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小三毛金藻概况小三毛金藻是一种半咸水有害藻,自从1920年在荷兰沿海首次发现该藻以来,在世界许多地区都发现了它的存在和危害。小三毛金藻细胞呈椭圆形或球形。前端有三根鞭毛,鞭毛基部附近有一个伸缩泡,两侧有2个金黄色叶状色素,白糖素位于后端。在细胞的中部有许多微粒状小粒。细胞的个体很小,需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内部结构。小三毛金藻在我国  相似文献   

2.
<正> 舞三毛金藻是营浮游生活的单细胞藻类,无细胞壁,只有一层薄的柔软表质。形态常发生变化,一般呈长方形、鞋底形、圆形或卵圆形等。其活体前宽后狭,细胞前顶端生有三条鞭毛,中间一条较短,左右二条大于藻体长度。藻体的运动方式为滚动状,略呈S形,游动时一根长鞭毛在藻体的一侧向后迅速摆动,另一根长鞭毛在前侧斜向摆动,中间短鞭毛则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一些沿海县的养鱼池,近几年来由于小三毛金藻的危害,引起大批死鱼。小三毛金藻是浮游单细胞鞭毛藻类,藻体极小。常生活在池水盐度4~5‰以上,氯化物含量2000毫  相似文献   

4.
舞三毛小金藻是一种半咸水害藻,其代谢产物中含有毒素,可使鱼类中毒死亡。河北省青县运河以东为半咸水区,浅层水质含盐量在4—7‰之间。在多年的养鱼过程中,因舞三毛小金藻之害造成的绝产或减产损失达几十万元。在养鱼实践中我们对舞三毛小金藻的危害程度和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现介绍如下: 一、舞三毛小金藻的生物学特性 舞三毛小金藻属于金藻门、三毛金藻纲、三毛金藻目。是一种浮游生活的单细胞藻类,多在氯化物型  相似文献   

5.
小三毛金藻为一种单细胞藻类,细胞呈椭圆形、卵形、球形等,易变形,两条游泳鞭毛,中间一条短的类似鞭毛的固着丝体,具有附着作用。这是一种有害藻,能分泌毒素。在我国分布广泛,大连、银川、乌梁素海、山西南部的咸水湖中、天津的塘沽及陕西皆有报道。  相似文献   

6.
王诗瑶 《科学养鱼》1999,(11):28-28
虹鳟是一种冷水性广盐性优质鱼类,具有饲料利用率高,易饲养,产量高,捕捞方便等优点。1996年“高盐碱地区半咸水养殖虹鳟鱼试验”在我县首次获得成功以来,养殖虹鳟正在高盐碱地区兴起和发展。近几年,养鳟池病害时有发生,成为困扰养鳟业进一步发展的难题。本文就养鳟生产中造成危害比较严重的三毛金藻中毒症作一阐述,供同行参考:一、三毛金藻的流行三毛金藻是一种浮游生活的单细胞藻类,多出现在氯化物型和硫酸盐型水体,它对盐度有很大的适应性,可以生长的盐度0.6‰~70‰,最适盐度4‰~8‰。另外,它对温度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三毛金藻是一种广盐性藻类。在秋、冬、春的低温季节,在高盐、高p H的养殖池塘中,由于其他藻类繁殖缓慢、数量较少,三毛金藻则大量繁殖并成水中优势藻。三毛金藻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会分泌溶血素和鱼毒素,能够引起鱼中毒,中毒严重或处理不及时,会造成养殖鱼类大量死亡。一、养殖案例1.基本情况和诊断利津县汀罗镇养殖池塘,为当年春天新挖池  相似文献   

8.
1特征 三毛金藻属金藻门、鞭毛金藻目,又称土栖藻。其形态特征:外观为椭圆形、卵圆形、球形;顶生3根鞭毛,其中中间1根短鞭毛仅为长鞭毛的1/4左右长;左右2根长鞭毛几乎等长,略长于体长;体内有2片黄绿色色素体,在色素体的周围或藻体后端,常有数量不定的白糖体颗粒;近鞭毛基部有1个伸缩泡。运动时,多呈螺旋式向前运动。  相似文献   

9.
三毛金藻多发生在春、秋、冬季的盐碱池塘、水库等半咸水水域。这时的水温较低,其它藻类受低温影响,繁殖缓慢,数量较少,而三毛金藻能耐低温,成为优势种,其毒素释放后往往引起水生生物中毒死亡。过去多危害鱼类,有关鱼类患三毛金藻中毒症的报道屡见报章,而至今未见对虾患此症的相关报道。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三毛金藻中毒症在对虾养殖过程中也屡有发生,其危害往往因虾农对三毛金藻的不了解或轻视而较严重。所以,在虾农中普及相关知识和应对措施则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指导虾农生产时接诊了此类病例,下面仅介绍其中一例重点病例的诊治过程,并就南美白对虾三毛金藻中毒症的发生、危害、诊断、防治予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宋青春  陈秀敏 《齐鲁渔业》2004,21(11):32-32
2003年11月间,唐海县一带鲤精养池鱼类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冬季鱼类越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经现场检查和诊断,确定为小三毛金藻中毒症。小三毛金藻的危害最初是1974年在以色列被发现,在我国则是由何志辉教授70年代在大连发现的,以后在我国北部陆续有报道,其主要发生在半咸水地区。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许多地区的水质朝着半咸水发展,以至于全国各地均有关于小三毛金藻中毒症的大量报道。此次唐海县大面积发生小三毛金藻中毒症是比较罕见的。  相似文献   

11.
三毛金藻中毒症是北方沿海地区冬春季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它常常给养鱼单位造成毁灭性的危害,加之此种疾病难以根治,给养鱼农民造成了很大的心里压力。那么在冬春季此病流行季节,如何预防和有效的治疗这种疾病呢?笔者将几年来防治此病的经验介绍如下,供有关单位参考: 一、坚持鱼池、鱼体消毒,控制水中藻体数量。三毛金藻是一种广盐性藻类,凡碱度高、盐度高、盐度大的池塘在冬春季低温季节都可以大量繁殖,而且这种藻类的致毒作用又不同于兰藻和甲藻,这两种藻类的毒性通常在藻体死亡后分解产生,三毛金藻的毒素则是由活的藻类细胞合成后再分泌到水中从而引  相似文献   

12.
三毛金藻的发生机理和防治方法一、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与致病原理三毛金藻喜生活在硬度、碱性、含盐量较高的水域。在沿海和盐碱地开挖的及人为环境造成盐、碱、硬度偏高的养殖池塘里,随着施肥,在适宜的温度下,就会大量繁殖,水呈黄褐色。这种藻类能分泌溶血素租鱼毒素...  相似文献   

13.
三毛金藻又叫土栖藻,是金藻门类的一种单细胞藻,是水产养殖过程中容易引起疾病的一种藻类。该藻可在水体中释放大量鱼毒素、细胞毒素、神经毒素、溶血毒素,引起鱼类中毒死亡,发生时一般在冬季和春秋季,此时水质指标基本与鱼类正常生长时水质指标一样,因此很难预防,在发病时也很难从水质指标上来判断。发病的这些塘口的水体属于盐碱地水体,水体中含有大量钙、钠离子,这些离子与鱼毒素形成具有活力的复合物,引起鱼类中毒,尤其三毛金藻作为一种有害藻  相似文献   

14.
正3.浮游植物池塘的浮游植物主要是藻类,若养殖水体有毒藻类占优势种,会形成"水华"。微囊藻、三毛金藻等过量繁殖造成的自然死亡会产生藻毒引起死鱼。一是大量死鱼,一般发生在光照强烈的白天,其余时间不发生;二是水体常呈碱性,毒藻类优势种大量繁殖,光合作用增强,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水体p H升高,甚至大于9,水质变碱性;  相似文献   

15.
三毛金藻在养殖水体大量繁殖时分泌细胞毒素、溶血毒素和鱼毒素等五种毒素,可使养殖水生动物慢性中毒死亡。养殖鱼类中鲢、鳙鱼最为敏感,其次是草、鲂、鲤、鲫、梭鱼等。养殖水生生物三毛金藻中毒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检测水质指标一般也不超标,故许多养殖户朋友忽视了三毛金藻中毒这个发病因素,误认为是细菌病或病毒病而错用药,导致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6.
去年深秋与今年早春,在本地区的一个小型水库和某单位的养殖池塘发生了三毛金藻病,经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三毛金藻对鱼类的危害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一、发病机理三毛金藻常发生于入冬前及早春季节,当水温较低时,由于其它藻类受水温的影响,繁殖缓慢,而三毛金藻能耐低温,便成为优势种,它们释放出的毒素,在略偏碱的池水中被钙、镁、钠等阳离子激活后,对鱼及用鳃呼吸的水生动物产生毒性。二、发病症状病鱼早期焦躁不安,游动急促,方向不定;游动短时间后趋于平静,反应迟钝,体表分泌大量粘液,甚至粘附泥土,鱼体后部颜色变浅,呼吸缓慢,向池…  相似文献   

17.
在养鱼生产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病毒、细菌性及寄生虫等病害,却忽视了种种藻害的防治,造成大面积减产。现介绍几种植物性藻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一、小三毛金藻由于此藻生有三根鞭毛,故称小三毛金藻。这种金色藻能在较高的盐度和硬度的水中生长繁殖。当鱼池水中的小三毛金藻大量繁殖后,它会分泌出一种鱼  相似文献   

18.
三毛金藻大量繁殖时,向水中分泌细胞毒素、溶血毒素和鱼毒素等,可使鱼类和水生动物中毒死亡。养殖鱼类中鲢、鳙鱼对其最为敏感,其次是草、鲂、鲤、鲫、梭鱼等。宁夏地区是盐碱地带,水质碱性大,pH值高,是小三毛金藻高发地区,小三毛金藻中毒常给水产养殖单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做好防治工作。一、发病病因三毛金藻病病原是舞三毛金藻和小三毛金藻。  相似文献   

19.
容易误诊的小三毛金藻中毒病小三毛金藻中毒病是盐碱地鱼池常发病,该墓代谢产物三毛金藻素分离出的鱼毒素可使鱼类中毒死亡。由于鱼类中毒后某些反应同缺氧反应类似,因此,一些基层渔技人员及渔民,由于经验不足或检验设备不完善,往往把小三毛金藻中毒病以“缺氧”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上粮下渔”模式已被证明是改造盐碱地的有效方式。盐碱地池塘.特别是新池塘.三毛金藻常使水产养殖出现灾难性后果。因此.如何防治三毛金藻成为盐碱地池塘养殖不容回避的问题。1 几个因三毛金藻危害造成损失的例子 1998年,滨州市秦台水库刚刚建成蓄水。该水库为平原型水库.原为一片盐碱地,蓄积黄河水。为充分利用水域资源,发挥水体效益,市水产局在该水库进行网箱养鱼试验。5月底陆续向网箱中放入罗非鱼和淡水白鲳鱼种。放鱼后,因小三毛金藻导致大批死亡。用漂白粉、高锰酸钾等各种药物无效。元奈将网箱内尚存活的鱼移入市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