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酸性土壤调理剂对参地土壤性状及人参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设2个处理,每亩施用等量的生石灰和酸性土壤调理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施用生石灰或酸性土壤调理剂以后,土壤pH分别为6.08和5.86,交换态铝含量分别为118.4(mg·kg~(-1))和103.9(mg·kg~(-1)),有机质含量分别为57.2 g·kg-1和61.3 g·kg-1,处理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施用酸性土壤调理剂的处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高于施用石灰的处理;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高于施用石灰的处理,真菌数量则低于施用石灰的处理。人参产量较单纯施用生石灰增加15.5%,差异显著。结论施用酸性土壤调理剂的效果优于单纯施用生石灰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控释肥用量对花生田土壤养分含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控释肥用量对花生田土壤养分含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大花生品种"青花7号"为材料,选用金正大控释肥(N-P_2O_5-K_2O:28-6-7),设置了0、450、600、750、900kg/hm~2 5个施肥水平,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控释肥用量对花生产量、品质及耕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整个生育期,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且随着控释肥用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花生整个生育期,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大于对照,后期差异显著。在0~750kg/hm~2用量范围内,控释肥用量与荚果产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控释肥用量为750kg/hm~2时,花生产量达到最高为8602kg/hm~2。此外,施用控释肥还可提高花生籽仁中脂肪、蛋白质、可溶性糖和O/L值,改善花生品质,在控释肥用量为750kg/hm~2时,花生品质改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石灰与生物炭对酸化土壤改良及花生氮营养的作用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石灰、生物炭单施与配施对酸化土壤性质、花生氮素吸收利用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单施石灰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和交换性钙含量,花生植株氮吸收量和收获指数显著增加13.1%和4.6%,花生生物量和产量显著提高11.7%和16.1%;单施生物炭显著增加了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和土壤碳氮比,但对花生氮吸收量、生物量和产量无显著影响;表明酸性土壤明显抑制了花生生长,单施石灰促进花生生长及氮高效利用效果优于生物炭。石灰与生物炭配施后,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交换性钙含量及碳氮比更协调,花生植株氮吸收量、氮利用率、生物量和产量均得到进一步提高。所有处理中,4500 kg/hm2生物炭配施450 kg/hm2石灰处理的花生植株氮吸收量、氮收获指数、氮利用率、生物量及产量最高,分别比CK增加30.7%、8.7%、5.7%、27.6%和35.8%。因此,4500 kg/hm2石灰和450 kg/hm2生物炭配施是酸性土壤改良、氮素高效及花生高产栽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施用石灰氮对连作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肥可以缓解连作对花生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不良影响,石灰氮的缓解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速效化肥。石灰氮促进了连作花生主茎和侧枝的生长,提高了各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增加了各生育时期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系活力;提高了连作花生的出苗率、单株结果数、果重和出仁率,明显增加了荚果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施用225kg/hm2石灰氮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供磷型土壤调理剂在酸性土壤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南方酸性土壤常存在交换性铝含量极高和磷素供应不足的问题,如何有效改良南方酸化土壤,提高土壤活性磷含量是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南方酸性红壤为供试土壤,通过土壤培养试验和玉米盆栽试验探究了基于磷尾矿、磷酸镁铵和石灰等为主要原料的供磷营养型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和对玉米磷素养分利用的影响。采用添加不同原料比例和数量的土壤调理剂进行土壤培养,结果表明施用量在4~8 g/kg时,可使土壤pH升高1.1~1.6个单位,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性铝和有效铁含量,增加土壤交换性钙、镁和有效磷含量;盆栽玉米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施用C3配方土壤调理剂明显改善玉米苗期生长和植株磷素营养,但是土壤调理剂中辅料(白云石/石灰+膨润土)对促进磷酸二铵的肥效要明显优于土壤调理剂的供磷主料(磷酸铵镁+磷尾矿),说明在供磷方面主料的作用效果优于与辅料相混,辅料在增加土壤酸性改良效果的同时也钝化了主料中的磷素,该调理剂的配方需要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6.
张宇  王海新  史普想  陆岩  蔡立夫  金振 《花生学报》2020,49(3):74-78,88
施用有机肥可以减少化肥用量,增强花生抗病性,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为避免有机肥使用过程中因腐熟程度、速度的因素降低其利用效果,进行了有机肥+EM菌对花生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和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有机肥+EM菌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叶片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只施化肥)均显著提高,且明显高于单独施用有机肥处理。有机肥+EM菌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和酶活性。施用有机肥+EM菌处理单株结果数显著提高,平均增产15.10%。说明有机肥+EM菌能够有效替代部分化肥,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土壤调理剂对酸化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及连作晚稻产量的影响效应,挖掘甬优538高产潜力,设置了土壤调理剂32%氨基质钙镁肥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对甬优538有明显增产效应,其中每hm2施600 kg、900 kg、1 125 kg的处理比未施用对照增产8.31%~9.52%,达显著水平;其增产效应主要在于增加有效穗数和提高千粒重;施用土壤调理剂还能有效改善酸化稻田土壤理化性状,促进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的释放利用和有机质提升。通过一系列数学关系模型分析后发现,在生产上土壤调理剂施用量以600~90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8.
花生施用稀土微肥与土壤调理剂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施用稀土微肥与土壤调理剂对花生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山花9号为花生试材,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稀土微肥与土壤调理剂对花生的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稀土微肥与土壤调理剂能明显增加花生分枝数、荚果数,提高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提高苗期至饱果期的光合速率,最终提高花生产量。产量较对照增产18.97%,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植物物料及其生物炭对酸性土壤的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结合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分别添加15 g/kg、45 g/kg和75 g/kg的椰壳、蔗渣和椰炭、蔗炭对酸性橡胶园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同对照相比,添加植物物料及其生物炭均显著提高或提高了土壤pH、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且随着添加量的提升而升高;添加椰壳和蔗渣均显著降低或降低了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添加椰炭15 g/kg、45 g/kg和蔗炭15 g/kg均显著提升了土壤碱解氮含量,而其余椰炭和蔗炭处理降低了土壤碱解氮含量,但除15 g/kg椰炭和15 g/kg蔗炭处理外,其余椰炭和蔗炭处理均提升了土壤速效磷含量,且随着添加量的提升而升高。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主要是植物物料及其生物炭带入土壤中的钠、碳、钙、镁等影响了土壤pH和速效钾、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且带入土壤中的钠、碳、镁越多,土壤pH、速效钾、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越高,而钙与土壤碱解氮之间则呈反向变化。此外,利用回归分析方程,通过对生物炭得率及带入土壤中相关养分的总量计算可知,椰壳制作为生物炭对土壤pH、速效钾、碱解氮提升效果更好;蔗渣直接施用对土壤pH和速效钾的提升效果更好;椰壳和蔗渣均直接施用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提升。因此,生产中需根据土壤改良目的确定植物物料的施用方法和施用量。  相似文献   

10.
施用新型土壤调理剂改善烟草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新型土壤调理剂施用对植烟酸性障碍土壤的调理效果,在田间条件下以不施用调理剂以及传统调理剂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用量的新型土壤调理剂对烟草产量品质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调理剂可以显著提高烤烟根层土壤pH(P<0.05),比不施调理剂的处理提高0.7~1.3,土壤pH和烤烟的产量以及上等烟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和传统调理剂(白云石粉)相比,新型土壤调理剂在1100(三分之二用量)和1500(等量)kg/hm 2用量下,上等烟叶比例比传统调理措施分别提高了6.5和6.9个百分点,烟叶产量分别增加4.8%和5.1%,烟叶产值分别提高4830.0、3989.3元/hm 2。同时,1100、1500 kg/hm 2这2个用量下烟草无论在农艺性状、烟叶产量、上等烟比例和烟叶产值上均无差异,因此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1100 kg/hm 2为最佳的调理剂施用量。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钙肥对瘠薄红壤旱地花生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同时为优化花生生长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 湖南长沙选取红壤瘠薄旱地以及3个不同粒型大小花生品种(大粒湘花2008、中粒湘花55、小粒蓝山小籽),运用土 柱试验栽培法,设置施钙肥(CaO)和不施钙2个处理,对花生主要生育期的根际、0~20cm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试与 分析。结果表明:在缺钙酸性土壤下,施钙能提高所有品种、各时期(成熟期略有不同)、各土层花生土壤的pH值, 调节土壤过酸强度;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蓝山小籽>湘花2008>湘花55);显著增加土壤碱解氮含量(湘花55>湘 花2008>蓝山小籽);更好地提高大、中粒型品种土壤有效钾含量;降低大、中粒型品种土壤有效磷含量。因此,在 氮、磷、钾营养元素充足,钙元素缺失的土壤下,增施石灰钙肥,既可降低土壤酸度,又能提高有机质、碱解氮、有效 钾含量,却降低速效磷含量,在缺钙酸性土壤花生生产中施用石灰时应增施磷肥,从而保障花生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夷陵区茶园施肥现状,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改善土壤性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施配方肥和有机肥对夷陵区茶园土壤及茶叶品质、产量、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2N配方肥和有机肥同时施用效果最好,茶园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与对照茶园存在显著性差异,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土壤酸化,并可以提高茶园产量和茶农收入,有效改善茶叶品质,对夷陵区茶园施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分别研究施用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腐熟农家肥后植烟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及其对烤烟品种K326的田间长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处理下土壤中细菌与真菌的有效活菌数最高,比对照分别增加296.7%、21.4%;与常规施肥相比,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处理能够提高速效养分在土壤中的累积,其中0~20 cm土层碱解氮增加33.0 mg/kg,有效磷增加2.6 mg/kg。施用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及腐熟农家肥均能改善上中部烟叶品质,但对下部烟叶品质影响较小,明显提高了上等烟的比例、产量及产值,其中以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效果最优。施用生物有机肥和生物菌剂有利于改良土壤,提高作物品质及产量,可以在烟叶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类型有机肥在麦田的施用效果,采用田间试验,设置T1(6 000kg·hm~(-2)玉米秸秆粉碎深翻还田)、T2(6 000kg·hm~(-2)玉米秸秆粉碎+有机肥A 1 500kg·hm~(-2)深翻还田)、T3(6 000kg·hm~(-2)玉米秸秆粉碎+有机肥B 1 500kg·hm~(-2)深翻还田)3个处理,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类型有机肥对冬小麦越冬期、孕穗期和成熟期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氮(MBN)、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冬小麦植株养分积累量以及冬小麦产量和当季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冬小麦各生育时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矿质态氮和土壤速效钾含量、植株氮和钾的积累量、冬小麦孕穗期和成熟期土壤速效磷含量、植株磷的积累量均显著提高;冬小麦实际产量和当季相对净收益亦均显著增加,分别提高了17.5%和22.0%。T3处理冬小麦越冬期土壤微生物量碳、越冬期和孕穗期土壤微生物量氮、各生育期土壤矿质态氮和越冬期土壤速效钾、各生育期植株氮和钾的积累量、孕穗期和成熟期植株磷的积累量亦均显著提高;冬小麦实际产量提高10.3%,达显著水平,但其当季经济效益并未显著提高。本试验条件下,综合施用两种有机肥对不同指标的影响,以T2处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增施钙肥对酸性旱地幼龄果园间作花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性旱地幼龄果园间作花生是南方常见的花生栽培模式,但因酸性土壤难以满足花生荚果发育对钙元素的需求,其荚果常出现空秕问题。本研究以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品种桂花1026为材料,研究增施不同钙肥对间作花生植株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钙肥可提高花生功能叶的叶绿素SPAD值,除每公顷增施1 500kg钙镁磷肥外,其他钙肥处理对花生地上部植株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施钙显著增加单株饱果数、减少单株秕果数并显著提高出仁率、百果重和单株生产力,显著提高荚果产量,其中每公顷增施1 125kg钙镁磷肥和每公顷增施1 500kg钙镁磷肥产量分别比不施钙肥增产99.55%和100.45%。钙肥处理除了显著提高籽仁脂肪含量外,对籽仁蛋白含量、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无显著影响。酸性旱地幼龄果园间作花生增施钙肥以钙镁磷肥更为合适。在本试验条件下,每公顷增施1 125kg钙镁磷肥,花生荚果饱满、产量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6.
施用石灰对酸性植烟土壤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耒阳市植烟土壤普查表明,酸黄泥土植烟区土壤pH平均值为5.12,其中有75%低于5.5。本试验通过在酸黄泥土施用石灰来提高土壤的pH值,结果表明施用石灰可以促进烤烟的生长发育,使烤烟化学成分更趋于协调,提高中上等烟比例,显著增加烤烟产、质量。施用石灰量以750kg/hm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氮肥用量对土壤养分含量、春玉米产量及农学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田间试验,设置5种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土壤养分含量、春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氮(N150)、优化施氮配施有机肥(N150+M)处理可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土壤水分和温度受不同氮肥用量影响较小。N150和N150+M处理玉米增产幅度较大,增产率分别为19.44%和16.67%;N150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高量施氮处理(N180)最低;减量施氮(N120)与N150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较高。优化施用氮肥处理,不仅可以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保障速效养分对春玉米的及时供给,同时还可以增加春玉米产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达到减肥及提高水稻产量及品质的目的,选用环保型有机肥蚓粪进行研究.通过开展大田试验,以南粳9108为研究对象,共设置8个处理,包括分别减氮10%、15%的条件下,施用量分别为200、300、400 kg/667 m2的蚓粪处理,对照为常规施肥和不施肥处理.在水稻成熟期取样测定,探究施用蚓粪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减氮10%的条件下,施用300 kg/667 m2的蚓粪能够提高土壤的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降低pH值;水稻产量排第2,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都达到了1级标准,水稻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也降到最低.因此,在减氮10%后,施用300 kg/667 m2的蚓粪不仅对土壤性质的改善效果较好,还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同时对水稻的品质提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在晚稻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免耕晚稻施免深耕土壤调理剂3kg/hm^2、不施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和翻耕晚稻3个处理田间试验,2005年在浙江绍兴等地研究了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对免耕晚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晚稻施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作用增强,分蘖成穗率提高.穗粒结构改善.穗形大.每穗实粒数多,千粒重高.平均产量8433.8kg/hm^2,比不施免深耕土壤调理剂晚稻增产8.4%,比翻耕晚稻增产7.6%.每公顷纯收入分别增加971.27和1955.03元.投入产出比为1:2.4。  相似文献   

20.
蔗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连续多年观察和跟踪检测的方法,对广西甘蔗研究所试验农场经过连续9年机械粉碎蔗叶还田后定点检测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及氮、磷、钾三大元素含量的变化,研究蔗叶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养分量化变化趋势,对产量的贡献。跟踪测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半干叶片叶茎率平均为14.6%,初步估测每公顷残留氮磷钾总量为36.60kg、3.75kg和17.25kg。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了3.32g/kg,折合每年提高0.42g/kg,相当于每年每公顷蔗地净递增土壤有机质含量1245kg。氮、磷、钾三大元素中,增加幅度最大的是钾,土壤全钾提高0.408个百分点,增幅达到43.3%相对值;虽然土壤全氮绝对值含量提高不多,但速效氮含量提高了28.87mg/kg,占相对值为31.9%,说明供氮能力大大提高;全磷和速效磷变化水平都较低,速效磷只提高了5.97mg/kg,占相对值为16.7%。蔗叶还田除了当造可获得180~210元/hm2的经济效益之外,更重要的还有使土壤环境进入良性的生态循环,既可以获得增产,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减少对矿物资源的消耗,具有多重的良好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