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定位试验下土壤中微量元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长期定位试验下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中微量元素Fe、Mn、Cu、Zn的含量变化及其形态组成的影响,同时也简要介绍了不同耕作措施及不同耕作制度下微量元素Fe、Mn、Cu、Zn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三江平原白浆土上,采用长期定位试验方法研究了土壤中各形态Fe、Mn、Cu和Zn含量及其与有机质组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全Fe、Mn含量略低于黑龙江省平均水平,而全Cu和Zn略高于黑龙江省平均水平,有效态Fe、Mn、Cu和Zn处于较高水平。各形态Fe、Mn、Cu和Zn的含量高低顺序为:RES-FeOX-FeOM-FeEX-FeCARB-Fe;OX-MnRES-MnOM-MnEX-MnCARB-Mn;RES-CuOM-CuCARB-CuOX-CuEX-Cu;RES-ZnOX-ZnOM-ZnEX-ZnCARB-Zn。白浆土中有效态铁、锰、铜和锌与易氧化碳、胡敏酸、富啡酸和松结态有机质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除全铁外,全锰、铜、锌及有机态铁、锰、铜、锌和交换态铁、锰、铜、锌均与有机质总量、易氧化碳、胡敏酸和富啡酸等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以小麦为供试作物,研究了土壤中微量元素Fe、Mn、Cu、Zn各形态含量与作物子实含量之间的关系.长期定位试验表明,小麦子实中Fe、Mn、Cu、Zn含量与土壤中有效态和交换态Fe、Mn、Cu、Zn之间达显著相关水平.相关分析表明,交换态与有效态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江苏省建湖县采集了具有代表性的土样140个,经测定分析,初步查明全县土壤中有效Zn、Mn、Cu与Fe的含量分别为:Zn痕迹~3.64(平均值为0.73),Mn 5.34~62.19(平均值为21.23),Cu 1.98~5.97(平均值为3.79),Fe 11.56~298.33(平均值为89.5)ppm。该县土壤中有效Cu和Fe含量较高,有效Zn含量偏低,部分土壤的有效Mn含量也偏低。土壤中有效Zn和Mn的含量随土壤pH值的升高而降低。微量元素的分布主要由成土母质、地形和轮作、施肥等人为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主要土类耕层中几种微量元素全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河南省潮土、褐土、黄褐土、砂姜黑土、黄棕壤、红粘土6种土类耕层的100个土壤样品进行了Fe、Mn、Cu、Zn全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测的各类土壤中,全Fe含量最高,其次是全Mn含量。进一步研究发现:所测土壤中,Cu和Zn含量与土壤pH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pH值高的土壤中全Cu含量高于全Zn;pH值低的土壤则相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沙雅绿洲耕地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及空间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Cu、Zn、Fe、Mn元素空间分布均属于中等变异;从土壤微量元素拟合的理论模型可知,Fe、Mn、Zn元素的最适合模型为球形模型,Cu元素的最适合模型为指数模型。其中Fe、Cu元素的拟合效果最理想,决定系数分别为0.714和0.918,Zn元素的拟合最差;土壤中Cu元素的块金值/基台值为42.8%,大于25%,表明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Fe、Mn、Zn元素的块金值/基台值均小于25%,系统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Fe元素与土壤电导率(EC)成显著正相关,Cu元素与EC极显著正相关;Mn、Zn元素与有机质(OM)均成极显著正相关;Fe、Cu元素与pH值成极显著负相关,Mn元素与pH值成显著正相关;不同的土壤类型对有效Fe、Mn、Zn元素的含量影响显著,Cu元素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畜禽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效铜锌铁锰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培养和DTPA浸提法研究了鸡粪、牛粪和猪粪等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效Cu、Zn、Fe、M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条件下施用鸡粪、牛粪和猪粪均可使土壤中有效Cu、Mn含量增加,但有效Zn含量降低;施用鸡粪可使土壤有效Fe含量增加,而施用牛粪和猪粪使土壤有效Fe含量降低。增加鸡粪施用量,可使土壤中有效Cu、Zn、Fe、Mn含量增加;培养期间有效Cu、Zn含量变化幅度较小,有效Fe、Mn含量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新疆南部温宿县果园土壤微量元素Cu、Fe、Zn、Mn和B的有效态含量,明确该区域微量元素分布状况,研究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pH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土壤有效性评价。【方法】2015年通过对温宿县5.33×104hm2(80万亩)林果进行取样调查,根据林果分布、树龄及土壤特征在1 300个样点中选取代表性140个样点,测定微量元素Cu、Fe、Zn、Mn和B的有效含量,并对该区的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温宿县果园土壤微量元素中,有效Cu、Fe、Zn、Mn和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12.0、2.2、4.9和0.9 mg/kg。有效Cu、Fe和Zn的含量丰富,有效B含量适中,有效Mn含量为极为缺乏。其中,土壤微量元素Cu、Fe、Mn和B属于中等变异,微量元素Zn属于强性变异。温宿县果园土壤有效Cu、Fe和Mn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00.01),有效Cu含量与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30.01)。根据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评价指标,温宿县果园土壤中Cu、Fe和B含量极其丰富,Zn元素总体含量缺乏,Mn元素含量较为缺乏。有效态微量元素单因子有效性指数表明,温宿县果园土壤Cu、Zn和B的有效态含量高于临界值,土壤Fe和Mn的有效态含量均明显低于临界值,平均值排序依次为CuZnBFeMn。有效态微量元素综合性指数前五位的样区为:水稻农场(7.36)恰格拉克乡(5.89)阿热勒镇(5.78)吉格代牧场(5.65)吐木秀克镇(5.13),综合性指数平均值为4.04。【结论】新疆南部温宿县果园土壤微量元素Cu、Fe和B的含量丰富,Zn、Mn元素含量较为缺乏,因地制宜的使用含Zn、Mn的肥料进行施肥。  相似文献   

9.
通过检测Mu、Cu、Zn和Fe微量元素在六枝茶园土壤和茶叶中的全量及土壤中有效态的含量,分析茶叶对这四种元素的富集能力,并研究茶叶土壤PH、TOM和微量元素有效态对其在茶叶中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六枝茶园土壤中Zn、Cu全量超过贵州省土壤背景值,存在富集现象,部分区域锰元素流失严重;土壤中有效态Fe含量丰富,Zn、Mn含量适中,但土壤中普遍缺乏有效铜。茶叶对Cu、Zn、Mn和Fe的富集能力差异明显,其高低顺序为Mn>Zn>Cu>Fe。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壤TOM增加,可促进茶叶对Zn的吸收积累,但土壤PH和TOM降低使土壤酸化,致土壤锰淋溶流失而缺乏。且茶园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和有效量空间分布差异性大,含量分布不均衡,应根据各茶园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管理,配比施肥。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不同生态环境下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含量的剖面特征,为鸟王茶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基础依据,采用室内分析测试技术和室外实地考察,对鸟王茶产地土壤和剖面土壤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中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平均含量差别很大,野生茶园的全Fe和全Zn含量最高,分别是39 646和6131 mg/kg,天然林地的全Mn、全Cu和全Mo的含量最高,分别是163.92、13.22和1.23 mg/kg;野生茶园的有效Fe、有效Mn、有效Zn和有效B含量最高,分别是148.47、31.12、5.46和0.32 mg/kg,天然林地的有效Cu含量最高,为1.32 mg/kg;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剖面特征为Fe、Cu、Mo随着土层增加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有效含量分布状况为Fe、Mn、Cu、Zn、Mo、B从0~20和20~40 cm呈现天然林地野生茶园人工茶园。结论:野生茶园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优于人工茶园。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长期不同施肥对石灰性紫色水稻土重金属累积及有效性的影响,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研究了8种不同施肥条件下[不施肥(CK)、氮肥(N)、氮磷肥(NP)、氮磷钾肥(NPK)、有机肥(M)、有机肥+氮肥(M+N)、有机肥+氮磷肥(M+NP)和有机肥+氮磷钾肥(M+NPK)]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全量及有效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氮磷、氮磷钾肥会降低土壤pH、CEC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改善土壤肥力,且与有机肥配施效果更优。长期施用化肥,土壤Fe、Mn、Cu、Zn、Pb和Cd含量变化不明显,有机肥及其与化肥配施后土壤Fe、Mn、Pb含量变化也不明显,Cd略有增加,Cu、Zn含量显著提高,但均低于我国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风险筛选值(GB 15618—2018)。化肥对Cu、Zn、Pb和Cd的有效量影响不明显,磷肥可显著提高有效Fe含量,降低有效Mn含量,而有机肥提高Cu、Pb、Cd有效量,对其有活化效应。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有效量与理化性质、元素总量间的相关性因元素的不同而异。研究表明,长期施用化肥及有机肥不会造成石灰性紫色水稻土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对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品种资源库保存的186份材料的铁、锌尧锰和铜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稻米中微量元素含量主要由品种的遗传特性决定,稻米中铁、锌尧锰、铜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存在极显著的基因型差异。比较不同类型品种Fe、Mn、Cu和Zn平均含量,白米和黑米之间Mn和Cu含量差异不显著,而黑米Fe和Zn含量则显著高于白米;黑米糯稻Fe和Zn含量显著高于白米糯稻,两者之间的Mn和Cu含量则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品种Fe与Zn、Mn与Cu之间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Cu与Zn之间相关性达显著水平;Fe与Mn、Fe与Cu、Mn与Zn的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精米中Fe、Mn、Cu和Zn含量显著低于糙米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与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鸟王茶产地土壤及茶叶中微量元素特征,更好地提高鸟王茶品质,对土壤及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植茶土壤与茶叶中微量元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 Fe、Mn、Cu、Zn、Mo 全量为 Fe(30576.00 mg/kg)>Mn(99.95 mg/kg)>Zn(60.18 mg/kg)>Cu(13.44 mg/kg)>Mo (1.17 mg/kg),土壤 Fe、Mn、Cu、Zn、Mo、B 有效态含量表现为 Fe(131.52 mg/kg)>Mn(15.49 mg/kg)>Zn(3.78 mg/kg)>Cu(1.07 mg/kg)>B(0.29 mg/kg)>Mo(0.03 mg/kg);野生茶园茶叶中 Fe、Mn、Zn 平均含量为 Fe(340.52 mg/kg)>Mn(340.09 mg/kg)>Zn(48.15 mg/kg),人工茶园茶叶中 Fe、Mn、Zn 平均含量为 Mn(160.28)>Fe(143.76)>Zn(20.47)。全 Zn 低于中国土壤的平均水平而高于世界的土壤平均水平,其余均低于中国及世界土壤的平均水平;有效 Fe、Zn 分布在高等水平,有效 Cu 分布在中高水平,有效Mn 分布在低等和高等水平,而有效 Mo、有效 B 的分布在低等水平;茶叶中的 Mn、Cu 与土壤中的 Mn、Cu呈极显著正相关,茶叶中的 Fe 与土壤中的 Fe 呈显著正相关,茶叶中的 Zn 与土壤中的 Zn 呈正相关,而茶叶中的 Mo 与土壤中的 Mo 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武夷山风景区茶园0~10、10~20、20~40、40~60 cm不同深度土壤中Ca、Mg、Fe、Cu、Mn、Zn、Ni、Pb、Cr、Cd等10种元素含量,研究岩茶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剖面分异特征及岩茶种类和利用年限对岩茶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元素含量在0~60 cm内不同土层之间垂直分异不明显,并呈不同的变化规律,Ca、Mg含量呈现下层富集的趋势,Cr、Ni、Cu含量在40 cm以下土层逐渐升高,Mn、Zn含量在40 cm以下土层逐渐降低,Cd、Pb有表层富集现象。②不同元素含量之间呈现出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除Mn以外,其他9类元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00。③种植年限相同而岩茶种类不同,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基本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元素含量随岩茶利用年限的增加而增大,且达显著水平(P0.05),与8年相比,22年岩茶土壤中Fe和Mn含量增加幅度不大,Ca、Mg、Cu、Zn、Ni、Cd和Cr含量增加幅度中等,而Pb含量增加幅度较大。施肥是岩茶土壤中、微量元素增加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尚未对岩茶土壤构成污染;岩茶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缺Mn,在施肥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白浆土耕层微量元素变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三江平原白浆土长达14年的长期定位试验得出:不施肥和施化肥处理,土壤锰、铜、锌全 量有下降趋势;除锰外,铁、铜、锌有效态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秸秆还田和有机肥处理,各元素含 量都相应增加。不同施肥处理,土壤 CARB-,OX-及 RES-Fe、Mn、Cu、Zn 含量均表现为减 少;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土壤中 EX-和 OM-Fe、Mn、Cu、Zn 略有增加,而 CK 与 NP 处理,两形 态含量都有减少。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高海拔地区党参产地土壤和党参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富集特征,对土壤和党参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土壤与党参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及党参对微量元素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土壤中Mn、Cu、Zn、Mo全量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ZnMnCuMo,土壤中Mn、Cu、Zn、Mo有效态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MnZnCuMo,党参中Mn、Cu、Zn、Mo全量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MnZnCuMo。在研究区域贵州省威宁县,以小海镇土壤Mn、Cu、Zn全量最高,黑石镇土壤Mo全量最高;小海镇土壤Mn、Cu有效态含量最高,黑石镇土壤Zn有效态含量最高,海拉镇、迤那镇土壤Mo有效态含量均为最高。党参块根中Mn、Mo含量与土壤中Mn、Mo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党参块根中Zn含量与土壤中Zn含量呈正相关,党参块根中Cu含量与土壤中Cu含量没有相关性。党参对4种微量元素的富集能力不同,对Mn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17.
对咸阳市三原、泾阳、兴平、秦都等地蔬菜主产区不同利用年限的蔬菜日光温室24个样点的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变化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效B、Cu、Zn、Mn、Fe的含量范围依次为0.11~0.56、1.50~6.94、2.90~11.79、13.49~30.93、8.53~44.00 mg/kg,变异系数为27%~47%。随温室利用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效Zn、B含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土壤有效Fe、Mn、Cu含量与棚龄呈负相关;土壤有效Cu、Zn、Mn、Fe的含量较高,Cu、Zn超量风险较高,有效B含量较低。蔬菜温室土壤母质、pH、Eh、施肥习惯、管理水平等的差异,是导致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变异较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我国土壤金属元素含量,作者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我国29省、市、自治区133个地区的190个土壤样品中K、Ca、Mg、Fe、Cu、Zn、Mn含量。结果表明,我国土壤中K、Ng、Ca、Mg含量比Cu、Zn以及多数地区Fe和Mn的含量高,而且同一元素在不同地区,乃至同一地区不同采样点的含量相差悬殊,本结果对提高我国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研究和预防动、植物体内某些元素的缺乏,均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中阳洪水沟坝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Cu、Mn、Fe、Zn的垂直变异性与水平变异性分布特征,在中阳洪水沟11号坝地采集不同部位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其有效Cu、Mn、Fe、Zn含量。结果表明:坝地土壤微量元素总体上比较丰富,特别是有效态Mn的含量较高,有效Zn含量较低;从剖面层次来看,土壤有效态Cu、Zn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出一定的变异性,属于中等变异性,Mn、Fe属于弱变异性;同一坝地不同部位之间,有效铜变属于高度变异性,有效态Mn、Fe、Zn属于中等变异性。该研究为洪水沟坝地微肥的施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蔬菜保护地土壤DTPA浸提态铁锰铜锌含量状况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野外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对沈阳市郊区蔬菜保护地与露地土壤中DTPA—Fe、Mn、Cu、Zn含量状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蔬菜保护地土壤中的DTPA—Fe、Cu、Zn含量明显高于露地土壤,DTPA-Mn含量则明显低于露地土壤。部分保护地土壤已达到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同程度Cu、Zn污染的状况。导致Fe、Cu、Zn含量升高和Mn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有机肥料的投入改变了元素的含量状况,保护地土壤特殊的水、肥、气、热和生物因子影响了元素各形态间的转化。农药的大量施用也导致了蔬菜保护地土壤中Cu、Zn的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