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报告从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评价胡瓜钝绥螨控制毛竹害的能力张艳旋 林坚贞 季 洁等 (1) :1- 9…………………………………………………东莞莲花山自然保护区蝴蝶资源的研究刘桂林 庞 虹 周昌清等 (1) :10 - 15……黄花蒿粗提物对几种害虫拒食性的初步研究朱 芬 雷朝亮 王 健 (1) :16 - 19…十一种杀虫剂的亚致死剂量对中华草蛉幼虫结茧和羽化的影响李 美 孙作文 王金信等 (1) :2 0 - 2 3………………………………………………桑天牛长尾啮小蜂的寄主搜索行为仇兰芬 孙绪银 孙守家等 (1) :2 4 - 2 7…………昆虫病原线虫和…  相似文献   

2.
药用植物黄花蒿生产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药材黄花蒿Artemisia annua的质量和产量,基于396个黄花蒿分布点及35个环境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黄花蒿在中国的生态适宜区,应用R语言构建青蒿素含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模型,用ArcGIS软件预测青蒿素空间分布以进行黄花蒿生产区划。结果表明,黄花蒿最适宜区主要分布于四川省东部、重庆市西部、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西部、湖北省东部等。影响黄花蒿地理分布的生态因子主要是气候因子和土壤因子,其贡献率之和分别达76.6%和10.9%。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0.7%)的区域主要包括重庆、四川、贵州、广西、云南和湖南等省(区、市),可作为高品质黄花蒿的首选栽培地区;长江以北地区的青蒿素含量稍低(0.5%~0.7%),可作为黄花蒿的扩种区;处于沿海地区的广东、福建和江西等省的青蒿素含量最低(0.3%),不建议在这些地区进行大规模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3.
采用回流提取、萃取等方法,以菜青虫5龄幼虫为试虫,经生物活性测定表明,水蓼95%乙醇粗提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对菜青虫具有很强的拒食活性和一定的触杀作用。其中,乙醚萃取物的拒食活性和触杀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4.
分别用液—液分配法和柱层析法对珠芽尖距紫堇Corydalis sheareri 全株的氯仿粗提物进行了分离, 以求获得对甘蓝害虫有拒食活性的物质。液—液分配法中, 苯提取物的拒食活性最高, 在50 倍稀释浓度下, 小菜蛾Plutellaxy lostella 和菜粉蝶Pierisrapae 幼虫对其拒食率分别为97.7% 和97.3%。苯提取物还显示了很高的拒产卵活性。通过硅胶柱层析获得了相对较纯的提取物, 其中活性最高的成分在200 倍的稀释浓度下对菜粉蝶的拒食率为93.0%。根据现有资料对上述分离物的化学本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青蒿的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明 《植物医生》2006,19(6):29-30
青蒿为菊科蒿属植物,学名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又名苦蒿、香蒿、蒿枝,具有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的功能.是提取青蒿素的原料植物。自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全球权威医疗机构将青蒿素类药品作为一线抗疟药品推广之后,国内青蒿人工种植发展迅速,已成为很多地方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兴产业。根据笔者几年来的试验研究,现将青蒿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国29种特有植物的杀虫活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我国特有植物华蟹甲草、秃杉、黄花鸡爪草、大血藤、血水草、崖白菜和七叶一枝花的杀虫活性。5种特有植物甲醇提取物对家蝇48h的致死率均在70%以上,华蟹甲草93.10%、银杏(果)85.71%、七叶一枝花82.76%、黄花鸡爪草79.31%和秃杉(茎)71.03%。血水草和崖白菜对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48h的拒食率分别为52.8l%和62.88%,经大血藤、血水草和崖白菜处理后,亚洲玉米螟还出现化蛹延迟的现象。所筛选的特有植物对赤拟谷盗种群的毒杀作用和繁殖抑制作用较低,其中毒杀作用最好的为七叶一枝花,处理后30天赤拟谷盗的死亡率也仅为25.80%。繁殖抑制率最强的为八角莲(根),处理后60天繁殖抑制率为39.42%。以甲醇冷浸提取法对所采集的特有植物材料的提取率分布在1.54%~16.12%之间。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宽缨酮(EN)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 采用浸渍叶碟法和饲料混毒法, 以印楝素为对照, 检测宽缨酮对棉铃虫的拒食及抑制生长发育活性。结果表明, 宽缨酮和印楝素的拒食中浓度分别为12.04 μg/mL和21.62 μg/mL, 宽缨酮的拒食活性优于印楝素。以含10 μg/g宽缨酮的饲料饲喂棉铃虫幼虫, 在第10~12天幼虫体重相比对照分别下降87.90%、88.04%和80.74%, 并推迟5 d化蛹, 蛹重降低。化蛹率、羽化率和卵的孵化率分别比对照下降了26.00、37.39和14.98百分点, 蛹和成虫的畸形率分别是对照的2.89倍和3.33倍。综上所述, 宽缨酮对棉铃虫具有明显拒食和抑制生长发育活性, 具有开发成为新型植物源杀虫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苍耳等14种植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以番茄灰霉菌、辣椒丝核菌、黄瓜枯萎菌、黄瓜黑星菌和番茄早疫菌为供试菌,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对14种植物提取物的离体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 g/mL时,苍耳茎叶、百部根、龙葵对辣椒丝核菌和黄瓜枯萎菌的抑制率达到100%;黄花蒿、苦参根、狼毒根对5种供试菌的抑制率均在60%以上。苍耳根、苍耳茎叶、泽漆、苦参根、龙葵、黄花蒿、蒲公英提取物至少对1种供试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大于90%。本试验中,苍耳茎叶和根提取物对供试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显示了很高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摸清太子参种植地杂草发生种类和危害情况,2012-2013年在贵州省余庆县、施秉县、黄平县太子参种植地进行了杂草种类调查。结果表明,杂草发生种类有28科99种,发生危害较重的杂草种类有马唐、棒头草、看麦粮、早熟禾、白茅、繁缕、凹头苋、马兰、毛茛、缕蒿、野塘蒿、铁苋菜、鳢肠、大巢菜、刺儿菜、黄花蒿、茵陈蒿、通泉草、辣蓼、羊蹄、车前草等21种,占杂草发生量的90%左右。因海拔、前作、生境及防除杂草水平不同,杂草群落组成变化较大,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辅、抓住关健时期及时化学除草和进行人工除草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采用触杀法和拒食法测定了蜈蚣草甲醇粗提物和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4种溶剂萃取物对莴苣指管蚜和斜纹夜蛾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三氯甲烷萃取物对两种害虫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莴苣指管蚜随着提取物质量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校正死亡率升高.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莴苣指管蚜72h的校正死亡率达到86.92%,LC50为1.724 2 mg/mL;斜纹夜蛾4龄幼虫24h的非选择性拒食率为65.76%,AFC50为3.934 6 mg/mL.  相似文献   

11.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8~1999年在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等地的大棚番茄上发现一种番茄病害,并从其病叶、病茎杆上分离得到了23个细菌菌株。接种番茄幼苗上,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完全一致,并从接种病株上重新分离到此病原细菌。各菌株致病力无明显的差异。经革兰氏染色反应、菌体形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G+C mol%等鉴定,确认该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Okabe)Young,Dye&Wilkie)。该病菌引起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又称叶斑病)。病菌除侵染番茄外,尚能侵染茄子、辣椒、龙葵、白花曼陀罗和毛曼陀罗。该病害尚属我国大陆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2.
杜鹃茎基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2~1993年江苏省宜兴市的比利时杜鹃上发生了严重的茎基腐病,大量植株枯死。从植株和基质中获得的38个分离物中,14个为腐霉Pythium spp.,13个疫霉Phytophthoraspp.,7个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spp.,3个青霉Penicillium spp.和1个刺盘孢Collectotrichum sp.。其中,只有腐霉和疫霉具有较强的致病力。作者对代表菌株RH-1和RH-3进行了种的鉴定。结果表明,昆明腐霉Py.kunmingense和柑橘褐腐疫霉Ph?citrophthora为杜鹃茎基腐病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3.
呼和浩特市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用翔实的监测数据分析了呼市郊区主要蔬菜品种中的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分析了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7种罂粟科(Papaveraceae)植物的化学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罂粟科是一个中等大的科,其中罂粟属(Papaver L.)和海罂粟属(Glau cium Mi-11)是两个系统地位比较重要的属。在我国,罂粟属植物共有12种,其中新疆有10种。海罂粟属植物有3种,全部分布在新疆。  相似文献   

15.
枇杷灰斑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枇杷灰斑病病斑上分离的病原菌,经鉴定分属于2个种,即Pestalotia adusta Ell.&Ev.[Pestalotiaadusta (Ell.&Ev.) Stey]和P.eriobotrifolia Guba。它们的分生孢于形态差异很大,菌体酯酶及蛋白质电泳图谱也有明显的差别.种内不同分离物间的酯酶及蛋白质电泳图谱有很大的相似性.P.eriobotrifolia是枇杷灰斑病病原菌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6.
体外培育赤眼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外培育赤眼蜂的国内外研究已达到相当平:随着人工饲料配方的优化,选用的人工卵壳材料更适合于赤眼蜂的寄生与发,以及人工卵卡机的研制成功和性能不断改进,产业化体外培育赤眼蜂已成为可能。体外培育赤眼蜂的品质管理问题是实现产业化体外培育赤眼蜂的关键。然而,国内外对体外培育赤眼蜂的品质管理研究涉及甚少,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指出应开展体外培育赤眼蜂生物学特性、行为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并应用于品质管理,建立体外培育赤眼蜂的品质管理体系,促进实现体外培育赤眼蜂产业化的进程,从而满足农业生产上对赤眼蜂种群的大量需要。另外,人工卵滞育贮存法的突破有助于实现体外培育赤眼蜂的产业化,也应加强研究,最后,本文对体外培育赤眼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猕猴桃采后病害鉴定和侵染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猕猴桃果实在0℃贮藏4周后开始出现腐烂,贮藏19周,腐烂率高达50%以上。腐烂部位几乎都在果蒂和花端两点以外的果身上,极少数是蒂腐和花端腐烂。病原菌有7种,其中Botrytis cinerea,Penicillium sp.和Phomopsis sp.3种为优势菌。病原菌主要通过采收运输时造成的机械伤口侵染,未发现在果实过熟衰老前直接侵染。  相似文献   

18.
屈娟 《昆虫天敌》1997,19(3):138-139
贝氏潜蝇姬小蜂的人工繁殖方法屈娟(广东省深圳动植物检疫局518010)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trifoli)是蔬菜、花卉上的重要害虫,其寄生范围达100多种植物。1972年被欧洲和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PPO)列为检疫对象。由于三叶草斑潜蝇...  相似文献   

19.
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的监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小麦白粉病是世界性病害,因缺少抗性品种,长期以来依赖于药剂防治。三唑类药剂是防治白粉病的高效药剂,由于长期、大量、单一的应用,致使病菌抗药性发生。我国胶东沿海是小麦白粉病的多发地区,使用三唑酮防治该病近10年,病菌抗药性的研究与探明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应用小株法和叶段法进行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监测,3年共监测单孢堆菌系333个。结果较基线MIC高3~7倍者占86%,表明已进入抗药性发展初期。由于近年春旱抑制发病而抗药性发展很慢,一旦白粉病有中度以上流行条件,大面积连续用药即会发生抗药性,使防治失效,威胁生产,建议尽早治理。  相似文献   

20.
植物苯丙酸类代谢与小麦对白粉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高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MN7213,中抗品Jup73的Atd "S",中感品种S12-Nb及高感品种Vilela Mar.在幼苗3叶期用沈阳地区采集的小麦白粉菌(毒力公式为4/1,2,3a,3b,3c,5)接种。接种后12小时,各抗、感小麦品种均出现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峰,但抗病品种酶的活性峰较高,为感病品种的两倍,持续时间也较长,达48小时;而感病品种酶的活性峰则迅速降低,24小时即接近于正常水平。接种后48小时,抗病品种出现木质素前体阿魏酸量的增加峰,而感病品种至72-96小时才出现阿魏酸的增加,且增加量较小。木质素含量的增加亦不相同,它与小麦品种的抗病性有着正相关性:高抗品种增加0.327%;中抗品种0.284%;中感品种0.132%,而高感品种仅0.11%。此外伴随着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增加绿原酸(苯丙酸类代谢一种酚类植保素产物)也迅速积累,但不同抗病性的小麦品种积累的时相和量有所不同,抗病品种在接种后48小时即出现绿原酸的增长,较感病品种早48小时,而最高增长量是前者为3.30微克/毫升,后者只有1.35微克/毫升。上述结果表明小表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与苯丙酸类代谢的定速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有着密切关系,并通过代谢产物绿原酸和木质素的增加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