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李晓辉 《云南农业》2006,(12):18-19
稻田养鱼可以充分利用稻田良好的生态条件作为鱼的生育环境,让其清除稻田杂草,减少水稻病虫害.改良土壤,增加水稻产量;同时水稻又为其生长、发育、觅食、栖息提供良好的环境,达到稻鱼互惠互利,实现水稻无公害生产。目前.翠云区的稻田养鱼整体水平正处在从粗放经营、平板式向集约化、高标准方向发展,稻田养鱼的开发规模越来越大.开发的水平越来越高,增产、增收、富民的效果也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2.
王德生 《新农业》2005,(6):13-13
稻田养蟹就是在同一块稻田同一生长季节里,既种水稻又养河蟹。这是一项无风险.见效快、效益高的种植与养殖巧妙结合的新模式。稻田施用优质腐熟农家肥和生物肥(少施或不施化肥),喷洒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因而减轻了农业污染.稻蟹能在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共生互利.获得稻丰蟹肥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丁春利 《现代农业》2010,(5):175-175
稻田养殖河蟹是稻田综合开发的一个重要项目,是一种优化的生态农业组合。稻田养殖河蟹以水稻为主,利用其共生互利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稻田生产的综合效益。2005年富锦市砚山镇保安村4户稻农在稻田养蟹.水稻不但没有减产,稻米的品质还明显提高,河蟹亩产值达到827元,去掉亩成本425元,亩纯利润402元。主要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国稻田镉污染现状·危害·来源及其生产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琼  王昆  许靖波  陈光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540-10542
介绍了我国稻田镉污染的现状,综述了稻田镉污染的危害及其来源,并从选择镉低积累的水稻品种、合理施用肥料、水分调控、控制稻田镉污染和选择非镉污染稻田等方面提出了降低稻田镉污染的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有机稻田和化防稻田中稻飞虱与其主要天敌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扫网法取样下有机稻田中稻飞虱与主要天敌类群的生态位重叠值平均值(0.4061)大于化防稻田(0.3190),有机稻田中主要天敌类群的生态位宽度平均值(0.6083)大于化防稻田(0.4790),有机稻田中稻飞虱时间生态位宽度(0.3383)小于化防稻田中时间生态位宽度(0.3937);2011年扫网法取样下有机稻田中稻飞虱与主要天敌类群的生态位重叠平均值(0.3789)大于化防稻田(0.3108),有机稻田中主要天敌类群的生态位宽度平均值(0.3784)大于化防稻田(0.3281),有机稻田中稻飞虱时间生态位宽度(0.2365)小于化防稻田中时间生态位宽度(0.3182)。这表明有机稻田生态系统相比较于化防稻田生态系统而言,在时间生态位层面是通过影响稻飞虱和天敌类群的生态位宽度指数及其天敌与稻飞虱的生态位重叠值,来增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功 《当代农业》2014,(9):46-47
稻田养蟹作为一项水田经营新模式,变单一经营为综合经营、变平面生产为立体生产.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是发展生态农业的良好途径。稻田中套养河蟹.充分利用稻蟹之间互利共生关系,水稻为河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觅食、活动和避暑环境.而河蟹的排泄物又是水稻上好的有机肥料,同时,河蟹频繁活动觅食大大减轻了水稻虫害的发生.使水稻可以基本不施农药.从而生产出无公害稻谷.形成稻蟹共生的水田复合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7.
隆昌县现有人口77.1万,其中农业人口63.8万;耕地面积3962万亩,其中稻田面积31.51万亩。2008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1.3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88.2万亩的80.8%,总产25.0万t,年人均占有粮食324kg。  相似文献   

8.
陈斓 《云南农业》2005,(11):2-3
9月4日.2005年全省稻田养鱼示范工程项目现场经验交流会在保山市隆阳区召开。省农业厅副厅长张泽军在会上作了题为“总结经验突出特点全面推进稻田养鱼工作”的讲话.对今年开展稻鱼工程和稻田养鱼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今后稻田养鱼的发展思路。他在讲话中强调要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扩大面积,积极组建渔业协会.推动稻田养鱼工作不断发展.充分发挥稻田养鱼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稻田养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几年,特种水产水田养殖面积不断扩大。稻田养蟹作为一项水田经营新模式,变单一经营为综合经营、变平面生产为立体生产.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是发展生态农业的良好途径。稻田中套养河蟹,允分利用稻蟹之间互利共生父系,水稻为河蟹提供一个很好的觅食、活动和避暑环境,而河蟹的排泄物又是水稻上好的有机肥料.同时.河蟹频繁活动觅食大大减轻丁水稻虫害发生,使水稻可以基本不施农药,从而生产出无公害稻谷.形成稻蟹共生的水田复合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稻田杂草因与水稻争水、争肥、争光,同时还是一些病虫害的寄主,因此严重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品质。研究显示,当直播田稗草平均密度达30.6株/平方米时,水稻将减产73.5%。近年来,随着轻型、便捷型栽培方式的大面积推广,稻田杂草呈现种类增多、多发混发的态势,对水稻生产的不利影响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11.
刘龙珠家在江西赣县茅店镇洋塘村.地处偏僻,山多水广田少,自然资源极其贫乏。1981年.年仅17岁的刘龙珠开始学稻田养鱼.一干就是十多年.渐渐成为半个“养鱼专家”.但由于缺少投入,又是采用传统的小农生产模式.一年到头只能混个温饱。直到1993年.他颇费一番周折.争取到茅店镇信用社2万元贷款。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我国稻田甲烷排放量现状估算值为基础,采用灰色系统方法对我国近年稻田种植面积进行模拟并预测1990年-2020年我国稻田面积的变化,根据我国稻田甲烷排放控制措施的可能推广情况,分高、中、低三个方案用IPCC推荐的计算方法对各年度我国稻田甲烷排放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20年我国稻田种植面积为38850×10 ̄3ha,高方案稻田甲烷排放量为17.33Tg/a(中值),比1990年增长20.34%;中方案为15.00Tg/a,比1990年增长4.17%;低方案为13.61Tg/a,比1990年减少5.8%。  相似文献   

13.
稻田养殖河蟹技术江苏盐城市郊水产技术推广站宋长太近年来江苏盐城市郊区新兴、青墩等乡镇的农民,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摸索出一项稻田养蟹技术。实践证明,稻田养蟹,蟹能清除稻田杂草,吃掉部分害虫.促进水稻生长;稻田又为河蟹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1.稻田准备 ...  相似文献   

14.
稻田轮作制度是整个农业耕作制度的重要内容,建立合理、高效的稻田轮作制度,对于增加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以及恢复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对江西稻田轮作制度的发展现状,包括稻田轮作的类型、模式及效益,以及未来稻田轮作制度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等进行了探讨,可为江西及南方稻区建立合理稻田轮作制度、发展农田循环生产技术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冬闲田养鱼,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一种值得很好推广的养殖模式.其优势在于:第一.利用从10月中上旬收割完水稻后到翌年5-6月的稻田冬闲时间.将地势低洼、常年积水、不适宜冬季种植作物的稻田蓄水养鱼.可以生长商品鱼.也可培育大规格鱼种。第二,冬闲田养鱼,可以充分利用田间的天然饲料.提高稻田利用率,发挥水田的水资源优势,提高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第三,鱼类摄食稻田里的杂草、害虫、沉渣及有机碎屑等.可以减少水稻的病虫害.提高下年度水稻的产量和稻谷质量。鱼类游动.可起到松土作用.鱼类排泄物是优质肥料.可以肥田.增加稻田有机质含量,提高稻田肥力。  相似文献   

16.
南方丘区两熟制稻田保护性耕作的稻田生态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针对四川省两熟制稻-麦(油)秸秆资源丰富,但处理难的现状,研究了在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下,秸秆还田种类(麦秸、油莱秸)和还田数量(全量、半量)的稻田生态效应。结果表明,麦秸、油莱秸全量还田增产效果明显,分别比对照增产4.84%、6.20%;秸秆还田节水效益不明显,麦秸水分生产效率未得到改善,油莱秸还田水稻水分生产效率增加,油全、油半处理灌溉水分生产效率、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比对照高0.048、0.045、0.039、0.032;秸秆还田能有效培肥土壤,土壤全N、P、速效养分及微量元素含量显著提高,其中土壤速效氮麦全、麦半处理分别增加14.5、18.1mg/kg;此外,秸秆全量还田投入/产出值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为秸秆的高效循环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稻鸭复合系统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稻田养雌鸭(180只/hm^2)不施农药、稻田养雄鸭(180只/hm^2)不施农药、稻田施农药不养鸭、稻田不养鸭不施农药4个处理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粮食产量依次为6201.0kg/hm^2、6153.0kg/hm^2、5995.5kg/hm^2、4518.0kg/hm^2,分别比稻田不养鸭不施农药的增产27.14%、26.57%、24.64%。其中稻田养雌鸭不施农药处理比稻田施农药不养鸭模式增产水稻3.4%,增收成鸭324kg/hm^2;养鸭不施农药的水稻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效果为76.5%.其中防病效果为91%,防虫效果达74.5%,杂草控制系数为0.64。可见稻田养鸭不施农药是一种良性循环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18.
稻田养鱼是指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鱼,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生产效益的一种生产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武夷山的农业景观为背景,于2007年8月-10月在稻田、田埂和毗邻杂草地对寄生蜂进行系统调查和鉴定.结果表明:稻田中有86种寄生蜂,隶属16科;田埂中有113种寄生蜂,隶属18科;毗邻杂草地中有152种寄生蜂,隶属17科.分别采用Rarefaction曲线和多样性三维度量对稻田、田埂及其毗邻杂草地寄生蜂物种多样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田埂和稻田周围杂草地寄生蜂群落的物种丰度、多样性、优势集中度指数均比稻田高,而均匀性指数比稻田低.  相似文献   

20.
稻田养殖水稻无害化生产就是充分利用稻田这一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稻田养殖,实现立体开发,挖掘稻田生态系统的生产潜力和负载力,粮渔互促,优势互补,达到稻谷养殖双丰收.现将其水稻同步调控配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