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是近年来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感染1~8周龄的雏鸭,2~3周龄的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和干酪性输卵管炎为病理特征.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可引起各种年龄鸭感染发病,而雏鸭感染发病后的病变特征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相似,并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临床上很难将两者区分.笔者根据潢川县某养殖场发生的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谈这两种疾病的鉴定方法及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是近年来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感染1~8周龄的雏鸭,2~3周龄的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和干酪性输卵管炎为病理特征。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可引起各种年龄鸭感染发病,而雏鸭感染发病后的病变特征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相似,并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临床上很难将两者区分。笔者根据潢川县某养殖场发生的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谈这两种疾病的鉴定方法及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主要侵害1~8周龄的小鸭,经常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造成雏鸭短期内大批发病和死亡,生长发育严重受阻。其特征是纤维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关节炎及麻痹。自2007年3月份以来,我市多户养鸭场饲养的肉鸭相继发生以打喷嚏、鼻窦明显肿大、眼鼻流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腿软、扭头、抽搐等为特征的疾病。初步诊断为鸭传染性浆膜炎,后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病原分离和鉴定,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混合大肠杆菌病感染。  相似文献   

4.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危害雏鸭为主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与致病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后,常造成雏鸭短期内大批发病和死亡,生长发育严重受阻,给养鸭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2010年6月初,曲靖市麒麟区珠街乡一野鸭饲养场发生了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的混合感染病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危害鸭的主要疫病之一,同时感染其他病原菌如大肠杆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使鸭的转化率下降,死亡率增加。现结合本地某养殖户商品肉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谈一下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鸭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有共同的症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为主要病理特征〔1〕。一旦该两种病并发感染则会引起鸭群大批死亡,尤其对1周龄~6周龄的小鸭最敏感,是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主要的两种细菌性传染病,常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2013年7月,德保县那甲乡艾屯村周某饲养的鸭群发生一起鸭传染性浆膜炎与鸭大肠  相似文献   

7.
鸭传染性角膜炎和大肠杆菌病是目前威胁水禽养殖最为严重的两种传染性疾病,除了鸭之外,还会对鹅等水禽构成严重威胁。鸭传染性浆膜炎和大肠杆菌病都属于细菌性传染病,对雏鸭造成的威胁最为严重。传染性浆膜炎由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引发,传播速度较快,大多呈现败血症发病经过,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之后,会使2种疾病的症状相互叠加,加重病情。笔者结合某养殖场发病现状,探讨了鸭传染性浆膜炎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过程,希望对广大养殖者开展疾病防控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九山镇养鸭业迅速发展,随着从事规模养殖户的增多,危害鸭群健康的疾病逐步增多,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危害鸭的主要疫病之一,同时感染其他病原菌如大肠杆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将会使鸭的转化率下降,死亡率增加.现结合九山镇某养殖户商品肉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浅谈如下防治措施,以供广大养鸭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鸭传染性浆膜炎和大肠杆菌病是目前严重危害鸭、鹅等水禽的重要疾病。近年来,广西柳州市郊沙塘镇许多鸭场的雏鸭发生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通过结合药敏试验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及解剖情况等方面分析了一起鸭传染性浆膜炎和沙门氏杆菌混合感染发病的诊治方法,并提出了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侵害2~5周龄幼鸭为主的败血性传染病,常造成雏鸭短期内大批发病和死亡,生长发育严重受阻,相对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比较多,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投药效果不太理想,给养鸭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鸭子常感染细菌和病毒性疾病,如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病毒性呼吸道病、病毒性肝炎、中鸭瘫痪、温和型流感等。为了使广大养殖户丰产丰收,特制订几点肉鸭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3.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精神沉郁、头颈歪斜、共济失调为特征;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雏鸭精神不振、拉稀,育成鸭或蛋鸭呼吸困难、产蛋量下降为特征。鸭感染鸭疫里默氏菌病后,抵抗力降低,继而感染大肠杆菌病,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造成雏鸭短期内大批发病和死亡,给养鸭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2003年以来,笔者诊治了多起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病例,现将诊治情况和体会总结如下。1发病情况2003…  相似文献   

14.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危害雏鸭为主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与致病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后,常造成雏鸭短期内大批发病和死亡,生长发育严重受阻,给养鸭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自2005年3月份以来,我市郊区沙塘镇多户养鸭场饲养的肉仔鸭相  相似文献   

15.
鸭传染性浆膜炎和鸭大肠杆菌病是目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两者易混合感染。2010年6月商丘某鸳鸯鸭养殖场暴发疫情,通过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和鸭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和临床实际用药情况,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分析了该类疫病产生耐药性的因素,为其防制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危害雏鸭为主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与致病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后,常造成雏鸭短期内大批发病和死亡,生长发育严重受阻,给养鸭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自2005年3月份以来,我市郊区沙塘镇多户养鸭场饲养的肉仔鸭相  相似文献   

17.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菌病,这种病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引起鸭的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脑膜炎等。鸭大肠杆菌病又名鸭大肠杆菌败血症,主要病理特征也是引起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腹膜炎等。这两种病都是条件性疫病,可以感染各个年龄段的鸭,2周龄~4周龄的鸭发病最多,鸭传染性浆膜炎常与大肠杆菌病混合发病,导致大批鸭发病和死亡,给养殖场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1 发病情况2020年8月,融水县永乐镇的一个鸭场,养有3周龄的樱桃谷鸭500只  相似文献   

18.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近几年发病普遍,广泛流传。若与埃希氏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会增加死亡率,给养鸭业造成严重的损失。现将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经常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导致鸭的大批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今年某专业户的养鸭场发生的一起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病例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及诊断 1.1 临床表现 2000年3月,某专业户养的一群18日龄雏番鸭出现嗜睡、缩颈、脚软不愿走动或以头触地、共济失调、精神不振,眼有浆液性分泌物,排出绿色或黄绿色稀粪,大多数病鸭在发病后1~3d内死亡。1.2 病理解剖 肝脏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假膜,极易剥离,肝…  相似文献   

20.
鸭疫里默氏菌病(原称鸭疫巴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引起1~8周龄的小鸭,特别是2~3周龄的鸭发病和死亡,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和干酪性输卵管炎为病理特征,死亡率5%~75%.鸭大肠杆菌病可引起各种年龄鸭感染发病,而小鸭感染发病后的病变特征常与鸭疫里默氏菌病相似,并常与鸭疫里默氏菌病混合感染,临床上很难将两者区分.本文报道一例鸭疫里默氏菌和致病性大肠杆混合感染雏鸭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