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抗病、早熟草莓新品种'紫金久红'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假植时期与短日照低温处理对草莓物候期、生长与开花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假植与短日照低温处理均可以促进'紫金久红'草莓花芽分化与物候期的提前,同时均可显著提高草莓的第一花序花果数以及单果重与早期产量;假植促进了草莓植株的营养生长,而短日照低温处理虽在前期抑制了草莓植株的生长,但后期草莓植株的长势却优于非短日照低温处理。因此,假植与短日照低温处理都值得在草莓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草莓根据开花结果习性,可分为一季型草莓和四季型草莓。生产上栽植的主要是一季型草莓品种,其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进行花芽分化,即使采用设施条件栽培,8—10月份也难以生产出草莓果实。而选育四季型草莓品种,可以实现秋季生产草莓果实。沈阳农业大学近年来开展优良的四季草莓新品种选育工作,通过杂交育种,选育出四季结果特性优良的草莓新品种——‘永丽’。  相似文献   

3.
Ca^2+—CaM信号转导系统与草莓花芽分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汉地区的自然条件下,钙离子载体A23187处理的草莓花芽分化始期提前,分化时间缩短;钙离子专一性螯合剂EGTA处理延缓或抑制成花,钙调素拮抗剂TEP处理抑制自然条件下草莓的成花,人工短日照和低温条件下此种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王建平 《北方园艺》2007,(2):100-100
在草莓花芽分化完成,自然通过外界低温,短日照打破休眠后,采用小拱棚提前保温,促使草莓比露地提前生长结果的一种栽培方式。小拱棚从2月上中旬开始保温,于4月上中旬开始采收,经济效益显。  相似文献   

5.
1 栽培形式 1)半促成栽培。在草莓花芽分化完成,自然通过外界低温,短日照打破休眠后,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提前保温,促使草莓比露地提前生长结果的一种栽培方式。可采用地膜加小拱棚、加中棚、加大棚或日光温室等形式。中小拱棚从2月中旬开始保温,可于4月上中旬开始收获;大棚和日光温室的保温  相似文献   

6.
以"红颜"草莓作为试验材料,用遮光度为40%、60%、80%的遮阳网分别对草莓幼苗进行遮阴处理,研究遮阴对草莓花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对草莓花芽分化时期有明显影响,但不影响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都促进了草莓花芽的提早分化,其中遮阴度为40%的处理效果最好,比对照提早9d开始花芽分化,其他处理均提早6d开始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7.
促成栽培是一种特早熟栽培,是采用促进花芽分化,利用温室或塑料大棚的设施在冬季保温,防止草莓进入休眠,使收获期尽量提前的栽培方式。一般可在元旦前后收获,采收期长达5-6个月。鉴于草莓的花芽分化需要在低温、短日照和植物体内C/N率较高的营养条件下才能形成,故...  相似文献   

8.
草莓促成栽培中,通过低温冷藏打破休眠,促进花芽分化已成为常规的栽培技术。但由于品种不同,各地日照长度的差异,打破休眠和促进花芽分化的需冷量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草莓促成栽培发展较快,其中由日本引进的新品种丰香栽培面积扩大较快。本试验探讨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丰香草莓的促成栽培中起苗、冷藏时间、冷藏温度对草莓植株的生长和花芽分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光周期反应及结果时期的不同,可将草莓栽培品种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型:短日照的一季结果型;长日照的二季结果型和日中性的连续结果型。表现光周期反应的重要形态特征是植株的花芽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以山崎全氮营养液(含氮量77.0 mg/L)处理的红颜和章姬草莓为对照组,1/2、1/5、1/10氮素(含氮量分别为38.5、15.4、7.7 mg/L)以及无氮素营养液为试验组对育苗期红颜和章姬草莓植株进行为期30 d的断氮处理,并观察测定草莓植株硝态氮含量、生长势、花芽分化时期、物候期以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相对于全氮营养液,断氮处理后红颜和章姬草莓植株中的氮含量显著下降,株高、根长无明显差异,而1/5、1/10氮素以及无氮素处理的花芽分化时期、物候期显著提前,但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不同光周期和温度处理对黄瓜花芽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主栽黄瓜品种"津优3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对黄瓜花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8~10h短日照处理和适当的低温能有效促进黄瓜雌花的诱导;较高温度对黄瓜花芽的起始和花芽总数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孙兆法  张淑霞  李梅  李凌 《园艺学报》2011,38(6):1121-1126
 采用迁光试验研究长日照植物蒲包花‘秀丽’的限界性诱导光周期,不同发育阶段对光周期的敏感性和光周期处理对盆花品质的影响,并推测了童期长度。连续短日照和经7 d长日照后移至短日照的蒲包花,从处理到开花的天数显著长于长日照14 ~ 42 d后移至短日照的处理,而14 ~ 42 d长日照转移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14 d的长日照处理足以促进蒲包花开花,其限界性诱导光周期在7 ~ 14 d之间,长日照14 d以后蒲包花的花芽发育对光周期不敏感。长日照7 d后转到短日照,从处理到现蕾的天数减少而从现蕾到开花的天数增加,顶花芽败育,侧芽萌发开花,表明长日照7 d促进了花芽分化,但此时花芽发育对光周期仍敏感。本试验条件下,生长至3对叶片时蒲包花已结束童期。长日照促进株高和主枝长度的增加,21 d长日照后转移到短日照的处理,株高、主枝长度显著大于14 d时转移的处理,开花整齐,盆花品质显著提高。长日照转到短日照时,地上部鲜质量、根鲜质量、总质量均随着迁光天数的延迟而下降;短日照转到长日照时则相反。9月上旬播种育苗,在3对叶片时开始长日照处理21 d,蒲包花‘秀丽’可在1月上旬始花,保证春节上市。  相似文献   

13.
日本年产草莓鲜果20万t,草莓成熟期98%集中在11月至次年5月,6—11月夏、秋季草莓主要从美国等国家进口,每年进口量约5000t。进口的草莓品种硬度大,能满足长途运输,但糖度低、品质差,而日本自产草莓鲜果非常受市场欢迎,价格高,因此,适宜夏秋季栽培的四季草莓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的开发在日本越来越受到关注。1四季草莓品种育种概况1·1育种历史四季草莓品种的选育远远晚于一季草莓品种,四季草莓品种选育始于1954年福岛县的大石俊雄育成四季草莓品种大石四季成1号。大石俊雄是日本四季草莓育种的先驱者,在大石四季成1号的基础上,于1967年又育…  相似文献   

14.
“通生1号”草莓由绿叶东方草莓花瓣离体培养,在愈伤组织分化的再生植株中发现的优良性状突变体。2012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15.
寒地草莓植物学特性与花芽分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质量的草莓苗的花芽分化研究,表明草莓苗的质量对草莓的花芽分化有影响,各品种草莓4片叶、5片叶、6片叶植株花芽分化进程相似,都早于3片叶植株3d。到雌蕊分化开始时,5片叶和6片叶草莓的花芽分化进程较4片叶和3片叶的提早3~9d。定植时新茎粗度在0.84cm以上的草莓植株,花芽分化时期和进程差异小,新茎粗度在0.65cm以下的植株花芽分化进程慢。  相似文献   

16.
“通生1号”草莓是由“绿叶东方草莓”花瓣诱导产生的优良性状突变体,经多年选育试验,并于2011年审定通过的草莓优良品种.该品种具有生长势强、果实圆形、果形整齐、酸甜适中、耐贮运和抗性强等优良特性.经过5a区域试验和适应性研究,表明“通生1号”草莓在吉林省东部及气候特点相似地区温室和露地栽培,表现果实商品性好,产量高,667 m2平均产量为2 200~2 300 kg,经济效益好,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影响草莓花芽分化的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  李文华 《落叶果树》2007,39(2):15-17
对影响草莓花芽分化的因素,包括草莓苗质量、温度和日照、激素、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通生1号”草莓是由长白山绿叶东方草莓(别名“深山草莓”)花瓣离体培养,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的再生植株中具有优良性状的突变体。2012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19.
草莓新品种“宁玉”在重庆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草莓新品种"宁玉",对照品种"宝交早生"和"石桌一号",开展了简易小拱棚栽培模式下不同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玉"较对照提早46~71d成熟,可溶性固形物8.7%,产量2 867kg/667m~2,理论综合产值达119 286元/667m~2,抗白粉病和炭疽病。"宁玉"草莓是一个早熟性好、丰产性强、商品果率高、品质优、香味浓、风味甜、抗病虫性好、经济效益高的优良品种,对栽培技术要求也不高。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宁玉"草莓适宜在重庆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在草莓植株年生长周期中,休眠与花芽分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在秋季低温、短日照条件下,其花芽开始分化。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植株进入休眠,花芽分化也随之停止。据此认为花芽分化与休眠似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过程,而且花芽分化的停止也是由休眠引起的。但事实上,草莓植株从生长状态进入休眠状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休眠状态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