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季晚稻机插秧的技术实践及其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双季晚稻机插秧的发展现状 对水稻机插秧而言,双季晚稻(以下简称晚稻)比早稻机插、中稻机插农艺性要求高、育秧难度大、产量风险大。因此,机插晚稻是推广和普及水稻机插秧技术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影响我省水稻机插秧发展普及的主要障碍。因此,攻克机插晚稻关是推广机插秧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随着晚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安徽省东至县农机推广站开展了双季晚稻机插秧试验示范工作,试验针对不同播量和不同机插密度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开展双季杂交稻不同机插植规格对比试验研究情况。分析了不同机插植规格对于双季杂交稻不同品种的生育进程的影响,提出了在广西地区应大力示范推广行距25cm×株距16cm的机插规格。  相似文献   

4.
晚稻机插丰产受品种、生育期和育秧技术等多因素的制约,要获得双季晚稻高产,须把握以下几项技术要求。
  (1)品种选择。连作晚稻机插育秧期间气温高,秧苗生长快,秧龄一般12~20天,应控制苗高12~22cm、不超过25cm,以免机插时伤秧严重。因此要求所选品种成熟期适中,耐迟播迟栽、分蘖快。长江中下游稻区连作晚稻机插应选择生育期在110~120天的中熟偏早品种。  相似文献   

5.
水稻规格化温室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机插育秧问题一直困扰着浙江省东阳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推广。早稻育秧期间由于气温较低,易遇"倒春寒"危害,烂秧死苗现象严重;单季晚稻、双季晚稻育秧期间温度较高,且晴雨多变,易发生高温烫种、烫苗。常规的秧田规格化机插育秧出苗率低,秧苗质量得不到保障,很难达到机插秧壮秧的  相似文献   

6.
江西双季晚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江西地区气候、地理条件,就双季晚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可为提高水稻产量,促进区域农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机械化生产是我国现代稻作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探明双季晚稻生物降解秧盘育秧适宜播期,以五优308和甬优2640为材料,研究生物降解秧盘不同播期(7月1日、7月6日和7月11日)育秧对双季晚稻秧苗素质、分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过迟不利于晚稻安全齐穗,浙江晚稻机插播种期以7月1日左右为宜,此处理的秧苗健壮,没有超秧龄迹象,且群体颖花量较多,有较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产量最高。但株高易过高,需要合理调控其秧苗生长,以适应插秧机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8.
方存金  许天生 《福建农机》2006,(4):35-35,34
我省水稻生产分为早、中、晚三季稻,南安市基本上只有早、晚两季。双季晚稻的栽植正逢暑天炎热天气,农民既要抢收,又要抢种,时间短,农务繁重,经常人手不足而耽误农时。因此,实施晚稻机插技术意义深远。那么,怎样做好机插秧苗的培育又是做好机插秧的关键所在,本文着重介绍我市在  相似文献   

9.
袁秋平 《湖南农机》2011,(12):15-15
衡东县耕地面积4.133万hm^2(62万亩),常年晚稻种植面积3.27万hm^2(49万亩)。随着机插秧项目的示范推广力度加大,2011年晚稻机插面积突破1200hm^2(1.8万亩)。机插晚稻效果如何?县农机部门特组织农业、农机等技术人员,对霞流镇、大浦镇、石湾镇、蓬源镇等机插联片乡镇的机插晚稻生育期及产量状况进行...  相似文献   

10.
正4月15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在自治区农业厅厅长谢泽宇,崇左市党委副书记冯学军及宁明县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陪同下,在调研宁明县农业生产等工作时,视察了宁明县千亩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机插现场。危朝安副书记十分关心粮食生产安全,在机插现场,他仔细观看了高速乘座式插秧机作业,详细了解了水稻插秧机性能、工效、机插秧的行距、株距、株数及超级稻种植等情况,对机械化育插秧工作表示肯定。  相似文献   

11.
Kp450k型插秧机(又名水上飘)是韩国国际综合株式会社生产。该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灵活、各种性能优越等特点。株距、株数、插植深浅可调,能满足不同地区的作业要求,对耙后田块深浅要求的不严格,劳动强度小,作业效率高。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适时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机插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机械插秧在赣中南双季晚稻生产上应用规模越来越大,在插秧机上加装侧深施肥器械,具有一次性同步完成插秧和施肥的功能。为掌握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应用效果,文章探讨了在种植当地主栽品种、正常机插规格情况下的适宜用肥量和施用法,并于2018年在泰和县开展了双季晚稻机插侧深施施肥量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施肥水平条件下,化肥全部采用机械侧深施比常规施肥方法每亩增产21.55kg,增效80元,增幅分别为4.2%和10.3%。  相似文献   

13.
早稻收割后,紧接着就是翻耕抢插晚稻。由于天气热、温度高,为确保晚稻机插质量,农户及机手应掌握晚稻机插技术要领。(1)掌握播种时间。第一批晚稻播种时间一般在5月  相似文献   

14.
<正>东阳市自2006年开始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机插育秧问题一直困扰着水稻机械化插秧的推广进程。早稻育秧期间由于气温较低,易遇"倒春寒"危害,烂秧死苗现象严重;单季晚稻、双季晚稻育秧期间温度较高,且晴雨多变,易发生  相似文献   

15.
单季杂交晚稻机插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浙江省水稻机插秧主要应用在常规早稻上:开展单季杂交晚稻机插秧研究与示范对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省农机局组织瑞安、乐清、路桥、武义、诸暨、衢江、江山、海盐、长兴等县市区开展了单季杂交晚稻机插示范、机插与手插对比试验、以及机插相关因素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水稻大棚育秧技术是一项实现早育壮秧,早插秧,解决烟稻复种争地,夺取高产的先进实用技术。文章通过对机插晚稻在烤烟育苗大棚内进行集中育秧的优势、常见问题以及育秧关键技术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机插晚稻在烤烟大棚内进行集中育秧时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及大棚集中育秧的关键技术要点,切实解决了机插晚稻大棚集中育秧的技术瓶颈和烟稻连作晚稻育秧难的短板,为桂阳县大棚集中育秧技术的普及应用推广和在全县实现机插晚稻商品化供秧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讲述了湖南省祁阳县晚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的情况,包括晚稻品种搭配方式、晚稻育秧接苗技术措施和操作要点及暖稻机插大田管理要点,为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地机插水稻迅猛发展,栽培技术也日趋完善。然而随着媒介灰飞虱的侵染,水稻黑条矮缩病越来越成为当前机插水稻生产上的重大灾发性病害,其发病危害损失大,发病范围广,在流行区发病率达20%-50%,高的达80%以上,对机插水稻尤其对机插单季杂交晚稻生产构成了较大威胁,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安全。机插单季杂交晚稻采用覆盖防虫网育秧技术,能有效防止秧田期灰飞虱的侵袭,是预防黑条矮缩病的有效途径,同时对培育壮秧,确保粮食稳产增产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旨在阐明适合机械化栽插和收割的双季稻株型性状.通过比较分析江西省3个典型双季稻区10个机插早稻和晚稻品种的秧苗素质、机插质量、植株形态、茎蘖动态、产量和株型综合性状,结果表明:秧龄30天的早稻秧苗株高14.0~16.0cm、叶龄3.5~4.0叶、白根数12~15条、茎基宽0.24~0.26cm、百苗干重15.0~17.0g、播种均匀度85%以上,秧龄25天的晚稻秧苗株高18.0~21.0cm、叶龄4.0~4.5叶、白根数19~22条、茎基宽0.28~0.34cm、百苗干重16.0~20.0g、播种均匀度85%以上,其机插质量好,适合机械化栽插;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抽穗整齐、成熟一致、抗倒伏、抗病力强、耐落粒、产量高、早稻和晚稻生育期分别为105~110天和108~115天的株型品种适合机械化收割.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丘陵区晚稻机械化生产及模拟机插行距种植试验,探索不同水稻品种与机械化生产的适应性和水稻最佳机插行距。结果表明丘陵地区使用手扶拖拉机机耕、使用步进式插秧机机插、使用中型全喂入收割机机收对不同品种水稻适应性较强,丘陵中低产田地区8寸行距较适宜用作机插行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