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稻蟹共作技术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佳木斯市郊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了省农委下达的"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稻蟹共作"技术模式示范,示范区面积1000亩,计划亩产河蟹20kg,实施"稻蟹共作"的稻田较稻田单种亩效益增加30%以上,农药施用量减少30%以上,化肥施用量减少30%以上.  相似文献   

2.
2013年,我省承担了农业部“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稻鲤共作”模式示范,示范面积600亩,计划亩产10kg,实施综合种养的稻田较水稻单种亩均效益增加50%以上,农药施用量减少30%以上,化肥使用量减少30%以上。  相似文献   

3.
稻鲤共作综合种养技术试验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6年,我市承担了省“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稻鲤共作”种养模式.示范面积600亩,计划亩鱼产量20kg,稻谷亩增产5~7%,实施综合种养的稻田较水稻单种亩均增效30%以上,农药施用量减少30%以上,化肥使用量减少30%以上.在省专家和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项目计划指标,达到了预期目标.该项目充分利用我市水田资源,实现一水多用、一地多收,在稻鱼互促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下,稻因鱼而贵,鱼因稻而精,产出的稻鱼价格较高,从而提高水稻和鱼类共生互利的综合效益.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1989年4月-1990年12月进行了“畦稻沟鱼塍蕉(果)”立体种养组合模式试验,试验田面积896.68亩。验收面积889.88亩,其中稻鱼蕉立体种养面积472.S亩;稻鱼菜立体种养面积415.5亩;稻萍鱼立体种养面积1.88亩。收获水稻(两造稻谷)625545.2kg,平均亩产703kg;总产成鱼27511kg,平均亩产30.9kg;香蕉1.70459.2kg;甘蔗15133kg;各种瓜菜233942kg。总产值为793436.4元。试验证明这种立体种养组合模式能够提高单位面积总产量,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东台市渔业技术指导站2017年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在东台市五烈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内实施"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开挖稻田综合种养面积300亩,开展稻田小龙虾轮作、共生综合种养试验,实现小龙虾亩产94.2千克,水稻亩产374.44千克。与传统稻麦种植对比利润提高10倍,投入与产出比1∶2.05,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18年示范推广稻渔  相似文献   

6.
稻鱼菜、稻鱼鸭复合生态模式综合效益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和示范表明 ,与平作种稻比较 ,在稻鱼菜、鸭多元复合生态模式中 :水稻产量可平均增产 10 %以上 ,同时每亩平均增收鲜鱼 5 5 8kg ,成鸭 14 6kg ,蔬菜等经济作物 4 7 3kg (按稻田面积计算 ) ;提高了稻田的肥力 ,水稻土壤全N、P、K和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 2 0 1%、 5 7 3%、 17 3%和 18 9% ;水稻植株虫口量最少。稻鱼菜、鸭多元复合生态模式的总收入达到 10 0 0元 /亩以上 ,大大提高了稻田的产出和效益 ;其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在 0 5以上 ,属良性循环的高效多元复合生态农业模式。最后介绍了稻鱼菜、鸭多元复合生态模式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许芳 《畜禽业》2010,(8):45-46
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香禾糯的产量增加21.6kg/亩,增产6.24%;同时每亩增收鲜鱼22.8kg,比对照组增加了12.36%;每亩增收成鸭25.92kg;稻+鱼+鸭模式实现了稻、鱼、鸭三丰收,可提高稻田的综合经济效益,提高了种植贵州侗家香禾糯的积极性,保护了侗家香禾糯的品种资源;研究认为,稻鱼鸭共生技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种养相结合生态农业技术,可以在贵州侗家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华容县北景港镇八一村村民温清泉,承包4.3亩粮食低产田。为了寻求致富门路,认真学习《湖南水产》杂志稻田养鱼有关文章之后,实行稻稻鱼种养结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0年总产稻谷4114公斤,亩产956.7公斤,产值2879.8元,比上年增产1319公斤。  相似文献   

9.
<正>寻甸县横跨金沙江、南盘江两流域之间,牛栏江穿流其中,山泉众多,水资源十分充沛,适宜稻田养鱼面积1 666.67公顷。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和广布的稻田,近年来寻甸县大力推广稻鱼综合种养,形成了以芙蓉鲤鲫为主养品种的稻鱼综合种养模式,种养面积连续多年稳定在5 000亩以上,平均亩产稻谷660千克、稻花鱼42.5千克,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福建山区稻田生态种养技术,发展山区生态渔业,2013年将南平的邵武市、武夷山市、松溪县、光泽县及浦城县等五地分别作为稻鱼共作、稻鳖共作、稻鳅共作以及稻虾轮作等4种模式的稻田生态种养技术的示范,示范面积共73.33 hm2.结果表明,各示范点由于充分利用了稻田的生态效应,在不施用农药和渔药、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和稻谷产量不减的基础上,均产出了生态、健康的稻米与水产品.水稻单作模式的稻谷产量为495.7 kg/667m2,利润为439元/667 m2;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稻谷平均产量为517.2kg/667 m2,水产品平均产量为60.6 kg/667m2,平均利润2 183元/667 m2,增加了利润1744元/667 m2,是水稻单作模式的5.0倍.稻鳖共作、稻鱼共作、稻虾轮作以及稻鳅共作四种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分别是水稻单作模式单位利润的34.7倍、5.0倍、3.4倍和1.7倍.稻鱼共作模式中武夷山示范点稻谷产量比水稻单种模式增加18.7%,平均利润是水稻单种模式的10.2倍.实践证明,新形势下的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发展生态高效的水产养殖业和种植业,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水稻和泥鳅生态种养配套生产技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高稻米的品质、泥鳅的成活率以及稻田的种养产量和经济效益,采用架设"天网"和铺设"地膜"的模式,在面积为85亩(15亩=1 hm2,下同)的种养基地进行水稻和泥鳅的生态种养试验。试验结果,经5~6个月的种养,平均亩产泥鳅408 kg,亩均产值3.67万元;平均亩产稻谷375 kg,加上出售秸秆的收入,亩均产值2906元。扣除种养成本,亩均利润近2万元。结果表明,稻鳅生态种养模式可确保粮食质量安全,提高稻米品质、泥鳅的饲养成活率以及稻田的种养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绥滨县承担了农业部"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水稻—鲤鱼共作"模式示范,示范面积800亩,计划亩产10kg,实施综合种养的稻田较水稻单种亩均效益增加15%以上,农药施用量减少30%以上,化肥使用量减少30%以上。通过项目组共同努力,完成了项目计划指标,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将有关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3.
在29.4亩稻田上进行一年双季垄稻沟鱼试验,全年亩产稻谷980.9kg,试验田与对照田比较亩增产130.3kg,增产率130.0%。鱼亩产71.9kg。亩总产值1099元,亩纯收入为819地,比只种稻谷亩新增产值452.9元,亩新增纯收入3721元,投产比1:5.00。  相似文献   

14.
正1现状沛县依托江苏淡水水产研究所在全县沿湖地带开展稻鱼综合种养模式,截至2019年全县稻鱼养殖面积累计达到2 053.3 hm~2,水稻单产500 kg/667 m~2,水产品100 kg/667 m~2以上,和单一种植水稻的模式相比效益增加1 000~2 000元以上。根据稻鱼种养产业的发展计划,2020年,全县新增稻渔面积  相似文献   

15.
1992年4~10月在29.4亩稻田上进行垄稻沟鱼试验。全年亩产稻谷980.9kg,比1991年增产137kg,增产16.2%。试验田与对照田比较,亩增产130.3kg,增产13%。鱼亩产71.9kg。亩总产值1099元,亩纯收入为819元(不计人工费),比只种稻亩新增产值452.9元,亩新增纯收入372.1元。投入产出比1:5.00。  相似文献   

16.
苏秀文 《内陆水产》2005,30(10):20-20
2004年笔者在垦利县胜坨镇进行了水稻与日本沼虾、河蟹、鱼类高效生态种养试验,通过利用稻田内的水、肥、杂草等,为鱼、虾、蟹提供特定的生活条件.改变了单纯的种植、养殖模式,从而达到“稻养鱼虾,鱼虾蟹养稻,种植增产,养殖增收”的目的。经当地推广,每667m^2增产稻谷91kg,生产水产品51kg。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何丰  张海琪  周凡 《中国水产》2012,(10):20-21
浙江省在2011年建立40个省级示范基地、示范面积1.36万亩的基础上,2012年稳步推进"养鱼稳粮增收工程",重点围绕以"稻鱼共生、稻鳖共生、稻虾轮作"等为主的种养结合模式,继续建设15个面积不小于1500亩的标准化新型稻田养鱼示范基地县、且集中连片规模在200亩以上的省级示范基地30个.在工程推进过程中,全省高度重视科技兴渔,以组织实施渔业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联合行动"和"科技进进年活动"为抓手,探索出了一条切合基层实际、具有浙江特色的"养鱼稳粮、生态提质"的现代渔业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2016年饶河县水产总站及水产技术推广站依托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制定2016年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方案,以饶河县挠力河河蟹农民专业养殖合作社为实施主体,在大佳河乡桦林村建立饶河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示范基地.示范基地面积600亩,其中稻田养蟹面积500亩,稻田养鱼面积100亩.重点实施稻蟹综合种养,经测产验收,综合效益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在驻马店市正阳县聚鑫水产农民专业合作社(正阳县水产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示范基地)和新乡市原阳县太平镇水牛赵村的稻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原阳县水产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示范基地)进行稻、鱼、鳅、虾生态混养技术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此项技术既有经济效益,更有生态效益。仅供参考。一、稻田的准备选择保水性强、降雨不溢水的稻田,面积为5~6亩,稻田要求交通便捷、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稻田四周筑田埂,田埂  相似文献   

20.
稻、鱼、鸭、菜复合生态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1999年在贵州省石阡县进行了稻、鱼、鸭、菜复 生态模式示范,示范面积12hm^2,获得了平均产鲜鱼750kg/hm^2、瓜果1650kg/hm^2、成鸭225只/hm^2,增产水稻750kg/hm^2的良好效益。本文阐述了“稻、鱼、鸭、菜”多元复合系统的生态学原理及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