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了填埋垃圾上层间歇曝气充氧或渗滤液回流前经好氧、硝化反应器处理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中渗滤液的脱氮效果及其填埋垃圾的稳定化过程.结果表明,填埋垃圾上层间歇曝气充氧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渗滤液NH4+-N浓度的衰减速度虽然比渗滤液回流前经好氧、硝化反应器处理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慢,但其理论能耗可比后者节省98%左右,并且无需好氧、硝化反应器的基建投资和污泥处理.此外,填埋垃圾上层间歇曝气充氧的方式加快了填埋垃圾和渗滤液中有机物的降解,提高了填埋垃圾的稳定化效果,增加了10%~12%的沉降高度.而渗滤液经过好氧反应器处理后回流到填埋场,将会引起填埋垃圾降解后期碳源供应不足,减慢垃圾的稳定化过程.填埋垃圾上层间歇曝气充氧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由于其中的反硝化作用有机物的消耗及好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其渗滤液CODCr和VFA最大浓度仅为对照的50%,并且产甲烷反应器的产气量也减少了42%~44%.  相似文献   

2.
邓慧  钟广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956-21958
卫生填埋是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主要方法,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厂营运期的主要污染源是填埋气和渗滤液,以沙湾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为实例,通过对其营运时期产生的填埋气体产量和臭气物质组分的分析,渗滤液产量和组成成分的估算,依据现行的生活垃圾填埋厂污染控制标准,分析了填埋场建设对其周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距作业区50 m内臭气强度最大2,00 m之外则可以降为1-0级。由于拟建项目周围3 km无环境敏感点,因此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该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渗滤液的主要来源是垃圾本身含水量和厌氧发酵产生水分,采用多次回喷蒸发处理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渗滤液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启彬  刘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987-1989
通过模拟垃圾柱进行Cl-示踪试验,比较研究回灌渗滤液的运移特性和垃圾密度、厚度对其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滤液回灌后,分别以通道流和基质流2种流态运移,且在运移过程中不断与填埋垃圾中固有水分进行混合和交换,回灌渗滤液的流出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填埋垃圾压实密度和厚度越小,通道流作用越显著,示踪溶液和填埋垃圾中固有水分间的交换和混合作用越不明显。在实施渗滤液回灌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应保证填埋垃圾的压实密度和厚度。  相似文献   

4.
pH及离子强度对渗滤液水溶性有机物同步荧光光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技术分析填埋场不同填埋时期渗滤液水溶性有机物的理化性质,研究填埋场不同填埋时期渗滤液水溶性有机物(DOM)在三个代表性pH和不同离子强度下的同步荧光特性。结果表明,pH及离子强度对DOM的荧光性质都有较大影响。DOM的荧光特性受pH影响显著,填埋前、中、后期DOM在不同pH下的荧光峰位置与强度均不一致。离子强度对DOM荧光特性影响相对较小,由于盐析等作用,随离子强度的增加,各DOM的荧光强度一般都在降低。填埋前、中期DOM在pH 13时随离子强度的变化较显著,而填埋后期DOM在pH 3时随离子强度的变化较显著。研究为填埋场渗滤液溶解性有机物的毒性评价和污染防治提供了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5.
杨巧艳  刘丹  李启彬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662-4665
根据不同渗滤液回灌频率、渗滤液回灌前加热、加入厌氧污泥进行微生物接种等操作运行方式下模拟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产甲烷试验的结果,建立了反映环境温度影响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产甲烷数学模型,并对其参数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提出了利用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甲烷气体的操作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卫生填埋场(R1)、渗滤液直接回流填埋场(R2)和渗滤液污染物浓度高等问题,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方法,对两相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R3)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相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R3)中,由于产酸细菌与产甲烷细菌分别在不同的装置中,因而解决了酸积累的中间产物抑制问题,加快了有机物的降解过程,同时使出水渗滤液的CODCr和NH3--N始终稳定在12000mg·L-1和500mg·L-1以下,为渗滤液的后续处理工艺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生物反应器对堆肥臭气的去除效果,设计了一种新型超声雾化生物反应器,研究了该反应器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对模拟臭气的处理效果,再以猪粪和木屑为原材料进行堆肥试验,探究该反应器对实际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去除效果。结果显示,超声波空化效应能提高反应器对氨气的吸收率,超声雾化比传统喷淋模式去除氨气的效率提高10%左右;为解决体系内高氨氮的问题,将活性污泥进行耐高氨氮驯化后在反应器中挂膜,发现体系内微生物降解氨氮的能力明显提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反应器去除氨气的最佳工艺条件。堆肥试验表明,氨气释放与堆肥温度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在堆肥第5天达到峰值(76.3 mg/m3),同时,猪粪堆肥中氨气释放与pH、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浓度有关;反应器对堆肥氨气的去除率高达80.6%;对其他时段的氨气去除率平均保持在90%左右,且反应器出气口的氨气质量浓度小于5 mg/m3,达到相关排放标准。结果表明,超声雾化生物反应器对于堆肥产生的氨气能起到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8.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是垃圾填埋的新动向。根据可持续填埋场的基本要求,对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可持续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持续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运行思路。  相似文献   

9.
采用室内试验,研究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填埋气中CH4、CO2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导气管距离变化、不同部位温度及渗滤液pH值的变化趋势,分析各因素对准好氧填埋场填埋气的影响。结果表明:准好氧填埋场中不同区域的填埋气中均含有一定量的CH4,但其比例较厌氧填埋场明显偏小,一般最大不超过30%;填埋气中CH4及CO2含量具有下层>上层特点,稳定期下层填埋气中CH4比例维持在20%~30%,而上层CH4浓度始终小于5%。离导气管距离越远,CH4浓度越高。当pH值大于6.4和7.1时有利于CO2和CH4的产生,最大百分含量分别达到29%和32%。  相似文献   

10.
在介绍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概述了国内外有关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处理生活垃圾研究的主要类型和发展趋势,并阐述了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对渗滤液和微生物生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甜菜碱盐酸盐对人工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瘤胃体外发酵方法对培养液中甜菜碱盐酸盐不同质量浓度(0、16.7和33.4 mg.L-1)下,各时间段(3、6、12、18和24 h)的体外产气量、pH值、干物质降解率、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乳酸和菌体蛋白含量的测定,探讨甜菜碱盐酸盐对人工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液中甜菜碱盐酸盐的质量浓度为33.4 mg.L-1时,瘤胃液中乙酸、丙酸、丁酸、总VFA的浓度显著升高(P<0.01),干物质降解率显著提高(P<0.01),乳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而甜菜碱盐酸盐对瘤胃液pH值、产气量、菌体蛋白含量、NH3-N浓度无显著影响。结论:甜菜碱盐酸盐可改善人工瘤胃发酵性能。  相似文献   

12.
葡萄渣对人工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Rusitec-S型连续培养系统,研究葡萄渣含量分别为0%、8%、12%、16%的日粮对人工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葡萄渣含量为16%可显著降低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率和NH3-N浓度(P<0.05);日粮中葡萄渣含量为8%、12%对人工瘤胃VFA、pH、DM、OM、NDF、ADF的降解率和NH3-N浓度无显著的影响,但葡萄渣含量为12%时可显著降低瘤胃NH3-N浓度和CP的瘤胃降解率(P<0.05).因此,日粮中添加葡萄渣以12%以下为宜.  相似文献   

13.
投配率对连续两相厌氧发酵酸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行设计的连续两相厌氧发酵小试装置,研究投配率对牛粪酸化效果的影响。探讨了投配率分别为50%、33%、20%和14%,对挥发性脂肪酸总量及成分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投配率为33%组的挥发酸总量最高,达13 701.67 mg.L-1,当投配率在14%~33%范围内变化时,挥发酸总量先随着投配率的增加而升高,但投配率增加到50%时挥发酸总量下降;各组的乙酸与丁酸之和百分含量均在80%以上,属于丁酸型发酵;投配率的变化影响挥发酸总量的变化,但不会引起产酸发酵类型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云南宣威热水烟区烤烟主栽品种云烟 85,云烟 87,K326,红大的 C3F烟叶中有机酸总量、挥发酸、非挥发酸及高级脂肪酸的组成含量。结果表明:同一产地,不同品种烤烟有机酸总量表现出 K326>云烟85>云烟87>红大;红大品种烤烟的挥发酸含量较高,尤其是3-甲基戊酸,但非挥发酸和高级脂肪酸含量及饱和度相对较低;K326烤烟的挥发酸和非挥发酸含量均较高,尤其是异丁酸和苹果酸,高级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但高级脂肪酸的饱和度较高;云 85,云 87品种的挥发酸含量较低,而非挥发酸和高级脂肪酸含量却较高,且两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利用瘤胃微生物体外厌氧降解转化秸秆,结果发现:玉米秸秆经瘤胃微生物降解后挥发性固体的转化效率达61.5%~70.3%,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增加则有轻微的下降,每克降解的挥发性固体产挥发性脂肪酸0.38~0.51 g。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位好氧矿化垃圾床的装填密度对渗滤液处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在实验室构建准好氧矿化垃圾床,通过测定COD、NH3-N和TN,比较分析不同装填密度反应床处理渗滤液的效果。[结果]当每立方矿化垃圾的水力负荷约45L/d、有机负荷约540g/d时,反应床对渗滤液中COD、NH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达86%以上、92%以上和88%以上;当装填密度由1426kg/m^3减小到858kg/m^3时,渗滤液中COD、NH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接近99%、100%和96%。根据不同装填密度反应床对渗滤液处理的效果和影响分析。初步确定试验奈件下准好氧矿化垃圾床适宜的装填密度为860kg/m^3。[结论]该研究可为准好氧矿化垃圾床的构建和应用提供定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化学处理对真姬菇菌糠营养成分和人工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实验采用5%NaOH、5%尿素,5%NaOH+5%尿素对真姬菇菌糠进行碱化、氨化及复合处理,未处理真姬菇菌糠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实验组降低了真姬菇菌糠酸洗纤维、中洗纤维、酸洗木质素和游离棉酚含量,提高了48h体外产气量、体外有机物降解率、微生物蛋白和挥发性脂肪酸产量。其中实验Ⅲ组(氨化+碱化复合处理)效果最好,其中洗纤维、酸洗木质素和游离棉酚含量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11.73%(P0.01)、19.35%(P0.01)和50.35%(P0.01),产气量、体外有机物降解率、微生物蛋白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5.54%(P0.01)、16.78%(P0.01)、5.71%(P0.01)和21.38%(P0.01),综合各指标,5%NaOH+5%尿素复合处理真姬菇菌糠为最佳化学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施用3种常用肥料(无机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牛栏粪与无机复合肥配施)对云南保山市烤烟有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施肥处理均能提高烟草中非挥发酸、高级脂肪酸和挥发酸的含量,与施用无机复合肥相比,施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和牛栏粪与无机复合肥配施能更有效提高烤烟中主要非挥发酸(苹果酸和柠檬酸)、高级脂肪酸和除异丁酸和壬酸外的挥发酸的含量,有利于提高烟叶品质。有机无机复合肥和牛栏粪与无机复合肥配施对烤烟挥发酸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施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对提高烤烟非挥发酸和高级脂肪酸含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厌氧消化是指有机物质被厌氧菌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广泛应用于农业有机废物、城市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等处理和处置。厌氧消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甲烷速率低于产酸速率时,有机酸会在体系中积累造成系统酸化,抑制产甲烷过程。酸抑制调控技术包括生物炭调控技术、活性炭调控技术、微量元素调控技术、碱性试剂调控技术等,通过增强微生物活性、中和冗余有机酸、吸附抑制因子等方式保持发酵系统酸碱稳定,促进物质转化,提升产气速率。酸抑制调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原料类型复杂、引入新抑制元素、调控成本高等限制,需要在传统技术优化、新技术开发、实践推广应用等方向持续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混合花卉秸秆厌氧发酵产甲烷特性,选取玫瑰(Rosa rugosa),百合(Lilium lancifolium),满天星(Gypsophila paniculata),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花卉秸秆混合物与驯化过的猪粪、牛粪混合物进行厌氧发酵试验。设置3种不同的总固体(Totalsolids,TS)浓度(3%、5%和7%)观察厌氧发酵产甲烷特性及系统稳定性。采用3种模型(修正的Gompertz、Cone和Logistic模型)进行厌氧发酵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TS浓度3%产甲烷量最高,累计产甲烷量258.07 mL·g-1 VS。随TS浓度升高(3%~7%),延滞期时间相应延长(19~32 d)。挥发性脂肪酸含量(volatile fatty acids,VFAs)在3种TS浓度中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3种TS浓度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平均消解率为60.19%~68.53%。通过动力学分析表明,Cone模型相比修正的Gompertz与Logistic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R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