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2.
应用乙烯利促进番茄成熟增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植株喷洒、涂果、采收后浸果处理三种方式,研究比较了番茄不同的熟期、乙烯利不同浓度、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喷洒、涂抹方式的催红效果。采收后浸果处理以果实转色期,浓度2000mg/kg,25-28℃条件下为宜。通过乙烯利处理,能促进茄红素形成,加快果实成熟,增加前期效益。  相似文献   

3.
番茄的催红     
为了促进番茄成熟,提高品质,提早上市,可用乙烯利处理催红。  相似文献   

4.
印尼红莲雾产期调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喷施莲雾促花灵、多效唑和催花剂,结合遮阴、环剥和断根等措施,对印尼红莲雾进行产期调控试验.结果表明,该综合措施能使印尼红莲雾的产期调节到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枝条开花率达20.0%,单株产量达52.2 kg;反季果的产量和品质均优于正造果,经济效益显著高于正造果,单株产值高达522元.  相似文献   

5.
6.
伶丫问答     
《农村实用科技》2004,(12):40-41
河北省冀州市一位姓师的读者来电话说。他种有40亩梨树已2年,想在树下间种一些中药材,问问种什么药材好,现回复如下:  相似文献   

7.
薛玉华 《新农村》2009,(5):17-17
在生产上常因温度关系(气候条件达不到茄红素生成的要求),致使长大的番茄果实迟迟不能转红。此时,采用株上药物催红,只要处理得当,一般可使番茄提前5~7天转红上市。  相似文献   

8.
由于四季催花肥及相关技术的出现,龙眼生产突破了季节的限制,为龙眼鲜果的周年供应提供了可能。2000年,台湾龙眼反季节催花技术传到海南,经过几年的推广应用,我们发现全省各地龙眼反季节催花效果很不稳定,有连续几年丰产的实例,但大部分效果差强人意,表现在成花不稳定,产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9.
自台湾颜昌瑞教授研制出龙眼催花专用肥新产品以来,台湾、两广、福建等地相继掀起了反季节栽培龙眼的热潮。近年来,海南也在推广试种储良、石硖品种的反季节栽培,但由于许多果农对此项技术的不够全面了解,尤其是控梢催花环节,致使催花效果却不明显,从而影响了产量及效益。为此,笔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认为只有把传统的控梢催花方法和龙眼催花专用肥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白酒的催陈与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现行人工催陈白酒技术的种类和弊端,认为回生现象是催陈技术不可避免的方法缺陷,单一的催陈方法无法实现理想的陈酿效果。以内部催陈法配合外部低能量处理的组合催陈技术是科学的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克服回生现象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菠萝为凤梨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果树,具有抗旱耐瘠、适应性强、病虫害少、产量高、收益见效快的特点。目前红河州的菠萝生产成熟期较集中,又处于雨季,常不能及时外运,大量腐烂浪费,严重制约着菠萝生产的发展。为有效地解决菠萝的产、供、销问题,菠萝催花技术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花菇以其质密肉厚、外形美观、香味纯正、口感细腻而有很高的商品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栽培中常出现畸形菇多、幼菇死亡率高等现象,为了降低畸形菇的发生率,提高幼菇的成活率,培育出优质花菇,笔者经过调查和试验总结了小棚立体培育花菇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15.
16.
连续3年对牡丹进行春节催花试验,均获得成功,形成了一套牡丹春节催花技术:应掌握好品种及植株的选择,起苗及上盆时间为10月下旬;在牡丹打破休眠后春节前50~60天进入温室;在一定的昼夜温差下,夜间温度在15℃左右,白天温度不低于20℃并人为补充光照;而且催花过程中要合理浇水及施肥,调节好温室内的湿度等,方可催花成功。  相似文献   

17.
18.
19.
葡萄倒插催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新疆杨催根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杨自1998年引入康平地区以来,在造林地表现良好,以其耐盐碱、耐干旱、生长快、适应性强、树型美观等特点成为城乡绿化大面积推广树种.近几年生产上多采用嫁接方法繁育种苗,直接扦插成活率低,普遍在30%以下.我们于1999年进行催根栽植试验,取得较好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