米、米糠类钙含量较高或较低的饲料。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比较硫酸铵沉淀-透析-冻干-脱脂法与低温浓缩-透析-冻干-脱脂法制备鸭空肠液消化酶粉剂的差异。采用两样本完全随机设计,将8 L鸭空肠液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 L肠液。第1组采用硫酸铵沉淀-透析-冻干法,第2组采用低温浓缩-透析-冻干法,分别制备消化酶粉剂,然后对2组制备的粉剂进行脱脂,比较脱脂前和脱脂后2种方法制备消化酶粉剂的消化酶活性与回收率、总蛋白浓度与回收率及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低温浓缩-透析-冻干法制备的消化酶粉剂中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的活性比硫酸铵沉淀-透析-冻干法分别高34.8%、27.9%和12.1%(P<0.05);相应地,3种消化酶回收率及总蛋白回收率比硫酸铵沉淀-透析-冻干法分别高34.8%、35.2%、15.3%和12.6%(P<0.05);粗蛋白质及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硫酸铵沉淀-透析-冻干法(P<0.05),而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经脱脂处理后,低温浓缩-透析-冻干-脱脂法制备的消化酶粉剂中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比硫酸铵沉淀-透析-冻干-脱脂法分别高11.5%和7.9%(P<0.05),而糜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淀粉酶和胰蛋白酶回收率比硫酸铵沉淀-透析-冻干法分别高39.4%和43.9%(P<0.05),而糜蛋白酶回收率差异不显著(P>0.05);总蛋白回收率显著高于硫酸铵沉淀-透析-冻干-脱脂法(P<0.05),而总蛋白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粗蛋白质及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硫酸铵沉淀-透析-冻干-脱脂法(P<0.05),而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从纯化过程的全程看,低温浓缩-透析-冻干-脱脂法中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和回收率均显著高于硫酸铵沉淀-透析-冻干-脱脂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检测虾粉和鱼粉中总砷含量,按照GB/T 13079-2006《饲料中总砷的测定》前处理方法处理,结果往往比正常值偏低很多。通过试验确定,减少鱼粉和虾粉中样品称样量,结果趋于正常。试验结果表明,称样量减少到0.15g左右,采用干法灰化-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鱼粉和虾粉中总砷含量,加标回收率为81.0%~88.5%,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小于4%。  相似文献   

9.
三种测定饲料水分含量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国标法(GB6435-86,简称GB法)、国标改进法(简称改进法)和Sh10A水分快速测定仪法(简称仪器法)三种方法测定饲料中水分含量,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棉籽饼粕饲料中游离棉酚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棉籽饼粕饲料进行自然浸提,建立了游离棉酚含量的测定方法,并与国标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游离棉酚的含量逐渐增加,当浸提13h后,游离棉酚的含量不再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并且自然浸提13、26、39h时游离棉酚的含量与国标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相对偏差均小于5%;(3)同时自然浸提13h时游离棉酚的回收率也与国标法差异不显著(P>0.05)。证明此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应用于基层单位大批量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高氯酸湿消化法处理饲料样品后测定铅、砷和镉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GB/T 13080-2004采用高氯酸湿消化法处理饲料样品后测定铅含量.研究发现,采用该前处理方法得到的样品溶液,加入适量的硫脲和盐酸,也可用于测定砷和镉.采用此法处理饲料样品中的铅、砷和镉,测定结果重复性良好,RSD分别为7 %、6.6 %和3.2 %;铅、砷和镉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5.3 %~110.6 %、91.5 %~102.4 %和85.2 %~116.3 %;大米标准物质验证表明,大米中铅、砷和镉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与国标法相比,2种前处理方法测定铅、砷和镉含量结果相对偏差均小于10 %.  相似文献   

12.
通过国标法(~B6435—86,简称GB法)、国标改进法(简称改进法)和Shl0A水分快速测定仪法(简称仪器法)三种方法测定饲料中水分含量,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国标法(GB6435-86,以下简称GB法)、国标改进法(以下简称改进法)和sh10A水份快速测定仪法(以下简称仪器法)三种方法测定饲料中水份含量,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方法对饲料中钙测定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分别采用EDTA和高锰酸钾(KMnO4)法依次滴定干法分解的配合饲料分解液和新型催化剂法(双氧水催化法)分解的配合饲料分解液的钙含量,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EDTA滴定干法分解的饲料分解液的钙含量低于国标法,EDTA滴定的新型催化剂法分解的饲料分解液的钙含量低于国标法,国标法测的钙含量低于高锰酸钾滴定新型催化剂法分解的饲料分解液。ED-TA滴定的新型催化剂法分解的饲料分解液的方法与国标法的相关系数达99%,可以替代国标法。  相似文献   

15.
棉籽饼粕饲料中游离棉酚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适用基层单位大批量棉籽饼粕饲料中游离棉酚的测定方法,采用有机溶剂对棉籽饼粕饲料进行自然浸提(4,6,8,10,12,14,16 h),改进了游离棉酚含量的测定方法,并与国标法进行了比较。结果: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游离棉酚的含量逐渐增加,当浸提12 h后,游离棉酚的含量不再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自然浸提12、14、16 h时游离棉酚的含量与国标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相对偏差均小于5%;自然浸提12 h时游离棉酚的回收率也与国标法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此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应用于基层单位大批量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取配合饲料、浓缩饲料、菜籽饼各5批,进行对比试验,将国标中测定粗纤维的方法进行改进,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比较,用t检验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及可行性,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硝酸—高氯酸的湿灰化前处理方法处理饲料样品,测定植物性饲料原料中微量元素铜和铁的含量,同时采用干灰化法(国标法)检验测定结果,并进行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结果表明,湿灰化法可以达到国标干灰化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两种测定方法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证明在测定饲料原料中微量元素铜和铁含量时硝酸-高氯酸湿灰化法可以代替国标法。  相似文献   

18.
饲料卫生指标砷是判定饲料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砷在饲料中的相对含量低(mg/kg),因此,检验过程中任一环节的疏忽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重大偏差从而影响其准确性。本文研究了灰化温度与时间对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砷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灰化温度对饲料砷测定结果有影响。550±20℃、500±20℃、630±20℃条件下分别灰化6h测得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550±20℃的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其他两者(p0.05)。500±20℃条件下灰化6h与16h的测定结果差异明显(p0.05)。550±20℃灰化6h与500±20℃灰化16h的测定结果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但均高于630±20℃条件下灰化6h测得的砷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分别采用国标法86版、国标法06版和快速法测定了7种饲料20个饲料样品的水分,以探讨能准确且快速检测饲料水分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国标法86版与国标法06版的测定结果一致;快速法测定的水分值平均比国标法的高0.29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快速法测定结果与国标法86版(r=0.998 2)和国标法06版(r=0.9992)有极显著相关(P<0.01);国标法对快速法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国标法86版)=1.009 3x(快速法)-0.3998(R2-2=0.9955),y(国标法06版)=1.0234x(快速法)-0.568 1(R2=0.9982).结果证明:快速法能快速测定饲料水分,通过回归方程可以准确地求出国标法所测的饲料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20.
任安进 《饲料工业》2002,23(12):32-32
<正> 饲料常规检测中按国标步骤测定钙和总磷时,有许多饲料厂家的化验员反映其测定结果与权威部门的测定结果有差异。观其化验操作过程发现主要问题如下。1 按GB/T6436—92步骤测定钙时应注意1.1 干法烧好的样品,坩埚和样品一定要冷却至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