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果树树种对自然条件有着各自的需求,尤其对温度指标要求较为严格.只有将果树栽培在最佳栽培区内,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然而,生产上常发生因忽略果树适应性问题而致使建园失败的情况.建园失败的情况在富士苹果推广过程中也时有发生.自从"寒富"苹果问世以来,因其抗寒性显著强于富士,在一些不适宜富士苹果栽培的地区,"寒富"苹果显示出强劲的优势.从沈阳地区开始逐步向南扩展,现已与富士苹果最佳栽培区辽南、盖州、辽西、绥中相衔接,并有继续向南扩展趋势.为总结生产经验,现将绥中县的"富士"与"寒富"苹果栽培种植情况报道如下,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2.
武景和 《北方园艺》2017,(4):207-210
自1995年"寒富"苹果落户铁岭以来,结束了铁岭地区没有抗寒优质大苹果的历史,各县区大力发展"寒富"苹果产业,特别是2010年以后,广大果农的"爱果"热情空前高涨。到目前为止,全市"寒富"苹果的种植面积已达到6 700hm2,仅铁岭县至2015年就达到5 200hm2。各级政府积极加大投入,抓好龙头企业和农民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掀起了"寒富"苹果开发的热潮,使"寒富"苹果日趋成为铁岭东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但也发现了当前"寒富"苹果生产中仍存在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管理不到位,果品质量不高,售价较低,竞争力差,影响果农的经济收入。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铁岭"寒富"苹果的健康发展,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寒富"苹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总结适合铁岭地区"寒富"苹果生产的对策势在必行。经过调查走访,现将铁岭"寒富"苹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总结,供广大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3.
“寒富”苹果贮藏期果实解剖结构及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寒富"、"东光"和"富士"苹果贮藏期间果实解剖结构及相关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寒富"苹果果实硬度变化幅度较小,稳定在14kg/cm2左右;角质层较厚;果皮果肉细胞较小,排列比较紧密,细胞层数较多;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肉细胞的变化相对较小,说明"寒富"苹果较耐贮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寒富"、"东光"和"富士"苹果果实的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均下降;"寒富"和"富士"果实有机酸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东光"果实有机酸含量下降明显。"寒富"和"富士"果实糖酸比值呈下降趋势,"东光"则呈上升趋势。综合性状评价表明,"寒富"苹果是耐贮藏的苹果品种,且贮藏过程对品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从2004年起,辽宁省绥中县开始栽培寒富苹果,2011年寒富苹果栽培面积250 hm2,其中矮化栽培面积占80%。我们比较了绥中县寒富苹果乔化栽培和矮化栽培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寒富苹果矮化栽培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东港是丹东地区主要水果产区,也是辽宁省'寒富'苹果生产的优势栽培区.目前,全市水果生产总面积11 470 hm2,年产量10.6万t,总产值1.8亿元,已成为振兴东港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性产业之一.现在全市仅'寒富'苹果的生产面积就达2800hm2,虽然大多数未进入盛果期,但年产量已达到2.5万t,产值突破7000万元.果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俄罗斯、朝鲜、日本、印度、沙特阿拉伯、泰国、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辽宁省优质果评选中,东港选送的'寒富'苹果多次获得金、银奖.东港'寒富'苹果的快速、高效发展,得到了辽宁省政府、丹东市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2007年成功实施辽宁省果实套袋关键技术示范补贴项目的基础上,2008年东港市再次被辽宁省确定为该项目实施县(市),本站是项目的承担单位.  相似文献   

6.
富士苹果是日本用国光和元帅杂交选育出来的良种,我省自1966年引入后,经16年扩繁试栽表明:其品质优于国光,丰产性不低于国光,贮藏性近似国光,1982年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批准,可在我省一月份平均气温-10℃线以南地区推广,此线以北应选小气候条件好的地方试栽。1980年农牧渔业部从日本引入着色系长富2、长富6、秋富1三个品  相似文献   

7.
绥中县位于辽宁省西南端,属‘红富士’苹果适栽区。沙河镇(处于1月份平均气温-8℃线)曾于1987年大量发展‘富士’苹果栽培,实践表明,‘富士’表现不够理想。主要是定植后幼树期抽条较为严重、枝干轮纹病及干腐病严重。幼树期间就开始发病,七八年生开始死  相似文献   

8.
以"寒富"苹果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等方法,比较研究了辽宁省不同气候特征区域对"寒富"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根据温度和降雨等气候因子在辽宁省划分为干凉区、冷凉区、温凉区、温和区和湿润区。结果表明:温和区的果实平均单果质量最高,湿润区次之,干凉区最低;温凉区的果实硬度最高,冷凉区次之,干凉区最低;冷凉区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干凉区次之,温和区最低;干凉区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冷凉区次之,温凉区最低;湿润区的果实有机酸含量最高,温凉区最低。在"寒富"苹果果实中共检测到7类、56种香气成分。其中,干凉区果实香气成分数量为56种,温凉区为54种,冷凉区为51种,温和区为46种,湿润区为42种。由香气成分种类判断,"寒富"苹果果实香气属酯香型。地区间果实品质指标差异明显,且气候对果实品质各项指标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9.
正寒富苹果是沈阳农业大学李怀玉教授于1978年用东光为母本,以富士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抗寒优质大果型品种,将优质大苹果的栽培北界向北推移200km,有力地推动了寒地苹果的发展。辽阳市位于辽宁省中部,曾是大苹果栽植的北界。21世纪初,寒富苹果的育成使得辽阳地区大苹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寒富苹果的主要产地之一。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一些果园在生产中逐步显现出许多问题,如病害严重、产量下降、植株残缺不全、树体寿命缩短  相似文献   

10.
沈阳地区"寒富"苹果栽培新区土壤管理及养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阳地区具有代表性的8个县、区内处于盛果期的果园为调查对象,调查果园的管理状况并用土钻采集土壤样本,研究分析了"寒富"苹果栽培新区的土壤管理及0~20、20~40、40~60cm土层土壤的pH值、有机质以及速效态的N、P、K等养分现状。结果表明:调查的苹果园大多已由传统的土壤清耕管理模式转为自然生草模式,果园平均草种15种;"寒富"苹果园土壤pH值处于6.01~7.69,部分果园土壤为弱酸性;土壤养分分布极不平衡且土壤养分表聚化明显,其中有机质含量为(1.27±0.28)%,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为(54.05±12.43)、(24.69±5.98)、(108.34±22.87)mg/kg。因此,针对以上现状应及时改善沈阳地区"寒富"苹果园的管理现状,适当调整施肥策略以促进"寒富"苹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寒富苹果开发推广现状及生产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寒优质苹果新品种寒富于1993年完成区试,1997年通过省级品种审定,1999年列入全国重点开发推广项目。目前,生产上有15年生寒富苹果树几百株,10年生盛果期寒富苹果树三四万株,刚刚进入结果期及新栽寒富苹果幼树约5000万株,发展形势较好。2003年底,课题组召开了“寒富苹果开发推广总结及产销形势研讨会”,全面总结了开发推广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1开发推广成效显著1.1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寒富苹果已经在辽宁、吉林、河北、内蒙古、山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寒冷地区的试栽点栽植成功,并有数据反馈。其中,以辽…  相似文献   

12.
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年平均气温7.9℃,1月份平均气温-11.7℃,极端最低气温-28.8℃,年降水量450~500mm,无霜期130~150d,≥10℃的有效积温为2 800~3 300℃,属于冷凉半干旱大陆性气候,为大苹果栽培北界.我县苹果面积虽,然较大,但品种老化,产量低,品质差,价格低,经济效益差,并且冻害较重.为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我们在1997年引进沈阳农业大学育成的抗寒优质苹果新品种--寒富10 000株,分别在我县南部的富山乡、榆树林子镇、万寿镇,中北部的小塘镇、三家乡、黑水镇等不同气候条件的6个果园进行试栽.经多年的试栽观察,生长结果表现良好,现将该品种试栽表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伊凯 《北方果树》2008,(4):36-37
2008年5月8-9日,"推进辽宁苹果产业经济发展"座谈会在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举行.会议由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资源创新与遗传改良研究室主任丛佩华研究员、岗位专家伊凯研究员联合发起,辽宁省果蚕管理总站和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联办.……  相似文献   

14.
铁岭市位于辽宁省最北部,1月份平均气温-12.9℃,其中铁岭县-11.9℃,开原市-13.4℃,昌图县-12.9℃。绝对最低温度在-30℃以下,属于高寒地区。上世纪90年代初,大苹果栽培在辽北还属于禁区,1995年沈阳农业大学选育的‘寒富’苹果通过审定,大苹果的栽植区向北推移100 km,使铁岭市大苹果栽培从无到有。截至2018年末,全市栽培面积已达6333 hm2,产量6.4万t,产值27亿元。‘寒富’苹果已成为我市山区果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之一。但近年来,果农为追求效益最大化,忽视合理负载,超载现象日趋严重。再加上忽视地下管理,导致苹果腐烂病的大发生,一般的果园发病率达到30%~40%,个别有毁园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5.
辽北栽植寒富苹果的最佳模式--高接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北,即凤城-海城-辽中-黑山等连线以北的辽宁大部分,地处1月份平均气温-12℃线以北.自建国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这里多次试栽的优质大苹果几乎全部被冻死,一直被划为"优质大苹果禁栽区".但是,自从寒富苹果系列新品种的育成及试栽成功,特别是经历了1993-1994年度的周期性冻害和2000/2001年冬季50年一遇的特大冻害以后,"大苹果禁栽区"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除了有适应性强的抗寒优质苹果新品种以外,高接栽培是行之有效的栽培措施之一[1].  相似文献   

16.
武景和 《北方园艺》2016,(16):61-63
正苹果套袋可以使果面光洁,着色均匀,减少农药的使用,减轻污染,无枝磨,无虫鸟伤害,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机率,明显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提高果树的优质果率,保证树体合理负载,从而提高栽培苹果的经济效益。铁岭地区土质肥沃,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果实成熟期昼夜温差较大,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苹果地理位置优势,特别是铁岭东部低山丘陵地区更适合发展抗寒苹果,自1995年"寒富"苹果落户铁岭以来,结束了铁岭地区没有  相似文献   

17.
以辽宁省苹果产业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1年以来辽宁省苹果栽培面积、产量和单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1~2010年,辽宁省苹果园栽培面积在2003年以前下降,之后逐年回升,占全国苹果园总面积和辽宁省水果栽培总面积的平均比重分别为12.64%和38.11%;辽宁省苹果产量从2001年到2002年下降,之后上升,占全国苹果总产量和辽宁省水果总产量的平均比重分别为6.05%和34.99%;辽宁省苹果单产呈逐年上升趋势,10a间提高了1倍以上,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同时对辽宁省苹果今后的产业发展提出了加快优新品种选育,推进苹果种苗繁育体系建设;加强果园基础设施,提升苹果园标准化创建水平;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推进苹果产业化进程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80年春,以助列涅特为母本,M9为父本进行杂交。1981年播种在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砧木实生苗播种圃,1982年定植。经过9年的多点鉴定,该品系在1月平均气温-10℃线以南等地表现为矮化性好,早果性强,丰产性好,适应性明显好于M26。在1月平均气温-10℃线以北表现为抗寒性强,在其为中间砧嫁接寒富等抗寒品种,即使在年极限低温-43℃的铁岭县李千户乡柴家村试栽点,生长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引进Mark自根砧寒富苹果在辽宁省熊岳地区试栽。结果表明,Mark自根砧寒富苹果树冠矮化,5年生树高为3.2 m;平均单果重283.0 g,果实鲜红色,果肉淡黄色,肉质酥脆,风味酸甜适口,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30%;花序坐果率95%,果实10月中旬成熟;2009—2013年树干及枝条无冻害发生,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20.
不同砧穗组合对“寒富”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不同砧穗组合"寒富"苹果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并分析了不同砧穗组合"寒富"苹果果实糖酸的组成成分及含量的差异,旨在为确定合理砧穗组合和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寒富"苹果不同砧穗组合果实中的糖组分主要为果糖,其次为葡萄糖、蔗糖;有机酸组分主要为苹果酸,其次为酒石酸、草酸、柠檬酸;果糖、葡萄糖、蔗糖和苹果酸共同影响着果实的甜味味感和酸味味感;不同砧穗组合果实中糖酸含量和糖酸比差异较大,矮化砧木提高了果实中糖酸含量、糖酸比、甜味指数和风味指数;GM256、77-34和M7砧木有利于"寒富"果实的糖酸积累,明显提高了果实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