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猪渗出性皮炎又称"猪油皮病"或"油猪病",是由表皮感染葡萄球菌引起的,因此也叫葡萄球菌性皮炎,为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一)流行特点该病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特别是4~10日龄的仔猪(也有2日龄发病的),断奶仔猪和育成猪也能发生。该病的发生和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有发生。该病在猪群中一般呈散发性,感染率约为30%,哺乳仔猪全身性感染时死亡率可达80%以上,大猪感染一般不发生死亡。该病主要通  相似文献   

2.
猪渗出性皮炎又称"猪油皮病"或"油猪病"。此病是由表皮感染葡萄球菌引起的,又叫葡萄球菌性皮炎,为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特别是4~10日龄的仔猪(也有2日龄发病的),断奶仔猪和育成猪也能发生。一般呈散发,感染率约为30%,哺乳仔猪全身性感染时死亡率可达80%以上,大猪感染一般不发生死亡。  相似文献   

3.
仔猪葡萄球菌皮炎是葡萄球菌引起猪的细菌性疾病。主要引起猪的渗出性皮炎,此病以仔猪全身性油脂样皮炎、渗出物棕黄色似香油等为特征,故又称仔猪渗出性皮炎。此外,仔猪感染后还可能出现败血性多发性关节炎,主要由皮肤损伤感染葡萄球菌而发病。该病以35日龄内的仔猪易感染,接触性传染,夏、秋季多发。发病率在10%~90%,病死率在5%~90%,10日龄内仔猪死亡率达90%以上,严重影响着仔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正>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猪的疾病。主要引起猪的葡萄球菌皮炎。此病以仔猪全身性油脂样皮炎、渗出物棕色似香油等为特征,故又称仔猪渗出性皮炎。此外,仔猪感染后还可能出现败血性多发性关节炎,主要由皮肤损伤感染葡萄球菌而发病。该病主要以35日龄内的仔猪易感染,接触性传染,夏季、秋季多发。发病率在10%~90%,病死率在5%~90%,10日内的仔猪死亡率高达90%以上,严重影响着仔猪的生长,危害生猪产业  相似文献   

5.
猪渗出性皮炎又称脂溢性皮炎,该病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该病主要感染初生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近年来在我地区常有发生,往往误诊为疥螨病或维生素A缺乏症,造成久治不愈,导致病猪生长迟缓或继发其它细菌感染而死亡。1发病症状一般多发于3~15日龄仔猪,突然发病,先是仔猪背部、  相似文献   

6.
刘丹丹 《养猪》2020,(1):113-114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肠道传染病,此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染,亦能经呼吸道传染。该病呈暴发性、地方性和周期性流行,各年龄猪都可发病,仔猪最易感,以10日龄内的仔猪发病多且重,死亡率高,可达100%。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多发于冬春季节,感染仔猪出现不同程度的厌食、呕吐、腹泻,哺乳仔猪发生严重脱水。  相似文献   

7.
仔猪渗水性皮炎,主要是致病性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疾病,以全身油脂样渗出型为特征,细菌侵入途径为皮肤创伤。该病传播迅速,同一窝的仔猪可在短时间内相继感染发病,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皮肤接触感染。此病多发生于5~23日龄的仔猪,发病率10%~80%,死亡率50%~90%。笔者现就一例仔猪渗出性皮炎的诊断与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猪渗出性皮炎又称溢脂性皮炎或煤烟病,该病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以皮肤大面积出现渗出性浆液或黏液并结痂为特征,患猪全身性皮炎可导致腹水和死亡。该病主要感染哺乳仔猪和刚断乳小猪,畜主往往误诊为疥螨病、湿疹、猪痘、锌缺乏以及维生素A缺乏症,延误了正确治疗时间,造成较严重的损失。1流行特点该病多见于5~6日龄的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  相似文献   

9.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表皮感染葡萄球菌引起的,又叫"葡萄菌性皮炎",为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在目前养猪业逐渐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时期,预防该病尤显重要。1诊断要点1.1流行特点猪渗出性皮炎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特别是3~10日龄的仔猪,断奶初期仔猪也有发生。一般呈散发,感染率为35%左右,哺乳仔  相似文献   

10.
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10~30日龄仔猪常发的一种肠道传染病.本病以10~20日龄仔猪发病最多,临床上以排出具有恶臭腥味、呈乳白色或灰白色糊状粪便为主要特征.带菌母猪、仔猪及其排泄物为该病的传染源.母猪一经感染,终生带菌,疫情不易扑灭,其所产仔猪均要受到传染.即使耐过的仔猪也易形成僵猪,在很大程度上给仔猪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也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笔者在多年的兽医临床实践中,针对该病的特点进行探讨,现就其诊断与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猪油皮病,由葡萄球菌引起,被感染的仔猪皮肤油脂分泌过度,导致皮肤呈黏湿润油脂状。仔猪渗出性皮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窝仔猪如果有一头或者几头发病,发现和治疗不及时会造成整窝仔猪发病,对我国猪养殖业的危害较大,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阐述了猪渗出性皮炎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测,重点探讨了该病的治疗和预防对策,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感染哺乳仔猪和刚断乳仔猪,以猪的全身性皮炎为主要特征,笔者于2007年6月诊治一例该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7年6月,上杭县才溪镇一规模养殖场存栏生猪200头左右,其中母猪21头。6月初1头长大二元母猪在新建的高床上顺利产下13头健康仔猪,至23日龄时有5头仔猪发病,仔猪的颈部、背部出现湿疹样病变,畜主用青霉素等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后求诊。2临床症状发病仔猪体温39.7℃,不安,减食。仔猪颜面部皮肤、耳朵周围、颈部、腹部、臀部皮肤发红、增厚,可见针尖大至粟粒大的湿疹样疹块。病猪不时在…  相似文献   

13.
1流行特点 猪渗出性皮炎(俗称猪油皮病)是由猪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渗出性皮炎,该病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本病多发于3-50日龄仔猪,也见于育成猪。本病主要通过破裂和损伤的皮肤黏膜传染,严重病例死亡率高达90%,存活猪恢复较慢,并变为僵猪。本病一般为散发,但也可引起流行性发作。发病猪猪舍阴暗、潮湿、卫生条件差,饲喂腐败饲料或使用发霉垫料可诱发该病。  相似文献   

14.
哺乳仔猪渗出性皮炎主要是由猪葡萄球菌感染所导致急性接触性皮炎,在密切接触或者是同窝哺乳仔猪互相传染,同环境卫生、饲养管理以及季节等因素有关。一旦流行哺乳仔猪渗出性皮炎,单一治疗无明显效果,带来较大损伤,需采取综合防治,控制该病发生。  相似文献   

15.
仔猪油皮病即仔猪渗出性皮炎,病原是葡萄球菌,多见于5~6日龄哺乳仔猪、育成猪和母猪乳房.本病可通过各种途径传染,损伤的皮肤黏膜是主要的入侵门户.严重病例死亡率可达60%以上.本病在仔猪中呈低发病率,以散发性为主,也可引起一些猪群仔猪流行性发作.  相似文献   

16.
猪渗出性皮炎又称溢脂性皮炎,是由葡萄球菌引起表皮严重感染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初生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近年来,该病在溪口镇少数规模猪场偶有发生,猪场技术人员常误诊为猪疥癣病,因而延误了治疗时机,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将近期以来溪口镇规模猪场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病和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仔猪渗出性皮炎(EE),又称猪"油腻病",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曾用不同的命名报道过。1965年首次报道猪葡萄球菌为该病的致病菌,1978年又发现非致病性的猪葡萄球菌。尽管做了研究,渗出性皮炎完全的病因学还不很清楚。仔猪渗出性皮炎在大多数养猪国家都有发生,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主要感染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日龄仔猪较常见),成年猪也  相似文献   

18.
1流行特点该病只感染猪,不同年龄的猪都可发病,哺乳仔猪、育成猪及肥育猪的发病率几乎为100%,成年母猪为10%~80%,但以2个星期内的哺乳仔猪最易感染,且死亡率高。病势及死亡率与仔猪年龄呈负相关,日龄越小,病势越重,死亡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降低,但耐过的仔猪多成为僵猪。病猪是主要的传染原,在病猪的胃肠黏膜、肠系膜淋巴结、鼻黏膜、气管、肺、脾、肾等处都可见病毒的  相似文献   

19.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该病可发生在各种日龄的猪群中,仔猪、架子猪多发.本病多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病猪与健康猪接触或由病猪排泄物感染的饲料、饮水与物体均可引起大批猪发病,有时发病急、死亡快,剖检为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脾肿大呈暗红色或紫兰色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猪渗出性皮炎又称溢脂性皮炎或煤烟病,该病是由葡萄球菌严重感染引起的疾病,病原上称为猪的葡萄球菌病,以皮肤大面积出现渗出性浆液或黏液并结痂为主要特征,患猪全身性皮炎导致脱水而死亡.该病主要感染初生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近年来在个别猪场偶有发生,猪场往往误诊为疥螨病、仔猪皮炎肾病综合症、猪虱与蚤以及维生素A缺乏症,延误了正确治疗时间,造成较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