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原蝗虫灾害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蝗虫自身生理特点,过度放牧,蝗虫防治意识薄弱等原因造成的。草原蝗虫灾害的防治对草原生态平衡,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论述草原蝗虫成灾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蝗虫是草原的主要害虫之一,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骤冷骤热的环境为蝗虫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就新疆地区而言,新疆的草原面积广阔,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但近年来蝗虫灾害越来越严重,新疆草原蝗虫危害严重地带是阿勒泰、塔城、昌吉等地,其中阿勒泰地区的地理位置环境为蝗虫孵化提供了便利条件,蝗虫灾害面积近900万亩。同时,南疆地区的草原蝗虫灾害也呈快速发展趋势,与北疆遥相呼应。草原蝗虫灾害呈现新的发展态势,新疆地区的草原蝗虫主要有  相似文献   

3.
博州是新疆主要的草原产业发展地区,近几年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博州草原蝗虫和鼠害发生十分严重,对当地的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文章主要就博州地区草原蝗虫和鼠害的发生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灾害的特点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博州草原蝗虫和鼠害控制的对策,希望对促进该地蝗虫和鼠害防治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草原蝗虫一直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对迅速控制蝗害的发生、扩散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化学农药治蝗存在成本高、用量大、安全性差等弊端,且大量使用易造成人畜中毒、污染草原,同时杀灭蝗虫天敌,危害草原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因此,生物防治技术是目前草原灾害综合治理的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蝗虫灾害为新疆草原的重要威胁之一。自古以来,我国新疆就以辽阔的草原面积和丰富的草场资源而闻名,同时,得天独厚的草原资源优势,也为该地区的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愈加频繁,过度放牧现象层出不清,使新疆草原生态环境不断遭受破坏,气候环境也变得更加恶劣、多变,而这骤冷骤热的气候环境,为蝗虫大量繁殖和生长提供了适宜条件,蝗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危害性也逐年加深。防治蝗虫灾害已成为现阶段新疆地区草业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文章针对新疆草原蝗虫危害及治蝗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议,旨在提升新疆草原蝗虫灾害防治成效。  相似文献   

6.
草原蝗虫防治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防治、综合防治。为有效控制蝗虫灾害的爆发,避免蝗  相似文献   

7.
蝗虫作为草原上的主要害虫严重为害着宁夏草原。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们不合理利用草原的影响下,蝗虫发生日趋复杂,种群和发生规律均已改变。本文在综述近年来宁夏草原蝗虫发生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宁夏草原蝗虫的综合防治防控技术,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和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伊犁地区天然草场优势种蝗虫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发生动态。栖息于荒漠、半荒漠草原的优势种蝗虫由意大利蝗、黑腿星翅蝗、黑条小车蝗和戟纹蝗类等组成 ,栖息于山地草原的和草甸的蝗虫主要由白边雏蝗、西伯利亚蝗、红腹牧草蝗等蝗虫组成。蝗害发生面积约 5年达到一次小高峰 ,约 15年大发生一次。荒漠草原主要蝗虫的总体数量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平均密度达到 15 .8头 /m2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2010—2020年天峻县草原蝗虫秋季越冬数据和气象资料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构建了草原蝗虫种群密度、发生面积和危害面积的长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蝗虫发生密度主要与温度相关,发生和危害面积主要与温度、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降雨量相关;蝗虫发生面积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为80%,蝗虫危害面积和种群密度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0.
罗晓玲  王蕾  于钊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8):128-129
[目的]明确宁夏草原虫害的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有效防治。[方法]采用扫网调查法、样方框调查法、发生期调查法、百步惊蛾法、枝条计算法等方法调查草原蝗虫、沙蒿金叶甲、沙蒿木蠹蛾、苜蓿蓟马、苜蓿蚜虫的发生面积以及防治前后的密度。[结果]宁夏共发生草原虫害71.23万hm~2,草原蝗虫危害面积为39.16万hm~2,沙蒿金叶甲危害面积为18.75万hm~2,沙蒿木蠹蛾危害面积为3.41万hm~2,苜蓿斑蚜、苜蓿蓟马危害面积为9.91万hm~2;共完成草原虫害防治10.56万hm~2,占危害面积的14.8%;4.5%高效氯氰菊酯对草原蝗虫防治效果显著,是防治草原蝗虫的理想药剂。[结论]研究结果为宁夏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2017年,锡林郭勒盟草原出现了严重的蝗灾,面积达899万亩,严重危害面积达514万亩,严重破坏了草原的生态环境。为制定防治蝗灾的策略提供参考,分析了2017年锡林郭勒盟草原发生的气温、降水和终霜时间等影响蝗虫生长的关键气象条件,并总结了蝗虫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正农区蝗虫主要包括农区飞蝗和土蝗,飞蝗是具有暴发性、迁飞性和毁灭性的重大生物灾害。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专家会商预测,2016年农区飞蝗总体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220万亩左右,局部地区可能出现高密度蝗蝻点片,不排除新疆边境地区境外蝗虫迁入为害的可能。为有效控制蝗虫灾害,落实《全国蝗虫灾害  相似文献   

13.
自然条件的变化以及人文活动改变了蝗虫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在条件适宜的背景下,草原蝗虫鼠害会大量的繁殖生长,进而对草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草原蝗虫鼠化的发生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策略,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蝗虫天敌——粉红椋鸟的招引技术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新疆有天然草原面积0.57亿hm2,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0.48亿hm2,是我国第二大牧区.同时新疆又是蝗虫的主要危害区,每年草原蝗虫发生面积都在266万hm2左右,农牧交错地带蝗灾尤为严重.地处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地带的阿勒泰、塔城、博尔塔拉等地还经常遭受境外迁入蝗虫的危害.过去,防冶蝗虫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不仅投资大、效果差,而且污染草原,导致自然生态环境恶化.近年来,新疆大力推广牧鸡、牧鸭及筑巢引鸟等生物防治技术,其中通过修筑鸟巢招引粉红椋鸟防治蝗虫,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哈萨克斯坦蝗灾严重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哈萨克斯坦蝗虫发生防治情况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是世界上重要的蝗虫孳生地。近年来,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草原和荒地不断上升,蝗虫发生基地也逐年扩大。全国22亿hm2的农牧业土地(草原185亿hm2左右,种植业耕地2500万hm2左右)的大部分属于蝗虫发生区,蝗虫发生种类约350多种,优势种有15~20种,以亚洲飞蝗、意大利蝗、摩洛哥蝗等3种蝗虫发生为害最为严重,其中亚洲飞蝗和意大利蝗在高密度时具有明显的群居性和迁飞性。据悉,这两种害虫成虫的迁飞距离分别可达500~700km和200~300km。目前,亚洲飞蝗主要发生在西部与俄罗斯…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黑龙江西部地区草原蝗虫及天敌发生情况,利用网捕法、定点调查等方法调查蝗虫及天敌种类,结果发现蝗虫种类18种,隶属于8科。优势种蝗虫有中华稻蝗、短额负蝗、黄胫小车蝗、亚洲小车蝗、宽翅曲背蝗和大垫尖翅蝗。7月和8月蝗虫丰富度最大、多样性指数最高,是蝗虫危害高峰期。天敌种类共计14种,其中捕食性天敌种类较多,包括虎甲、步甲、螳螂、螽斯、各种蜘蛛,主要捕食蝗蝻和成蝗,斑芫菁主要捕食蝗卵。寄生性天敌有麻蝇、绒螨。蝗虫天敌与蝗虫的发生趋势较同步,可以发挥自然控制作用。该调查结果对维持黑龙江西部地区草原生态系统平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昌吉州蝗虫的特征特性,分析了昌吉州蝗虫灾害发生与气候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温度和降水对蝗虫生长发育非常关键;高温、干旱容易造成蝗灾暴发。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12,(11)
据中国新闻网,针对当前草原虫害防治工作,根据《“农业部2012年为农民办实事——百万牧鸡治蝗增收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甘肃省在肃南、民乐、夏河、永昌、天祝、嘉峪关、渭源、漳县、临夏县投放10万只牧鸡治理草原蝗虫灾害。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以来,蝗虫灾害已经明显威胁到当前的农业生产领域,全面防控蝗虫灾害势在必行。与原有的农药防控手段相比,绿色防控不仅可以有序避免蝗虫灾害,而且生态效益显著。防控蝗虫灾害需要做到全面明确绿色防控技术的基本思路与内涵,并通过生物天敌、优化改造当地现有的农业种植结构、全面推行生物防控等绿色防控技术来达到良好的蝗虫灾害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20.
遥感监测蝗虫灾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遥感监测蝗虫灾害北京农业大学金瑞华一、蝗灾的严重性众所周知,蝗虫灾害,尤其是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是我国农业生产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1949年以前,蝗灾几乎年年发生,而且每隔3一5年便大发生一次。大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