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生物学特性牛蛙体形与一般蛙相同,但个体较大,雌蛙体长达20厘米,雄蛙18厘米,最大个体可达2千克以上。头部宽扁,口端位,吻端尖圆面钝。眼球外突,分上下两部分,下眼皮上有可折绉的瞬膜,可将眼闭合。背部略粗糙,有细微的肤棱。四肢粗壮,前肢短,无蹼。雄性个体第一趾内侧有一明显的灰色瘤状突起。后肢较长大,趾间有蹼。肤色随着生活环境而多  相似文献   

2.
<正>水貂属于哺乳纲,食肉目,鼬科、鼬属的小型珍贵毛皮动物,体形细长,雄性体长38~42厘米,尾长20厘米,体重1.6~2.2千克,雌性较小。在野生状态下,有美洲水貂和欧洲水貂两种。水貂体细长,头粗短,耳壳小,四肢短,趾基间有微蹼,尾较长,肛门两侧各有一臭腺。野生水貂毛被多呈浅褐色,家养水貂经多代选育,毛色加深,多为黑褐色,被称为标准色水貂。水貂在野生状态下,水貂主要栖居在河边、湖边  相似文献   

3.
怎样养麝鼠     
麝鼠别名叫水耗子、青根貂等,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兽。近年来,麝鼠的人工饲养已在各地城乡群众中兴起,家庭饲养麝鼠户逐日增多。一、麝鼠的生物学特性麝鼠的背部呈棕黑色,腹部棕灰色,尾毛棕黑色。眼小,耳短,吻端钝圆,尾侧扁,披鳞质皮片,杂以稀毛。四肢短,前足无蹼,后足稍长,趾间有蹼,体重约1千克,体长24~30厘米,尾长约23厘米。  相似文献   

4.
世界的红鹳     
红鹤俗称火烈鸟,属于鹤形自,红鹤科,世界现存6种,体长80-130厘米,体重2.5-3.5公斤。脚特别长,特别适于水边或浅滩生活,嘴中央隆起,相对尖端向下弯曲,下嘴比上嘴稍大,其边缘有细齿列(栉状齿),细长颈由19枚颈椎构成,前3趾间具蹼,后趾小而位高,而安第斯红鹤和蓬纳红鹤则无后  相似文献   

5.
养群鸭编号,通常采用剪蹼编号法“左小右大,缺口一、二、三、四,洞四”的打号方法,即:每两趾间(除第一趾外)蹼边沿有三个剪缺口部位,分别代表一、二、三,十、二十……三千,蹼上打洞分别代表四、四十、四百、四千。此法编号量大,容易记忆,已在实践中广为应用。但在小群体编号时,大号位蹼面多空闲,而多数鸭号要在十毫米宽的雏鸭蹼  相似文献   

6.
锤头鹳和鲸头鹳是鹳形目鸟类中古老而又特殊的种,形态和习性奇异,因而被分别单独列为一个科,即锤头鹳和鲸头鹳科。 锤头鹳(Scopus umbretta)属锤头鹳科(Scopidae),世界仅有一种,该鸟全长仅50厘米,体形咋一看像中型的鹭,但头、颈较短,前三趾间有微蹼。身体羽毛  相似文献   

7.
<正> 1987年,农户陈某,先后饲养二批雏鸭,同期发病。16日龄雏鸭370只,发病60只,发病率占16.2%;一月龄120只,发病32只,占26.7%。主要症状:轻微的趾蹼稍向内弯曲,行走摇摆,严重的趾蹼弯曲向内  相似文献   

8.
水貂属于哺乳纲,食肉目,鼬科、鼬属的小型珍贵毛皮动物,体形细长,雄性体长38-42厘米,尾长20厘米,体重1.6-2.2千克,雌性较小。在野生状态下,有美洲水貂和欧洲水貂两种。水貂体细长,头粗短,耳壳小,四肢短,趾基间有微蹼,尾较长,肛门两侧各有一臭腺。野生水貂毛被多呈浅褐色,家养水貂经多代选育,毛色加深,多为黑褐色,被称为标准色水貂。  相似文献   

9.
麝鼠(Ondatra zibethica;Musk rat)属于哺乳纲、啮齿目、仓鼠科、田鼠亚科,是一种价值较高的经济动物。麝鼠的外貌似田鼠,但比四鼠大得多。体形椭园而肥胖,身长30厘米左右,体重约1公斤。头部较扁平,颈不明显,吻钝园,眼小耳短。尾侧扁,外被小而园的皮质鳞片,间杂有稀少短毛。前肢短小无蹼,坚实灵活,趾爪锐利,适宜挖掘、造窝、获食和搏斗。后肢较长,趾间具半蹼,站立时以支撑身躯,游泳时作桨划行。它有一对锋利的黄色门牙,是与敌害斗争的主要武器。成体背毛由棕黄色到棕褐色,其中夹杂棕红或棕黑色毛尖,背部中央多为黑褐色,两侧稍浅,腹部棕灰色,尾部黑色。冬春季色深,  相似文献   

10.
九、鹤形目本目主要特征是后趾不发达或完全退化,存在时位置亦较其他趾梢高。眼先常被羽。翼大都短圆,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2枚短。趾间无蹼,有时具瓣蹼。全世界有190种,我国有32种。灰鹤(Grus grus)属鹤科(Gruidae),英名为 Common Crane。它们又叫鹚(?)、呼呤子、番薯鹤等。体长约1,370毫米。本种主要特征是:头顶裸出,头侧与颈侧均被羽,体羽大都灰色,尾和喉也灰。  相似文献   

11.
(一)蟾蜍的品种特征及生活习性 1.蟾蜍的品种特征及分布:蟾蜍俗名癞哈蟆。主产于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地区,常见主要品种为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3种(见图)。这几个品种个体大,体长10厘米以上,背面多呈黑绿色,布满大小不等的瘰疣。上下颌无齿,趾间有蹼,雄蟾蜍无声囊,内侧三指有黑指垫。  相似文献   

12.
十、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本目主要特征是:后趾不发达或完全退化,存在时位置较他趾稍高。眼先常亦被羽。翼形尖,或长或短,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2枚长或与等长。趾间蹼不发达或缺。全世界有212种,我国有63种。小杓鹬(Numenius borealis)属鹬科(Scolopacidae),英名为Little Whimbrel或Little Curlew。体长约230毫米。本种主要特征是:嘴形长而弯曲,但不长于跗蹠。跗蹠后侧被以盾状鳞。趾间基部具蹼。翼长在200毫米以下。小杓鹬栖息于海岸及近海岸的草原、沼泽、池塘、河口三角洲、河岸洼地、水田及其他农田等处,涉水于淤泥中找食。当潮水上涨时,活动较少,常站立于海岸沙滩上,头向后,用嘴整理背上的羽毛;或者走到附近的地方觅食。潮水退后,就到被潮水淹过的沙地找食。潮水不断地涨落,给它们不断带来丰富的食物。此鹬性畏怯,人们难于接  相似文献   

13.
水獭(Lutra spp)食肉目、鼬科,为半水栖兽类,是我国重点保护动物之一。躯体长而扁圆,尾长且前宽后细,头部扁宽,耳小,四肢很短,前后肢各五趾,趾间有蹼。背毛咖啡褐色,腹部毛色较浅。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数量较多。由于人为因素的危害,无计划、无限制的捕猎,加上江河面积  相似文献   

14.
一、发病原因 多以深部细菌感染为主要病因,病变部位集中于足趾间带、隆突趾间带,在犬走动过程中,毛发上的短柄向后进入毛囊中,角蛋白在皮肤上产生炎症,继发细菌感染.或因异物嵌入皮肤中,引发创伤性感染.此外,蠕螨病、犬过敏性皮炎等均有可能成为原发性、继发性病因.叉趾掌、足粉刺、毛囊囊肿多以创伤感染为病因,表现为犬趾蹼表皮棘细胞层增厚、毛囊漏斗部角质层过度增厚、毛囊开口阻塞且内容物滞留等症状.  相似文献   

15.
趾间纤维瘤interdigital fibroma 趾间纤维瘤又称趾间皮肤增生物、趾间隆起、趾间胼胝肿、趾间瘤、趾间皮肤增殖、趾间结节、趾间赘生物或慢性趾间皮炎等。发生本病的发生有品种间的差异,发病率最高的是荷兰牛和海福特牛;红斑牛和西门塔尔牛发病率比较低;而爱尔夏牛很少发生。按性别与发病率关系,公牛比母牛多发病。Jones调查113头海福特  相似文献   

16.
积石峡水电站大坝趾板混凝土按设计分为29块,分块长度为13~15m。趾板坡度为15°~33°,建基面最低高程为EL1760m,左岸趾板宽7.4m,右岸趾板宽4~6m,趾板与基岩之间设有Φ28锚筋连接,趾板表面布有Φ25钢筋网片,间距20cm,两趾板间和周边缝处设有D型、F型铜止水(用于面板连接)。详细介绍了积石峡水电站趾板混凝土施工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养殖技术》2006,(21):40-40
大鲵又名娃娃鱼,是现存两栖动物中较为原始的种类,也是我国二类保护动物之一,是集科研、观赏、药用与美食为一体的特种经济动物。娃娃鱼身长不等,一般为70厘米左右,大者可达1.8米,重25千克左右。背面呈棕褐色,有大黑斑,腹面色稍浅。口大,头宽而扁。鼻孔和眼极小,位于头的背面。躯干粗壮而扁,尾部侧扁。四肢短,后肢5趾,前肢4趾,趾间有小蹼。皮肤较光滑,头部疣粒显著,多数成双排列。从颈侧至体侧有皮肤褶。体外受精,卵带呈串珠状,亲体有护卵习性。娃娃鱼栖息于山谷清澈的溪流中,以蛙,鱼,虾等水中动物为食。娃娃鱼的肉质细嫩,佐以调料,可以烹制出味道鲜美的佳肴。它的皮和胃,可以入药。有着十分广阔养殖前景。  相似文献   

18.
<正> 海狸鼠别名狸獭、沼狸,原产于南美洲(南纬22°~25°)是一种性情温顺的大型啮齿动物,体重5~6公斤,个别也有13公斤以上的。体形似兔非兔呈锥形,四肢前短后长,头小体大,耳小而圆,尾长无绒毛,呈圆锥形,唇外上下两对橙黄色的大门牙。海狸鼠是水陆两栖动物,后爪趾间有蹼,善于潜水游泳,可在我国南方饲养。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调查了2013年9月~2015年10月石河子地区26家规模奶牛场饲喂的1.24万头奶牛的蹄趾间皮炎发病情况,共确诊蹄趾间皮炎患牛382头,结果发现:石河子地区奶牛蹄趾间皮炎的平均发病率为6.24%,前蹄发病率低于后蹄;奶牛蹄趾间皮炎的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却是石河子地区奶牛蹄病的常见多发病,其原因与年龄、季节及环境条件因素、妊娠状况、圈舍卫生环境和日粮结构等有较为密切的关系。通过临床防治发现,做好奶牛蹄趾间皮炎的防治工作,可以有效防止向其他高害蹄病的转化,有较大的临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海狸鼠也称狸獭、河狸鼠、沼泽海狸,是一种有饲养价位的毛皮动物。海狸鼠从外貌上看很象水獭,但体型肥胖、头大,上唇生有浅褐色长须。海狸鼠的毛被颜色微褐带棕黄色,背部毛色比腹部深,绒毛为棕色;腹部绒毛比背部厚而密,呈浅褐色。上下颌各具两枚橙黄色的门齿,嘴唇能紧闭在四颗门齿之后;鼻孔有肌肉活瓣,可自由关闭;耳小而圆,耳壳被绒毛覆盖;这些均是适应潜水所必需。眼小呈淡褐色,视力夜间比白天好。海狸鼠的四肢粗短而前肢较后肢短,趾间无蹼,后肢趾间有蹊,脚掌光亮无毛,站立时以支撑身躯,游泳时作浆划行。尾巴呈圆锥形,被覆角质鳞片和稀疏的针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