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不同处理对月季切花保鲜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步探讨了6-BA、CaCl2和保水剂对月季切花的保鲜效应,与对照(喷清水)相比,采前叶片喷施10 mg/L6-BA+0.1%CaCl2(处理1)和采前叶片喷施10 mg/L6-BA+0.1%CaCl2且采后喷施0.3%保水剂(处理2)的月季花枝保水能力提高,花枝硬挺,并延缓质膜相对透性增加、蛋白质降解和MDA产生,从而延长月季切花的瓶插寿命(3~5 d);且处理2各项指标均优于处理1,其保鲜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采前喷钙对芍药切花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芍药切花的大田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芍药品种"桃花飞雪"和"杨妃出浴"为试验材料,观察测定不同处理及对照的芍药切花在瓶插期间的形态和生理变化。[结果]采前21 d喷钙处理中,"杨妃出浴"的瓶插寿命达10 d,花径达16.5 cm,盛花期为4 d;"桃花飞雪"的瓶插寿命为9 d,花径为14.2 cm,盛花期为3 d。在采前21、14和7 d喷钙处理中,"桃花飞雪"切花的水分平衡值分别在瓶插第7、6和6天达负值;"杨妃出浴"的切花水分平衡值分别在瓶插第6、5和5天达负值;对照的水分平衡值在瓶插第4天达负值。"桃花飞雪"和"杨妃出浴"在同一时间的4个处理中的电导率均为:采前21 d喷钙<采前14 d喷钙<采前7 d喷钙相似文献   

3.
在贵妃玫瑰葡萄幼果期至果实转色期,对葡萄叶面分别喷施硼(B)、硝酸钙[Ca(NO_3)_2]、Ca(NO_3)_2+B、氨基酸钙、氨基酸钙+B,以喷清水为对照(CK),分别测定分析葡萄果实单粒质量、穗质量、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不同部位的硼、钙含量等,计算钙硼比(Ca/B)。结果表明,葡萄幼果期喷施硼、钙可改善和提高葡萄的产量及品质,其增产高低顺序为Ca(NO_3)_2+B氨基酸钙+BB氨基酸钙Ca(NO_3)_2,品质提升顺序为氨基酸钙+BCa(NO_3)_2+B氨基酸钙Ca(NO_3)_2B,其中以硼钙联合施用的效果相对最佳;喷硼可促进葡萄叶片对硼的吸收,但会抑制果皮中钙的积累,喷B、Ca(NO_3)_2+B、氨基酸钙+B处理的叶片硼含量分别是CK的2.43、4.43、2.50倍,而果皮中的钙含量却分别降低19.3%、20.5%、37.3%;喷钙有利于葡萄叶片对钙的吸收,Ca(NO_3)_2、氨基酸钙处理的叶片钙含量分别是CK的1.07、1.06倍,但会抑制叶片对硼的积累,2个处理的叶片硼含量均低于CK。  相似文献   

4.
喷施醋酸钙对赞皇大枣裂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田间喷施Ca(Ac)2对赞皇大枣裂果及树体钙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施Ca(Ac)2质量分数的升高,裂果率逐渐降低;喷施1%,2%Ca(Ac)2处理的裂果率分别为31.58%,31.25%,比对照分别降低31.59%,32.30%。对钙与裂果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和果皮中的钙与裂果率呈负相关关系。喷1%~2%Ca(Ac)2能显著增加树体的Ca含量,降低裂果率。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钙方式对火龙果幼苗钙及其他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9,(9):7-13
为探明外源钙对火龙果幼苗钙及其他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以"紫红龙"火龙果幼苗为材料,设置浇灌和喷施硝酸钙[Ca(NO_3)_2]溶液0毫摩尔/升、5毫摩尔/升、10毫摩尔/升、15毫摩尔/升和20毫摩尔/升5个处理试验,测定火龙果幼苗不同部位的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浇灌处理,嫩茎中钙含量在Ca(NO_3)_220毫摩尔/升处理4天时最高(44.82毫克/克,干重),老茎中钙含量在5毫摩尔/升处理4天时最高(133.96毫克/克);茎中钾含量在不同Ca(NO_3)_2水平下均有所升高,但根系中变化不明显;镁含量在不同Ca(NO_3)_2水平下差异不明显;不同Ca(NO_3)_2水平对茎、根中铁、锰含量增加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嫩茎中铜含量。喷施处理,Ca(NO_3)_2在一定时间内也能促进火龙果对钙的吸收,但检测值较浇灌处理低;不同Ca(NO_3)_2水平能增加嫩茎中钾含量,但对老茎和根中钾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茎中镁含量在Ca(NO_3)_2处理第4天时明显升高;Ca(NO_3)_2施用能促进茎中锰含量增加;铜、锌含量在不同程度上均受到抑制。外源钙施用可不同程度提高火龙果幼苗中钙含量,且浇灌处理较喷施处理的作用明显,结合对其他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以15毫摩尔/升浓度处理4天为宜。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方式对无土栽培百合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全有机肥(处理1)、全无机肥(处理2)、有机肥加无机肥(处理3)、MS营养液浇灌(处理4)4种施肥方式,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CK),对百合OT系列品种木门和东方百合系列大花型品种西伯利亚进行无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2种百合株高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1、CK;叶片数均为处理3、处理1、处理4、处理2、CK;木门茎粗为处理1最粗,处理3次之,CK最细,西伯利亚茎粗处理3最粗,处理1次之,CK最细.有机肥加无机肥(处理3)的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并增加了叶面积和地下部分鳞片重以及茎根重,扩展了百合的根系,提升了百合的切花品质.含有机肥处理(处理1和处理3)的百合植株茎粗、花头数、叶片鲜重和茎干鲜重均比其他处理高,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含无机肥处理(处理2和处理3)可增加植株的高度和基生根长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防治黄冠梨花斑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4种肥料的推荐剂量喷施黄冠梨,以清水为对照,测量喷肥前后果皮、果肉中的钙含量和氮含量,调查喷肥前后病情。[结果]黄冠梨健康果实、果皮和果肉中的钙含量较高,氮含量较低,感病果实刚好相反。不同级别黄冠梨感病果实、果皮和果肉中的钙含量、氮含量差异显著。黄冠梨发病情况与果皮和果肉中的钙含量呈现明显的负相关,与氮含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喷施钙肥后,果肉中的钙含量差异极显著;果皮中的钙含量以喷施30%腐殖酸钙最高。喷施0.3%CaCl2、4%氨基酸钙、30%腐殖酸钙和28%Ca2000钙宝30d后,病情指数明显降低,依次为58.75%、62.66%、65.18%和58.08%。[结论]黄冠梨的花斑病是与果实中钙的缺乏和氮的过剩有关。  相似文献   

8.
多效唑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可以抑制大豆茎杆伸长、增加大豆茎粗、降低空瘪率、增加大豆百粒重,大豆盛花期喷施15%多效唑450g/hm2增产136.5kg/hm2,增产率为5.0%;大豆盛花期喷施15%多效唑300g/hm2增产111.0kg/hm2,增产率为4.0%。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年来枣树生产上发生严重的裂果问题,以河北省大枣主栽品种赞皇大枣为研究对象,在果实发育期叶面喷施0.5%的Ca Cl2溶液、汽巴瑞培钙1 000倍液、0.5%的KCl溶液和0.5%的Mg Cl2溶液,以喷清水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矿质元素对赞皇大枣裂果率的影响;并分析了Ca、K和Mg与裂果发生的关系,以及不同矿质元素对大枣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矿质元素均能改善大枣的果实品质,其中喷施KCl会使大枣裂果现象明显加重,而喷施Ca Cl2、汽巴瑞培钙和Mg Cl2能显著降低大枣裂果的发生。4种矿质营养中喷施汽巴瑞培钙效果最好,该处理裂果率最低(仅26.32%),且果实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寻求影响木洞杨梅贮藏性能的因素,将贮藏保鲜工作延伸到采前.在采前一周,用0.10%、0.25%、0.50%CaCl2溶液对木洞杨梅进行采前喷钙处理,探讨采前喷钙对木洞杨梅果实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处理对提高果实品质有明显效应;钙处理降低了贮藏期间果实的腐烂率和损失率,减缓了果肉营养成分的变化,抑制了果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抑制了超氧化物歧酶(SOD)活性的降低,从而延缓果实成熟衰老进程,提高了木洞杨梅果实的耐贮藏性.且3种喷钙浓度处理中以0.25%CaCl2溶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花粉超低温保存后花粉活力因材料不同有很大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以液氮保存前后花粉萌发率变化不同的2个芍药品种为对象,研究了花粉在超低温保存前后活性氧及其膜脂过氧化的关系,以探讨超低温保存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保存前后萌发率变化不同,但活性氧水平均无显著变化;2个品种的抗氧化酶活性均上升,抗坏血酸含量在冻存后也明显上升,而‘大红赤金’冻存前后无显著变化;同时,液氮保存前后‘大红赤金’的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明显上升,而‘紫凤朝阳’无显著变化。以上表明,虽然这2个品种的活性氧水平均没有显著差异,但抗氧化系统已启动并清除了多余的活性氧,超低温保存对花粉的生理有一定影响。其中花粉生活力下降的‘大红赤金’发生了膜脂过氧且抗坏血酸含量无显著变化,表明抗坏血酸的作用可能更关键。  相似文献   

12.
利用荧光标记SSR绘制中国芍药品种分子身份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开发芍药品种分子鉴定方法,本研究采用SSR标记技术,在目前芍药SSR引物开发较少的情况下,采用文献相关引物84对,并结合自行设计的27对引物,将6%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与四重荧光毛细管电泳技术相结合,从111对引物中筛选出29对扩增稳定、多态性高的核心引物;共检测到223个SSR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为7.69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658±0.328,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1.371±0.104,观测杂合度(Ho)为0.532±0.045,期望杂合度(He)为0.645±0.036,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介于0.20~0.84,平均0.60。基于最少引物鉴定最多种质的原则,按照PIC值由高到低顺序串联排序的方式,最终筛选出4对SSR引物(Pmg153、Knu73、Pmg209、J38)。结果表明:筛选出的4对SSR引物组合可以有效鉴定66个芍药品种;采用个位数字和大写英文字母结合对不同带型进行编码,成功绘制了66个中国传统芍药品种的分子身份证。本研究为芍药品种鉴定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与高效的分子检测方法,也有助于中国传统芍药品种的遗传改良与芍药新品种保护。   相似文献   

13.
锰和钙处理对桃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北京地区主栽桃品种"八月脆"和"丰白"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采前锰、钙和钙加锰处理对两个品种桃在(2±1)℃贮藏温度下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钙、锰和钙加锰处理均抑制了桃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硬度、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的下降,使可溶性固形物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从而保持了果实的良好风味。同时,各处理也促进了贮藏期间桃果实红色的增加,保持了果实亮度,延迟了果实底色变黄时间,从而也提高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其中锰处理对果实红色的增加效应显著,而钙处理对可溶性固形物变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醋酸钡、醋酸钙和钛酸丁酯为原料,冰醋酸为催化剂,制备了钙掺杂钛酸钡陶瓷纤维.发现当钙的掺杂量物质的量分数为0.05,0.10,0.15,0.20,0.25时溶胶具有可纺性,掺杂量物质的量分数为0.30,0.35时能形成溶胶,但溶胶不具有可纺性,掺钙量物质的量分数为0.40时不能形成溶胶.应用热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芍药品种群品种的根茎结构发育特点,对芍药根茎进行解剖学研究,初步解析芍药根茎次生结构及生长轮特征,以期为通过根茎结构判断芍药株龄、优化无性繁殖和栽培管理技术,促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芍药不同品种群的6个品种不同发育时期的地下根茎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其发育更新特征,应用石蜡切片和徒手切片技术,对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生长年限的根茎次生结构特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不同芍药品种的地下根茎组织架构基本一致,即由根茎、着生于根茎上的根茎芽和根3部分组成,根茎每年有序更新,年龄分级特征明显;四倍体品种‘Cream Delight’根茎发育特征与其余5个品种差异明显;6个芍药品种根茎次生结构由周皮、皮层、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和中央髓组成。二倍体‘种生粉’、二倍体‘粉玉奴’、三倍体‘Coral Sunset’和四倍体‘Cream Delight’4个品种根茎次生木质部大小导管有规律地依次排列,口径较大的导管和周围的小导管聚集形成群团状,导管群分布较稀疏,两导管群之间的间隔明显。与四倍体‘Cream Delight’相比,三倍体‘Coral Sunset’的导管群分布较紧凑。伊藤杂种两个三倍体品种‘Prairie Charm’和‘Going Bananas’根茎的次生木质部大小导管分布较均匀,形成较连续的环带,并不聚集形成团块状。芍药根茎截面在脱水后维管组织呈白色或淡黄色,间断环状分布,中央髓部组织下凹,位于不同环的维管组织从髓部向皮层呈放射状排列。不同生长年限的根茎中次生木质部口径较大的导管及其周围的小导管聚集呈团块状,导管群切向断续有规律地依次排列成与形成层平行的环,形成清晰的生长轮,且生长轮的数目与其实际生长年龄一致。结论芍药不同品种地下根茎组织架构特征基本一致,且存在明显的龄级特征。二倍体及三倍体各品种根茎发育特征相似,而与四倍体不同。中国芍药及杂种芍药品种群品种根茎次生结构相似而与伊藤杂种差异明显,杂种芍药品种群内三倍体及四倍体品种根茎次生结构差异较大,芍药根茎生长轮次生结构特征与品种倍性无关。芍药根茎中的生长轮即为其年轮,且其数目能够反映芍药的实际生长年限。   相似文献   

16.
为弄清梨幼果钙动态及生长调节物质对其调控作用,以“黄花”梨为试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AA、GA3处理均增加了采收时果肉中总Ca的含量,但推迟了其含量高峰的到来,使用IAA CaCl2、GA3 CaCl2的处理其果肉总Ca含量峰值分别高于单独施用IAA或GA3的峰值,它们峰值到来的时间分别早于IAA或GA3单独处理;NAA处理推迟了果肉中总Ca的含量高峰,没有增加果肉中总Ca的含量,使用NAA CaCl2其果肉总Ca含量峰值与对照和单独施用NAA无显著差异;无论是什么处理,果实膨大期都是果实总Ca含量降低,Ca^2 升高的转变时期;还对促进果实对钙吸收的方法及总Ca和Ca^2 含量变化的生理意义和Ca^2 的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花茎挺直是评判芍药切花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但目前影响芍药花茎直立性的因素尚不完全清楚。为明确直立性不同的芍药品种发育过程中花茎细胞壁成分的变化差异,利用花枝夹角指标将6个品种划分为3个直立等级,将现蕾期到花朵盛开的过程划分成S1~S5共5个阶段,观测不同直立等级品种花茎弯曲发生的关键时期及其5个发育阶段细胞壁组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切花品种东方少女和杨妃出浴直立性最好,迟粉等3个品种花茎自S2时期起随发育逐渐变弯,晴雯自S4时期起迅速下垂。比较一致的规律是,3个直立等级的品种木质素含量随发育进程均呈升高趋势,水溶性果胶含量自S2时期起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发育前期花茎直立性和木质素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发育中期花茎直立性和木质素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和原果胶含量显著负相关;发育后期花茎直立性和半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和水溶性果胶含量显著负相关。研究为切花芍药品种的选育和栽培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牡丹基质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霞  周俊杰  沈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83-15184,15221
[目的]寻找新的高效的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栽培基质。[方法]针对牡丹的出口苗木培育目标,配制了8种基质和3种营养液,就牡丹嫁接、分株苗培育进行了牡丹生长全过程的无土栽培试验研究。[结果]5年的研究发现,基质7(珍珠岩+泥炭土50%+50%)、基质8(珍珠岩+泥炭土+椰糠50%+40%+10%)与3号营养液[Ca(NO3)2.4H2O 0.882 00 g/L+KNO30.444 00 g/L+H2SO4 0.125 00 g/L+Na2Fe-EDTA 0.400 00 g/L+H3BO30.002 70 g/L+ZnSO4.7H2O 0.000 50 g/L+CuSO4.5H2O 0.000 08 g/L+NaMoO4.2H2O 0.000 13 g/L]组合在牡丹基质栽培中表现最佳,嫁接苗合格率达到95%;无土栽培有效地控制了牡丹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是根部病虫害未见发病株,所培育的苗木可全部用于出口;与大棚设施相结合,无土栽培技术可使牡丹"春提前、秋延后",缩短了培育周期,提高了苗木培育速度;无土栽培效益十分可观,投资利润率为112.18%,每年净利润超过30万元/hm2,是传统栽培净利润的4.59倍。[结论]该研究可为解决牡丹落后的生产管理技术,使牡丹的栽培技术与世界的花卉栽培技术相接轨,提高牡丹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进一步促进牡丹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矮牡丹花粉形态观察与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矮牡丹花粉为材料,研究花粉的形态及不同培养基对矮牡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萌发率与长球形花粉占花粉总数的百分率一致;适合矮牡丹花粉萌发的培养基为9%蔗糖+0.004 5%硼酸;低浓度(1×10-5~1×10-3 mol/L)的Ca2+促进了花粉管的伸长,高浓度(1×10-2~1×10-1 mol/L)的Ca2+抑制了花粉管的伸长,适合花粉管伸长的Ca2+浓度为1×10-3 mol/L;低浓度(0.1×10-3 mol/L)的Mg2+促进了花粉管的伸长,高浓度(0.2×10-3~1.8×10-3 mol/L)的Mg2+抑制了花粉管的伸长,适合花粉管伸长的浓度为Mg2+0.1×10-3 mol/L。  相似文献   

20.
钾与钙·硼混合喷施对龙眼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剑锋  梁和  韦冬萍  孙传芝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986-3987,3989
在果园土壤低硼条件下,以储良龙眼为试材,作了连续两年研究.结果表明,在龙眼假种皮发育期间,树冠分别喷施0.3%KH2PO4、0.3%KH2P04+1%CaCl2、0.3%KH2PO4+0.2%H3803溶液3次,可显著增大成熟龙眼果型、提高果实组织鲜重,增加果实的可食率、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含量,并促进果实组织对Ca、B的吸收积累,显著提高果实组织K含量;在30±2℃条件下贮藏,三处理均降低了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率、提高好果率,减缓了果肉营养成分含量的下降.可见钾与钙、硼混合喷施对于提高龙眼果实的品质与耐贮性和维持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