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紫毛野牡丹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的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对紫毛野牡丹组培快繁体系建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用70%乙醇浸泡30s,无菌水冲洗2遍,0.1%升汞浸泡5-7min,无菌水冲洗5遍消毒效果最好,污染率仅为21%;最佳初代培养基配方是MS+6-BA1.0mg.L-1+NAA0.5mg.L-1;继代培养最佳配方为MS+6-BA1.0mg.L-1+NAA0.1mg.L-1,平均增殖率达到3.4;最佳生根配方为1/2MS+NAA(IBA)0.1-0.2mg.L-1;生根苗移栽于黄心土以及混合基质中,成活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银叶金合欢(Acacia podalyriifolia)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本文对其外植体类型的选择与灭菌处理方法以及不定芽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筛选。结果表明,组培最适外植体为半木质化枝条上部;灭菌处理方式以75%酒精(10 s)+0.1%升汞(5 min)为宜,其污染率为38.67%,诱导率达54.33%;最适宜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 IBA 0.01 mg?L-1 + GA3 0.3 mg?L-1,诱导率为64%;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6 mg?L-1+ IBA 0.05 mg?L-1+ GA3 0.1 mg?L-1,增殖系数为3.44;最佳生根培养基为l/4 MS+NAA 0.2 mg?L-1+ IBA 0.8 mg?L-1,生根率为67.1%;移栽基质为黄心土+沙(V黄心土:V沙=2:1),移栽成活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银叶金合欢(Acacia podalyriifolia)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对其外植体类型与灭菌处理方法以及不定芽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筛选。结果表明,组培最适外植体为半木质化枝条上部;灭菌处理方式以75%酒精处理10 s,0.1%升汞处理5 min为宜,其污染率为38.67%,诱导率达54.33%;最适宜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IBA 0.01 mg·L-1+GA3 0.3 mg·L-1,诱导率为64%;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6 mg·L-1+IBA 0.05 mg·L-1+GA3 0.1 mg·L-1,增殖系数为3.44;最佳生根培养基为l/4 MS+NAA 0.2 mg·L-1+IBA 0.8 mg·L-1,生根率为67.1%;移栽基质为黄心土+沙(V黄心土:V沙=2:1),移栽成活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4.
澳蜡花(Chamelaucium uncinatum)‘Snow Flake’作为新一代木本切花,具有较高的观花、观叶及经济价值。本试验通过对澳蜡花‘Snow Flake’组培技术的研究,为其进行工厂化繁育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用0.1%HgCl2进行外植体消毒最佳时间为7 min;MS1+6-BA1.0 mg·L-1+IBA0.2 mg·L-1+KT0.5 mg·L-1为最佳初代培养基;最适继代培养基为WPM1+6-BA 0.5 mg·L-1+IBA 0.2 mg·L-1+GA3 2.5 mg·L-1,增殖系数4.2,增殖倍数3倍~6倍;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2+IBA0.2 mg·L-1+0.1 mg·L-1GGR。  相似文献   

5.
台湾桤木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枝条的顶芽或腋芽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成功建立了台湾桤木组培快繁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接种诱导培养基以1/2 MS+BA 0.2 mg·L-1最佳,诱导率为35.0%;继代培养基以MS+BA 0.2 mg·L-1最佳,芽增殖系数为2.87;生根培养基以1/2 MS+IBA 1 mg·L-1为最佳,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条数8.94;试管苗炼苗后移栽到糠壳灰:黄心土=1:3的基质中,移栽成活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坠玉"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组织培养技术,结果表明:外植体消毒最佳方法为0.1%升汞4~6 min+20%双氧水4~6 min,无菌率为39.8%;无菌外植体分化率达40%。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2倍铁盐)+6-BA0.5~0.8 mg·L-1+IBA0.2~0.5 mg·L-1,增殖倍数达5~6倍;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1 mg·L-1+NAA0.1 mg·L-1,生根率达90%以上,生根数6条以上。  相似文献   

7.
野生玫瑰组培快繁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玫瑰当年生去叶带芽嫩茎为试验材料进行组培繁殖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玫瑰的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 BA3.0 mg.L-1 NAA0.3 mg.L-1,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 BA3.0 mg.L-1 NAA0.1 mg.L-1,增殖率达4.95倍;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 NAA0.1 mg.L-1,生根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8.
选用红丝线当年生枝条为外植体,开展红丝线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红丝线组织培养过程中,基本培养基以MS较佳;初代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1,诱导率80%;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 6-BA 0.5 mg·L-+ NAA 0.05 mg·L-1,增殖系数达5.9;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 IBA 0.1 mg·L-1+ NAA 0.3mg·L-1,生根率100%;移栽存活率高达98.6%.  相似文献   

9.
金边连翘工厂化组培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边连翘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其工厂化组培育苗技术。结果表明:初代培养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 0.2 mg/L+NAA 0.01 mg/L;MS+6-BA 2 mg/L+NAA 0.2 mg/L作为增殖培养基效果最好。生根阶段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 0.1mg/L+IBA 0.1 mg/L生根效果最好,用蛭石和珍珠岩1∶1的比例移栽苗时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卷荚相思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卷荚相思优树的带芽茎为外植体,进行初代培养、继代苗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组培苗移栽等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初代培养最合适流程为:树冠中上部穗条经70%酒精消毒处理40 s后,再用0.1%HgCl2溶液消毒处理8min,萌动率高达35.7%;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改良MS+6-BA 0.8 mg.L-1+IAA 0.5 mg.L-1+蔗糖30 g.L-1,增殖倍数最高达5.2倍;生根培养以继代芽苗长1.1~1.4 cm,1/2MS+IBA 1.5 mg.L-1+ABT1#0.2 mg.L-1+NAA0.2 mg.L-1+蔗糖30 g.L-1培养基最佳,生根率最高达97.8%;组培苗移栽的最佳基质为红心土+泥炭土(3∶1),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11.
邓恩桉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邓恩桉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以及继代和生根过程中培养基的正交试验优化筛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接种时,不同无性系邓恩桉芽的诱导以及愈伤组织的诱导情况均有较大差异,MS+BA 0.2mg·L-1+IBA 1.0mg·L-1为最适于接种诱导的培养基;继代培养过程中BA为芽增殖系数最主要的影响因子,IBA为苗高生长最主要的影响因子,MS+BA 0.5mg·L-1+IBA 1.0-1.5mg·L-1+蔗糖30g·L-1为理论最佳继代培养基配方;生根培养过程中,探讨了使用不同的生长激素和营养素配比构成的混合物①、混合物②和混合物③对生根的影响,其中混合物①为生根率及发根根数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混合物①2mg·L-1+混合物②125ml·L-1或250ml·L-1+混合物③1.5mg·L-1为理论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以相应的理论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基础,根据实际生长情况对培养基配方作进一步的优化调整,邓恩桉试管苗继代增殖系数可达4.5以上,生根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兴安百里香繁殖速度,研究了兴安百里香的离体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以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1g·LHgCl2消毒7 min为宜;适宜的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6-BA0.25 mg·L-1+IAA1.0 mg·L-1,适宜的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MS+6-BA0.5 mg·L-1+IAA0.5 mg·L-1,适宜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IBA0.5 mg·L-1,适宜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 mg·L-1。  相似文献   

13.
以野生蓝靛果忍冬组培苗为材料进行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研究,结果表明:继代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BA2.0 mg·L-1+IBA0.2 mg·L-1+GA30.3 mg·L-1,增殖系数为5.5;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1.0 mg·L-1,生根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中亚热带地区的湖南长沙开展了耐寒桉树冈尼桉的引种繁殖试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冈尼桉播种前应先用0.1%高锰酸钾浸种30 min,再播种于黄心土和沙土为3:1的基质中,萌发率为34.1%;冈尼桉实生苗不适应湖南长沙的夏季高温,引种第二年的夏季陆续死亡;冈尼桉种子经0.25%HgCl2消毒后,接种于MS+BA0.2mg·L-1+IBA 1 mg·L-1培养基中萌发率为28.8%,之后在MS+BA 0.2 mg·L-1+IBA 0.8 mg·L-1培养基中继代培养,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5.
八仙花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八仙花组织培养的初代培养、继代培养过程做了初步研究和探讨。以八仙花的茎段、茎尖、叶片为外植体,通过MS+6-BA2.0 mg.L-1+IBA0.1 mg.L-1培育出无菌苗。继代培养在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6-BA(6-苄基腺嘌呤)和IBA(吲哚丁酸)。试验结果表明:在初代培养中的外植体以八仙花茎尖较为适宜,消毒时间7 m in较为适宜。继代培养中以MS+6-BA1.0 mg.L-1+IBA0.1 mg.L-1为八仙花较适宜的增殖培养基。  相似文献   

16.
以刺五加试管苗叶片为试材,将叶片接种于含有不同种类和浓度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研究不同激素对刺五加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胚状体发生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叶片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5 mg.L-1+2,4-D 1.0 mg.L-1,胚状体生长发育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 mg.L-1+IBA0.5 mg.L-1,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0.4 mg.L-1。  相似文献   

17.
以风箱树(Cephalanthus occidentalis L.)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植物激素(6-BA、IBA、NAA)对试管苗增殖以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建立了一套风箱树离体培养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启动最适培养基为MS0;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5mg/L+IBA 0.2mg/L;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4MS0;诱导率可达73.3%,增殖系数可达3.55,生根率89.47%,移栽成活率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史密斯桉组织培养技术。试验表明,经HgCl2消毒后用1%的氯化钙浸洗处理,能有效控制外植体褐化的发生,褐化死亡率仅为12.5%;始芽萌动以及初期继代培养阶段,采用F+6-BA 0.5 mg.L-1+IBA 0.3mg.L-1培养基,有利于外植体的不定芽诱导以及初期的继代扩大培养,增殖系数达3.7;在增殖与伸长生长阶段,采用改良H+6-BA 0.125~0.25 mg.L-1+IBA 0.25 mg.L-1+VC 20 mg.L-1+VB210 mg.L-1培养基,在保证较高增值系数的情况下,有利于芽的伸长生长;以1/3 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0.25 mg.L-1IBA对史密斯桉的根系诱导较为有效,生根率达37.8%。  相似文献   

19.
文冠果离体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冠果带芽茎段为外植体,以MS配方为基本培养基,采用不同激素组合对其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6-BA1.00 mg·L-1+NAA0.20 mg·L-1和6-BA1.00 mg·L-1+NAA0.50 mg·L-1的激素组合适宜诱导芽和增殖培养,分化率分别为90.4%和89.3%;苗高分别为1.96 cm和1.9...  相似文献   

20.
以大岩桐幼嫩叶片、老叶、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试管诱导,并进行继代、生根、移栽试验.结果表明:大岩桐诱导外植体以带腋芽的茎段效果最好;适宜的启动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6-BA 1.0mg· L-1+NAA0.2mg·L-1、MS+6-BA0.5 mg·L-1 +NAA0.1 mg·L-1和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