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农业部推荐的国际平衡施肥项目3414试验设计,进行弱筋小麦平衡施肥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如皋市小麦生产,肥料对产量的影响氮肥>磷肥>钾肥;弱筋小麦要高产,必须氮、磷、钾齐全,氮∶磷∶钾=10.∶750∶.5时,产量最高;最佳施肥量纯氮为204.13kg/km2,五氧化二磷为70.45kg/hm2,氧化钾为50.36kg/hm2,氮∶磷∶钾=10∶.330∶.45,最佳产量为7 384.30kg/hm2。  相似文献   

2.
弱筋小麦“3414”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弱筋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表明,肥料对小麦产量影响为氮>磷>钾,对弱筋小麦品质影响最大的是氮素;弱筋小麦要高产必须氮、磷、钾齐全,在高氮的水平下,重视磷肥使用;搬经镇地区弱筋小麦生产氮、磷、钾最佳配比为1.00∶0.25∶0.86。  相似文献   

3.
崇明岛轻质土壤小麦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适宜小麦种植的施肥指标体系,对崇明岛轻质土壤进行小麦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增产率、单位养分籽粒产出率、产投比均以施氮肥最高;肥料利用率以钾肥最高,氮肥次之,磷肥最低;施氮肥0~255 kg/hm2、磷肥0~76.5 kg/hm2、钾肥0~76.5 kg/hm2,小麦产量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继续增加施肥量,产量则逐渐下降;施肥量配比为氮274.7 kg/hm2、磷69.9 kg/hm2、钾74.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5 766.6 kg/hm2.  相似文献   

4.
和政县冬小麦最佳经济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和政县冬小麦的最佳经济产量和最佳施肥量,根据"3414"田间试验结果建立了和政县冬小麦肥料效应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和政县冬小麦最佳经济产量为4 505.25~7 246.95 kg/hm2之间,平均为5 926.5 kg/hm2,氮、磷、钾最佳经济施肥量平均值依次N为159.45 kg/hm2、P2O5为99.9 kg/hm2、K2O为46.35 kg/hm2,最佳氮、磷、钾配比为N∶P2O5∶K2O=1∶0.63∶0.29,经济效益最好的处理为N3P2K2和N2P2K2。  相似文献   

5.
氮、磷、钾配比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土壤供肥能力、单种玉米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建立单种玉米肥料效应函数,找出氮、磷、钾肥的最佳施肥量和配方。[方法]以氮肥、磷肥、钾肥为变量因子,设计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分析单种玉米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探讨氮、磷、钾肥的最佳施肥量和配比。[结果]玉米各生育期对氮、磷、钾的需求量以氮为最高,钾次之,磷最少。因此,玉米施肥必须以增施氮肥为主,相应配合施用磷钾肥。玉米最高产量施肥量为施N 330 kg/hm2,P2O5180 kg/hm2,K2O 90 kg/hm2。N∶P2O5∶K2O比为1.00∶0.54∶0.27时玉米产量最高,为12.6 t/hm2。[结论]研究结果为玉米生产肥料配方和推荐施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海南坡岗地甘蔗氮磷钾养分优化施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海南坡岗地甘蔗氮、磷、钾养分用量优化。结果表明,氮、磷、钾养分的合理配比施用,可大幅度提高甘蔗产量。在氮、磷、钾三要素中,氮肥贡献率钾肥贡献率磷肥贡献率。根据多元回归方程分析结果,当甘蔗获得最高产量即69967.79kg/hm2时,每公顷相应的氮、磷、钾养分施用量分别为402.82、185.32、502.55kg。氮、磷、钾养分的配比为1∶0.21∶1.25。建议甘蔗氮、磷、钾养分施用的配比以1∶0.2~0.25∶1.2~1.25较为合适,相当于每667m2分别施用尿素58.4kg、过磷酸钙32.5kg、氯化钾55.8kg。  相似文献   

7.
中低产田杂交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在昭平县中低产沙泥田上,采用"3414"试验方案,研究了氮、磷、钾不同用量配比对杂交水稻产量、经济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氮、磷、钾肥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排序是:氮肥>钾肥>磷肥,三者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最显著;最佳施肥量N、P2O5和K2O分别为:150kg/hm2、60kg/hm2和120kg/hm2,比例为1∶0.4∶0.8,此时肥效最佳,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氮、磷、钾肥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采用二次回归"3414"完全试验设计,研究马铃薯在不同氮、磷、钾水平配比时的产量效应,并建立氮、磷、钾施用量与马铃薯产量关系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以确定台州市马铃薯的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马铃薯最高产量达25.59t/hm2,施肥量分别为N141.93kg/hm2,P2O578.48kg/hm2,K2O241.33kg/hm2,但从经济效益考虑,最佳施肥量为N131.83kg/hm2,P2O575.51kg/hm2,K2O202.57kg/hm2,三种肥料需要量的养分配比为N:P2O5:K2O=1:0.57:1.54,对应的块茎产量为24.34t/hm2。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优化泰宁县水稻施肥方案。[方法]在水稻上开展"3414"肥料试验,研究氮、磷、钾肥施肥效应。[结果]氮、磷、钾3种肥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氮钾磷。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表明,当水稻获得最高产8 949.0 kg/hm2时,氮肥用量为216.0 kg/hm2,氮磷钾配比为1.00∶0.42∶0.56;当获得最高经济产量8 913.0 kg/hm2时,氮肥用量为198.0 kg/hm2,氮磷钾配比为1.00∶0.45∶0.48。[结论]该研究可以用来指导当地水稻施肥。  相似文献   

10.
选用高产小麦泰山23号,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及氮肥和磷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施磷钾水平条件下,施氮量(N)在0~240 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小麦干物质积累量、产量、蛋白质含量、磷肥农学利用率提高,而氮肥农学利用率下降;同一施氮钾水平条件下,施磷量(P2O5)在0~210 kg/hm2范围内,随施磷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而磷肥农学利用率除不施氮条件下随施磷量增加升高外,其他处理随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先增后减。综合考虑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肥料利用率,每公顷施用N 180 kg,P2O5105 kg,K2O 105 kg为最优氮磷钾组合,其配比为1.7∶1∶1。  相似文献   

11.
高产水稻的磷钾效应和适宜配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高产水稻磷、钾养分对产量的影响和氮、磷、钾养分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在土壤速效磷10.1 mg/kg、速效钾125 mg/kg水平下,基础磷钾养分的水稻产量为590.0 kg/666.67m2,在此基础上增施磷肥的效果不显著,增施钾肥的效果极显著。施钾量与水稻产量之间呈抛物线趋势,极限施钾量为K2O 8.4 kg/666.67 m2,效益最佳施钾量为K2O 7.68 kg/666.67 m2。水稻高产高效的氮磷钾配比为1∶0∶0.44,产量最高的极限配比为1∶0.51∶0.51。  相似文献   

12.
木薯氮磷钾肥优化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方法,研究木薯氮磷钾肥优化施用技术。结果表明,琼中县营根镇什罗那村木薯地土壤养分贫瘠,基础产量和地力贡献率分别为14 675.35 kg/hm2和49.4%。氮、磷、钾肥的施用极显著增加木薯的产量,当三者施用配比为2水平,即N 300 kg/hm2、P2O5 120 kg/hm2、K2O 450 kg/hm2时,木薯产量最高,为29 713.33 t/hm2,分别比0水平增产80.9%、45.4%和37.2%,增产贡献氮>磷>钾;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分别为44.3、77.3、17.9 kg,增产效应磷>氮>钾。利用Excel2003和SAS9.0软件进行多元回归方程分析,结果表明,N、P2O5、K2O分别施用399.46、124.09、481.82 kg/hm2时木薯产量最高,为28 027.86 kg/hm2。结合海南省琼中县木薯生产的实际,建议木薯生产中N、P2O5、K2O分别施用220~320、72~98、200~380 kg/hm2,N∶P2O5∶K2O为1∶0.3~0.4∶0.9~1.2较合适。  相似文献   

13.
为配合水稻测土配方项目的实施,进行了水稻平衡施肥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肥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氮>磷>钾,氮∶磷∶钾为1∶0.35∶0.7时,产量达6 967.8kg/hm2,即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14.
孙宁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102-102
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圆葱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圆葱施纯氮300.0 kg/hm2、纯磷400.5 kg/hm2、纯钾250.5 kg/hm2时产量达最高,为75.840 t/hm2。  相似文献   

15.
山地黄壤玉米氮、磷、钾配比施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腾胜  冯廷玺  吴征贵 《农技服务》2009,26(10):29-30,92
2006~2008年在黄平县山地黄壤进行玉米氮、磷、钾"3414"肥效试验研究,探索氮、磷、钾不同配比对黄壤地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地区同等肥力和种植条件下,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氮肥(N)163.5kg/hm2,磷肥(P2O5)105kg/hm2,钾肥(K2O)127.5kg/hm2,其产量为7873.5kg/hm2,氮、磷、钾最适配比分别为:1:0.6:0.8;生产100kg玉米籽粒平均需吸收氮为2.0kg,磷为0.9kg,钾为2.1kg;肥料利用率氮肥为29.9%、磷肥为19.8%、钾肥为35.1%。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不同的施肥处理方案研究台湾象草的氮、磷、钾需要量及其最佳配比模式。结果表明,台湾象草通过合理的氮、磷、钾配方平衡施肥,能够达到较好的生产效果及经济效益,其中以N2P1K2效果最佳,即氮肥300 kg/hm2、磷肥49.95 kg/hm2、钾肥200.1 kg/hm2,产量较对照(无肥处理)增幅44.50%,其经济效益达到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建水县面甸镇玉米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采用"3414"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氮、磷、钾不同用量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配比最好的组合是纯氮360 kg/hm2、五氧化二磷90 kg/hm2、氧化钾75.0 kg/hm2,其产值比较理想,在此类肥力地块的玉米生产上,最佳施肥量为纯氮360 kg/hm2,最佳施肥配比为24∶6∶5。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为氮较高、磷高、钾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3414”肥效试验,建立了金盏花鲜花产量(Y)与氮、磷、钾肥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金盏花最佳施肥量为 N 167.10 kg/hm2、 P2O588.20 kg/hm2、 K2O 72.30 kg/hm2,此时金盏花鲜花产量可达53265.90 kg/hm2.氮、磷、钾对产量的独立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 P2O5、 K2O、 N,施入量较低时表现为正交互效应,较高时表现为负交互效应.金盏花各器官中氮、磷、钾含量以钾最高,氮次之,磷最低;氮在叶、花朵中含量最高,磷在花朵中含量最高,钾在叶中含量最高.在该试验条件下,土壤供氮量为215.10 kg/hm2,供磷量(P2O5)为123.90 kg/hm2,供钾量(K2O)为688.65 kg/hm2;碱解氮校正系数为89.46%,有效磷校正系数为46.52%,氮肥利用率为21.72%、磷肥利用率为4.84%  相似文献   

19.
于20112012年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对赣南冷浸田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早稻的最佳施肥量为氮144.52012年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对赣南冷浸田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早稻的最佳施肥量为氮144.5161.1 kg/hm2、磷(P2O5)76.8161.1 kg/hm2、磷(P2O5)76.878.1 kg/hm2、钾(K2O)119.478.1 kg/hm2、钾(K2O)119.4163.1 kg/hm2;晚稻的最佳施肥量为氮167.8163.1 kg/hm2;晚稻的最佳施肥量为氮167.8172.6 kg/hm2、磷77.0172.6 kg/hm2、磷77.099.5 kg/hm2、钾159.599.5 kg/hm2、钾159.5160.7 kg/hm2;早稻的合理施肥比例为氮∶磷(P2O5)∶钾(K2O)=1∶(0.48160.7 kg/hm2;早稻的合理施肥比例为氮∶磷(P2O5)∶钾(K2O)=1∶(0.480.53)∶(0.820.53)∶(0.821.01),晚稻为氮∶磷(P2O5)∶钾(K2O)=1∶(0.461.01),晚稻为氮∶磷(P2O5)∶钾(K2O)=1∶(0.460.58)∶(0.930.58)∶(0.930.94)。  相似文献   

20.
分析2011~2012年合浦县甘蔗新台糖22号3个"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甘蔗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产量比不施肥处理1(CK)增长17.0%~64.1%;经济效益增收0.30万~1.43万元/hm2。建立3个试验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综合得出甘蔗新台糖22号最高产量10.70t/hm2、最高施肥量氮(N)530.0kg/hm2、磷(P2O5)116.0 kg/hm2、钾(K2O)340.7 kg/hm2和最佳经济产量10.6 t/hm2、最佳施肥量氮(N)438.6 kg/hm2、磷(P2O5)110.9 kg/hm2、钾(K2O)272.9 kg/hm2。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总结出合浦县中低等肥力田块种植甘蔗新台糖22号的科学施肥配方为氮(N)450 kg/hm2、磷(P2O5)120 kg/hm2、钾(K2O)280 kg/hm2,施肥比例为N∶P2O5∶K2O=1∶0.27∶0.62,产量10.59~10.70t/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