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新时代中职教育教学的根本要求。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群作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的组成部分,是培养汽车专业人才基本职业素质的重要载体。分析中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建设现存问题,探讨中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群建设现实意义,构建中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群建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汽车成为千家万户首选的交通工具。而汽车从生产到售后维修过程中,都需要专业人员对汽车机械基础有充分了解,因此加强学生汽车机械基础教学实践非常重要。目前,翻转课堂模式越来越多的被老师运用到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提高学生们学习效率。本文以翻转课堂视角下的汽车机械基础教学实践研究为主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为了全面提升《汽车机械基础》教学质量,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征,积极落实更加完整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今后全面掌握专业技术课程和培养专业岗位能力提供支持,一定程度上实现高效教学。本文从课程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具应用等方面分析了《汽车机械基础》有效教学的路径,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汽车维修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做到理论原理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等多方面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在日后的就业及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首先介绍了一体化教学和汽车维修的概况以及我国目前汽车维修教学的现状,其次论述了一体化教学对汽车维修教学的深刻意义与影响,最后从国家、学校、教师三个方面提出一系列举措,促进一体化教学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富国裕 《湖南农机》2012,(7):172-173
文章从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和教学两个角度,谈谈自身的一些切身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学习机械基础课程的人员早日掌握;同时亦想以一管之见,与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工作者共同探讨,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教师教学能力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文章浅析了新能源汽车专业发展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并提出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赵林林  武涛  林伟 《南方农机》2024,(3):172-176
【目的】提高“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方法】针对“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存在涵盖知识面广,知识点零散;课程教学目标与企业对接不够深入,学生对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掌握不足;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兴趣不是很高,课堂参与率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等问题,课题组开展“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改革可以从三方面着手,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从教师、教材、教法三方面,依靠“学习通”平台,精准完成学情分析;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开展第一课堂教学实施。【结果】通过改革,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贯彻,学生积极性不断提高,课堂参与度将持续上升;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尊重,能够提高机械设计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强化,团队协作精神、工匠精神等获得了训练和提高。【结论】高职“汽车机械基础”教学改革模式对其他课程改革,有着十分可行的可复制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骨干和技术基础课程.文章从《机械基础》的特点出发,从各个方面对问题进行深入揭示和细致分析,使学生深刻理解,灵活应用,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机械基础》教学效果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中国制造2025"在人才方面的需求和目前地方高校汽车类专业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核机制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其课程改革可以为其他相关应用型技术基础课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同时对汽车类专业的发展和改革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一定的参考,同时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汽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好该课程为后期学习汽车专业知识打下扎实基础.文章主要以"戴维南定理"为例,从戴维南定理的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等各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