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提高宜昌白山羊的生产性能。[方法]通过人工授精,利用波尔山羊精液对宜昌白山羊进行改良,研究F1代杂交山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板皮性能。[结果]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F1杂种山羊初生重,2、4、8、12月龄体重均明显高于宜昌白山羊,差异极显著(P〈0.01)。F1代杂种山羊2、4、8、12月龄体长分别比宜昌白山羊提高32.46%、30.00%、32.05%和26.57%,胸围分别提高26.41%、23.68%、29.39%和19.73%。12月龄F1代杂种山羊的平均胴体重比宜昌白山羊高7.52 kg,屠宰率(47.26%)比宜昌白山羊高6.67个百分点。F1代杂种山羊鲜皮重、板皮面积均比宜昌白山羊显著提高。[结论]利用波尔山羊杂交改良宜昌白山羊的生产性能是可行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波尔山羊×宜昌白山羊F_1代杂种羊生产性能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助南  向寿隆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78-6779
[目的]提高宜昌白山羊的生产性能。[方法]通过人工授精,利用波尔山羊精液对宜昌白山羊进行改良,研究F1代杂交山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板皮性能。[结果]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F1杂种山羊初生重,2、4、8、12月龄体重均明显高于宜昌白山羊,差异极显著(P<0.01)。F1代杂种山羊2、4、8、12月龄体长分别比宜昌白山羊提高32.46%、30.00%、32.05%和26.57%,胸围分别提高26.41%、23.68%、29.39%和19.73%。12月龄F1代杂种山羊的平均胴体重比宜昌白山羊高7.52 kg,屠宰率(47.26%)比宜昌白山羊高6.67个百分点。F1代杂种山羊鲜皮重、板皮面积均比宜昌白山羊显著提高。[结论]利用波尔山羊杂交改良宜昌白山羊的生产性能是可行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以宜昌白山羊为研究对象,探索了促卵泡素(FSH)不同剂量的超排效果。结果表明,CIDR+FSH+PG法处理宜昌白山羊,同期发情率100%,随着FSH剂量的增加,超排处理的宜昌白山羊黄体、回收胚胎和可用胚的数量增多。当FSH注射剂量为18 AU/只时,6月龄宜昌白山羊平均排卵点为18.60个、回收胚胎15.60枚,其中可用胚14.20枚;12月龄羊平均排卵点为20.00个、回收胚胎16.25枚,其中可用胚14.00枚。因此宜昌白山羊超排处理的适宜FSH剂量为18 AU/只。FSH剂量为18 AU/只时,6月龄羊的超排效果与12月龄羊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宜昌白山羊性成熟即可进行超排处理,该研究结果可为同期发情、超数排卵在宜昌白山羊产业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遏制宜昌白山羊生产性能的下降,改善宜昌白山羊的生长现状。[方法]以宜都市王家畈乡良种繁育场提供的选育后的宜昌白山羊为观测羊只,对初生、2月龄、6月龄及周岁公、母羊进行生长特性的观察及生长性能的测定。[结果]选育后的宜昌白山羊四肢健壮,背宽而后躯发达,肌肉丰满,合群性好,放牧采食性能好,适应当地气候和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选育后的宜昌白山羊公、母羊平均初生重为1.86 kg,2月龄、6月龄、周岁羊平均体重分别为7.07、12.75、19.69 kg,分别比选育前提高11.87%、17.08%和23.29%。选育后的各阶段宜昌白山羊的体高、体长、胸围均高于选育前的同阶段宜昌白山羊。[结论]选育后的宜昌白山羊的生长性能得到提高,选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分别从种质特性研究、遗传多样性、保种研究、规模化养殖与杂交育种等方面对近年来崇明白山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的保种及开发利用进行综述。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关于崇明白山羊保种与开发的意见和建议,以期对崇明白山羊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宜昌白山羊是我国优良的皮肉兼用型地方山羊品种,主产于鄂西南山区,具有体小精悍、四肢强健有力、适应性好、早熟、繁殖力强、食性广、善于爬山、板皮质量好等优点。一、外貌特征宜昌白山羊体形匀称,体质细致紧凑,被毛白色,绒毛少,种公羊被毛长。头大小适中,颌下有髯,耳中等大小,耳背平直。母羊  相似文献   

7.
尧山白山羊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山羊品种,具有抗病力强,繁殖较快,耐粗饲,肉质好等特点。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肉羊杂交以来,纯种尧山白山羊的分布区域迅速缩小,数量锐减。如何保护利用、选育提高尧山白山羊品种资源已成为畜牧业生产中迫在眉睫的一项战略任务。本文结合尧山白山羊发展实际,分析尧山白山羊品种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是皮、肉、毛兼优的地方山羊品种。通过微卫星标记(SSR)对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保种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为种质资源保护和品种改良提供数据支持。选取30个SSR标记,采用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海门山羊、崇明白山羊和崇明地区杂交白山羊的遗传多样性。对各群体不同位点和各位点不同基因型进行分析。海门山羊、崇明白山羊和崇明地区杂交山羊群体中等位基因总数分别为205、191和147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4.012、3.812、3.092,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83、0.668、0.617,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726、0.691、0.63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47、0.630、0.567。三个群体的平均近交系数(Fis)为0.011 0,平均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50 7,平均基因流(Nm)为4.680 6。杂交山羊和崇明白山羊的遗传距离较近,和海门山羊遗传距离较远。系统进化树聚类分析表明,崇明白山羊与崇明杂交山羊聚为一类。两个纯种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群体和杂交群体均表现出较高的杂合度、多态性和遗传变异;两个保种群体为中度遗传分化,近亲繁殖率低,存在基因交流,可用于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畜禽种业》2014,(10):154-154
第十一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9月14日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召开,会上,中国牧业协会羊业分会授予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中国贵州白山羊之乡”名誉称号。贵州省利用得天独厚的草地生态物业资源,建成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白山羊养殖基地。贵州白山羊以肉质细嫩、膻味轻、肌间脂肪丰富等特点而深受食客喜爱,声名远播。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讨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基因遗传变异与贵州白山羊生长性状的关联性,以期得到能够影响贵州白山羊各群体生长性状显著效应的分子遗传标记。试验采用DNA池、PCR-SSCP法结合PCR产物直接测序对贵州白山羊L-FABP基因4个外显子进行SNPs筛选,并利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H-FABP基因遗传变异与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多态位点检测表明,贵州白山羊L-FABP基因内含子两处存在C4557T和A4575G两个多态基因座;遗传效应分析表明,L-FABP基因C4557T和A4575G位点多态座位有利于提高贵州白山羊体重、体高、体斜长和管围,其中基因型CCGG有利于提高贵州白山羊成年母羊的体高和体斜长;TTGG有利于提高贵州白山羊周岁母羊的体重和管围。研究结果初步推测L-FABP基因可能影响贵州白山羊部分生长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连锁,其多态座位可能作为山羊生长性状选择的有效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1.
线粒体DNA遗传变异丰富,是研究群体遗传多样性重要手段.文章以伏牛山区伏牛白山羊、尧山白山羊和槐山羊3个地方山羊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线粒体DNA D-loop区全序列遗传多态性,评估伏牛山区山羊遗传资源现状.遗传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槐山羊(Hd=0.975,Pi=0.01092)与尧山白山羊(Hd=0.895,Pi=0...  相似文献   

12.
The genomes of seven native goat populations were screened by using microsatellites as molecular markers; the populations were Yichang white, Matou, Xiangdong black, Fuqing, Daiyun, Huanghuai and Yangtse River Delta white goats. A total of 23 microsatellite markers were used and genetic diversities and genetic distances were also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nly 21 loci showed polymorphism in all populations. BM0203 was a homozygotic locus in every population, but more than one allele was found among all populations. Alleles of BM6444 were homozygotic in Xiangdong Black and Yichang White goats, but more than one allele was detected in other populations. Average heterozygosity of all populations was 0.819 0, and the mean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 of all seven populations was 0.630 5–0.691 9. An 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 (UPGMA) dendrogram was constructed on Nei’s standard genetic distance. Matou and Xiangdong black were grouped at first, then Fuqing, Daiyun, Yangtse River Delta white and Huanghuai goats joined them respectively. Finally, Yichang white goats clustered with all of the above. Translated from Acta Veterinaria et Zootechnica Sinica, 2006, 37(1): 1–6 [译自: 畜牧兽医学报]  相似文献   

13.
9个山羊品种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湘东黑山羊、川东白山羊、云岭山羊、板角山羊、黄淮山羊、圭山山羊、贵州白山羊、安徽白山羊和波尔山羊9个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检测了4个微卫星座位(OarAE101、OarHH55、BM1329、BM143)的多态性。结果表明,9个山羊品种的4个微卫星座位中共检测到53个等位基因,9个山羊品种的期望杂合度(He)和观察杂合度(Ho)均在0.850以上,属于高杂合群体;9个山羊品种4个微卫星座位的PIC均值在0.820以上,属于高度多态微卫星DNA座位,可提供大量的遗传信息,具有遗传多样性评价优势,其中 PIC值最高的是圭山山羊(PIC=0.857);主成分分析与UPGMA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贵州白山羊、云岭山羊与圭山山羊亲缘关系较近,川东白山羊与板角山羊亲缘关系较近,湘东黑山羊、黄淮山羊与安徽白山羊亲缘关系较近,引入的波尔山羊自成一类,它与其他山羊亲缘关系较远。综上,9个山羊品种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圭山山羊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贵州白山羊遗传多样性最低;各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符合不同品种的地理位置与育成史。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河南省伏牛白山羊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试验测定了该品种8个个体的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结果表明,山羊控制区线粒体控制全序列长度为1212bp或1213bp,A T含量占60.1%,其中40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约占3.30%),核苷酸多样度为1.562%,这些差异共定义了7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64,表明中国山羊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根据伏牛白山羊序列和GENBANK两条野山羊序列构建了NJ分子系统树,聚类表明,伏牛白山羊和角骨羊单独聚在一枝上,二者亲缘关系较近,伏牛白山羊可能起源于角骨羊。  相似文献   

15.
将24只健康幼犬随即分成4组,一个对照组(n=6),3个实验组:小剂量(1mg/kg.bw)胎盘肽(Goat placenta peptide,GPP)组(n=6)、中剂量(2mg/kg.bw)胎盘肽组(n=6)、高剂量(4mg/kg.bw)胎盘肽组(n=6)。在口服羊胎盘肽的前1 d和连续口服羊胎盘肽10 d后的第1 d各组采血样一次,测定外周血白细胞数、ANAE 淋巴细胞百分率、血清球蛋白含量、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连续给药10 d后实验组幼犬血液白细胞总数、ANAE 淋巴细胞百分率、血清球蛋白含量、血清中溶菌酶活性与给药前相比均明显增加,并且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同时犬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较给药前相比有所增强,血清丙二醛含量与给药前相比明显减少,并且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实验结果提示中剂量(2mg/kg.bw)、高剂量(4mg/kg.bw)羊胎盘肽可提高幼犬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幼犬的抗病防病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山羊GDF9基因外显子突变位点,发现编码序列第183 bp、719 bp、959 bp、1189bp处分别发生了C→A、C→T、A→C、G→A的单碱基突变。序列分析显示C183A突变没有引起氨基酸的改变,C719T突变使蛋白质第240位氨基酸残基由缬氨酸变为丙氨酸,A959C突变使第320位氨基酸残基由谷氨酰胺变为脯氨酸,G1189A突变导致第397位氨基酸残基由缬氨酸变为异亮氨酸。应用LDR技术对济宁青山羊(234只)、鲁北白山羊(90)只、沂蒙黑山羊(84只)进行GDF9四个突变位点的群体检测,利用SAS软件GLM过程对四个位点的基因型效应和产羔数进行了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C183A突变对济宁青山羊和鲁北白山羊产羔数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沂蒙黑山羊的产羔数有显著影响(P<0.05),CC型产羔数比AC型多0.11只(P<0.05);C719T突变和A959C突变对济宁青山羊、鲁北白山羊、沂蒙黑山羊的产羔数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G1189A突变对山羊产羔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鲁北白山羊产羔数有显著影响(P<0.05),AG型产羔数比AA型多0.42只(P<0.01),G1189A突变对沂蒙黑山羊产羔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AA型产羔数分别比AG型、GG型多0.34只(P<0.05)、0.38只(P<0.05)。  相似文献   

17.
何远清  马晓珂  张春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2887-12889
[目的]弄清INHα前体基因与山羊繁殖季节性的关系,并研究INHα前体基因进化的保守性。[方法]对常年发情的山羊品种海门山羊和季节性发情的山羊品种安徽白山羊共20只母羊的抑制素0【前体基因(INHα)5’侧翼区和外显子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比较分析。[结果]与安徽白山羊相比,海门山羊INHα前体基因存在3个SNP,不存在氨基酸改变,核苷酸同源性为99.7%,氨基酸同源性为100%。在山羊、牛、猪、人、鸡、马、大鼠、狗之间INHα前体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2.7%-96.5%。[结论]INHα前体基因在物种内趋于高度保守,任何核苷酸和氨基酸的改变都可能直接影响整个基因编码和基因调控能力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对河南省3个山羊品种(槐山羊、伏牛白山羊、牛腿山羊)共计27个个体的线粒体D-loop区(mtDNAD-loop)全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分析。检测到98个变异位点,19个单倍型,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18.13,核苷酸多样度(Pi)为1.65%,单倍型多样度(Hd)为0.92;4种碱基A、T、C、G的频率分别为31.1%、28.9%、25.8%和14.2%;多态位点的突变类型以转换为主;构建的NJ进化树分为3枝,槐山羊、伏牛白山羊、角羊骨羊和部分牛腿山羊聚为一枝,部分牛腿山羊单独聚为一枝,作为外群的捻角山羊单独为一枝。河南省3个山羊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支持山羊品种的多起源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